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除Hp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文宪奎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7期963-964,共2页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治...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疗程结束后,评价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并比较两组疗效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采用根除Hp治疗,能够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下载PDF
左氧氟沙星在消化性溃疡复治中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刘治智 刘治淞 《中外医学研究》 2010年第15期60-60,共1页
幽门螺杆菌(HP)是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幽门螺杆菌对抗HP方案中抗生素的耐药性,幽门螺杆菌根除的失败率在渐渐上升.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新型的氟喹喏酮类抗生素,笔者通过临床疗效观... 幽门螺杆菌(HP)是损害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发病的最常见病因之一.近年来,随着幽门螺杆菌对抗HP方案中抗生素的耐药性,幽门螺杆菌根除的失败率在渐渐上升.左氧氟沙星是一种新型的氟喹喏酮类抗生素,笔者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将其在消化性溃疡复治里替换常规三联疗法中的克拉霉素、甲硝唑,其因疗效高、副作用小、价廉而且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在消化性溃疡复治中作为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幽门螺杆菌 溃疡 复治
下载PDF
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ESR,PLT,D-二聚体影响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43
3
作者 程华 李雪梅 +3 位作者 杨爱萍 黎兆艳 何孝燕 陈健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4-136,139,共4页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ESR、PLT、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取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6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57例... 目的探究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ESR、PLT、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选取贵阳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黔南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6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57例,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安慰剂组48例;实验组63例,口服美沙拉嗪。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对3组患者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PLT、D-二聚体以及治疗后临床症状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及实验组ESR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10.65±8.92)mm/h]显著优于对照组[(17.39±10.50)m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PLT数目比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275.28±28.95)×109/L显著优于对照组(310.62±28.90)×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便血、肠息肉、消瘦等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安慰剂组,且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沉(ESR)水平、减少患者血小板(PLT)数量、降低患者D-二聚体水平,且对于患者便血、肠息肉、身体消瘦等不良特征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高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ESR PLT D-二聚体
下载PDF
大鼠NSAIDs肠病肠道获得性免疫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肖源 车筑平 +2 位作者 杨红静 程华 谭庆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86-789,共4页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引起肠病时SD大鼠回肠s Ig A、树突状细胞、浆细胞的变化。方法清洁级SD大鼠34只,雌雄各半,年龄8周,体质量200~220 g,分为药物损伤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消炎药(non-steroid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引起肠病时SD大鼠回肠s Ig A、树突状细胞、浆细胞的变化。方法清洁级SD大鼠34只,雌雄各半,年龄8周,体质量200~220 g,分为药物损伤模型组(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每组17只。药物损伤模型组腹腔注射阿司匹林,100 mg/kg,每天2次;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每天2次。2周后处死大鼠,在距回盲瓣5 cm近端肠管切取回肠段2 cm。ELISA法检测回肠组织s Ig A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回肠组织CD205、CD38阳性染色细胞数量。结果阿司匹林组与对照组比较,阿司匹林注射组大鼠回肠黏膜s Ig A降低(P〈0.05),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增多(P〈0.01)。结论 NSAIDs肠病发生后,树突状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增多,这提示肠道发生适应性免疫反应。但最终肠道黏膜内s Ig A分泌明显较少,这可能与分泌型Ig A形成过程受损相关,最可能发生在Ig A与SC在上皮细胞内装配的过程中。这说明,NSAIDs肠病不仅损害肠黏膜屏障,还可致体液免疫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AIDs肠病 获得性免疫 树枝状细胞 浆细胞 SIGA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