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广西地方院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明 《高教论坛》 2011年第4期14-16,共3页
广西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前沿,不仅要发展11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而且要面对东盟十国的多元文化。为了确保广西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的有利文化地位,抵御文化垃圾和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袭,维护广西本土民族文化安全,我们必... 广西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最前沿,不仅要发展11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而且要面对东盟十国的多元文化。为了确保广西在中国—东盟自贸区中的有利文化地位,抵御文化垃圾和文化帝国主义的侵袭,维护广西本土民族文化安全,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观,坚持以生为本,加强广西地方院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教育,增强其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全面提升大学生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文化素质 教育
下载PDF
广西地方院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培养途径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声军 《科教文汇》 2012年第7期32-34,共3页
面对CAFTA的背景,广西地方院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通过构建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培养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民族互尊与认同的校园文化、实施形式多样的多元文化课堂教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等途径和方法,加强广西各民族与东盟各... 面对CAFTA的背景,广西地方院校应该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通过构建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培养合理的师资队伍、建设民族互尊与认同的校园文化、实施形式多样的多元文化课堂教学以及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等途径和方法,加强广西各民族与东盟各国多元文化教育,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多元文化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院校 多元文化素质 途径与方法
下载PDF
门的空间结构对生态智慧的表述——以侗族杆栏建筑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春 李晓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57,共3页
侗族杆栏式建筑门的结构,既有遮风挡雨、隔湿避瘴的生态适应功能,又具有文化功能、建筑审美功能和艺术特色。它蕴含着侗族生态建筑宇宙观和原始信仰体系中的"生命神性",其开放性空间结构构成一个人性的封闭空间。它既是建筑... 侗族杆栏式建筑门的结构,既有遮风挡雨、隔湿避瘴的生态适应功能,又具有文化功能、建筑审美功能和艺术特色。它蕴含着侗族生态建筑宇宙观和原始信仰体系中的"生命神性",其开放性空间结构构成一个人性的封闭空间。它既是建筑空间人性化的表述,又是对"人宅相扶,感通天地"的"天人合一"生态建筑宇宙观的深度表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干栏建筑 生态智慧
下载PDF
南岭过山瑶传统生计方式探析——以富川瑶族自治县枫木坪为例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声军 李晓明 《贺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1-34,共4页
瑶族人民在适应生态环境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本土性生态知识,创造了独特的山地丛林文化。通过生态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对"南岭民族走廊"都庞岭枫木坪过山瑶传统刀耕火种生计方式进行深度描述,揭示瑶族人民本土性生态知识和生... 瑶族人民在适应生态环境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本土性生态知识,创造了独特的山地丛林文化。通过生态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对"南岭民族走廊"都庞岭枫木坪过山瑶传统刀耕火种生计方式进行深度描述,揭示瑶族人民本土性生态知识和生态智慧的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山瑶 传统生计 生态知识 生态智慧
下载PDF
南岭走廊过山瑶传统文化基本特征探论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晓明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1-126,共6页
过山瑶是南岭民族走廊众多瑶族支系中比较独特的一支,他们世代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过着刀耕火种、居山游耕的生活,形成了其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对过山瑶传统文化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边远瑶族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族文... 过山瑶是南岭民族走廊众多瑶族支系中比较独特的一支,他们世代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过着刀耕火种、居山游耕的生活,形成了其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对过山瑶传统文化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边远瑶族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民族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山瑶 文化 特征
下载PDF
重塑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晓明 《长白学刊》 2012年第4期140-143,共4页
社会精英和主流话语长期对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与乡土文化的批判、蔑视和排斥,直接导致了传统乡土文化的凋敝和对乡村生活意义的消解。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乡村经济收入偏低,广大乡村已成为人们急于逃离之地,乡村生活也已失去了其独特的... 社会精英和主流话语长期对中国传统乡村生活与乡土文化的批判、蔑视和排斥,直接导致了传统乡土文化的凋敝和对乡村生活意义的消解。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由于乡村经济收入偏低,广大乡村已成为人们急于逃离之地,乡村生活也已失去了其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乡土文化自我更新的能力不断弱化。如何重塑乡村生活的意义与传统乡土文化的价值,以实现乡村民众本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的双重回归,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发展,已成为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生活意义 乡土文化价值 乡村社会发展
下载PDF
建筑人类学对原风水发生学的解释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晓春 李晓明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9-94,共6页
运用建筑人类学方法对风水发生、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过程进行重新解读,即可称之为"原风水"。建筑人类学试图从人类心灵深处抹去"风水"概念中的劣迹,展示不同族群所处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原始信仰,... 运用建筑人类学方法对风水发生、形成、发展及其演变过程进行重新解读,即可称之为"原风水"。建筑人类学试图从人类心灵深处抹去"风水"概念中的劣迹,展示不同族群所处的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以及原始信仰,并揭示出一个群族的生存方式和生态建筑宇宙观。百越民族对早期巢居农耕生产方式和生活经验的积累,逐渐演变为对"宇宙山"、"宇宙风"、"宇宙水"、"宇宙树"、"宇宙鸟"的崇拜心理,并形成对自然巢居形式的独特认识。虽然这种巢居方式可能与他们的生活习俗和原始信仰有关,但这种"类生命意识的觉醒"是人类本能意识和动物本能意识的根本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人类学 原风水发生学 神人合一 生态宇宙观
下载PDF
人生礼仪之蛋文化剖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声军 古贤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43-46,共4页
在人生礼仪中,蛋作为一种常见的文化事象,它起到了媒介和象征的作用,沟通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神之间的关系,表达了一种美好的愿望。
关键词 鸡蛋 人生礼仪 文化剖析
下载PDF
城市主义的肆虐与民族乡村原生态文化的际遇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晓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0年第4期61-66,共6页
"城市主义"以"乡村城市化"为表征对乡村生活及其原生态文化进行了长期的诋毁和贬损,以城市的价值观评价和改造乡村,把城市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移植到乡村,不仅消解了乡村生活的意义,抽空了乡土文化的价值,而且给... "城市主义"以"乡村城市化"为表征对乡村生活及其原生态文化进行了长期的诋毁和贬损,以城市的价值观评价和改造乡村,把城市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移植到乡村,不仅消解了乡村生活的意义,抽空了乡土文化的价值,而且给民族乡村原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诸多困难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主义 乡土文化 际遇
下载PDF
文化和谐与乡村秩序——以南岭走廊民族乡村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晓明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7-119,共3页
一.对秩序的寻求是人类本性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和社会是同时产生,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名符其实的社会性动物。每一个人都... 一.对秩序的寻求是人类本性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和社会是同时产生,不可分割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名符其实的社会性动物。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没有人可以独居于这个社会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秩序 乡村 社会关系 民族 走廊 南岭 和谐 文化
下载PDF
清水江木材贸易与文化适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声军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2年第2期31-35,共5页
自明代起,清水江流域的木材就流入中原地区,随后,木材贸易就在以锦屏为中心的地区兴盛起来。伴随着木材的流动,清水江流域各民族的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了相应的交流,通过组织制度、生计方式、技术和习俗等方面的适应,促进了该地区林业的... 自明代起,清水江流域的木材就流入中原地区,随后,木材贸易就在以锦屏为中心的地区兴盛起来。伴随着木材的流动,清水江流域各民族的文化与外来文化发生了相应的交流,通过组织制度、生计方式、技术和习俗等方面的适应,促进了该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木材贸易 文化适应
下载PDF
人地和谐相处的典范——高椅古民居的生态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声军 《鄱阳湖学刊》 2012年第2期117-121,共5页
高椅侗族先民的民居建筑注重规避各种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选择了一个三面依山、一面靠水的地方。防火、防盗、防湿等方面的问题在其建筑格局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尤其是对水的处理恰到好处。凭借生态智慧,以人、建筑和自然协调发展为目标,... 高椅侗族先民的民居建筑注重规避各种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选择了一个三面依山、一面靠水的地方。防火、防盗、防湿等方面的问题在其建筑格局中得到充分的考虑,尤其是对水的处理恰到好处。凭借生态智慧,以人、建筑和自然协调发展为目标,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高椅古民居实现了建筑的人性化、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椅古民居 文化适应 水调控 生态智慧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时代诉求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明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5-149,共5页
在西部大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正经历着一个急剧变迁的过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必须准确把握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观照其现实诉求,才能顺利实现民族乡村文化的创新... 在西部大开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正经历着一个急剧变迁的过程。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必须准确把握民族地区乡村文化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趋势,观照其现实诉求,才能顺利实现民族乡村文化的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乡村文化 文化发展
下载PDF
论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明 《长白学刊》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1-155,共5页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大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濒临消失。对此,必须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切实保障民族乡村文化权利,转换乡村文化供给模式,重建乡村文化共享机制,创新乡村文化生活载体,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大...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大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濒临消失。对此,必须加快制度创新步伐,切实保障民族乡村文化权利,转换乡村文化供给模式,重建乡村文化共享机制,创新乡村文化生活载体,促进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乡村文化 制度创新
下载PDF
桂东北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传承创新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晓明 《梧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8-12,共5页
桂东北地区属南岭民族走廊中段,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传统伦理文化。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民族村寨的社会主... 桂东北地区属南岭民族走廊中段,受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瑶、苗、侗、壮等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独特,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个性鲜明的传统伦理文化。对该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伦理文化的基本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民族村寨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东北 少数民族 伦理 文化
下载PDF
知识可视化语境下的汉语音实验辅助教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才佳 《贺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1-85,共5页
语音教学习惯于口耳听辨,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体的听觉判断。语音感知存在个体差异,它严重影响着语音学习的质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语音实验提供了平台,使语音可视化教学成为现实。语音实验与"口耳听辨"教学的结合,它不仅... 语音教学习惯于口耳听辨,正确与否完全取决于个体的听觉判断。语音感知存在个体差异,它严重影响着语音学习的质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语音实验提供了平台,使语音可视化教学成为现实。语音实验与"口耳听辨"教学的结合,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建构、内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并逐渐促进学生人文与科技视野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可视化 语音数字库 声学实验 汉语音教学
下载PDF
杉树再生技术营林在节能减排中的价值探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声军 《安徽农学通报》 2012年第21期136-138,共3页
大量CO2的排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害,因此节能减排成为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等成为世界各国减排的主要手段,但很少关注民族本土性生态功能和作用在节能减排中的价值。通过田野调查表明,侗族... 大量CO2的排放,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灾害,因此节能减排成为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植树造林增加碳汇等成为世界各国减排的主要手段,但很少关注民族本土性生态功能和作用在节能减排中的价值。通过田野调查表明,侗族林农运用杉树再生技术形成的人工林对CO2的固化效果,体现出长效性和高效性,在节能减排中有着其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杉树再生技术 节能减排 CO2 固化
下载PDF
民国乡村文化建设及其启示
18
作者 李晓明 《消费导刊》 2012年第2期49-52,共4页
20世纪30年代,面对中国广大乡村的民生凋敝与文化衰败,一大批知识分子走进乡村,发动了乡村建设运动。他们从教育着手,进行乡村文化改造,以求复兴农村,振兴中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然不可能取得完全的成功,但他们对农村、农民... 20世纪30年代,面对中国广大乡村的民生凋敝与文化衰败,一大批知识分子走进乡村,发动了乡村建设运动。他们从教育着手,进行乡村文化改造,以求复兴农村,振兴中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虽然不可能取得完全的成功,但他们对农村、农民问题的关注与重视,倡导知识分子乡下与农民相结合的精神以及培育“新农民”的重要思?想,不仅在当时具有进步性和开创性,即使在今天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也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乡村文化 改造 启示
下载PDF
侗乡山地丛林文化中的生态安全观初探 被引量:2
19
作者 白建银 张晓春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92-95,共4页
侗族是以稻作为生计的农耕民族,依山傍水地生活在山地丛林之中。论文以通道侗族自治县阳烂村稻、鱼、鸭共生模式为分析个案,从农、林、牧、副、渔等复合生计方式以及诸多的地方性知识,探讨侗族山地丛林文化模式有效利用本土生态资源、... 侗族是以稻作为生计的农耕民族,依山傍水地生活在山地丛林之中。论文以通道侗族自治县阳烂村稻、鱼、鸭共生模式为分析个案,从农、林、牧、副、渔等复合生计方式以及诸多的地方性知识,探讨侗族山地丛林文化模式有效利用本土生态资源、长期确保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稳态延续和整个南方亚热带季风区的生态安全之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山地丛林文化 生态安全观
下载PDF
生态马克思主义之生态观探论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晓明 《前沿》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83-187,共5页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流派生态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观点和分析方法,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核心,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生态观,对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 生态马克思主义 生态观 生态文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