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后龙眼果皮褐变机理及防褐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庞纪伟 廖玲燕 +5 位作者 郭晓娟 刘云芬 何妹英 殷菲胧 邓宏凯 帅良 《中国果树》 2024年第7期25-33,共9页
果皮褐变是龙眼果实采后发生的一种生理失调现象,严重影响了龙眼采后贮藏和销售,导致龙眼果实市场价值降低。综述了采后龙眼果皮褐变的发生机理,包括果皮失水、病原菌侵染、活性氧积累、酚类物质的酶促褐变和能量亏缺等,同时还介绍了控... 果皮褐变是龙眼果实采后发生的一种生理失调现象,严重影响了龙眼采后贮藏和销售,导致龙眼果实市场价值降低。综述了采后龙眼果皮褐变的发生机理,包括果皮失水、病原菌侵染、活性氧积累、酚类物质的酶促褐变和能量亏缺等,同时还介绍了控制采后龙眼果皮褐变的方法,包括低温贮藏、热处理、气调贮藏、辐照和化学试剂等防褐保鲜技术,为控制采后贮藏期间果皮褐变和延长龙眼果实保鲜期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果皮褐变 贮藏保鲜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罗汉果籽吸附氟离子效果的不同预测模型研究
2
作者 邓忠惠 谢微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246-255,共10页
目的建立不同罗汉果籽吸附氟离子预测模型。方法以吸附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吸附温度、接触时间、吸附剂投加量、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和溶液pH。... 目的建立不同罗汉果籽吸附氟离子预测模型。方法以吸附量为评价指标,筛选影响吸附效果的因素。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优化吸附温度、接触时间、吸附剂投加量、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和溶液pH。以吸附温度、接触时间、吸附剂投加量、氟离子初始质量浓度和溶液pH作为输入参数构建基于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的吸附量预测模型。根据模型在预测集上的表现确定具体的输入参数,将优化隐含层神经元数的BP-ANN与其他学习模型[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优化的模型对比。结果通过两种模型的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均方误差(mean square error,MSE)、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值比较,得出GA-BP-ANN预测模型(R^(2)=0.92594)的预测效果较优于BP-ANN(R^(2)=0.88498)。结论相较于BP-ANN预测模型,经过优化后的GA-BP-ANN预测模型对吸附量的预测精度更高。GA-BP-ANN预测模型可为罗汉果籽吸附氟离子效果提供技术参考,去除水中氟离子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籽 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氟离子 预测模型 响应面
下载PDF
百香果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庞纪伟 廖玲燕 +5 位作者 刘云芬 何妹英 梁园丽 殷菲胧 蔡文 帅良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42-352,共11页
百香果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其具有独特的香味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百香果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发现百香果中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多且种类丰富,包括酯类、萜烯类、醇类以及其他含量较少的醛... 百香果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其具有独特的香味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百香果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发现百香果中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多且种类丰富,包括酯类、萜烯类、醇类以及其他含量较少的醛类、酮类、醚类、酚类和碳氢化合物等,其中酯类是百香果中的关键呈味物质。该文简要叙述了百香果挥发性物质的检测方法,重点探讨了影响百香果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的因素及挥发性物质的代谢机理等研究进展。该综述将为深入研究百香果果实在加工和贮藏过程中的香气成分的变化,以及其在分子水平上的调控和仿香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关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挥发性物质 分析检测 贮藏保鲜 代谢途径
下载PDF
微波干燥对月柿果片不同区域酚类含量及色泽的影响
4
作者 侯文翼 段振华 易弋 《现代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9-269,共11页
以月柿为原料,进行区域划分后,探究新鲜和不同微波干燥时间(11、13、15 min)、功率(415、485、555 W)、装载量(2.15、2.35、2.55 kg/m^(2))下月柿果片六个区域(A1、A2、B1、B2、C1、C2)水分、色泽和不同酚类组成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以月柿为原料,进行区域划分后,探究新鲜和不同微波干燥时间(11、13、15 min)、功率(415、485、555 W)、装载量(2.15、2.35、2.55 kg/m^(2))下月柿果片六个区域(A1、A2、B1、B2、C1、C2)水分、色泽和不同酚类组成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新鲜月柿果片A2区域水分、总酚、总类黄酮、总黄烷醇及柿单宁含量最高,分别为81.92%、125.68、38.58、12.77、111.29 mg/g;微波干燥使月柿果片不同区域水分和不同酚类含量总体均降低,色泽由黄色变为棕黑色;微波干燥过程中,B2区域变化特征最显著,水分含量最低,最先出现褐变,随后蔓延至其它区域。不同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和柿单宁含量与亮度值(L^(*))呈显著正相关(P<0.05),和总色差(ΔE)呈显著负相关(P<0.05)。微波干燥会造成月柿果片色泽劣变,不再具备新鲜月柿色泽。其色泽变化与酚类自氧化反应有关,类黄酮类和黄烷醇类化合物不是造成月柿果片色泽劣变的原因。研究结果为月柿干制利用提供参考,进一步从酚类角度研究调控月柿色泽变化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柿果片 不同区域 微波干燥 酚类含量 色泽变化
下载PDF
月柿果片不同部位酚类组成及褐变酶活力分布特征
5
作者 吴婷婷 段振华 +1 位作者 田玉红 王春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0期1-6,43,共7页
为研究月柿果片不同部位酚类组成与其在微波干燥过程中色泽变化不均匀的关系,将月柿果片由顶到底分为A、B、C 3个区域,由外到内分成1、2两个区域,从酶促褐变视角探究新鲜月柿果片不同部位水分、总酚、可溶性单宁、总黄酮含量及多酚氧化... 为研究月柿果片不同部位酚类组成与其在微波干燥过程中色泽变化不均匀的关系,将月柿果片由顶到底分为A、B、C 3个区域,由外到内分成1、2两个区域,从酶促褐变视角探究新鲜月柿果片不同部位水分、总酚、可溶性单宁、总黄酮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enzyme,POD)活力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在纵向方向上,水分含量由顶到底依次减少,POD活力则呈现相反的趋势;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布为A区>C区>B区;可溶性单宁含量呈现A1区<B1区<C1区、B2区<C2区<A2区的变化趋势;PPO活力呈现B区>C区>A区的分布特征。在横向方向上,水分含量和PPO、POD活力分布表现为1区<2区;总酚、可溶性单宁和总黄酮含量呈现A1区<A2区、B1区>B2区、C1区>C2区的变化趋势。此外,主成分分析表明月柿果片不同部位活性成分组成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柿果片 不同部位 酚类物质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月柿果片不同部位主要化学成分分布特征
6
作者 王春婷 段振华 +1 位作者 田玉红 吴婷婷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1期26-33,共8页
为探讨月柿果片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对其干燥过程中内外颜色变化的影响,通过参与非酶褐变反应的主要成分变化,研究新鲜月柿果片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分布差异。将月柿果片分成6个部位(由外到内,由顶到底划分为A1、A2、B1、B2、C1、C2),研... 为探讨月柿果片不同部位的化学组成对其干燥过程中内外颜色变化的影响,通过参与非酶褐变反应的主要成分变化,研究新鲜月柿果片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分布差异。将月柿果片分成6个部位(由外到内,由顶到底划分为A1、A2、B1、B2、C1、C2),研究果片不同部位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并明确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和果糖含量为1区<2区;还原糖、蔗糖含量表现为A1>A2、B1B2、C1C>B;还原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则表现为A1>B1>C1;B2>A2>C2的规律。大多数游离氨基酸在A1区含量最少,在B2区含量最多。主成分分析说明月柿果片不同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具有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柿果片 维生素C 可溶性蛋白质 游离糖 游离氨基酸
下载PDF
不同脱皮方式对榄钱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李莉莉 王昊璇 +4 位作者 范淋淋 张雨樵 严小威 段振华 商飞飞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24年第20期69-76,共8页
以鲜榄钱为原料,采用沸水漂烫、蒸汽热烫和80℃超声辅助3种方式脱皮处理,探究不同脱皮方式对榄钱脱皮率、色泽、质地等物理性质,可溶性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及总叶绿素、可溶性单宁、抗坏血酸、类黄酮、总酚等化学成分变化... 以鲜榄钱为原料,采用沸水漂烫、蒸汽热烫和80℃超声辅助3种方式脱皮处理,探究不同脱皮方式对榄钱脱皮率、色泽、质地等物理性质,可溶性蛋白质、淀粉、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及总叶绿素、可溶性单宁、抗坏血酸、类黄酮、总酚等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沸水漂烫法脱皮率最高;沸水漂烫与蒸汽热烫均能起到护色效果;80℃超声辅助脱皮对硬度、脆度、黏性、咀嚼性影响最小;沸水漂烫脱皮的榄钱抗坏血酸含量和总酚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与蒸汽热烫脱皮无显著差异;蒸汽热烫脱皮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最高;80℃超声辅助脱皮的榄钱总叶绿素含量最高,脱涩效果最好;3种脱皮方式处理的榄钱淀粉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经加权分析可知,采用沸水漂烫脱皮的榄钱品质优于蒸汽热烫和80℃超声辅助脱皮的榄钱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钱 脱皮方式 沸水漂烫 蒸汽热烫 超声辅助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芋头豆腐酿馅料配方及其保鲜研究
8
作者 高丹 谭韩英 +3 位作者 梁园丽 刘艳 谢玉花 任爱清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0,140,共6页
以猪肉和芋头为主要原料制作豆腐酿。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豆腐酿的馅料配方,并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豆腐酿馅料的最优配方为以猪肉和芋头总质量为基准,芋头添加量49.6%、食盐添加量1.0%、淀粉添加... 以猪肉和芋头为主要原料制作豆腐酿。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豆腐酿的馅料配方,并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豆腐酿馅料的最优配方为以猪肉和芋头总质量为基准,芋头添加量49.6%、食盐添加量1.0%、淀粉添加量1.6%、葱花添加量1%、蚝油添加量1%、生抽添加量1.5%、鸡蛋液添加量10%、香菇添加量2%。在4℃条件下冷藏,采用真空包装方式,乳酸链球菌素添加量为0.5 g/kg的豆腐酿馅料的保鲜期可达8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头 豆腐酿 馅料 乳酸链球菌素
下载PDF
低GI芋圆干的研制
9
作者 杨晨 段振华 田玉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41,共7页
以香芋为主要原料,制备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芋圆干。通过研究白芸豆粉、燕麦粉、荞麦粉3种低GI原料对芋圆干感官评分的影响,筛选出最佳低GI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GI、弹性、复水比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 以香芋为主要原料,制备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芋圆干。通过研究白芸豆粉、燕麦粉、荞麦粉3种低GI原料对芋圆干感官评分的影响,筛选出最佳低GI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GI、弹性、复水比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低GI芋圆干的配方及熟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以芋泥质量为基准,白芸豆粉、木薯淀粉、水、白糖添加量分别为12%、75%、22%、20%;最佳熟化工艺参数为芋圆直径1.0 cm、水煮时间2.5 min、料液比1∶35(g/mL)。在此条件下制出的芋圆干GI为53.97,感官评分为81.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芋圆干 白芸豆粉 血糖生成指数
下载PDF
龙眼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糖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帅良 庞纪伟 +5 位作者 胡美华 廖玲燕 殷菲胧 刘云芬 李小洁 何妹英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79-988,共10页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采后常温(RT)和低温(LT)贮藏过程中龙眼果实糖含量和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变化的规律,为龙眼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储良’龙眼为试验材料,设置4℃和25℃处理,探究其可溶性固形物(TSS)、蔗糖... [目的]本文旨在探究采后常温(RT)和低温(LT)贮藏过程中龙眼果实糖含量和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变化的规律,为龙眼果实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储良’龙眼为试验材料,设置4℃和25℃处理,探究其可溶性固形物(TSS)、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变化情况及相关糖代谢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规律。[结果]不同贮藏温度下龙眼果实的糖含量变化不同,常温贮藏过程中蔗糖含量下降,葡萄糖和果糖含量上升,而低温贮藏保持较高的蔗糖含量,促进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快速下降。与常温贮藏相比,低温贮藏提高了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抑制中性转化酶(NI)、酸性转化酶(AI)、蔗糖合成酶(SS)、果糖激酶(FRK)和己糖激酶(HXK)活性,抑制DlNI、DlAI、DlSPS、DlFRK和DlHXK基因的表达。相关性分析表明,低温贮藏改变了龙眼果实中蔗糖含量与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的关系。主成分分析也显示,低温贮藏延缓了龙眼果实蔗糖代谢的发生,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结论]低温贮藏通过调控龙眼果实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相关酶活性进而使糖组分发生变化,使龙眼果实保持较高的蔗糖含量,从而延缓龙眼果实品质劣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糖代谢 酶活性 基因表达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茎莴苣F6′H家族基因鉴定及其与鲜切莴苣褐变的关系初探
11
作者 梁园丽 帅良 +6 位作者 何纯锋 林德胜 殷菲胧 刘云芬 何妹英 蔡文 廖玲燕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5,共9页
为深入探究阿魏酰-CoA-6′-羟化酶(feruloyl-CoA 6′-hydroxylase, F6′H)在鲜切莴苣褐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通过Blastp结合结构域筛选的方法从茎莴苣基因组中搜索鉴定F6′H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褐变过程中的表... 为深入探究阿魏酰-CoA-6′-羟化酶(feruloyl-CoA 6′-hydroxylase, F6′H)在鲜切莴苣褐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通过Blastp结合结构域筛选的方法从茎莴苣基因组中搜索鉴定F6′H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褐变过程中的表达分析,同时测定了鲜切莴苣贮藏过程中褐变度和总酚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1个茎莴苣F6′Hs基因,其编码蛋白均为定位于细胞质中的亲水蛋白,氨基酸数在181~840个之间,分子量在20.74~93.35 kDa之间,等电点在5.16~8.36之间,脂肪系数在82.28~102.98之间,不稳定指数为26.13~55.39。鲜切莴苣贮藏过程中LsF6′H9基因明显上调表达,LsF6′H3和LsF6′H11在贮藏4~6 d上调表达,其余基因下调表达或变化较小;褐变度逐渐升高,总酚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贮藏6 d时最高。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总酚含量与褐变度呈显著正相关,表明酚类的积累可能是导致鲜切莴苣发生褐变的重要因素;褐变度及总酚含量均与LsF6′H1、LsF6′H2、LsF6′H3、LsF6′H4、LsF6′H9、LsF6′H10和LsF6′H11的表达量呈正相关,特别是总酚含量与LsF6′H9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褐变度与LsF6′H9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LsF6′H9可能在鲜切莴苣褐变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究F6′H在鲜切莴苣褐变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莴苣 F6′H 鲜切褐变 基因表达 总酚含量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复方藤茶的优化拼配及其功能成分分析
12
作者 孙万基 胡琴 +4 位作者 严小威 唐政 张志 许依婷 胡运凤 《轻工科技》 2024年第6期13-16,25,共5页
本文研究一种复方藤茶配方。将藤茶、红茶按照不同比例拼配,对茶汤滋味、香气和汤色进行感官计分审评,以审评得分确定复方藤茶配方。以茶水比、冲泡水温、冲泡时间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感官审评得分为指标,探讨复方藤茶的最佳冲泡条件... 本文研究一种复方藤茶配方。将藤茶、红茶按照不同比例拼配,对茶汤滋味、香气和汤色进行感官计分审评,以审评得分确定复方藤茶配方。以茶水比、冲泡水温、冲泡时间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以感官审评得分为指标,探讨复方藤茶的最佳冲泡条件,并对最佳冲泡条件下的前三泡茶汤的茶多酚和总黄酮进行检测。得出结果:复方藤茶配方红茶∶藤茶=1∶3为最佳冲泡条件,茶水比为1∶50,冲泡水温为100℃,冲泡时间为30s;茶多酚浓度第一泡为2.06g/l,第二泡为1.09g/l,第三泡为0.829g/l,总黄酮浓度第一泡为2.38g/l,第二泡为1.46g/l,第三泡为0.494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 显齿葡萄 茶多酚 总黄酮
下载PDF
辣椒交替氧化酶全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13
作者 宋茜 帅良 +4 位作者 张赐楷 殷菲胧 杨丁招 曲德智 刘云芬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4-433,共10页
为探究辣椒交替氧化酶(AOX)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抵抗逆境胁迫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通过Blast比对结合结构域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辣椒全基因组中共筛选鉴定出12个辣椒AOX基因,分别命名为CaAOX1c11、CaAOX1a19、CaAOX1b11、CaAOX2d11... 为探究辣椒交替氧化酶(AOX)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以及抵抗逆境胁迫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通过Blast比对结合结构域分析等生物信息学方法,从辣椒全基因组中共筛选鉴定出12个辣椒AOX基因,分别命名为CaAOX1c11、CaAOX1a19、CaAOX1b11、CaAOX2d11、CaAOX2a16、CaAOX2a11、CaAOX2c13、CaAOX2a18、CaAOX2b13、CaAOX2a13、CaAOX2a22和CaAOX2b19。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探究CaAOXs在辣椒不同组织、逆境胁迫以及激素应答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2个CaAOXs可以分为AOX1和AOX2两个亚家族,其编码的氨基酸数介于146~513之间,等电点在4.41~8.80之间;分布于不同染色体上且均不是分泌性蛋白;CaAOXs大多数定位于线粒体中,少部分定位于叶绿体和细胞核中;并具有相对稳定的保守结构域和三级结构,AOX功能域在C端十分保守。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显示,整体上CaAOXs在花和叶中的表达均上调,且在花中的表达量最高;大部分CaAOXs在赤霉素(GA)和脱落酸(ABA)处理下表达上调,且对ABA的响应更强烈;CaAOX2b19、CaAOX1c11和CaAOX2a22在受到低温和高温胁迫时表达均上调,其中CaAOX1c11强烈响应高温胁迫。上述结果表明,CaAOXs可能参与辣椒的生长发育、响应逆境胁迫和激素应答。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CaAOXs在提高辣椒抗逆性方面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交替氧化酶 生物信息学 非生物胁迫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不同品种龙眼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的糖代谢研究
14
作者 林德胜 帅良 +5 位作者 廖玲燕 关博洋 殷菲胧 刘云芬 何妹英 罗焘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93-2402,共10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龙眼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糖组分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以14种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龙眼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关代谢酶活性,并分析糖组分和糖代谢相关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不... 为探究不同品种龙眼果实低温贮藏过程中糖组分及其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以14种龙眼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龙眼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和相关代谢酶活性,并分析糖组分和糖代谢相关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不同品种龙眼果实的蔗糖和总糖含量逐渐减少,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变化不完全一致;14个品种龙眼酸性转化酶(AI)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呈上升趋势,而中性转化酶(NI)活性变化趋势不完全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品种龙眼的蔗糖含量与AI活性呈显著负相关(-0.35*,P<0.05),与SS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0.39**,P<0.01),表明龙眼果实贮藏过程中蔗糖含量下降与蔗糖代谢相关酶AI和SS活性密切相关。由此推测,在龙眼果实贮藏过程中,AI和SS在调控蔗糖向葡萄糖和果糖的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SS参与蔗糖代谢的作用强度大于AI。本试验结果可为龙眼果实贮藏过程中蔗糖代谢的机制解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品种 糖代谢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黄瓜果实冷害的发生机制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卢晓婷 殷菲胧 +2 位作者 刘纯友 刘云芬 帅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9-17,共9页
黄瓜果实以其口感清脆、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在我国广泛种植。低温贮藏是目前采后果蔬贮藏保鲜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当低温可有效延长果实的贮藏时间,维持采后果蔬品质,但黄瓜不耐低温、对冷敏感,温度过低或长时间低温贮藏则会导... 黄瓜果实以其口感清脆、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在我国广泛种植。低温贮藏是目前采后果蔬贮藏保鲜的有效方法之一,适当低温可有效延长果实的贮藏时间,维持采后果蔬品质,但黄瓜不耐低温、对冷敏感,温度过低或长时间低温贮藏则会导致冷害的发生。本文从黄瓜冷害的研究现状出发,综合阐述了黄瓜果实冷害发生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主要包括低温对膜脂、活性氧、能量和细胞壁物质代谢的影响,探讨了冷害与次级代谢产物、植物激素及冷害相关信号途径之间的联系,并且从分子和蛋白层面概述了黄瓜果实耐低温相关基因和蛋白的研究现状;基于这些冷害发生机制,提出了减轻和防止黄瓜果实冷害发生的措施,目前在黄瓜果实中应用有效的方法主要有热处理、冷激处理、高湿贮藏、气调贮藏、紫外线照射、涂膜等物理方法及外源施用水杨酸、茉莉酸甲酯、硝普钠等化学物质。本文综述了黄瓜果实冷害的发生机制与控制技术,为黄瓜果实采后低温贮运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黄瓜冷害提出了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冷害 生理生化机制 分子机制 防控措施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薛鹏宇 殷菲胧 +3 位作者 刘云芬 刘纯友 廖玲燕 帅良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9-178,共10页
本实验以10、50、100μmol/L MeJA处理‘储良’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果实,研究其对(20±1)℃、85%相对湿度贮藏条件下的龙眼果皮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eJA处理可有效降低‘储良’龙眼采后果皮褐变指数、果... 本实验以10、50、100μmol/L MeJA处理‘储良’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果实,研究其对(20±1)℃、85%相对湿度贮藏条件下的龙眼果皮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MeJA处理可有效降低‘储良’龙眼采后果皮褐变指数、果皮细胞膜透性和果肉自溶指数,而且MeJA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与对照组相比,100μmol/L MeJA处理龙眼果实能够保持较高的果皮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降低果皮多酚氧化酶活力,有效提高果皮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另一方面,MeJA处理可以有效降低超氧阴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以及H2O2含量,有效增强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力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提高果皮抗氧化能力。综上,100μmol/L MeJA处理可抑制龙眼果实采后部分酚类物质代谢,增强其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龙眼采后果皮褐变的发生,延长贮藏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果皮褐变 酚类物质代谢 抗氧化 茉莉酸甲酯
下载PDF
HS-SPME-GC-MS在水果产品挥发性物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庞纪伟 殷菲胧 +5 位作者 刘云芬 曲德智 梁园丽 谢冬娣 廖玲燕 帅良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7-224,共8页
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在水果产品挥发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角度,阐述其在水果风味检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简要概述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概括了其在不同种类的新鲜水果、贮藏保鲜... 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在水果产品挥发性物质检测中的应用角度,阐述其在水果风味检测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简要概述了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的原理和特点,重点概括了其在不同种类的新鲜水果、贮藏保鲜后的水果以及果汁、果酒、果茶等水果加工产品中挥发性物质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在水果风味检测中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 挥发性物质 水果 贮藏保鲜 分析检测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对百香果果实糖酸组分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帅良 林德胜 +5 位作者 廖玲燕 刘云芬 盘喻颜 梁园丽 殷菲胧 蔡文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408-2416,共9页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百香果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糖酸组分变化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紫果1号百香果为试材,采后分别贮藏于不同温度(5、15和25℃),通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有机酸、可溶性糖和糖代谢相关酶... 为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百香果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的糖酸组分变化及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紫果1号百香果为试材,采后分别贮藏于不同温度(5、15和25℃),通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有机酸、可溶性糖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指标,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对百香果糖酸组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8 d时,5℃下百香果果实中的苹果酸、α-酮戊二酸和抗坏血酸显著高于15和25℃(P<0.05),说明低温可以有效抑制苹果酸、α-酮戊二酸和抗坏血酸的降解,进而维持较高的TA含量;贮藏8 d时,5℃下百香果果实中的蔗糖含量显著高于15和25℃(P<0.05),说明低温可以有效抑制蔗糖的降解,进而维持较高的TSS含量。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低温可通过显著影响酸性转化酶(AI)的活性(P<0.05)抑制蔗糖分解。由此推测,AI可调控百香果果实贮藏过程中蔗糖向葡萄糖和果糖的降解,进而起到维持百香果品质的作用。本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解析百香果果实糖酸代谢的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贮藏温度 百香果 有机酸 可溶性糖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对鲜切莴苣酶促褐变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林德胜 帅良 +4 位作者 刘云芬 潘中田 蔡文 殷菲胧 梁园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3-30,共8页
鲜切莴苣在贮藏销售过程中极易褐变,严重影响鲜切莴苣的商品价值。为探究超高压(high pressure process,HPP)处理对鲜切莴苣褐变的影响,以鲜切莴苣为原料,采用不同压力(100、200、400 MPa)处理鲜切莴苣,置于4℃贮藏8 d,测定其在贮藏过... 鲜切莴苣在贮藏销售过程中极易褐变,严重影响鲜切莴苣的商品价值。为探究超高压(high pressure process,HPP)处理对鲜切莴苣褐变的影响,以鲜切莴苣为原料,采用不同压力(100、200、400 MPa)处理鲜切莴苣,置于4℃贮藏8 d,测定其在贮藏过程中色泽、褐变指数、失重率、硬度、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力、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nine ammonia lyase,PAL)活力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HPP处理可有效延缓鲜切莴苣的褐变,其压力越大,抑制的效果越显著。其中400 MPa处理延缓鲜切莴苣褐变的效果最好,能够显著抑制鲜切莴苣的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的上升,并有效抑制贮藏过程中PPO、POD和PAL的活力及相关基因表达。综上所述,HPP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鲜切莴苣贮藏过程中的色泽,有效延长贮藏保鲜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鲜切莴苣 酶促褐变 基因表达
下载PDF
不同机械伤处理对香蕉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敏 殷菲胧 +4 位作者 梁园丽 刘云芬 廖玲燕 潘中田 帅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84-292,共9页
为探究不同机械伤处理对香蕉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该研究以“桂蕉6号”为材料,采用划伤、穿刺、坠落3种不同机械伤处理,以未处理组为对照,测定贮藏过程中香蕉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机... 为探究不同机械伤处理对香蕉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该研究以“桂蕉6号”为材料,采用划伤、穿刺、坠落3种不同机械伤处理,以未处理组为对照,测定贮藏过程中香蕉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3种不同机械损伤处理均加速了香蕉果实硬度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引起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的积累,其中划伤处理组的O_(2)-产生速率在贮藏第8天为对照组的2.0倍,H_(2)O_(2)含量为对照组的2.5倍,这可能与机械伤处理抑制了果皮组织中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有关;同时,3种不同机械损伤处理加速细胞膜脂过氧化的进程,造成香蕉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升高,其中对照、划伤、穿刺和坠落处理组的丙二醛含量在贮藏第8天分别是贮藏初期的3.3、3.4、5.4和7.5倍;此外,划伤和穿刺处理均可显著提高香蕉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P<0.01)。相关性聚类热图分析表明,H_(2)O_(2)含量与香蕉果实硬度、叶绿素含量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同时,多酚氧化酶活性与H_(2)O_(2)含量、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透性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5)。结合主成分分析可知,不同机械伤处理均可加速香蕉果皮活性氧的积累进而导致香蕉果实的衰老腐败,其中划伤处理对香蕉果皮活性氧代谢影响最大,其次是穿刺处理,坠落处理对香蕉果皮活性氧代谢影响最小。该研究阐明了香蕉果实机械伤、活性氧和贮藏品质三者的关系,并为香蕉采后不同机械伤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藏 主成分分析 香蕉 机械损伤 活性氧代谢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