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雌激素对肌腱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孙青峰 白硕 +3 位作者 张振 申亮 高蓓瑶 葛瑞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2期5231-5237,共7页
背景:大量的研究发现雌激素与肌腱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长期以来雌激素在肌腱病中的实验研究成果与总结较少,不方便专科从业者及相关领域学者全面了解研究近况。目的:综述目前临床或临床前原始研究,以期对雌激素在肌腱病中的作用进行总... 背景:大量的研究发现雌激素与肌腱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长期以来雌激素在肌腱病中的实验研究成果与总结较少,不方便专科从业者及相关领域学者全面了解研究近况。目的:综述目前临床或临床前原始研究,以期对雌激素在肌腱病中的作用进行总结,并对未来雌激素在肌腱病中的评估和管理进行一定的展望。方法:通过计算机对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8年1月至2023年9月,英文检索词为“Oestrogen,Estrogen,Estrogen receptor,Tendinopathy,Tendonopathy,Sinew,Tendon,Tendons,Myotenositis”;中文检索词为“雌激素,雌激素受体,肌腱病,肌腱,肌腱炎”。依据入选标准对检索结果进行筛选排除,最终纳入60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体内研究表明,雌激素可促进肌腱的合成代谢。也有体外实验证明多种雌激素对肌腱能够起到促进肌腱细胞增殖、减轻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的作用,但实验大都局限于动物模型。②雌激素受体β更多的在肌腱损伤和修复过程起作用,而雌激素受体α暂未发现能够在肌腱损伤过程中产生主要影响。雌激素受体β的表达通过影响脂肪形成、Ⅰ型胶原蛋白的沉积和减少肌腱细胞凋亡来修复肌腱,而其过度表达则可能会促进炎症和血管生成,从而推进炎症进程,在肌腱损伤中发挥作用。③动物研究显示,雌激素缺乏可能会降低肌腱的胶原合成效率,肌腱弹性下降,抑制肌腱的合成代谢,不利于肌腱损伤修复,而正常水平的雌激素可能对肌腱中Ⅰ型胶原合成有刺激作用,促进肌腱细胞增殖和代谢。④目前雌激素在肌腱损伤中作用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释,更多实验围绕肌腱胶原合成、细胞增殖凋亡,仅有少量文献研究了雌激素受体β缺陷调控干扰素调节因子5-趋化因子配体3轴、E2调控雌激素受体α和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高水平雌二醇降低游离循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3方面的分子机制。⑤包括内源性雌激素和植物雌激素在内的多种雌激素在正常水平时有益于肌腱病的修复,其主要通过雌激素受体β影响脂肪形成、Ⅰ型胶原蛋白的沉积和减少肌腱细胞凋亡发挥作用,这为未来不同亚型雌激素用于在体肌腱病的治疗以及关于雌激素膜性受体种类对肌腱病的影响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亚型 雌激素受体 雌激素水平 肌腱病 肌腱损伤 肌腱炎 生物力学特性 增殖分化 分子机制 综述
下载PDF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程松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9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索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2015年2月22日—2017年1月3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普通物理治疗、... 目的探索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脑中风后遗症患者100例(2015年2月22日—2017年1月30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单双号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普通物理治疗、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探究两组患者脑神经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神经缺损评分为(8.21±1.24)分,生活能力评分为(72.66±20.24)分,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 [脑神经缺损评分(14.24±1.69)分、生活能力评分(50.24±14.55)分]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在脑中风后遗症康复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脑神经缺损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康复训练 脑中风后遗症 康复治疗 应用价值
下载PDF
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石爱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年第4期239-240,共2页
目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所有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对其进行康复护理。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的变... 目的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86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所有患者在基础护理的同时,对其进行康复护理。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的变化。结果 86例患者的NIHSS低于护理前,Barthel高于护理前,康复护理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恢复期患者 康复护理 效果观察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效果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石爱军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的效果与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入住我院的110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的效果与患者日后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1月入住我院的110例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对照研究的方法,将11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使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在干预后肩关节Constant评分以及其平均住院的时间。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在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比对照组的Constant评分高,而且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用于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锁骨骨折内固定 效果
下载PDF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石爱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00例)和对照组(n=6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满意度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600例)和对照组(n=6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采用Carr-Shepher运动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评估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FMA评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护理,研究组与对照组FMA评分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99.3%)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85.2%),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效果明显,不仅可以增强患者运动功能,也能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脑卒中 偏瘫 运动功能 满意度 影响
下载PDF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石爱军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8期70-71,共2页
目的探究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0年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康复护理+双上肢训练)与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每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运... 目的探究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20年2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常规康复护理+双上肢训练)与对照组(常规康复护理),每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MA-UE)、运动评定量表上肢部分(MAS-UE)、改良Barthel指数(MBI)、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前,比较两组患者FMA-UE评分、MAS-UE评分、MBI、AD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上肢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康复护理,在改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有着突出效果,临床上值得普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上肢训练 脑卒中 康复护理 FMA-UE ADL评分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明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1期190-191,共2页
目的探讨和评价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88例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分为甲组(46例)和乙组(42例)。甲组患者进行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乙组患者进行镇痛和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和评价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88例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根据住院顺序分为甲组(46例)和乙组(42例)。甲组患者进行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乙组患者进行镇痛和康复训练(未作固定安排)。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内膝关节屈伸范围以及疼痛和僵硬情况。结果甲组患者术后1 d、1周、3个月膝关节屈伸范围分别为(64.35±5.32)°、(91.35±9.38)°、(111.35±10.28)°,乙组患者术后1 d、1周、3个月膝关节屈伸范围分别为(44.87±5.18)°、(78.25±7.78)°、(91.28±6.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甲组患者疼痛发生率为2.17%,低于乙组的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甲组关节僵硬发生率为4.35%,低于乙组的2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早期镇痛联合阶梯康复训练,明显改善了患者膝关节屈伸范围,减轻了患者疼痛感,并且减少了关节僵硬发生的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镇痛 阶梯康复训练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关节功能 影响
下载PDF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探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明玉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31期199-200,共2页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94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加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 目的探讨和分析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94例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常规治疗加早期肢体康复训练,对比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实施早期肢体康复训练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肢体康复训练 高血压脑出血偏瘫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良肢体位摆放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作用探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欣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7期152-154,共3页
目的评价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良肢体位摆放的价值,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的提升。方法选择医院近年收治住院治疗处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总计80例。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目的评价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工作中良肢体位摆放的价值,为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以促进患者康复效果的提升。方法选择医院近年收治住院治疗处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康复期脑卒中患者,总计80例。将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40例脑卒中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40例脑卒中患者加行良肢体位摆放康复护理。比较参照组、试验组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能力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脑卒中患者干预后肢体运动能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肌痉挛、肩疼痛、足下垂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参照组,P<0.05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仰卧位以及患侧卧位等良肢体位摆放康复护理的应用可以减少患者肌痉挛、肩疼痛等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期安全性,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符合患者康复护理工作需求,整体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肢体位摆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肢体运动功能 并发症 效果
下载PDF
康复护理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期188-190,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接受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550例)与对照组(n=5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 目的观察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接受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550例)与对照组(n=5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脑梗死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活动能力量表测评情况。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ADL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相应的护理,研究组(94.73%)与对照组(67.27%)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组ADL量表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脑梗死患者在实施康复护理,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水平,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脑梗死 恢复期 生活活动能力 护理效果 ADL量表
下载PDF
强调呼吸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综合康复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11
作者 姚智超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6期146-148,共3页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的疾病特点,评价强调呼吸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呼吸训练...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的疾病特点,评价强调呼吸训练的综合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包括干预前后的呼吸肌肌力、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最大呼气压(PEmax)、最大吸气压(PImax)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调呼吸训练辅助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呼吸肌肌力改善,提升患者的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进而提升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强调呼吸训练 综合康复治疗 呼吸肌肌力 平衡能力 下肢运动功能
下载PDF
超早期护理康复干预模式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干预效果的研究
12
作者 刘洋 孔珊珊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第22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需求,研究超早期护理康复干预价值,为脑卒中患者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赤峰市医院2019年8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从中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采取... 目的分析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需求,研究超早期护理康复干预价值,为脑卒中患者康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赤峰市医院2019年8月~2020年6月收治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从中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超早期护理康复干预,期间无病例脱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康复指标评分、情绪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疾病认知、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超早期护理康复干预能够改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情绪、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早期护理康复干预 急性期脑卒中 生活质量 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护理效果
下载PDF
探讨脑循环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
13
作者 姚智超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第17期22-23,29,共3页
目的分析脑循环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 目的分析脑循环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6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脑循环治疗仪。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包括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干预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高于干预前,观察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arthel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循环治疗仪与早期康复训练联合应用,促进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最大程度上改善并提升患者的运动功能与生活能力,满足患者康复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循环治疗仪 早期康复训练 老年卒中偏瘫 康复状况
下载PDF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程松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9期73-74,共2页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1日—2017年1月17日来我院就医的脑血栓患者11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药治疗、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1日—2017年1月17日来我院就医的脑血栓患者11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药治疗、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有效例数为55例,占93.22%,血液粘稠度降低、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例数分别为56例(94.92%)、52例(88.14%),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治疗效果:41例、血液粘稠度降低:42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40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脑血栓疾病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 脑血栓 临床效果 分析
下载PDF
针灸与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对比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程松杨 任常胜 《内蒙古中医药》 2015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与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252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组)126例和对照组(针刺组),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91.27%,针刺组总有效率79.... 目的:观察针刺与针灸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及差异。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252例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组)126例和对照组(针刺组),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统计疗效,对比治疗效果。结果:针灸组总有效率91.27%,针刺组总有效率79.37%,针灸组优于针刺组,差异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急性期针灸组有效率96.23%,针刺组有效率83.33%;静止期针灸组有效率91.84%,针刺组有效率76.60%;恢复期针灸组有效率79.17%,针刺组有效率76.00%。急性期与静止期的针灸组优于针刺组,差异学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虽针灸组有效率高于针刺组,但差异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面瘫疗效显著,提高患者的恢复率,且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针刺 面瘫 分期
下载PDF
针灸和语言训练用于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宝明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32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究针灸干预+语言训练干预计划开展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2017年2月-2019年6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康复医学科纳入的74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开展课题指标评估,对儿童实行分组方法选择抽签方式,每组37例,实验组选... 目的探究针灸干预+语言训练干预计划开展于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中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对2017年2月-2019年6月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康复医学科纳入的74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开展课题指标评估,对儿童实行分组方法选择抽签方式,每组37例,实验组选用针灸干预+语言训练干预计划,参比组选用单一语言训练干预计划,统计有效及显效总占比、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后语言发育情况调查结果。结果实验组有效及显效总占比、治疗4个疗程后主动发音或会讲字及词例数相比于参比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选取针灸干预+语言训练干预计划展现良好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语言训练 语言发育迟缓 儿童 智力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胫骨近端双平面开放截骨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17
作者 郭峰 杨朝君 +6 位作者 张爱民 孙智文 韩立业 李明玉 吕欣 朴俊杰 牛爽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联合胫骨近端双平面开放截骨治疗对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赤峰市医院82例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 目的探究关节镜联合胫骨近端双平面开放截骨治疗对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赤峰市医院82例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胫骨近端截骨术治疗,观察组行关节镜联合胫骨近端双平面开放截骨。统计对比两组住院时间、截骨区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满意度及术前、术后3 d、7 d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水平,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胫骨近端内侧角、膝关节屈曲度、WOMCA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9.52±1.84)d vs(10.85±1.63)d]、截骨区愈合时间[(6.02±0.87)月vs(6.94±1.02)月]较对照组短(P<0.01);术后3 d、7 d,两组血清MMP-1、MMP-3水平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P<0.01);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胫骨近端内侧角、膝关节屈曲度均较术前增加(P<0.05),但两组组间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Lysholm、WOMAC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观察组Lysholm评分较对照组高,WOMAC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胫骨近端双平面开放截骨治疗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可矫正畸形、改善关节功能,降低血清MMPs水平,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安全性高,可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 胫骨近端双平面开放截骨 关节镜 WOMAC评分 满意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