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下颈椎“钉道安全核区”的构建及辅助徒手椎弓根钉置钉的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唐文
李路
+2 位作者
李小波
邱兴庭
德力格尔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09,共8页
目的构建下颈椎“钉道安全核区”并验证其指导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数据库中进行筛选,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行颈椎CT检查的60例患者的CT图像。将CT图...
目的构建下颈椎“钉道安全核区”并验证其指导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数据库中进行筛选,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行颈椎CT检查的60例患者的CT图像。将CT图像导入Mimics 20.0软件,按自行设计的“下颈椎椎弓根钉道虚拟构建法”,构建C_(3~7)的虚拟椎弓根钉道及钉道安全核区。记录虚拟“钉道安全核区”的构建成功率;测量安全核区的空间位置数据,包括冠状位平面安全核区与上下钩椎关节外缘连线间距离、矢状位平面安全核区与椎体后壁线的距离。测量后方进钉区皮质至安全核区中心点的钉道长度、横断面椎弓根钉外展角可变区间、冠状位平面进钉区域投影面积。应用8例成人颈椎标本进行模拟置钉实验,在X线机实时监测下以虚拟“钉道安全核区”为影像参考标志徒手置钉。椎体左侧采用“钉道安全核区参考法”徒手置钉(实验组);右侧采用传统徒手置钉法(Abumi法)置钉(对照组)。术者依据X线片对徒手置钉操作的准确性所做主观评判,并以CT扫描结果验证,比较两种置钉方法的术者判断正确率及实际置钉准确率。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下颈椎“钉道安全核区”的有效构建率为97.0%(291/300);冠状面上安全核区与上、下钩椎关节外缘连线的距离[M(IQR)]为0.91(0.98)mm(范围:0~1.85 mm);椎体矢状面安全核区与椎体后壁线的距离为(2.01±0.86)mm(范围:0.67~3.53 mm)。前段钉道长度为(11.58±1.00)mm(范围:8.27~14.93 mm)。进钉区冠状面投影面积为(36.18±11.67)mm^(2)(范围:13.38~83.11 mm^(2))。人体标本置钉实验结果方面,实验组的钉道制备修正率为7.5%(3/40),对照组为12.5%(5/40)(χ^(2)=0.139,P=0.709)。钉道制备完成后行CT检查,实验组正确率为100%(40/40),对照组正确率为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8,P=0.018)。置钉完成后CT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置钉准确率为100%(40/40),对照组为90.0%(36/40)(χ^(2)=2.368,P=0.124)。将术者主观判断置钉准确与否的结果与CT检查结果对比,实验组术者主观判断的正确率为100%(83/83),对照组为92.9%(7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9,P=0.040)。结论下颈椎“钉道安全核区”的构建成功率高,“钉道安全核区”辅助徒手椎弓根钉置钉技术可提高术者依据X线影像监测所作主观判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下颈椎椎弓根钉技术的准确性,但仍需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骨钉
钉道安全核区
椎弓根螺钉
虚拟椎弓根钉道
数字骨科
原文传递
两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
2
作者
唐文
德力格尔
+1 位作者
殷春明
廖培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55-1460,共6页
[目的]比较采用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与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6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髋臼后壁骨折43例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比较采用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与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6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髋臼后壁骨折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采用DPA入路,24例采用K-L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随访情况及影像结果。[结果]DPA组在手术时间[(83.9±13.9)min vs(102.0±20.9)min,P=0.002]、切口长度[(9.8±1.2)cm vs(16.0±1.5)cm,P<0.001]、术中失血量[(267.4±56.6)ml vs(326.7±84.1)ml,P=0.002]、术中透视次数[(2.4±0.6)次vs(3.4±0.7)次,P<0.001]、术后开始下地行走时间[(40.2±6.8)d vs(50.5±10.1)d,P<0.001]显著优于K-L组。随访时间平均(15.4±1.3)个月,DPA组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K-L组[(79.4±6.9)d vs(86.2±7.1)d,P=0.003]。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Harris评分、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及髋伸-屈ROM、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6个月,DPA组VAS评分[(4.1±1.0)vs(5.4±1.2),P<0.001;(1.7±1.0)vs(3.0±0.8),P<0.001]、Harris评分[(74.2±5.0)vs(71.1±3.6),P=0.026;(87.0±3.1)vs(83.3±3.8),P=0.002]、髋伸-屈ROM[(75.5±8.5)°vs(69.5±7.0)°,P=0.014;(92.4±11.8)°vs(86.0±9.2)°,P=0.045]及术后1个月的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13.0±1.3)vs(11.7±1.4),P=0.003]均显著优于K-L组。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Tonnis髋退变分级、异位骨化及股骨头坏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K-L入路相比较,DPA入路治疗累及后壁髋臼骨折出血量少、切口短、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更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
直接后方入路
Kocher-Langenbeck入路
开放复位内固定
原文传递
题名
下颈椎“钉道安全核区”的构建及辅助徒手椎弓根钉置钉的可行性研究
1
作者
唐文
李路
李小波
邱兴庭
德力格尔
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中心骨科
九〇三
医院
脊柱外科
赣南
医学院
信息技术与网络管理
中心
赣南
医学院
第一
附属
医院
医学
影像科
赣南
医学院
出处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2-209,共8页
基金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90810)。
文摘
目的构建下颈椎“钉道安全核区”并验证其指导椎弓根置钉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实验研究。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CT数据库中进行筛选,纳入2015年1月至2020年3月行颈椎CT检查的60例患者的CT图像。将CT图像导入Mimics 20.0软件,按自行设计的“下颈椎椎弓根钉道虚拟构建法”,构建C_(3~7)的虚拟椎弓根钉道及钉道安全核区。记录虚拟“钉道安全核区”的构建成功率;测量安全核区的空间位置数据,包括冠状位平面安全核区与上下钩椎关节外缘连线间距离、矢状位平面安全核区与椎体后壁线的距离。测量后方进钉区皮质至安全核区中心点的钉道长度、横断面椎弓根钉外展角可变区间、冠状位平面进钉区域投影面积。应用8例成人颈椎标本进行模拟置钉实验,在X线机实时监测下以虚拟“钉道安全核区”为影像参考标志徒手置钉。椎体左侧采用“钉道安全核区参考法”徒手置钉(实验组);右侧采用传统徒手置钉法(Abumi法)置钉(对照组)。术者依据X线片对徒手置钉操作的准确性所做主观评判,并以CT扫描结果验证,比较两种置钉方法的术者判断正确率及实际置钉准确率。组间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下颈椎“钉道安全核区”的有效构建率为97.0%(291/300);冠状面上安全核区与上、下钩椎关节外缘连线的距离[M(IQR)]为0.91(0.98)mm(范围:0~1.85 mm);椎体矢状面安全核区与椎体后壁线的距离为(2.01±0.86)mm(范围:0.67~3.53 mm)。前段钉道长度为(11.58±1.00)mm(范围:8.27~14.93 mm)。进钉区冠状面投影面积为(36.18±11.67)mm^(2)(范围:13.38~83.11 mm^(2))。人体标本置钉实验结果方面,实验组的钉道制备修正率为7.5%(3/40),对照组为12.5%(5/40)(χ^(2)=0.139,P=0.709)。钉道制备完成后行CT检查,实验组正确率为100%(40/40),对照组正确率为82.5%(33/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8,P=0.018)。置钉完成后CT检查结果显示实验组置钉准确率为100%(40/40),对照组为90.0%(36/40)(χ^(2)=2.368,P=0.124)。将术者主观判断置钉准确与否的结果与CT检查结果对比,实验组术者主观判断的正确率为100%(83/83),对照组为92.9%(79/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9,P=0.040)。结论下颈椎“钉道安全核区”的构建成功率高,“钉道安全核区”辅助徒手椎弓根钉置钉技术可提高术者依据X线影像监测所作主观判断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下颈椎椎弓根钉技术的准确性,但仍需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关键词
颈椎
骨钉
钉道安全核区
椎弓根螺钉
虚拟椎弓根钉道
数字骨科
Keywords
Cervical vertebrae
Bone nails
Safe core-referred technique
Subaxial cervical spine
Pedicle Screw
Virtual pedicle screw trajectory
Digital orthopedics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两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
2
作者
唐文
德力格尔
殷春明
廖培根
机构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创伤中心骨科
赣南
医学院
出处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455-1460,共6页
基金
江西省卫生健康委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2310783)。
文摘
[目的]比较采用直接后方入路(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DPA)与Kocher-Langenbeck(K-L)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的临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6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髋臼后壁骨折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例采用DPA入路,24例采用K-L入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资料、随访情况及影像结果。[结果]DPA组在手术时间[(83.9±13.9)min vs(102.0±20.9)min,P=0.002]、切口长度[(9.8±1.2)cm vs(16.0±1.5)cm,P<0.001]、术中失血量[(267.4±56.6)ml vs(326.7±84.1)ml,P=0.002]、术中透视次数[(2.4±0.6)次vs(3.4±0.7)次,P<0.001]、术后开始下地行走时间[(40.2±6.8)d vs(50.5±10.1)d,P<0.001]显著优于K-L组。随访时间平均(15.4±1.3)个月,DPA组术后完全负重活动时间显著早于K-L组[(79.4±6.9)d vs(86.2±7.1)d,P=0.003]。随时间推移,两组VAS评分显著减少(P<0.05),Harris评分、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及髋伸-屈ROM、内-外旋ROM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1、6个月,DPA组VAS评分[(4.1±1.0)vs(5.4±1.2),P<0.001;(1.7±1.0)vs(3.0±0.8),P<0.001]、Harris评分[(74.2±5.0)vs(71.1±3.6),P=0.026;(87.0±3.1)vs(83.3±3.8),P=0.002]、髋伸-屈ROM[(75.5±8.5)°vs(69.5±7.0)°,P=0.014;(92.4±11.8)°vs(86.0±9.2)°,P=0.045]及术后1个月的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13.0±1.3)vs(11.7±1.4),P=0.003]均显著优于K-L组。影像方面,两组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Tonnis髋退变分级、异位骨化及股骨头坏死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K-L入路相比较,DPA入路治疗累及后壁髋臼骨折出血量少、切口短、并发症少,近期疗效更为满意。
关键词
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
直接后方入路
Kocher-Langenbeck入路
开放复位内固定
Keywords
acetabular fractures involving posterior wall
direct posterior approach
Kocher and Langenbeck approac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分类号
R683.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下颈椎“钉道安全核区”的构建及辅助徒手椎弓根钉置钉的可行性研究
唐文
李路
李小波
邱兴庭
德力格尔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2
两种入路开放复位内固定累及后壁的髋臼骨折
唐文
德力格尔
殷春明
廖培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