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E对纳米CaCO_3增韧PVC复合材料界面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水升 李春忠 +1 位作者 张玲 曹宏明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8-571,共4页
研究了CaCO3/CPE(氯化聚乙烯)/PVC(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探讨了CPE对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SEM结果显示,引入CPE可明显改善纳米CaCO3颗粒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提高其界面作用.引入界面... 研究了CaCO3/CPE(氯化聚乙烯)/PVC(聚氯乙烯)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探讨了CPE对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界面作用和力学性能的影响.SEM结果显示,引入CPE可明显改善纳米CaCO3颗粒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和相容性,提高其界面作用.引入界面作用参数定量表征纳米CaCO3颗粒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合作用,证实随着CPE加入量的增大,基体和颗粒之间的界面作用逐渐增大.力学性能研究表明,相对于仅用纳米CaCO3增韧PVC,在CPE加入量为PVC的0~8%(ω)范围内,用CPE和纳米CaCO3协同增韧可以更好地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在CaCO3/CPE/PVC质量比为25/8/100时达到纯PVC的5.6倍,是纳米CaCO3/PVC(25/100)体系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氯化聚乙烯 碳酸钙 弹性体 增韧 界面作用
下载PDF
纳米CaCO_3增韧聚氯乙烯复合材料的界面作用和拉伸性能 被引量:4
2
作者 牛建华 张玲 孙水升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1-85,共5页
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PVC/nano-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CaCO3粒径、表面处理剂及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界面作用的影响,用界面作用参数B和界面解键角θ表征了CaCO3纳米颗粒和PVC之间的界面作用大小。研究表明,相对于异丙基三(硬酯酰... 用熔融共混方法制备PVC/nano-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CaCO3粒径、表面处理剂及含量对复合材料拉伸性能和界面作用的影响,用界面作用参数B和界面解键角θ表征了CaCO3纳米颗粒和PVC之间的界面作用大小。研究表明,相对于异丙基三(硬酯酰基)钛酸酯以及未改性的纳米CaCO3颗粒,异丙基三(二辛基焦磷酰基)钛酸酯处理使得PVC/nano-CaCO3复合材料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界面作用。PVC/nano-CaCO3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界面作用随着表面处理剂含量的增加以及纳米碳酸钙粒径的减小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 纳米CACO3 拉伸性能 界面作用
下载PDF
纳米CaCO_3的接枝改性及其填充PVC复合材料的性能
3
作者 张玲 牛建华 孙水升 《聚氯乙烯》 CAS 2008年第8期16-20,共5页
采用表面原位接枝聚合在纳米CaCO3颗粒表面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丙烯酸丁酯(PBA),用共混法制备了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界面特性时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表面原位接枝聚合反应可以... 采用表面原位接枝聚合在纳米CaCO3颗粒表面引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或聚丙烯酸丁酯(PBA),用共混法制备了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界面特性时纳米CaCO3/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表面原位接枝聚合反应可以在纳米CaCO3颗粒表面接枝PMMA和PBA;表面接枝聚合改性大大促进了纳米CaCO3粒子在PVC基体中的分散行为,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以及与聚合物的界面粘接强度,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C 纳米CACO3 接枝聚合 性能
下载PDF
氮化硼和不同尺寸氧化铝复配对尼龙6/聚丙烯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凡 张玲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5-172,共8页
采用两步法将片状氮化硼(BN)和两种尺寸的球形氧化铝(纳米级Al_(2)O_(3):Nano-Al_(2)O_(3);微米级Al_(2)O_(3):Micro-Al_(2)O_(3))引入到尼龙6/聚丙烯(PA6/PP)合金中制备高导热的BN/Nano-Al_(2)O_(3)/Micro-Al_(2)O_(3)/PA6/PP复合材料... 采用两步法将片状氮化硼(BN)和两种尺寸的球形氧化铝(纳米级Al_(2)O_(3):Nano-Al_(2)O_(3);微米级Al_(2)O_(3):Micro-Al_(2)O_(3))引入到尼龙6/聚丙烯(PA6/PP)合金中制备高导热的BN/Nano-Al_(2)O_(3)/Micro-Al_(2)O_(3)/PA6/PP复合材料。借助加工过程中的剪切力以及PP相的体积排斥作用,发现BN片和Al_(2)O_(3)球在PA6相中均匀地分散、取向和连接,小尺寸的Nano-Al_(2)O_(3)插入BN片间的缝隙中,而大尺寸的Micro-Al_(2)O_(3)嵌入并改变BN片的取向,二者共同辅助BN形成了三维导热网络,并减少了各向异性。与质量分数为25%的BN复配,当Nano-Al_(2)O_(3)和Micro-Al_(2)O_(3)质量分数分别为7.5%(即Nano-Al_(2)O_(3)-7.5和Micro-Al_(2)O_(3)-7.5)时,BN/Nano-Al_(2)O_(3)-7.5/Micro-Al_(2)O_(3)-7.5/PA6/PP复合材料的热导率达到最大,面内热导率为1.46 W/(m·K),面外热导率为1.39 W/(m·K)。在LED灯散热实验中,复合材料能使LED工作温度显著降低,说明其具有很好的应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氧化铝 热塑性复合材料 热导率
下载PDF
生物质纤维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行为 被引量:8
5
作者 杨俊 高磊 +2 位作者 焦雷 周旭 郭卫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6-59,共4页
将木粉和聚合物加入HAAKE流变仪中熔融共混制备了木粉/聚合物复合材料,对比不同木粉预处理方式(碱处理、酸处理)及相容剂改善木粉与聚合物界面相容性的效果。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碱处理木粉去除了木粉中的小分子物质,酸处理木粉使... 将木粉和聚合物加入HAAKE流变仪中熔融共混制备了木粉/聚合物复合材料,对比不同木粉预处理方式(碱处理、酸处理)及相容剂改善木粉与聚合物界面相容性的效果。红外光谱(FT-IR)结果表明,碱处理木粉去除了木粉中的小分子物质,酸处理木粉使木粉表面被酯化。木粉碱处理提高了木粉/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扫描电镜(SEM)照片表明预处理后木粉与聚合物间的相容性得到了改善。使用合适的相容剂也可以改善木粉与聚合物的相容性,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同时相容剂和碱处理木粉及酸处理木粉存在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塑复合材料 聚丙烯 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 木粉预处理 相容剂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花状ZnO超细结构的水热自组装 被引量:8
6
作者 江浩 胡俊青 +1 位作者 顾锋 李春忠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9-72,共4页
通过简单的水热合成路线,合成出由ZnO纳米棒束组装的花状结构.其组成结构单元ZnO纳米棒沿[001]晶向生长,呈很好的单晶结构.大部分纳米棒直径约为500nm,长约6.0μm.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水乙二胺存在的条件下,氨水(28%,v/v)在ZnO花状结构的... 通过简单的水热合成路线,合成出由ZnO纳米棒束组装的花状结构.其组成结构单元ZnO纳米棒沿[001]晶向生长,呈很好的单晶结构.大部分纳米棒直径约为500nm,长约6.0μm.研究结果表明,在无水乙二胺存在的条件下,氨水(28%,v/v)在ZnO花状结构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调节氨水的含量,组成结构单元ZnO纳米棒可以组装成不同的花状结构.当加入氨水的量使得溶液的pH值达到10时,即可得到由ZnO纳米棒束组装成的花状结构,并简单讨论了这种花状结构的形状结构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花状结构 水热法 自组装
下载PDF
乙醇火焰燃烧制备螺旋碳纳米纤维及结构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兰娟 李春忠 +1 位作者 顾锋 周秋玲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179-1183,共5页
采用乙醇火焰燃烧,借助于基板材料上涂敷锡盐作为催化剂前驱体,制备了螺旋结构碳纳米纤维;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RD和拉曼光谱等分析了螺旋碳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螺旋碳纳米纤维螺旋直径约为100nm,纤维直径约为50nm,螺... 采用乙醇火焰燃烧,借助于基板材料上涂敷锡盐作为催化剂前驱体,制备了螺旋结构碳纳米纤维;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RD和拉曼光谱等分析了螺旋碳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螺旋碳纳米纤维螺旋直径约为100nm,纤维直径约为50nm,螺距约80nm.螺旋碳纤维的石墨层方向基本垂直于轴向,近似鱼骨型结构,相邻碳层间距为0.34nm.借助于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螺旋碳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认为碳原子沿催化剂SnO_2各晶面析出速度不同是形成螺旋碳纳米纤维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纤维 火焰燃烧 螺旋结构 二氧化锡
下载PDF
以胶体晶为模板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掺铈反蛋白石结构 被引量:1
8
作者 金谊 朱以华 +1 位作者 杨晓玲 干路平 《非金属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18,共4页
以乳液聚合法得到的单分散性聚苯乙烯(PS)胶体粒子为模板,采用恒温恒湿垂直沉积法构建蛋白石结构的光子晶体,并用布拉格方程对不同粒径形成的蛋白石结构所产生的禁带位置进行了研究。以该胶体晶为模板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2)掺杂... 以乳液聚合法得到的单分散性聚苯乙烯(PS)胶体粒子为模板,采用恒温恒湿垂直沉积法构建蛋白石结构的光子晶体,并用布拉格方程对不同粒径形成的蛋白石结构所产生的禁带位置进行了研究。以该胶体晶为模板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TiO2)掺杂铈(Ce)反蛋白石结构,并利用XRD和XPS对其结晶状态和元素价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蛋白石 光子晶体 光子禁带
下载PDF
双核茂金属催化剂的合成、表征与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邵炉 梁春超 +3 位作者 许胜 米普科 王婷兰 义建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324-1332,共9页
使用桥连配体锂盐与MCl4络合,合成了4个不同结构的双核茂金属化合物[μ,μ-(CH2)3]{[C(H)·(η5-C5H4)(η^5-C13H8)](MCl2)}2[M=Zr or Ti](4,5)和[μ,μ-(CH2)3]{[C(H)(η^5-C5H4)(η^5-C9H6)]·(MCl2)}2[M=Zr or Ti](6,7),配... 使用桥连配体锂盐与MCl4络合,合成了4个不同结构的双核茂金属化合物[μ,μ-(CH2)3]{[C(H)·(η5-C5H4)(η^5-C13H8)](MCl2)}2[M=Zr or Ti](4,5)和[μ,μ-(CH2)3]{[C(H)(η^5-C5H4)(η^5-C9H6)]·(MCl2)}2[M=Zr or Ti](6,7),配体和化合物都经过核磁氢谱(1HNMR)、碳谱(13CNMR)、红外光谱(IR)及元素分析等表征,确认了化学结构.以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化合物4~7为催化剂催化丙烯聚合,考察了聚合温度、乙烯压力、铝钛或铝锆比对催化剂活性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亚甲基桥连双核茂金属是高活性乙烯和丙烯聚合催化剂,乙烯聚合活性最高达到7.5×10^6gPE/(molZr·h)(化合物6),丙烯聚合活性达10×10^5gsPP/(molZr·h)(化合物4).所得间规聚丙烯(sPP)的间规度指数(SI,r)达到90%.在同样条件下,双核化合物的催化活性、聚合物分子量Mw(>100000)以及分子量分布(MWD>2.5)均比相应的单核化合物高(Mw<70000,MWD≤2),表明该体系中存在较强的核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茂金属催化剂 间规聚丙烯 核效应
下载PDF
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_3/PVC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20
10
作者 余海峰 张玲 +1 位作者 包华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9-121,125,共4页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添加了改性纳米碳酸钙的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纳米CaCO3的表面性质由疏油变为亲油;改性后的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均匀分散,并且与PVC基体之间的结合良好。复合... 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的分散性,添加了改性纳米碳酸钙的PV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表明:改性后纳米CaCO3的表面性质由疏油变为亲油;改性后的纳米CaCO3在PVC基体中均匀分散,并且与PVC基体之间的结合良好。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表明:冲击强度得到很大的提高,当m(CaCO3)∶m(PVC)=20∶100时,材料的冲击强度为纯PVC的5倍多,而拉伸强度仅减小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酯偶联剂 纳米CACO3 PVC 改性
下载PDF
多孔氧化铝模板电化学沉积铁纳米线结构及磁性能 被引量:6
11
作者 姜海波 顾峰 李春忠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388,共5页
以硫酸溶液为电解质,采用两步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了氧化铝有序多孔膜,孔径为20nm,孔间距为50nm左右,孔洞密度为4.5×1010个/cm2.以此多孔膜为模板,脉冲电压电化学沉积制备金属Fe纳米线阵列,单根纳米线直径为20nm,Rietveld拟合表... 以硫酸溶液为电解质,采用两步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了氧化铝有序多孔膜,孔径为20nm,孔间距为50nm左右,孔洞密度为4.5×1010个/cm2.以此多孔膜为模板,脉冲电压电化学沉积制备金属Fe纳米线阵列,单根纳米线直径为20nm,Rietveld拟合表明纳米线择优取向为Fe(110)晶面,择优取向因子为0.30.磁滞回线结果表明,垂直于膜面的方向为易磁化方向,当磁场垂直于膜面时,矩形比高达0.914,矫顽力为1656O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氧化铝膜 纳米线 矩形比 矫顽力 Rietveld拟合
下载PDF
阳极氧化电压对多孔氧化铝膜生长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姜海波 李春忠 +1 位作者 赵尹 胡彦杰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09-413,共5页
以草酸溶液为电解质,采用两步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了氧化铝有序多孔膜,研究了阳极氧化电压对多孔膜生长过程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生长速率及孔径、孔间距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而膨胀因子与电压呈线性关系.氧化铝膜的孔隙... 以草酸溶液为电解质,采用两步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了氧化铝有序多孔膜,研究了阳极氧化电压对多孔膜生长过程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密度、生长速率及孔径、孔间距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而膨胀因子与电压呈线性关系.氧化铝膜的孔隙率保持在12%左右,与电压基本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氧化铝膜 氧化电压 膨胀因子 生长速率 孔洞形貌
下载PDF
含叶酸功能端基Pluronic F127的合成及其在水中的形态 被引量:3
13
作者 邵芳可 吴唯 +1 位作者 查刘生 张琰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8-140,共3页
将三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127依次与对甲苯磺酰氯、邻苯二甲酰亚胺化钾及乙二胺反应,使端羟基转化为端氨基,然后与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叶酸反应,使其作为靶向配体接到F127的端基上.利用1HNMR和IR对叶酸封端的F127嵌段共聚物(F127-fola... 将三嵌段共聚物Pluronic F127依次与对甲苯磺酰氯、邻苯二甲酰亚胺化钾及乙二胺反应,使端羟基转化为端氨基,然后与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叶酸反应,使其作为靶向配体接到F127的端基上.利用1HNMR和IR对叶酸封端的F127嵌段共聚物(F127-folate)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透析法制备胶束溶液,利用TEM研究了F127-folate在水溶液中的形态,结果表明F127-folate在水溶液中形成了胶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URONIC F127 叶酸 胶束
下载PDF
改性TiO2在PVC基体中的分散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美芳 王焕冰 李春忠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6-100,共5页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氯乙烯/二氧化钛(PVC/TiO2)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TiO2粒子在PVC中的分散状态,并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粒径一定的条件下,TiO2粒子在PVC中的分散状态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表面改性方法密切相...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氯乙烯/二氧化钛(PVC/TiO2)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TiO2粒子在PVC中的分散状态,并测定了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粒径一定的条件下,TiO2粒子在PVC中的分散状态及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表面改性方法密切相关;经过钛酸四丁酯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偶联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改性的TiO2粒子在塑料中分散良好,并能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当PMMA改性的TiO2粒子添加量为2.5份(质量份,下同)时,冲击强度提高超过100%;而经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的粒子团聚严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聚氯乙烯 分散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堇青石载镍催化剂对燃烧合成碳纳米管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秋玲 李春忠 +1 位作者 顾锋 王兰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5-810,共6页
借助于硝酸镍溶液,利用浸渍法在堇青石表面均匀负载镍催化剂颗粒,在甲烷扩散火焰中活化并催化生成碳纳米管.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的多壁碳纳米管直径为30~50nm,长度约为十几微米,空腔比较小,管壁石墨结晶结构良好.提高浸渍液浓度,催化剂... 借助于硝酸镍溶液,利用浸渍法在堇青石表面均匀负载镍催化剂颗粒,在甲烷扩散火焰中活化并催化生成碳纳米管.实验结果表明,生成的多壁碳纳米管直径为30~50nm,长度约为十几微米,空腔比较小,管壁石墨结晶结构良好.提高浸渍液浓度,催化剂颗粒尺寸明显变大,但对碳纳米管的形态影响比较小.延长浸渍时间,可使催化剂颗粒密度提高,碳纳米管出现成束生长现象.结合碳管成核生长过程和火焰燃烧的特点,探讨了催化剂对于碳纳米管生长的影响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燃烧合成 甲烷 堇青石
下载PDF
小麦蛋白/聚乳酸共混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洁修 潘泳康 +1 位作者 袁荞龙 王庆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45,共3页
以甘油作为增塑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小麦蛋白/聚乳酸(WG/PLA)共混物,研究了WG/PLA共混物的流变性能、黏弹性能和热机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甘油和PLA含量的增加,WG/PLA共混物的流动性逐渐增强,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热变形温度... 以甘油作为增塑剂,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小麦蛋白/聚乳酸(WG/PLA)共混物,研究了WG/PLA共混物的流变性能、黏弹性能和热机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甘油和PLA含量的增加,WG/PLA共混物的流动性逐渐增强,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和热变形温度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蛋白 聚乳酸 流变性能 黏弹性能 热机械性能
下载PDF
小麦麸质模压板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宁 陆吴斌 +2 位作者 袁荞龙 叶邦策 祝磊 《绝缘材料》 CAS 2008年第1期3-7,共5页
研究了小麦麸质(Wheat Gluten,WG)在不同的模压温度、压力及不同的模压时间下模压成型样品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根据模压工艺对小麦麸质热压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得到了小麦麸质理想的模压成型工艺条件为140℃下6.5 MPa,5 min+1... 研究了小麦麸质(Wheat Gluten,WG)在不同的模压温度、压力及不同的模压时间下模压成型样品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根据模压工艺对小麦麸质热压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的影响,得到了小麦麸质理想的模压成型工艺条件为140℃下6.5 MPa,5 min+10.0 MPa,15 min。小麦麸质热压材料的拉伸强度为64 MPa,弯曲强度为82 MPa。对小麦麸质模压板的电性能研究表明,干态下其介电性能随电场频率增加而下降,但变化小;湿态下其介电性能明显提高,且随频率增加迅速下降,超过104Hz后区域变化趋于稳定;热压小麦麸质材料的电阻率随频率的增加呈直线下降;小麦麸质热压材料的电性能主要决定于材料结构的密实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麸质 热压成型 力学性能 介电性能 电阻率
下载PDF
新型支化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
18
作者 杜海兵 顾思贾 刘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通过Heck缩聚反应首次合成了以三苯胺为核的"A2+B2+B3"支化聚芴/聚对苯乙烯撑(PFO/PPV)共轭聚合物,通过FT-IR1、H-NMR、元素分析、GPC和TGA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支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分... 通过Heck缩聚反应首次合成了以三苯胺为核的"A2+B2+B3"支化聚芴/聚对苯乙烯撑(PFO/PPV)共轭聚合物,通过FT-IR1、H-NMR、元素分析、GPC和TGA等对其进行了表征,该支化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热稳定性。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表征了聚合物的光学性质及均相荧光淬灭性质,结果表明,该聚合物的二氯甲烷溶液对4-硝基甲苯、2,4-二硝基甲苯具有良好的淬灭性。作为新型荧光传感材料,该聚合物在含硝基芳香烃爆炸性物质的检测上有着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化共轭聚合物 Heek缩聚 荧光淬灭
下载PDF
水相中催化乙烯聚合 Ⅰ.环糊精对聚合的影响
19
作者 朱平 袁荞龙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9,共5页
合成了水杨醛亚胺中性镍配合物和二乙烯基乙酰丙酮铑催化体系。研究了环糊精对催化体系在水相中催化乙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0℃,乙烯压力4.0MPa,搅拌速率300r/min下聚合最佳。环糊精用量为1.0g时,聚合活性、聚乙烯(PE)相对分... 合成了水杨醛亚胺中性镍配合物和二乙烯基乙酰丙酮铑催化体系。研究了环糊精对催化体系在水相中催化乙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20℃,乙烯压力4.0MPa,搅拌速率300r/min下聚合最佳。环糊精用量为1.0g时,聚合活性、聚乙烯(PE)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晶度都增加。与在甲苯中聚合相比,聚合活性和PE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但结晶度和结晶温度较高,熔程较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 水相催化聚合 Β-环糊精 聚合条件
下载PDF
苯乙烯阴离子本体聚合引发剂缔合及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管涌 王宁 +3 位作者 胡迪航 张晋玉 曹华威 郑安呐 《中国科学: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32-740,共9页
分别以正丁基锂和叔丁基锂为引发剂,采用自制管式流动反应装置,对较高温度下苯乙烯阴离子本体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证实了正丁基锂主要以六元缔合结构形式引发聚合,并导致超分子团聚体的形成,从而使进一步的聚合因单体扩散受阻而受到限... 分别以正丁基锂和叔丁基锂为引发剂,采用自制管式流动反应装置,对较高温度下苯乙烯阴离子本体聚合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证实了正丁基锂主要以六元缔合结构形式引发聚合,并导致超分子团聚体的形成,从而使进一步的聚合因单体扩散受阻而受到限制,并伴随聚合转化率停滞平台(SCP)的产生.随后由于前期聚合累积的能量,使超分子结构完全解离.聚合温度越高,SCP持续时间越短.结果还表明,在正丁基锂引发剂中,存在一个以六元缔合结构为基础形成的更大的缔合体结构.原子力显微镜照片显示,超分子结构的直径分别为20~30nm和50~60nm.此外,在阴离子聚合过程中活性种的缔合结构只决定于初始引发剂的分子结构,而不同活性种缔合结构对阴离子聚合的链增长存在很大影响,从而解释了采用不同结构的锂系引发剂引发苯乙烯单体聚合时聚合速率存在巨大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聚合 本体聚合 机理 引发剂缔合 超分子结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