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树种配置模式对喀斯特山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媛 吴长勇 +1 位作者 孙云 朱忠荣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85,共5页
为喀斯特山地的植被恢复和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采取野外实地调查与取样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阳市喀斯特山地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喀斯特山地12种树种配置模式下的土壤pH均比空地低,并以柏木+... 为喀斯特山地的植被恢复和石漠化治理提供参考,采取野外实地调查与取样室内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对贵阳市喀斯特山地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喀斯特山地12种树种配置模式下的土壤pH均比空地低,并以柏木+大叶樟混交林最低,为7.53;而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均高于空地(81.93g/kg,3.99g/kg,0.27g/kg和253mg/kg)。其中,桤木纯林土壤的有机质、全磷、速效磷和碱解氮含量最高,分别为149.13g/kg、0.65g/kg、7.0mg/kg和497mg/kg,三角枫+桤木混交林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和碱解氮含量最低,分别为87.42g/kg、4.38g/kg、0.31g/kg和293mg/kg。2)12种树种配置模式中的土壤养分总含量以桤木纯林、红豆杉+光皮树混交林、鹅掌楸+大叶樟混交林、桤木+大叶樟混交林4种配置模式较高,三角枫+桤木混交林配置模式较低。建议:喀斯特山地的植被恢复采用桤木纯林、红豆杉+光皮树混交林、鹅掌楸+大叶樟混交林、桤木+大叶樟混交林4种配置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养分 生态学 喀斯特山地 贵阳
下载PDF
影响人工林培育质量的非技术因素初步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为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冯燕 温佐吾 刘定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0年第2期151-157,共7页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在贵州省修文县2个村和林业部门调查影响人工林培育质量的非技术因素。结果表明:除造林技术因素外,政策、管理、经济及自然等非技术因素,都对人工林培育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及影响程度评分... 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PRA),在贵州省修文县2个村和林业部门调查影响人工林培育质量的非技术因素。结果表明:除造林技术因素外,政策、管理、经济及自然等非技术因素,都对人工林培育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及影响程度评分排序,初步确定了影响修文县人工林培育质量的11个主要非技术因素。这些非技术因素往往通过影响造林者的积极性和认真负责精神,进而影响各造林技术环节的施工质量,而对人工林培育质量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对影响人工林培育质量的各种非技术因素加以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林区 人工造林 人工林培育质量 非技术因素 参与式农村评估(PRA)
下载PDF
马尾松林天然更新初步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政贤 田天雄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86年第1期47-59,共13页
在贵州省马尾松分布区的10个县(市)作了40多个样地和100多个样方马尾松天然更新的调查。按调查方法、影响更新的因素以及马尾松林在森林群落演替中的地位三个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更新调查方法和制定更新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 马尾松林 森林 初步调查 天然更新 森林更新 天然更新能力 活地被物
下载PDF
马尾松次生林幼龄种群结构和生长状况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骆宗诗 温佐吾 +2 位作者 吴冬生 马宏勋 岑照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年第4期294-299,共6页
探讨了贵州省都匀地区马尾松次生林幼龄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布格局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所调查的马尾松幼龄种群在4年之内,各年龄的个体死亡率很大,其幸存率分别是上一年的42.36%、72.18%和54.17%。种群总的水平分布格局多集群分布,... 探讨了贵州省都匀地区马尾松次生林幼龄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布格局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所调查的马尾松幼龄种群在4年之内,各年龄的个体死亡率很大,其幸存率分别是上一年的42.36%、72.18%和54.17%。种群总的水平分布格局多集群分布,但按年龄分解,则表现出分布格局的多样性。幼龄种群地径、树高结构的分布状况,大体呈左右下对称的单峰状偏态分布。对马尾松天然幼树地径生长有影响的,不是样地的平均密度,而是分布群团内的实际密度。由于密度过大,马尾松幼林生长不良,被压木多,林木分化严重。要经营好马尾松天然次生林,很有必要在幼年阶段就开始通过间苗、抚育等手段,进行幼龄种群的密度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次生林 幼龄种群 种群结构 生长状况 分布格局
下载PDF
不同保墒技术在石质山地人工造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胡刚 杨萍 +3 位作者 李小初 杨敏 陈海虹 韩常松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6年第5期461-464,共4页
关键词 石质山 保墒技术 造林成活率 生长量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贵州寒兰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育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沈峥华 侯海兵 +1 位作者 张玉武 吴橙 《贵州科学》 2010年第4期88-92,共5页
通过对贵州寒兰原生地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掌握了寒兰的生长规律、生成条件,对土样及伴生的多种植物进行了取样测定、鉴别,在试验地进行了科学的土壤配制和栽培环境的改善。在栽培管理方面,我们主要注意它的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提高了寒... 通过对贵州寒兰原生地生态环境的科学考察,掌握了寒兰的生长规律、生成条件,对土样及伴生的多种植物进行了取样测定、鉴别,在试验地进行了科学的土壤配制和栽培环境的改善。在栽培管理方面,我们主要注意它的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提高了寒兰的成活率、发苗率、开花率,为今后贵州寒兰的保育与规模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兰 生物学特性 保育 贵州
下载PDF
毕节市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措施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赟 李华庆 +1 位作者 梁厚宽 胡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72-2474,共3页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是一项长期、庞大的系统工程。根据毕节市石漠化的现状及危害,探讨了其防治措施,提出了实施石漠化防治工程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期防治,并将生态重建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水利水保工程、农村能源开发工程...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是一项长期、庞大的系统工程。根据毕节市石漠化的现状及危害,探讨了其防治措施,提出了实施石漠化防治工程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期防治,并将生态重建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水利水保工程、农村能源开发工程、生态移民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采取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措施,以推进石漠化防治工程的顺利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石漠化 综合防治 措施 毕节市
下载PDF
贵州山茶属植物地理分布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华海 班平原 《贵州科学》 2007年第1期68-72,共5页
山茶科Theaceae之山茶属Camellia L.约有220余种,为亚洲特有植物,主要分布我国南部、西南部、东南部省区.据不完全统计贵州野生种有52种6变种,其中特有种21种.该属植物是分布区重要的森林组成种类,特别是在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显著... 山茶科Theaceae之山茶属Camellia L.约有220余种,为亚洲特有植物,主要分布我国南部、西南部、东南部省区.据不完全统计贵州野生种有52种6变种,其中特有种21种.该属植物是分布区重要的森林组成种类,特别是在地带性的常绿阔叶林中尤其显著;同时,该属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如茶叶是世界著名的饮料、茶油是重要的食用和药用油料、茶花是全球有名的观赏花卉等.至今,对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远远落后于时代的要求,本文在研究该属植物地理分布的基础上,侧重于对有观赏价值的种类,结合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分布 山茶属
下载PDF
贵州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初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张超 班平原 《贵州科学》 2007年第1期73-79,共7页
根据多年来的调查和标本采集,得知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植物7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7种;《中国植物红皮书》中的Ⅲ级保护植物4种;省级保护树种8种;CITES附录Ⅱ30种;贵州特有植物10种.对这些植物的分布... 根据多年来的调查和标本采集,得知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珍稀植物7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7种;《中国植物红皮书》中的Ⅲ级保护植物4种;省级保护树种8种;CITES附录Ⅱ30种;贵州特有植物10种.对这些植物的分布特征、生态习性、利用价值、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进行初步研究.从中看出由于历史的诸多原因,这些珍稀物种特别是一些经济利用价值较大的物种的生存状况、种群结构欠佳,急需加强对其现有个体和其生态环境的保护,辅以人为措施,促进其更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珍稀植物 特有植物 习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