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鳞癌中MIF的表达与巨噬细胞浸润的相关性
1
作者 戴泰鸣 宋宇峰 +2 位作者 马洪 冯红超 任晓敏 《贵阳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44-346,350,共4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表达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在口腔鳞癌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MIF和CD68(标记巨噬细胞)在42例口腔鳞癌和10例口腔...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表达和巨噬细胞的浸润在口腔鳞癌的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分别检测MIF和CD68(标记巨噬细胞)在42例口腔鳞癌和10例口腔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观察MIF表达与巨噬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并观察MIF阳性表达率及巨噬细胞计数在口腔鳞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及不同TNM分期患者的中的差异。结果:MIF的表达水平和巨噬细胞计数在口腔鳞癌中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肿瘤组织中MIF的表达与巨噬细胞计数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42,P<0.01),MIF阳性表达率及巨噬细胞计数在口腔鳞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及不同TNM分期患者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F和巨噬细胞可能在口腔鳞癌的侵袭及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巨噬细胞作用于肿瘤细胞并协助上调肿瘤细胞中MI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鳞状细胞 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巨噬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正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越 吴娟娟 +5 位作者 刘昕 李亦婕 王雨 魏丹 宋琦 李萍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正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侵袭、迁移的影响与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探索正丁酸钠作用ACC-2细胞的最佳浓度,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正丁酸钠对ACC-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实时荧...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正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2侵袭、迁移的影响与其作用机制。方法噻唑蓝(MTT)法探索正丁酸钠作用ACC-2细胞的最佳浓度,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正丁酸钠对ACC-2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分别检测5组浓度药物作用后ACC-2细胞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TLR4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625、1.250、2.500、5.000、10.000 mmol/L 5组浓度的正丁酸钠均能抑制ACC-2细胞增殖(P<0.05)且呈明显浓度依赖性;5组浓度正丁酸钠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00、5.000、10.000mmol/L浓度正丁酸钠可以抑制ACC-2细胞的迁移能力(P<0.05),同时降低ACC-2细胞HMGB1、TLR4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蛋白表达的降低与HMGB1的抑制呈正相关(r=0.810,P<0.05)。结论正丁酸钠能够抑制ACC-2细胞增殖,浓度较高时可以抑制ACC-2细胞的迁移能力,同时降低HMGB1、TLR4的mRNA与蛋白表达,提示NaB对ACC-2迁移能力抑制可能通过下调HMGB1、TLR4的mRNA及蛋白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腺样囊性 正丁酸钠 高迁移率蛋白-1 TOLL样受体-4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正丁酸钠对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株ACC-M侵袭、迁移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昕 吴娟娟 +5 位作者 李萍 王越 李亦婕 王雨 魏丹 宋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1-286,共6页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正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 B)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亡的作用,但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浓度Na B对SACC细胞株AC...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证实,正丁酸钠(sodium butyrate,Na B)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增殖、诱导分化和促凋亡的作用,但对涎腺腺样囊性癌(salivary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ACC)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该研究主要探讨不同浓度Na B对SACC细胞株ACC-M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探索Na B作用ACC-M细胞的最佳浓度并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Na B对ACC-M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5组浓度药物作用后ACC-M细胞中高迁移率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4,TLR4)m 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加入Na B 0.625、1.25、2.5、5及10 mmol/L的5组均能抑制ACC-M细胞增殖且呈明显浓度依赖性(P<0.05)。5组浓度Na B均可抑制ACC-M细胞体外侵袭和迁移能力(P<0.05),同时能降低ACC-M细胞HMGB1、TLR4 m 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TLR4蛋白表达的降低与HMGB1的抑制呈正相关(r=0.810,P<0.05)。结论:Na B可抑制ACC-M细胞增殖,显著降低ACC-M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同时降低HMGB1、TLR4 m RNA和蛋白的表达,且2者表达量呈明显正相关,提示Na B可能是通过下调HMGB1、TLR4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来实现对ACC-M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腺样囊性癌 正丁酸钠 高迁移率蛋白-1 TOLL样受体-4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龋病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戴泰鸣 马丽霞 +2 位作者 吴娟娟 关敏 令狐昌丽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1期79-80,共2页
目的 :比较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龋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某院口腔预防科收治的105例乳磨牙深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儿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35例患儿。A组患儿接受传统的车针去龋... 目的 :比较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童龋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某院口腔预防科收治的105例乳磨牙深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儿分为A组、B组、C组,每组各有35例患儿。A组患儿接受传统的车针去龋治疗,B组患儿接受非创伤性修复治疗,C组患儿接受化学-机械去龋治疗。在进行治疗期间,用面部表情评分法评估三组患儿对治疗的畏惧程度,并对其评估的结果进行比较。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儿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患儿治疗的成功率低于B组、C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儿治疗的成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面部表情评分法的平均得分最低,A组患儿面部表情评分法的平均得分最高,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非创伤性修复疗法、化学-机械去龋疗法对龋病患儿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减轻其疼痛的程度,还能缓解其对治疗的畏惧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龋病 牙科畏惧症 车针去龋疗法 非创伤性修复治疗 化学-机械去龋治疗
下载PDF
牙髓血运重建在年轻恒牙根尖感染中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戴泰鸣 马丽霞 万红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7年第12期19-20,共2页
目的在年轻恒牙根尖感染治疗中比较牙髓血运重建和根尖诱导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牙科于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32例年轻恒牙根尖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三组,每组12例。A组患儿使用含EDTA的血运重建治... 目的在年轻恒牙根尖感染治疗中比较牙髓血运重建和根尖诱导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牙科于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32例年轻恒牙根尖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为三组,每组12例。A组患儿使用含EDTA的血运重建治疗,B组患儿使用不含EDTA的血运重建术治疗,C组患儿使用常规的根尖诱导成形术治疗。术后1年通过牙髓活力测试和X线牙片情况进行评价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通过两两对比,发现C组患者与A组、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比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年轻恒牙根尖感染的治疗中,相较传统的根尖诱导成形术,牙髓血运重建能有效促进牙根的生长,增加根管壁厚度,联合使用EDTA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恒牙 血运重建 根尖诱导成形术 乙二胺四乙酸(EDTA)
下载PDF
贵州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剑 刘建国 +1 位作者 张绍伟 马丽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528-2530,2556,共4页
目的:探讨贵州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城乡5岁年龄组儿童共792例,使用CPI探针... 目的:探讨贵州省5岁儿童乳牙龋病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城乡5岁年龄组儿童共792例,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乳牙牙冠龋病情况。同时随机对其中1/2的儿童家长就儿童的生活习惯、口腔卫生习惯和就医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数据采用SPSS软件统计,计算患龋率、龋均,并进行龋病的相关因素分析。结果:乳牙患龋率为45.6%,龋均1.92。城乡患龋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5),性别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龋均城市低于农村,不同性别之间乳牙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频繁喝可乐、牛奶等甜食、过去12个月内有过牙痛或不适与儿童乳牙龋有关;儿童尽早刷牙可降低患龋的风险。结论:应加强对家长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减少儿童进食可乐、牛奶,家长适时5儿童检查牙齿、尽早指导儿童刷牙,可预防龋病和控制儿童龋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牙 冠龋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贵州省12~15岁青少年恒牙龋病现况调查(2015年)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海兰 陈黎明 +2 位作者 戴泰鸣 吴娟娟 马丽霞 《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了解贵州省12~15岁青少年恒牙龋病状况,为开展青少年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城乡12~15岁青少年共3771人。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牙冠龋病情况,计算不同特征人群患龋率、龋补填... 目的了解贵州省12~15岁青少年恒牙龋病状况,为开展青少年口腔预防保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贵州省城乡12~15岁青少年共3771人。使用CPI探针检查全口牙冠龋病情况,计算不同特征人群患龋率、龋补填充比、窝沟封闭率等。结果贵州省12~15岁青少年恒牙患龋率为29.62%(1117/3771),龋补充填比2.53,窝沟封闭率2.17%。城市青少年恒牙患龋率31.43%,高于农村青少年的2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71,P<0.01);女性恒牙患龋率33.16%,高于男性的26.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26,P<0.01)。结论贵州省12~15岁人群患龋率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且龋补充填比及窝沟封闭率均较低。贵州省青少年的恒牙患龋情况严峻,应提高口腔公共卫生预防管理能力,有效控制青少年口腔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青少年 流行病学调查 横断面调查 窝沟封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