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科出院病人的护理指导
1
作者 朱平华 林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7期849-849,共1页
整体护理在临床应用中,深受社会和广大患者及家属的好评.我科自开展整体护理后改变了以往的护理模式,为病人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即从入院到出院和跟踪服务.
关键词 整体护理 骨科出院病人 护理指导
下载PDF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双动头置换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 被引量:19
2
作者 孟祥启 丁宁 +2 位作者 于吉文 袁峰 冯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85-588,共4页
背景:针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尚存在争议。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10/2009-06入选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34例,年龄65... 背景:针对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方法选择尚存在争议。目的: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7-10/2009-06入选老年转子间骨折患者79例,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内固定34例,年龄65~81岁;人工股骨头置换45例,年龄67~94岁。对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固定/置换后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79例固定/置换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7.5±4.9)个月。两组在住院时间,固定/置换后并发症和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较股骨头置换有较大优势(P手术时间<0.001,P术中出血量<0.0001),但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组下地时间较股骨头置换组晚(P<0.0001)。结果表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比较,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置入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点,但卧床时间较长。应严格掌握病例选择标准,选用合适的技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老年 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 人工股骨头置换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经伤椎置钉并椎体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24例报告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传林 杨广友 +2 位作者 李鹏 刘光明 尹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并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行怍弓根螺钉系统内同定并伤椎椎体植骨的24例胸腰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4~61岁,平均31.5岁。24例... 目的探讨经伤椎置钉并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行怍弓根螺钉系统内同定并伤椎椎体植骨的24例胸腰椎不稳定、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4~61岁,平均31.5岁。24例中T12椎体骨折8例,L1椎体骨折9例,L2椎体骨折5例,L3椎体骨折2例;根据Denis分类,压缩性骨折8例,爆裂性骨折16例;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标准,脊髓功能c级2例,D级2例,E级20例。24例均绛伤柞椎弓根置钉并椎体间植骨,结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同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例术中行后路减压结果术后2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冠丢失,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相邻椎间隙尤过度撑开,末次随访时Cobb角由术前的15°~44°(32.3°±7.6°)矫正至0°~9.6°(6.6°±2.4°):结论绎伤柞置钉)}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不但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力学结构,同时也能获得有效的椎间隙高度,使伤椎得到骨性愈合,脊柱获得长期稳定,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椎弓根螺钉 骨移植
下载PDF
椎管前后减压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 被引量:6
4
作者 王世松 栾金达 +4 位作者 杜墩进 崔永忠 樊亚军 杨健 张鹏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8-99,共2页
目的:评价后入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对伴有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112 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例经后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治疗。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同时进行。结果:94 例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 目的:评价后入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对伴有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112 例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病例经后路行椎管前、后减压及内固定治疗。减压、内固定及植骨融合同时进行。结果:94 例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 年2 个月。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46 % 恢复到88 .6 % ,cobb 氏角由平均17 .6°恢复到2°,CT 显示椎管矢径明显扩大。结论:本术式具有减压彻底、畸形矫正满意,内固定可靠。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简便、减压、植骨与内固定1 次性完成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脊髓损伤 减压 后路内固定 治疗
下载PDF
高龄患者股骨粗隆间不稳定骨折的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杜传林 梁雨田 杨广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24-1124,共1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髋假体 老年人 80以上
下载PDF
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失效原因与防治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世松 崔永忠 +1 位作者 杜敦进 樊亚军 《中国创伤骨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3期232-234,共3页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损伤,钢板螺钉内固定是常用的方法.钢板螺钉性能虽不断得到提高和改进,内固定失效仍时有发生.
关键词 钢板内固定 治疗 股骨干骨折 失效原因 防治
下载PDF
甘露醇加开塞露保留灌肠治疗便秘 被引量:12
7
作者 朱平华 林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5期367-367,共1页
关键词 灌肠 便秘 甘露醇 开塞露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康复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王丽华 杨厥江 +1 位作者 卢施吏 闫笑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192-1193,共2页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动力髋螺钉 护理
下载PDF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肩锁关节脱位58例疗效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杜传林 杨广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65-1165,共1页
关键词 肩锁关节 肩脱位 内固定器
下载PDF
直视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旋转置入法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永成 丁元霞 +1 位作者 单玉云 王世松 《颈腰痛杂志》 2009年第5期430-432,共3页
目的研究直视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旋转置入法的成功率、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后路切口直视下旋转置入法治疗胸腰椎骨折41例,置钉166枚。结果166枚椎弓根螺钉置入均获成功,大部分椎弓根螺钉平行了椎体的上下终板,仅有... 目的研究直视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旋转置入法的成功率、安全性及可操作性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后路切口直视下旋转置入法治疗胸腰椎骨折41例,置钉166枚。结果166枚椎弓根螺钉置入均获成功,大部分椎弓根螺钉平行了椎体的上下终板,仅有7例椎弓根螺钉与椎体的上下终板轻度成角(5°~10°),符合置钉要求,1例其中1枚螺钉置入位置偏下,术后轻度神经根刺激症状,术后四周症状完全消失。结论直视下胸腰椎椎弓根螺钉旋转置入法更准确可靠,可有效防止硬膜及神经根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视 旋转置入 椎弓根螺钉
下载PDF
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被引量:8
11
作者 孟祥启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评估经椎弓根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2例,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后,取自体髂骨剪成碎沫状,经伤椎椎弓根植入伤椎椎体内。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拍摄胸腰椎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与正常高... 目的评估经椎弓根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胸腰椎爆裂性骨折32例,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复位内固定后,取自体髂骨剪成碎沫状,经伤椎椎弓根植入伤椎椎体内。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拍摄胸腰椎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对测量数据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伤椎中央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得到明显恢复,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随访期间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是一种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弓根 植骨
下载PDF
经骨盆内手术治疗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世松 张鹏程 +1 位作者 杜敦进 杨泗华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1年第5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垂直不稳定骨盆骨折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骨折固定术 病例报告
下载PDF
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加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24期3288-3290,共3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bJh股骨干骨折24例(治疗组),所有患儿术前均经临床及X线确诊并接受弹性髓内钉固定。另将同期实施外固定架治疗的1...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bJh股骨干骨折24例(治疗组),所有患儿术前均经临床及X线确诊并接受弹性髓内钉固定。另将同期实施外固定架治疗的17例股骨干骨折患儿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术后不同时间点(1周、3周)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治疗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具有骨折复位好、创伤小、固定可靠等优点,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小儿 弹性髓内钉 外固定 手术
下载PDF
前下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固定锁骨中段骨折的结果评价
14
作者 李加龙 李永成 +2 位作者 刘道生 张大伟 柴浩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2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在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锁骨中段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 目的探讨在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应用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2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32例锁骨中段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14个月,平均1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性愈合时间4.2个月。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感染、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患肩功能恢复良好,根据Lazzcano肩关节术后恢复标准,优30例,良2例,优良率100%。结论在临床治疗锁骨中段骨折时,采用前下方植入3.0mm动力加压钢板,,固定牢固,允许早期功能练习,获得骨性愈合早,肩关节功能良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骨折 加压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锁定钢板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樊亚军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12期110-110,112,共2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锁定钢板法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行PFNA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锁定钢板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及术...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锁定钢板法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行PFNA法治疗,对照组患者行锁定钢板法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量进行对比;随访1年,将两组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时及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卧床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时,采用PFNA法,能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创伤较小,易于骨折愈合和患者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PFNA股骨粗隆间骨折
下载PDF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失效37例分析
16
作者 张鹏程 杜墩进 王世松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8期650-650,共1页
关键词 股骨干骨折 钢板内固定 失效 病例分析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17例报告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杜敦进 张鹏程 +3 位作者 王世松 朱鹤声 宋世堂 杜传林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1029-1030,共2页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的必要性、适应证、X线和CT价值及手术入路问题。方法 :我院自 1 995年对 1 7例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对其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按Matta复位标准和评分法 ,其复位满意率为 76 .5 % ,...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的必要性、适应证、X线和CT价值及手术入路问题。方法 :我院自 1 995年对 1 7例髋臼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 ,对其手术方法及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按Matta复位标准和评分法 ,其复位满意率为 76 .5 % ,评分优良占81 .8%。结论 :根据X线、CT检查 ,确定手术指征、手术入路及内固定方式 ,严格手术操作 ,切开复位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
下载PDF
DHS结合小粗隆复位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18
作者 李加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年第19期2532-2533,2546,共3页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小粗隆复位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7例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了DHS结合小粗隆复位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随访6~36个月,...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结合小粗隆复位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7例EvansⅢ、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了DHS结合小粗隆复位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患者随访6~36个月,平均(21.85±7.04)个月。3例发生小粗隆移位、髋关节轻度内翻,1例发生螺丝钉松动退出,其余患者无患肢短缩、髋内翻畸形、内固定松动及断裂、股骨头切割、骨不连及感染发生。优19例,良24例,优良率91.49%。结论:DHS结合小粗隆复位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型 动力髋螺钉 小粗隆复位固定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外伤性截瘫病人康复期的护理
19
作者 林萍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7期848-849,共2页
外伤性截瘫病人大部分为青壮年,常给本人及家庭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生活上的负担.为使病人能够更好地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早期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为此,笔者在工作中做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外伤性截瘫 康复期 护理
下载PDF
骨质正常的简单胫骨骨折应用LCP固定较LC-DCP或是一种过度治疗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顾绍飞 李永成 +2 位作者 刘道声 张大伟 柴浩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1期63-64,共2页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非锁定钢板治疗骨质正常的简单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3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96例骨质正常的简单胫骨骨折,分为LCP固定组和LC-DCP组,每组48例,LCP组:男33例,女15例,年龄22~4...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非锁定钢板治疗骨质正常的简单骨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2007年3月至2011年4月共收治96例骨质正常的简单胫骨骨折,分为LCP固定组和LC-DCP组,每组48例,LCP组:男33例,女15例,年龄22~46岁,平均33岁,LC-DCP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19~52岁,平均36岁。结果患者术后获得12~36个月的随访(平均17个月),LCP固定组较LC-DCP组在骨折愈合时间,感染、钢板断裂、延迟愈合及不愈合等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对骨质正常的简单胫骨骨折应用LCP固定较LC-DCP固定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单骨折 LCP L-DCP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