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裸花紫珠化学成分抗感染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刘晓轩 李亚梅 +5 位作者 肖邦 杨建琼 金洪光 黄浩 李林福 刘海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126-1133,1142,共9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裸花紫珠发挥抗感染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对15个裸花紫珠抗菌活性成分潜在的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富集与感染相关的信号通路;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筛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抗菌...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预测裸花紫珠发挥抗感染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对15个裸花紫珠抗菌活性成分潜在的作用靶点进行筛选,富集与感染相关的信号通路;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对筛选结果进行验证。结果:筛选出抗菌活性成分与感染的交集基因231个,其中degree值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为:STAT3、TNF、AKT1、IL6、VEGFA;富集得到107条与感染相关的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木犀草素、槲皮素与排名前5的核心靶点均对接良好,其中STAT3与AKT1具有最高的libdockscore值。结论:裸花紫珠发挥抗感染作用的潜在靶点可能为STAT3和AK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抗感染
下载PDF
虎耳草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温望文 姚宝乐 +6 位作者 朱晓娟 佟天天 白隆博 胡海波 温慧玲 张文平 黄浩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151-1163,共13页
虎耳草属植物在全球约有500多种,作为民间药广泛应用于东亚地区,大多以全草入药,具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疹、湿疹、中耳炎等疾病治疗。虎耳草属植物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虎耳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 虎耳草属植物在全球约有500多种,作为民间药广泛应用于东亚地区,大多以全草入药,具有祛风清热、凉血解毒的功效,常用于风疹、湿疹、中耳炎等疾病治疗。虎耳草属植物药理作用广泛,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目前,虎耳草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虽已有一定的报道,但缺乏系统性整理,笔者结合国内外近40年来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虎耳草属植物中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对其主要的黄酮、苯丙素、甾体、萜类,有机酸及有机酸酯类等化学成分,以及抗病毒、抗癌、抗菌、保肝、抗炎、抗氧化、抗衰老、抗组织增生、抑制酪氨酸酶等药理活性进行了汇总与分析,为虎耳草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耳草属植物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闪式提取法研究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
3
作者 唐思琪 徐依 +3 位作者 罗姣 黄浩 刘向前 李小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895-905,共11页
目的:研究糙叶五加不同药用部位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闪式提取法分别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其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 目的:研究糙叶五加不同药用部位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采用闪式提取法分别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中的脂溶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其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中共鉴定出68个化合物,其中根皮和茎中分别鉴定出47和24种脂溶性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78.86%和91.87%。结论:闪式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均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可为糙叶五加的质量评价和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叶五加 闪式提取法 脂溶性成分 气质联用
下载PDF
糙叶五加根皮和茎脂溶性成分的GC-MS分析及其抗炎活性
4
作者 唐思琪 徐依 +5 位作者 索宗武 罗姣 黄浩 程齐来 刘向前 李小军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1115-1125,共11页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法分析研究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并评价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石油醚萃取的方法分别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中的脂溶性化合物,... 目的: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联用法分析研究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并评价其抗炎活性。方法: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石油醚萃取的方法分别提取糙叶五加根皮和茎中的脂溶性化合物,提取液经挥干后使用二氯甲烷溶解,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其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采用MTT法测试细胞毒性,Griess法检测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的抑制效果。结果:从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中共鉴定出66个化合物,其中根皮和茎中分别鉴定出54种和15种脂溶性成分,分别占总峰面积的89.32%和82.33%。另外,在测试浓度为50μg·mL^(-1)时,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对RAW264.7和BV2细胞均无细胞毒性,且对NO的产生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结论:糙叶五加根皮和茎的脂溶性成分均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然而,其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使用时应加以区分,本研究为糙叶五加的质量评价和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叶五加 脂溶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 抗炎活性
下载PDF
基于地方志对古今赣南地产药材的梳理考证
5
作者 张军花 吴春梅 +3 位作者 李加林 彭金年 李晓文 胡海波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9期906-916,共11页
目的:整理历代可查的赣南地方志情况,梳理考证收载的赣南地产中药历史演变。方法:基于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数据库,及赣南本地各图书馆收集的历代赣南地方志,整理可查地方志名录,统计和分析其中对赣南地产药物的论述。结果:共整理出古代... 目的:整理历代可查的赣南地方志情况,梳理考证收载的赣南地产中药历史演变。方法:基于中国数字方志库等电子数据库,及赣南本地各图书馆收集的历代赣南地方志,整理可查地方志名录,统计和分析其中对赣南地产药物的论述。结果:共整理出古代(民国及以前)地方志108部及现代赣南地方志27部,其中可查阅62部古代地方志和18部现代地方志。古代赣南地方志共收录药物148种;而现代赣南地方志中记载各县的中药材明显增加,收载药材达550余种。结论:不同时期赣南地方志所记载的地产药材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仙茅、何首乌、骨碎补、山药、葛根等最为常见,可作为赣南地产药材开发研究的重点考察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地产药材 赣南中药资源 赣南地方志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和混料实验设计研究β-环糊精差异化包封挥发油成分:以包合α-蒎烯、月桂烯和3-蒈烯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哲 丁媛 +5 位作者 黄浩 王可馨 吴嘉仪 朱琳 廖正根 明良山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CSCD 2021年第6期524-537,共14页
环糊精包封挥发油形成包合物是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策略。本研究为了实现对多组分成分的包合过程进一步的理解,研究采用相同分子量的客体分子α-蒎烯、月桂烯和3-蒈烯与β-环糊精通过冷冻干燥形成包合物。研究设计了一个含... 环糊精包封挥发油形成包合物是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的有效策略。本研究为了实现对多组分成分的包合过程进一步的理解,研究采用相同分子量的客体分子α-蒎烯、月桂烯和3-蒈烯与β-环糊精通过冷冻干燥形成包合物。研究设计了一个含有28次试验的单纯型格子混料实验,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包合行为,由近红外光谱定量的模型。此外,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获得包合物的最优构象并阐明包合行为。结果表明客体分子间的空间结构和占比是影响包封效率的关键因素;二阶导数法预处理法构建近红外模型,从而实现客体分子在包合物中的快速、无损的含量检测。总之,β-环糊精包封客体分子具有差异化,近红外光谱可以作为一种快速和无损的检测方法用于定量分析包合物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合物 环糊精 差异包合 近红外光谱 分子对接技术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外实验探讨黑种草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
7
作者 温望文 姚宝乐 +6 位作者 朱晓娟 佟天天 白隆博 胡海波 刘海 李林福 黄浩 《亚太传统医药》 2022年第11期129-143,共15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外实验,探究黑种草(Nigella sativa)治疗糖尿病(DM)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ETCM数据库结合文献调研获取黑种草化学成分,根据ADME筛选中药有效成分,并利用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有效成...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体外实验,探究黑种草(Nigella sativa)治疗糖尿病(DM)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ETCM数据库结合文献调研获取黑种草化学成分,根据ADME筛选中药有效成分,并利用TCMSP数据库、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有效成分的潜在靶点;利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挖掘DM疾病的相关靶点;将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作为黑种草治疗DM的研究靶点,并构建蛋白互作网络(PPI),筛选枢纽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构建有效成分-疾病靶点-信号通路网络并筛选出核心成分和黑种草治疗DM的核心靶点;最后通过SwissDock Web Site、PyMol和UCSF Chimer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黑种草对Min6细胞中关键靶标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黑种草干预糖尿病的核心成分有百里醌、常春藤皂苷元、羊毛甾醇、山柰酚、β-谷甾醇、亚油酸、油酸、β-香树精、二聚百里醌和2,4-二羟基苯乙酸甲酯,枢纽靶点有INS、AKT1、TNF、ALB、IL6等,核心靶点有CYP19A1、HSD11B1、ALOX5、AR、ACHE等,黑种草治疗DM的主要信号通路为AGE-RAGE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通路和胰岛素信号通路、2型糖尿病通路和胰高血糖素等,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大部分核心成分与枢纽靶点、核心靶点有较好的亲和力;体外实验结果发现,相比造模组,黑种草提取物给药组(0.30、0.6、1.2、2.4mg·mL-1)的INS、AKT1、ALOX5和AR的mRNA表达均显著提升,ACHE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结论:该研究揭示了黑种草治疗糖尿病的部分作用机制,为黑种草治疗DM的深入研究和黑种草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种草 糖尿病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物质基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