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下极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
作者 姜义信 王彦 +3 位作者 张吉朝 高伟罡 贺仲龙 张世贤 《河北医药》 CAS 2012年第15期2311-2312,共2页
髌骨下极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髌骨下极骨折块下不带或带有少许关节软骨面。因其多表现为粉碎性骨折,骨折块相对较小,此外下极应力相对集中,又属于髌腱的起点,是髌骨骨折中特殊的类型,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髌骨下极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髌骨下极骨折块下不带或带有少许关节软骨面。因其多表现为粉碎性骨折,骨折块相对较小,此外下极应力相对集中,又属于髌腱的起点,是髌骨骨折中特殊的类型,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将直接关系到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下极骨折 髌韧带损伤 内固定 改良张力带
下载PDF
髌骨下极骨折手术治疗现况综述 被引量:11
2
作者 姜义信 王彦 +3 位作者 张吉朝 张士贤 高伟罡 贺仲龙 《临床误诊误治》 2012年第6期31-32,共2页
髌骨下极骨折占需要手术治疗髌骨骨折的9.3%~22.4%。髌骨下极骨折多为粉碎性骨折,骨折块相对较小,骨折块下不带或带有少许关节软骨面;下极应力相对集中,又属于髌腱的起点,因此手术方式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外科手术 手术方式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髌骨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姜义信 王彦 +3 位作者 张吉朝 高伟罡 贺仲龙 张世贤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比较改良张力带与丝线环形缝合法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对照组采用丝线环形缝合法内固定治疗。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标... 目的比较改良张力带与丝线环形缝合法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张力带治疗,对照组采用丝线环形缝合法内固定治疗。术后3个月,采用改良膝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标准,对两组进行膝关节主动活动度测定;术后6个月,对两组行关节功能远期评定。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3个月后膝关节活动度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2.1%;6个月后远期临床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76.7%(P均<0.05)。结论改良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优于丝线环扎内固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骨骨折 内固定 张力带 环形缝合 疗效
下载PDF
顺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对肩袖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马湘毅 潘西庆 +5 位作者 李锋 聂喜增 张江礼 梁斌 周颖 张吉朝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年第7期667-668,共2页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来观察顺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对肩袖的影响。方法肱骨干骨折60例,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应用顺行与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肩关节...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对照研究来观察顺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对肩袖的影响。方法肱骨干骨折60例,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应用顺行与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采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评定肩关节功能。结果随访2年后,两组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行交锁髓内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中可损伤肩袖,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对肩袖进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干 骨折 交锁髓内钉 内固定 肩袖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