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相关乙型肝炎病毒激活一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董金叶 谭怀梅 王豪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66-1268,共3页
患者男,75岁,因"血清ALT反复升高8年余"于2019年7月10日在肝病门诊复诊。2010年8月检验发现抗-HCV阳性,HCV RNA阳性(9.43×10^5IU/ml),乙肝指标HBsAg阴性、HBcAb阳性、HIV抗体阴性。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给予PR方案[聚乙... 患者男,75岁,因"血清ALT反复升高8年余"于2019年7月10日在肝病门诊复诊。2010年8月检验发现抗-HCV阳性,HCV RNA阳性(9.43×10^5IU/ml),乙肝指标HBsAg阴性、HBcAb阳性、HIV抗体阴性。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给予PR方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 IFN-α)180μg肌内注射,每周1次,联合利巴韦林400 mg口服,2次/d],治疗12周后HCV RNA低于检测下限。但因同时确诊直肠癌需立即治疗,故停止PR治疗,行直肠癌根治术后予以卡培他滨单药化疗6个疗程,期间出现ALT升高、WBC降低、PLT降低,给予保肝降酶、升血小板及白细胞、调节免疫等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肌内注射 聚乙二醇干扰素 乙型肝炎病毒 HIV抗体 门诊复诊 单药化疗 利巴韦林
下载PDF
贵州地区HCV感染者基因型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梅 杨兴林 +2 位作者 张流 王军 王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9-313,共5页
目的 探讨贵州地区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分布特征,为HCV感染的防控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8年10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1211例HCV 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采用PCR直接测序法,与GenBank中已知的HCV序列进... 目的 探讨贵州地区丙型肝炎患者HCV基因型分布特征,为HCV感染的防控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8年10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1211例HCV RNA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采用PCR直接测序法,与GenBank中已知的HCV序列进行对比,获得HCV基因型及亚型,并分析其分布与性别、年龄、民族、地区、感染途径等因素的关系。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1211例HCV感染者共检出4种基因型和11种基因亚型,其中以1b型(26.84%)、3b型(27.17%)和6a型(24.28%)为主。不同HCV基因型在男女感染者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8,P=0.009),其中男性以3b型为主(29.34%),女性以1b型为主(32.21%)。不同HCV基因型分布在各年龄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39,P<0.001),≤18岁组与≥60岁组以1b型为主(分别为66.67%、58.93%),而19~39岁组以3b型(28.93%)、6型(29.29%)为主,40~59岁组以1b型(29.54%)、3b型(27.33%)和6型(24.28%)为主。各种感染途径的HCV基因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916,P<0.001),感染方式以静脉药瘾为主(57.97%),其次是性接触和有创美容(均为8.42%);经静脉药瘾、有创美容感染HCV者均以3b型为主(分别为31.48%、32.35%),性接触感染者多为HCV 6型(36.27%)。不同民族、贵州地区间HCV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贵州地区HCV基因型分布呈多样性,3b、1b、6a型为主要流行株,存在HCV 6型中的多种少见基因亚型,且在不同的年龄、性别、感染途径方面HCV基因型分布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基因型 贵州
下载PDF
贵州省383例HIV/HCV共感染者HCV基因分型及临床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梅 熊华刚 +3 位作者 杨智刚 龙海 王艺 谭丽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03-2208,共6页
目的探讨贵州省383例HIV/HCV共感染者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及共感染对HIV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和PLT计数的影响,为HIV合并HCV感染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9年12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383例HIV/HCV共感染者临... 目的探讨贵州省383例HIV/HCV共感染者HCV基因型分布特征及共感染对HIV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和PLT计数的影响,为HIV合并HCV感染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3月-2019年12月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383例HIV/HCV共感染者临床资料,检测HCV基因型、HIV病毒载量、CD4^+T淋巴细胞、PLT计数,并以1068例单纯HIV患者为对照。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l-Wallis H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4664例HIV感染者中,HCV共感染率为8.21%(383/4664),HCV基因型以6a型(35.51%)、3b型(27.42%)、1b型(21.41%)为主,其次3a(13.32%)、1a(1.31%)、2a(0.52%)、6n(0.26%)、6xa(0.26%)型占比较少。感染途径以静脉药瘾为主(72.59%),其次为性接触(24.80%)。与单纯HIV感染者相比,HIV/HCV共感染者的HIV RNA载量更高、CD4^+T淋巴细胞及PLT计数更低(Z值分别为6.716、11.813、9.192,P值均<0.001)。同时共感染者HCV各基因型中3b型患者的HIV RNA载量最高、CD4^+T淋巴细胞及PLT水平最低,而1a型HIV RNA载量最低、CD4^+T淋巴细胞计数最高(P值均<0.05)。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中肝硬化代偿期HIV RNA载量最高、慢性丙型肝炎组最低,终末期肝病组CD4+计数最低,慢性丙型肝炎组PLT计数最高(P值均<0.05)。结论贵州HIV/HCV共感染者HCV基因型分布呈多样性,6a、3b、1b型为主要流行株,感染途径以静脉药瘾者居多。共感染对HIV病毒复制、机体免疫状况均有影响,且对HCV基因3b型及肝硬化或终末期肝病的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肝炎病毒属 同时感染 基因型 体征和症状
下载PDF
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熊华刚 张流 +2 位作者 王军 王梅 杨智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评价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先给予α-1b干扰素60μg/d皮下注射,隔日一次,治疗5个月;然后给予恩替... 目的评价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乙型肝炎e抗原(HBe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先给予α-1b干扰素60μg/d皮下注射,隔日一次,治疗5个月;然后给予恩替卡韦口服0.5 mg/d联合α-1b干扰素60μg/d皮下注射1个月;随后单独给予恩替卡韦口服,0.5 mg/d,1次/d,治疗6个月。对照组单独给予同剂量恩替卡韦口服,连用52周。2组均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结束及随访结束,2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学指标、病毒学相关标志物及肝功能。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总有效率(CR)56.36%,显著高于对照组27.27%(P<0.01);观察组HBV DNA转阴率、Hbe Ag转阴率、Hbe Ab阳转率、ALT复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随访结束,2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结束时下降,但前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恩替卡韦 Α干扰素 序贯治疗 乙型肝炎
下载PDF
慢性乙肝肝纤维化危险因素及Fibroscan检测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钦 吴君 +1 位作者 王军 梁跃东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CAS 2020年第3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CHB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及FS检测肝硬度值(LSM)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CHB患者305例,测定LSM值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进行肝纤维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LSM值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肝组织活检显示肝纤维化分期S1期至S3... 目的探讨CHB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及FS检测肝硬度值(LSM)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CHB患者305例,测定LSM值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进行肝纤维化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LSM值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肝组织活检显示肝纤维化分期S1期至S3期分别为235例,28例,42例;肝纤维化各期LSM值与病理分期具有相关性;Logisti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ALP、CHE、DBIL、FB、PLT、WBC、HGB、HBeAg是肝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HE、DBIL、PTA、PLT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FS对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评估与肝组织活检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具有较好的吻合性;性别、ALP、CHE、DBIL、FB、PLT、WBC、HGB、HBeAg是肝纤维化的危险因素;FS检测需考虑患者CHE、DBIL、PTA、PLT等因素的影响来判断其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组织活检 瞬时弹性成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肝癌微波消融术前经肝动脉灌注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肝癌患者FHIT、P16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流 王军 熊华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究肝癌微波消融术前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和P16蛋白表达的... [目的]探究肝癌微波消融术前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ranshepatic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和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1例PCL患者,分成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2),对照组术前未进行化疗,观察组术前行TACE化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肝功能及坏死面积、肿瘤直径、平均住院时间、病理分期、FHIT、P16蛋白表达、生活质量评分、近期生存率、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的80.0%(P<0.05)。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均显著降低,而白蛋白(ALB)显著上升,且观察组更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患者FHIT及P16蛋白表达均上升,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半年,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癌消融术前行肝动脉灌注介入治疗可为手术切除肿瘤病灶创造更好地条件,治疗后FHIT、P16蛋白表达升高对抑制肝癌细胞生长、提升患者近期生存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 P16 近期疗效 肝肿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