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OM-B模型的有氧运动方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会 李楠 +2 位作者 董丁慧 孙甜甜 单小珍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研究基于COM-B模型的有氧运动方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专家小组会议的方式制定适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有氧运动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 目的研究基于COM-B模型的有氧运动方案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专家小组会议的方式制定适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有氧运动方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规康复方法,干预组采用本研究构建的运动方案。探讨有氧运动方案在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降低术后3个月内并发症方面的作用。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干预前髋关节功能及干预前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术后有氧运动方案的实施,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髋关节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所提高,出院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OM-B模型的有氧运动方案可以改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得分及Barthel指数得分,并且对出院后3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有积极意义。本研究构建的基于COM-B模型的有氧运动方案值得向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B模型 有氧运动 全髋关节置换术 生活自理能力 并发症
下载PDF
强化护理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李会 《国际护理医学》 2020年第3期50-50,56,共2页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我院骨科2019年1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收治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应用普通护理与强化护理,并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 目的:分析强化护理对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我院骨科2019年1月份至2019年12月份收治8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其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应用普通护理与强化护理,并将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强化护理有利于降低骨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这对保障其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 手术治疗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强化护理 患者总满意率
下载PDF
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分析
3
作者 赵岩 李虎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3期68-71,共4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8月—2023年2月在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膝关节骨创伤患者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38例实施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纳入对照组,另38例实施关节镜微创... 目的分析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8月—2023年2月在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就诊的76例膝关节骨创伤患者资料,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其中38例实施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纳入对照组,另38例实施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治疗指标、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7%),较对照组(78.9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更高,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26%),较对照组的21.05%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创伤,可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缩短患者康复进程,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创伤 关节镜微创技术 膝关节功能 疼痛 并发症
下载PDF
经膝关节镜引导小切口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之飞 《当代医学》 2019年第22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结合关节镜小切口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结合关节镜小切口钢板固定治疗。观察比... 目的分析临床结合关节镜小切口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单纯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结合关节镜小切口钢板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治疗效果、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有效率、膝关节功能、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结合关节镜小切口钢板固定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小切口 胫骨平台骨折
下载PDF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对患者手术时间长短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李辉 《世界复合医学》 2022年第5期122-125,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时运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1年2月徐州市贾汪区第二人民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随机分组,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 目的对比分析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时运用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及手术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1年2月徐州市贾汪区第二人民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电脑随机分组,采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14例为半髋组;行全髋关节置换的14例为全髋组。比较分析组间手术时间等临床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髋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为(307.46±45.13)mL、(83.25±9.73)min大于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3,3.213,P<0.05);全髋组完全负重时间为(31.12±2.55)d,较半髋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29,P<0.05)。术后全髋组评分为(84.57±4.12)分,明显大于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1,P<0.05)。全髋组并发症发生率0.00%显著低于半髋组3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时运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虽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半髋置换术,但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更少,安全性更高,髋关节功能能够尽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半髋关节置换术 老年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应用单侧PKP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闫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4期42-46,共5页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OVC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侧入路PKP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单侧PKP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70例OVC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双侧入路PKP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单侧PK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椎体情况(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面凹角)、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26.42±4.44)min短于对照组的(43.36±5.57)min,术中出血量(22.85±4.73)ml、骨水泥注入量(2.67±0.33)ml均小于对照组的(48.78±6.54)、(6.75±0.79)ml,术中透视次数(18.21±3.57)次少于对照组的(37.83±5.34)次,骨水泥渗漏率5.71%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VAS、ODI、JOA、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ODI评分低于术前,JOA、ADL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椎体高度压缩率为(18.78±3.41)%、椎体前缘高度比为(60.82±7.43)%、矢状面凹角为(14.85±2.88)°,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为(13.14±2.32)%、椎体前缘高度比为(90.78±7.75)%、矢状面凹角为(3.77±0.55)°;对照组患者术前椎体高度压缩率为(18.85±3.56)%、椎体前缘高度比为(60.75±7.56)%、矢状面凹角为(14.43±2.54)°,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为(13.47±2.56)%、椎体前缘高度比为(89.64±7.12)%、矢状面凹角为(3.84±0.56)°;术前及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椎体高度压缩率、椎体前缘高度比、矢状面凹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椎体高度压缩率、矢状面凹角均小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比均高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8.38±6.56)、(68.75±7.57)、(75.81±8.39)分,观察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周、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58.45±6.72)、(76.80±8.74)、(86.24±8.56)分。术后1周、3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患者采用单侧与双侧PKP均可减轻疼痛,促进脊柱功能和机体功能恢复,调节椎体状态,但单侧入路相较于双侧入路可更为有效改善手术指标,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单侧入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椎体高度压缩率 椎体前缘高度比 矢状面凹角
下载PDF
重症腰椎间盘突出应用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闫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32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腰椎间盘突出采用手术疗法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接收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60例。利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行手术治疗,后者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 目的探讨重症腰椎间盘突出采用手术疗法的疗效。方法择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5月,接收的重症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共60例。利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前者行手术治疗,后者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66.67%。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疗法应用于重症腰椎间盘突出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 药物 疗效
下载PDF
PKP与PVP治疗OVCF患者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建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4期38-41,共4页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OVC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行PVP治疗,观察组患者行PKP治疗。对比两组手... 目的探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OVC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行PVP治疗,观察组患者行PKP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疼痛程度、椎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伤椎局部Cobb角,术中、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42.43±5.44)min长于对照组的(25.35±3.57)min,骨水泥注入量(6.75±1.14)ml多于对照组的(4.68±1.0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低于本组术前,Barthel指数(BI)高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VAS评分(1.04±0.11)分、ODI(17.48±2.82)%均低于对照组的(1.87±0.23)分、(22.65±3.53)%,BI(86.24±8.53)分高于对照组的(78.17±8.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6个月,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均高于本组术前,伤椎局部Cobb角小于本组术前,且观察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均高于对照组,伤椎局部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术后6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VP相比,PKP能更好地恢复OVCF患者椎体形态及正常高度,减轻疼痛,从而促进腰椎功能的恢复,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 腰椎功能
下载PDF
手术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常峰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第6期4129-4130,共2页
目的探究与分析手术复位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11月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手术... 目的探究与分析手术复位与手法复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11月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20例)与观察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进行手术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关节功能和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效果和关节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P <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恢复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踝关节骨折具有治疗效果显著;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恢复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复位 手法复位 踝关节骨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董丁慧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8期169-170,173,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8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给...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应用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8例下肢骨折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4例给予下肢骨折围手术期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34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统计两组相关指标,比较两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深静血栓发生率以及血凝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34例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94%明显少于对照组17.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0,P=0.005)。观察组34例患者满意度94.12%显著优于对照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67,P=0.003)。结论通过对下肢骨折术后应用预防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预防并发症,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骨折手术 预防 护理干预
下载PDF
CGA护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秀玲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31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 目的探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CGA)的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2)与对照组(n=32),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模式干预,研究组患者采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FAC评分、Lyssholm评分显著比对照组患者更高,ROM评估结果显著比对照组患者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各项运动能力显著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WHOQOL-100评分显著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基于老年综合评估的护理模式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后的股骨功能,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 老年综合评估 康复效果 股骨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6
12
作者 于法潭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0期30-31,共2页
目的 :对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贾汪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96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为甲组患... 目的 :对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与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贾汪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96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6例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为甲组患者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使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甲组患者相比,乙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更高,其手术的时间、术后骨折愈合的时间均更短(P <0.05)。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使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相比,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胫骨骨折的效果更好,可缩短患者手术的时间和骨折愈合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胫骨骨折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腾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椎功能及血清白介素-4(IL-4)、白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徐州市贾汪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全椎板切除术,给予研究组患者UBE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的腰椎功能与疼痛程度,以及术后即刻、48 h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减少;与术前相比,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的腰痛评分量表(JOA)评分显著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与术后即刻相比,术后48 h两组患者的血清IL-17、TNF-α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患者的血清IL-4水平均上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UBE可以缩短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腰椎功能 炎症反应
下载PDF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振涛 陈超 +3 位作者 肖忠宇 张可 张腾 刘建 《黑龙江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1229-1230,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评价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患肢骨折处解剖关系复位良好... 目的:探讨分析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方法:选取3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评价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等。结果:患肢骨折处解剖关系复位良好,术中用时短,出血量少,患者恢复快,骨折愈合时间短。结论: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简单、方便,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股骨粗隆间骨折 解剖型锁定钢板 疗效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常峰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经皮切吸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VAS评分、JOA评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经皮切吸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VAS评分、JOA评分、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VAS评分 JOA评分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30例临床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辉 《系统医学》 2022年第12期144-147,共4页
目的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与分析。方法以徐州市贾汪区第二人民医院在2017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方法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 目的针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与分析。方法以徐州市贾汪区第二人民医院在2017年7月-2021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方法分为研究组30例,对照组30例,研究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对两组患者机体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治疗效果等指标展开研究。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86.82±5.26)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87.78±5.71)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疼痛评分(1.67±0.67)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6、6.248、4.410,P<0.05);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obb角(9.62±3.21)°、椎体压缩率(20.54±3.08)%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椎体高度(81.33±7.7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61、6.181、6.417,P<0.05);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5)。结论通过利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可以显著提升其治疗效果,患者各项指标均能够得到良好改善,因而适合普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探究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麻醉中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娜 丁广江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26期63-64,共2页
目的:探究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的麻醉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锁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将预先配置的利多卡因、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全部注入;观察组... 目的:探究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的麻醉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锁骨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将预先配置的利多卡因、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全部注入;观察组进行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但使用局麻液为15 mL,臂丛神经阻滞10 min后,于患者胸乳突肌后缘中点作为穿刺点,注入5 m L局麻液行颈浅丛阻滞。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期间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臂丛联合颈浅丛阻滞应用于锁骨骨折的麻醉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阻滞 颈浅丛阻滞 锁骨骨折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腰椎管狭窄症行椎间孔镜术后正确站姿的护理干预研究
18
作者 董丁慧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18期30-31,41,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间孔镜手术后早期康复正确站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44例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行椎间孔镜手术后早期康复正确站姿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骨科收治的44例行椎间孔镜手术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给予骨科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后早期康复正确站姿的护理干预。干预2周,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分(0~10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腰椎功能(Oswestry指数表ODI)评分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干预前,两组NRS评分和ODI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1周,两组NR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2周,观察组NR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行椎间孔镜手术后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早期康复进行正确站姿的护理干预,可明显促进患者腰椎功能康复进程,明显缓解其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椎间孔镜 正确站姿 疼痛 腰椎功能
下载PDF
切开复位加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分析
19
作者 王振涛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10期95-95,共1页
目的分析探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加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切开复位的基础上加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 目的分析探讨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加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切开复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切开复位的基础上加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12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折愈合时间、神经功能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切开复位的基础上实施伤椎植骨内固定治疗,可以加快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胸腰椎的功能恢复,术后患者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伤椎高度无明显丢失现象,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切开复位 伤椎植骨内固定 临床疗效
下载PDF
PFNA 与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有效对比
20
作者 王隆生 戚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7期282-282,共1页
探析 PFNA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64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达法将其分为两组,32 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治... 探析 PFNA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 64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达法将其分为两组,32 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PFNA)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Harris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 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具有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出血量少等优势,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FNA 内固定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