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u-金属有机骨架/石墨烯复合材料构建的对苯二酚和邻苯二酚电化学传感器 被引量:1
1
作者 鲁猷栾 陈泇冰 +3 位作者 黄乐舒 穆新伟 石震 郑寅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1-808,共8页
以Cu(NO3)2·3H2O和1,3,5-苯三甲酸为原料,通过室温合成法,制备了Cu-金属有机骨架(Cu-MOF)材料,并将其负载在石墨烯(GN)上,制备出Cu-MOF/GN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GCE)上,制得Cu-MOF/GN/GCE。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 以Cu(NO3)2·3H2O和1,3,5-苯三甲酸为原料,通过室温合成法,制备了Cu-金属有机骨架(Cu-MOF)材料,并将其负载在石墨烯(GN)上,制备出Cu-MOF/GN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修饰在玻碳电极(GCE)上,制得Cu-MOF/GN/GCE。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氮气吸附-脱附对Cu-MOF/GN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和测试。结果表明,Cu-MOF较好的负载在GN上,并保留了其晶形结构。相比于Cu-MOF,Cu-MOF/GN的比表面积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由75.114 m^2/g提高至254.606 m^2/g。当Cu-MOF和GN的质量比为1∶2时,Cu-MOF/GN/GCE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在磷酸盐缓冲液(PBS,pH=7.0)中,对对苯二酚(HQ)和邻苯二酚(CA)在Cu-MOF/GN/GCE上的电化学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u-MOF/GN/GCE对HQ和CA的电化学检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6%和3.2%。当HQ和CA的浓度在2~50μmol/L范围内时,响应电流值与其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9和0.9981,检测限分别为0.49μmol/L和0.53μmol/L。将该电化学传感器应用于自来水样品中的HQ和CA检测,得到的加标回收范围为97.2%~100.8%,表明制备的Cu-MOFs/GN/GCE可用于实际水样中HQ和CA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传感器 对苯二酚 邻苯二酚 金属有机框架 复合材料
下载PDF
海藻酸钠/壳聚糖气凝胶对酸面团来源植物乳杆菌的包埋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邓伶俐 刘松奇 +2 位作者 易顺 安建辉 谭林立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91-297,共7页
以乳液为模板,利用层层自组装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气凝胶对酸面团来源的植物乳杆菌T17进行包埋。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壳聚糖(ALC)和乳液模板海藻酸钠/壳聚糖气凝胶(EAC)对植物乳杆菌T17的有效载量分别为1.19×10^(7)CFU/g和5.57×... 以乳液为模板,利用层层自组装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气凝胶对酸面团来源的植物乳杆菌T17进行包埋。结果表明:海藻酸钠/壳聚糖(ALC)和乳液模板海藻酸钠/壳聚糖气凝胶(EAC)对植物乳杆菌T17的有效载量分别为1.19×10^(7)CFU/g和5.57×10^(7)CFU/g。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海藻酸钠与壳聚糖之间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实现层层吸附,而以乳液为模板的气凝胶中乳清分离蛋白与海藻酸钠间发生较强的静电相互作用,使得颗粒具有更紧密的结构。扫描电镜观察发现,以乳液为模板的气凝胶颗粒表面更为光滑。冷冻干燥过程中EAC对植物乳杆菌T17有更好的保护效果。在储存稳定性评估中,4℃条件下ALC和EAC储存5周后分别下降0.88 lg(CFU/g)和0.36 lg(CFU/g),而-20℃储存5周菌体数量均无明显下降,说明海藻酸钠/壳聚糖气凝胶对植物乳杆菌有良好的包埋和保护效果,而以乳液为模板的气凝胶储存稳定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包埋 海藻酸钠 壳聚糖
下载PDF
明胶对酸奶3D打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江东 帅晶晶 +2 位作者 罗仕园 安建辉 邓伶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94-199,共6页
以酸奶为原料,研究了明胶含量(质量分数1%、1.25%、1.5%和1.75%)对酸奶的流变学特性、质构和3D打印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红外光谱和低场核磁共振测试探讨明胶与酸奶的分子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明胶含量的增加,酸奶的储能模量(storage... 以酸奶为原料,研究了明胶含量(质量分数1%、1.25%、1.5%和1.75%)对酸奶的流变学特性、质构和3D打印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红外光谱和低场核磁共振测试探讨明胶与酸奶的分子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明胶含量的增加,酸奶的储能模量(storage modulus,G′)和损耗模量(loss modulus,G″)随之增加。明胶质量分数为1.5%和1.75%时显著增加了酸奶的弹性和回复性,改善了3D打印产品的稳定性。对含明胶的酸奶进行3D打印参数优化,发现最佳的明胶添加质量分数为1.5%,3D打印参数最优为进料速率3.0 mL/min,喷头直径0.84 mm,打印速率50 mm/s。该研究实现了以酸奶为原料的食品3D打印,为酸奶3D打印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酸奶 明胶 流变性 质构特性
下载PDF
天然高分子乳化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4
作者 邓伶俐 罗仕园 +1 位作者 谭林立 安建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308-313,共6页
天然高分子因具有良好乳化特性被应用于构建食品乳液体系及改善食品体系乳化稳定性。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传统乳液和一些新型乳液的结构类型,然后针对明胶、玉米醇溶蛋白、乳清分离蛋白和酪蛋白等蛋白类天然高分子,阿拉伯胶、果胶、瓜尔... 天然高分子因具有良好乳化特性被应用于构建食品乳液体系及改善食品体系乳化稳定性。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传统乳液和一些新型乳液的结构类型,然后针对明胶、玉米醇溶蛋白、乳清分离蛋白和酪蛋白等蛋白类天然高分子,阿拉伯胶、果胶、瓜尔豆胶、微晶纤维素、淀粉等多糖类天然高分子进行了详细介绍,主要涉及传统乳液及Pickering乳液和乳液凝胶等新型乳液。同时,对蛋白-多糖美拉德反应复合物形成过程及近年蛋白-多糖美拉德反应复合物乳液体系研究进行了简要介绍。最后结合分析了天然高分子作为乳化剂在食品领域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高分子 乳液稳定性 蛋白 多糖 美拉德反应
下载PDF
负载肉桂醛的气体辅助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制备及性质探究
5
作者 刘松奇 吴京京 +3 位作者 向慧 安建辉 周志 邓伶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40-145,共6页
利用气体辅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0%、0.1%、0.5%、1.0%(质量分数)肉桂醛的明胶/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力学分析探究纳米纤维微观变化。通过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以及抗氧化、抗菌揭示宏观性... 利用气体辅助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负载0%、0.1%、0.5%、1.0%(质量分数)肉桂醛的明胶/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力学分析探究纳米纤维微观变化。通过机械性能,水蒸气透过率以及抗氧化、抗菌揭示宏观性质。结果表明,采用气体辅助静电纺丝技术可将天然高分子纳米纤维的产率提升至传统方式的10倍,给料速率从传统的1.0 mL/h提升至10.0 mL/h。肉桂醛/明胶/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直径随肉桂醛添加量的增加无显著性变化,纤维分布均匀。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肉桂醛与蛋白通过氢键相互作用。负载肉桂醛的纳米纤维水蒸气透过率均显著低于明胶/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说明负载疏水性的肉桂醛能抑制水分子透过纳米纤维膜。拉伸测试表明,肉桂醛的添加对纳米纤维的断裂伸长率有显著增加,但是对其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无显著影响。抗氧化能力评估发现,1.0%肉桂醛纳米纤维对Fe^(3+)具有较强还原能力。通过抑菌圈法分析发现,肉桂醛/明胶/玉米醇溶蛋白纳米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辅助 静电纺丝 肉桂醛 纳米纤维
下载PDF
Cu@Co双核MOFs衍生碳材料用于黄芩素的电化学传感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鲁猷栾 穆新伟 +3 位作者 刘耀鹏 石震 郑寅 黄文胜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35-443,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Co双核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以其为前驱体分别在400、500、600℃热解制备了一类MOFs衍生碳材料,并用作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一种检测黄芩素(BA)的电化学传感器。使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Cu@Co双核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以其为前驱体分别在400、500、600℃热解制备了一类MOFs衍生碳材料,并用作电极修饰材料构建了一种检测黄芩素(BA)的电化学传感器。使用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EIS)和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并在pH 2.0的磷酸缓冲溶液(PBS)中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和CV法考察了BA在不同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600℃热解的MOFs衍生碳材料修饰的电极对BA的检测效果最佳。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可定量分析BA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5×10^(-9)~1×10^(-5)mol/L,检出限为1.32×10^(-10)mol/L。通过加标回收法对双黄连口服液样品中的BA进行检测,加标回收范围为99.23%~10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材料 电化学传感器 黄酮类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