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宣解毒颗粒治疗流感病毒致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丹婷 王泽琨 +4 位作者 姚妙诗 王雯蕾 郑志慧 张评浒 束雅春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9期51-58,共8页
目的探讨清宣解毒颗粒治疗流感病毒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制备甲型流感病毒致ALI模型小鼠、脂多糖(LPS)致ALI模型小鼠,经药物干预后,观察清宣解毒颗粒对小鼠肺部病变程度、肺指数及小鼠体质量和饮食量变化的影响。通过T... 目的探讨清宣解毒颗粒治疗流感病毒致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制备甲型流感病毒致ALI模型小鼠、脂多糖(LPS)致ALI模型小鼠,经药物干预后,观察清宣解毒颗粒对小鼠肺部病变程度、肺指数及小鼠体质量和饮食量变化的影响。通过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清宣解毒颗粒中桑叶、连翘、金银花等13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及其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检索获得与流感病毒致ALI相关的疾病靶点,通过Venny网站构建药物活性成分-疾病共有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共有靶点蛋白质-蛋白质交互作用(PPI)网络,根据度值筛选核心靶点;通过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药物-成分-核心靶点网络;通过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生物过程本体论(GO)功能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清宣解毒颗粒具有改善甲型流感病毒致ALI模型小鼠肺部病变的趋势,也有减缓LPS致ALI小鼠体质量下降的趋势。通过网络药理学预测得到清宣解毒颗粒的活性成分173种,其中槲皮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木犀草素、山柰酚、甘乌内酯等可能是治疗流感病毒致ALI的关键成分,预测到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3、肿瘤坏死因子(TNF)等可能是清宣解毒颗粒治疗流感病毒致ALI的潜在作用靶点;获得清宣解毒颗粒治疗流感病毒致ALI的甲型流感、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TNF、C型凝集素受体、T淋巴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结论清宣解毒颗粒可能对ALI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多种成分调控PI3K-Akt、TNF、C型凝集素受体等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甲型流感 清宣解毒颗粒 作用机制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小儿青翘颗粒抗肠道病毒EV71的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荣花 苏勤 +6 位作者 郑志慧 王书源 毛旭华 卫海琳 王雯蕾 陈晓 张评浒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5-82,共8页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主要病原体,在全球周期性暴发流行,至今尚无特效药物。临床研究显示中成药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上具有一定疗效。小儿青翘颗粒(XEQQ)是由山银花...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 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的主要病原体,在全球周期性暴发流行,至今尚无特效药物。临床研究显示中成药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上具有一定疗效。小儿青翘颗粒(XEQQ)是由山银花、连翘、葛根、大青叶等多味中药组成的中药方剂,临床研究发现其对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症具有一定疗效,但其是否具有直接抗EV71作用及其机制尚未见报道。以EV71感染Vero细胞为模型,采用CPE、qRT-PCR、Western blot等方法探究XEQQ抗EV71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结果表明:XEQQ在0.125~4 mg·mL^(-1)剂量范围内对Vero细胞无明显细胞毒性,在上述剂量范围内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EV71病毒的复制及其病毒RNA与蛋白质的转录表达,其抑制EV71病毒复制的半数有效浓度IC为76μg·mL^(-1)。此外,XEQQ还能有效抑制EV71感染所致炎症因子IL-6、TNF-α和IL-1β mRNA转录表达。XEQQ可能通过促进自噬标志物LC3B-II和P62聚集阻断EV71诱导自噬促进自身复制的机制而最终抑制EV71的病毒复制。该研究为XEQQ临床治疗手足口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青翘颗粒 手足口病 EV71 炎症因子 IL-6 自噬
下载PDF
冠状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荣花 郑志慧 +3 位作者 张雨茜 闵锐 朱英 张评浒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共9页
冠状病毒是人和动物的重要致病原,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致命威胁。宿主固有免疫反应是宿主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但过激的免疫应答也会加重病毒感染和病理损伤。病毒免疫逃... 冠状病毒是人和动物的重要致病原,其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给人类健康带来了致命威胁。宿主固有免疫反应是宿主抵抗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但过激的免疫应答也会加重病毒感染和病理损伤。病毒免疫逃逸是冠状病毒的重要致病机制。本文主要从宿主免疫传感器、干扰素、细胞因子和冠状病毒免疫逃逸方面重点阐述了冠状病毒的致病机制,以期为抗冠状病毒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病毒 COVID-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宿主固有免疫反应 免疫逃逸 免疫传感器 干扰素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的新生化颗粒活血化瘀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庞汉青 商潇予 +5 位作者 魏晔 黄玙璠 秦娟 王晓红 丁文书 刘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4-104,共11页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新生化颗粒活血化瘀关键作用机制。基于文献检索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新生化颗粒的主要效应成分;通过PharmMapper、TTD和DrugBank等数据库挖掘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活血化瘀相关靶点;借助S... 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新生化颗粒活血化瘀关键作用机制。基于文献检索和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新生化颗粒的主要效应成分;通过PharmMapper、TTD和DrugBank等数据库挖掘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和活血化瘀相关靶点;借助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采用Cytoscape软件进行网络可视化和拓扑学分析;通过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分析。结果表明:新生化颗粒含有阿魏酸、藁本内酯和水苏碱等55个活性成分,其调节活血化瘀的关键靶点包括TNF-α、IL1β和MAPK1等。核心通路主要为HIF-1α信号通路、TNF-α信号通路及雌激素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综上,新生化颗粒中阿魏酸、藁本内酯、水苏碱等主要活性成分,通过作用于TNF-α、IL1β和MAPK1等靶点,激活或抑制HIF-1α、TNF-α和雌激素等相关信号通路而发挥活血化瘀作用。该研究阐释了新生化颗粒活血化瘀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其深度研究和二次开发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化颗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黄连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快速制备及清除超氧阴离子活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毛婷婷 褚梦颖 +1 位作者 张辉红 夏宏军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6-92,共7页
为建立两步法快速制备黄连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并研究其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通过制备薄层色谱法分离黄连95%乙醇提取物,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快速得到6个主要的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再以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体系产生超氧阴离... 为建立两步法快速制备黄连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并研究其体外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活性,通过制备薄层色谱法分离黄连95%乙醇提取物,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快速得到6个主要的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再以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反应体系产生超氧阴离子,WST-1作为超氧阴离子的探针,采用微孔板法评价黄连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对超氧阴离子的体外清除活性。结果表明:(1)两步法操作简单,分离快速,所得单体纯度高。(2)非洲防己碱、药根碱和表小檗碱对体外超氧阴离子有一定程度的清除活性且呈浓度依赖关系,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这一研究为黄连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 原小檗碱类生物碱 超氧阴离子 体外清除活性
下载PDF
红凤菜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邹美佳 吴昕华 +2 位作者 高堑 张振洋 刘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57,共5页
为探究红凤菜一年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收集2019年1—12月的12份红凤菜,以95%乙醇提取,得到12份提取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月份红凤菜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采用A... 为探究红凤菜一年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抑制α-淀粉酶活性的动态变化,收集2019年1—12月的12份红凤菜,以95%乙醇提取,得到12份提取物。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月份红凤菜总黄酮和总酚含量;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采用ABTS和DPPH法,评价不同月份红凤菜抗氧化能力;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采用α-淀粉酶抑制试验,评价不同月份红凤菜抑制α-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红凤菜1、2、12月总黄酮和总酚含量较高,抗氧化能力和抑制α-淀粉酶活性较强。这一研究提示红凤菜更适合在1、2、12月药用及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凤菜 总黄酮 总酚 抗氧化活性 Α-淀粉酶活性
下载PDF
小儿青翘颗粒对呼吸道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荣花 郑志慧 +5 位作者 张雨茜 闵锐 王泽华 何枢衡 黄雁 张评浒 《中医药学报》 CAS 2022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了解小儿青翘颗粒体外抗呼吸道病原菌的活性。方法:采用微量法测定小儿青翘颗粒对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平板法测定小儿青翘颗粒对鲍曼... 目的:了解小儿青翘颗粒体外抗呼吸道病原菌的活性。方法:采用微量法测定小儿青翘颗粒对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平板法测定小儿青翘颗粒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杀菌时效与量效曲线。结果:小儿青翘颗粒对大部分呼吸道病原菌均有较好抗菌效果,对肺炎链球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的MIC范围分别为9.38~75、4.69~9.38、1.17~4.69和4.69~75 mg/mL;MBC范围分别为18.75~75、4.69~9.38、2.34~4.69和4.69~75 mg/mL。结论:小儿青翘颗粒对常见呼吸道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呼吸道感染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链球菌 最低抑菌 最低杀菌浓度
下载PDF
青蒿素工业提取废弃物及其主要成分猫眼草黄素抗肿瘤-增敏双效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赵雪松 田静萱 +2 位作者 王利荣 徐利 陈靖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3-86,共14页
为探究青蒿素工业提取废弃物丙酮层及其主要成分猫眼草黄素的抗肿瘤活性及对抗肿瘤药的增敏作用,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法(CCK-8),考察丙酮层及猫眼草黄素与青蒿素、青蒿琥酯、阳性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及甲氨蝶呤复配前后,对结肠癌细... 为探究青蒿素工业提取废弃物丙酮层及其主要成分猫眼草黄素的抗肿瘤活性及对抗肿瘤药的增敏作用,采用细胞增殖与活性检测法(CCK-8),考察丙酮层及猫眼草黄素与青蒿素、青蒿琥酯、阳性抗肿瘤药物5-氟尿嘧啶及甲氨蝶呤复配前后,对结肠癌细胞LS174T、肝癌细胞HepG2和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影响;采用Compusyn 1.0专业软件分析处理,得到各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应值(fraction affected,Fa)与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关系。结果表明:猫眼草黄素和丙酮层对LS174T、HepG2细胞均具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且猫眼草黄素和丙酮层显著提高5-氟尿嘧啶、甲氨蝶呤、青蒿素和青蒿琥酯抗肿瘤活性;在LS174T细胞模型上,猫眼草黄素-青蒿素、丙酮层-青蒿素、丙酮层-5-氟尿嘧啶、丙酮层-青蒿琥酯复配均存在协同作用;在HepG2细胞模型上,猫眼草黄素-青蒿素、猫眼草黄素-青蒿琥酯、丙酮层-5-氟尿嘧啶、丙酮层-青蒿素、丙酮层-青蒿琥酯复配亦存在增敏作用。综合而言,工业废弃物丙酮层及其主要成分猫眼草黄素,不仅其二者本身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为临床上提供潜在的天然小分子抗肿瘤部位或单体化合物,还可作为一种化疗增敏剂,增强潜在抗肿瘤药青蒿素衍生物及临床常用抗肿瘤药5-氟尿嘧啶的化疗敏感性,在为临床提供广谱抗肿瘤药和化疗增敏剂的同时,实现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 工业废弃物 猫眼草黄素 抗肿瘤 增敏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杜鹃兰假鳞茎总酚提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润坤 许雨婷 +3 位作者 巢旭添 严鑫 王委 刘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1-115,共5页
以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假鳞茎为原料,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总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水平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优化杜鹃兰假鳞茎总酚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 以杜鹃兰(Cremastra appendiculata)假鳞茎为原料,研究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4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总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水平试验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优化杜鹃兰假鳞茎总酚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7.5%、提取温度72℃、料液比1∶60(g∶mL),在此条件下,杜鹃兰总酚的实际得率为0.51mg·g-1。该研究对杜鹃兰总酚的提取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鹃兰 总酚 提取工艺 响应面法
下载PDF
全缘兔耳草不同萃取部位黄酮和环烯醚萜苷含量及其抗氧化和抗AChE活性研究
10
作者 李楚研 王润坤 +2 位作者 邹美佳 秦娟 刘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2-96,107,共6页
为研究全缘兔耳草不同萃取部位黄酮和环烯醚萜苷含量及其抗氧化和抗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全缘兔耳草不同萃取部位黄酮和环烯醚萜苷含量。以加兰他敏为阳性对照,采用AChE抑制试验,评... 为研究全缘兔耳草不同萃取部位黄酮和环烯醚萜苷含量及其抗氧化和抗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活性,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全缘兔耳草不同萃取部位黄酮和环烯醚萜苷含量。以加兰他敏为阳性对照,采用AChE抑制试验,评价不同萃取部位AChE抑制活性。以维生素C为阳性对照,采用DPPH和ABTS法评价不同萃取部位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黄酮和环烯醚萜苷含量显著高于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和正丁醇部位抗氧化和抗AChE活性也显著高于石油醚部位。皮尔森相关分析表明,全缘兔耳草黄酮和环烯醚萜苷含量与抗氧化和AChE抑制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提示黄酮类和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可能是全缘兔耳草发挥抗氧化和抑制AChE作用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缘兔耳草 黄酮 环烯醚萜苷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见血青酚类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
11
作者 迪明博 王润坤 +2 位作者 邹美佳 薛诗意 刘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8-75,共8页
为优化见血青[Liparis nervosa(Thunb.ex A.Murray)Lindl.]的酚类成分提取工艺,以酚类成分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见血青酚类成分得率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响应... 为优化见血青[Liparis nervosa(Thunb.ex A.Murray)Lindl.]的酚类成分提取工艺,以酚类成分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超声功率、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见血青酚类成分得率的影响;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提取见血青酚类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声辅助提取见血青酚类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以料液比1∶72(g∶mL)加入浓度72%的乙醇,用350 W超声辅助提取54 min,见血青酚类成分得率可达(14.31±1.26)mg·g^(-1)。与加热回流和浸渍这2种传统提取工艺相比,超声辅助提取具有耗能少、耗时短和酚类成分得率高等优点,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血青 酚类成分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传统提取工艺
下载PDF
丹参-葛根不同配伍比例对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12
作者 张天怡 江川 +4 位作者 施力 顾陈琳 包庭聿 颜扬鹏 庞汉青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1,共6页
为探究不同配伍比例的丹参与葛根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水提法提取丹参葛根13个不同配伍比例(分别为1∶0、5∶1、3∶1、2∶1、3∶2、4∶3、1∶1、3∶4、2∶3、1∶2、1∶3、1∶5、0∶1)的有效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葛根水提物的D... 为探究不同配伍比例的丹参与葛根体外抗氧化能力,采用水提法提取丹参葛根13个不同配伍比例(分别为1∶0、5∶1、3∶1、2∶1、3∶2、4∶3、1∶1、3∶4、2∶3、1∶2、1∶3、1∶5、0∶1)的有效成分,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丹参葛根水提物的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以评估不同配伍比例的丹参葛根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丹参较葛根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与丹参、葛根单味药相比,丹参与葛根配伍比例为1∶2、3∶1和4∶3时,其水提物表现出更强的清除DPPH及ABTS自由基能力。综上,丹参与葛根配伍使用能增强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为丹参葛根配伍应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葛根 配伍 水提法 抗氧化
下载PDF
医用喜马拉雅旱獭油的脂质组学分析
13
作者 苏勤 卫海琳 +2 位作者 周国华 张玲 张评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21-25,共5页
目的对医用喜马拉雅旱獭油进行脂质组学分析并探讨其潜在生物学功效。方法将喜马拉雅旱獭腹部脂肪加温提炼制成医用旱獭油,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对2个批次的喜马拉雅旱獭油进行脂质组学... 目的对医用喜马拉雅旱獭油进行脂质组学分析并探讨其潜在生物学功效。方法将喜马拉雅旱獭腹部脂肪加温提炼制成医用旱獭油,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MS)技术对2个批次的喜马拉雅旱獭油进行脂质组学分析,并结合脂质成分检测结果对喜马拉雅旱獭油的潜在功效进行分析。结果GC-MS检测结果显示,2个批次旱獭油的主要成分均为饱和脂肪酸(体积分数约为60%)和不饱和脂肪酸(体积分数约为30%),饱和脂肪酸以棕榈酸、硬脂酸和花生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为主;2个批次间,各种脂肪酸的体积分数均无显著差异,提示旱獭油的制备工艺稳定。UPLC-MS负离子模式检测结果显示,喜马拉雅旱獭油中含有15种饱和脂肪酸和18种不饱和脂肪酸,但2个批次间体积分数差异较大;UPLC-MS正离子模式检测结果显示,2个批次旱獭油中均含有15种甘油二酯和30种甘油三酯。结论本研究创新性应用GC-MS和UPLC-MS技术分析了医用喜马拉雅旱獭油的脂质组学成分,为后续探讨其药理活性及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喜马拉雅旱獭油 脂质组学 脂肪酸
下载PDF
运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PCSK9点突变家兔模型
14
作者 严坤宁 张婷 +2 位作者 查艺闻 梁景岩 成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目的: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点突变家兔模型。方法:根据Pub Med基因蛋白数据对人和兔的PCSK9蛋白功能区进行Blast分析,发现人PCSK9基因的386S(丝氨酸)氨基酸功能区与兔PCSK9基因的485S同源。... 目的:运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点突变家兔模型。方法:根据Pub Med基因蛋白数据对人和兔的PCSK9蛋白功能区进行Blast分析,发现人PCSK9基因的386S(丝氨酸)氨基酸功能区与兔PCSK9基因的485S同源。根据家兔PCSK9基因的485S对应的碱基替换位置及序列分析结果设计3条单链向导RNA和1条单链寡核苷酸供体模板。将合成的单链向导RNA、Cas9 m RNA和单链寡核苷酸供体共同注射入家兔受精卵细胞质内并将胚胎移植入待孕母兔体内。对获得的F0代兔进行PCR、TA克隆、脱靶检测以鉴定PCSK9S386A是否突变成功。利用获得的PCSK9S386A基因点突变家兔进行繁殖,扩大群体。结果:共获得15只F0代兔,其中1只为PCSK9S386A点突变纯合子,2只为PCSK9S386A点突变杂合子,且该突变可以稳定遗传。结论: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PCSK9S386A点突变家兔模型,为探究PCSK9功能减弱的分子机制,开发可靠、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点突变 CRISPR/Cas9 动物模型 新西兰兔
下载PDF
见血清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殷启蒙 宋杰 +3 位作者 高堑 骆鑫 胡琛 刘量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7-110,122,共5页
为研究见血清的成分,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多种色谱填料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见血清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与文献比对核磁共振波谱、质谱数据来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见血清全草的乙... 为研究见血清的成分,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多种色谱填料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见血清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与文献比对核磁共振波谱、质谱数据来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见血清全草的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8个成分,分别为二十六烷酸(1)、胡萝卜苷(2)、莽草酸(3)、butyl syringate(4)、1,3,5-三甲氧基苯(5)、丁香醛(6)、胸腺嘧啶脱氧核苷(7)、(6S,7E,9R)-6,9-dihydroxymegastigma-4,7-dien-3-one-9-O-β-D-glucopyranoside(8)。这一研究中,成分1、3~6为首次从羊耳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成分2首次从见血清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血清 成分 分离 结构鉴定
下载PDF
肺癌免疫治疗中免疫相关性肺炎的诊治进展
16
作者 王琪 孙飞 +1 位作者 单一波 史宏灿 《临床肺科杂志》 2023年第3期436-440,共5页
肺癌占全球癌症死亡总数的18.4%,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肺癌病例的80%~85%,病理分型主要为腺癌(约占40%~50%)和鳞状细胞癌(约占20%~30%)^([1-3])。手术切除为治... 肺癌占全球癌症死亡总数的18.4%,是全世界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肺癌病例的80%~85%,病理分型主要为腺癌(约占40%~50%)和鳞状细胞癌(约占20%~30%)^([1-3])。手术切除为治疗早期(I期或II期)肺癌的主要方法,但超过半数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出现局部晚期或伴发转移(III期或IV期),使得手术切除变得困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鳞状细胞癌 免疫治疗 相关性肺炎 NSCLC 病理分型 手术切除 局部晚期
下载PDF
趋化因子IP-10在介导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7
作者 胡艮娣 王晓泉 +1 位作者 陈祥 张评浒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72-678,共7页
干扰素诱生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是由IFN-γ诱导产生的一个分子量为10kD的趋化因子,通过与受体CXCR3作用,发挥趋化作用与多种生物学功能。IP-10作为Th1型促炎趋化因子,招募多种细胞到达炎症部位,在炎症中发挥... 干扰素诱生蛋白10(Interferon-inducible protein-10,IP-10)是由IFN-γ诱导产生的一个分子量为10kD的趋化因子,通过与受体CXCR3作用,发挥趋化作用与多种生物学功能。IP-10作为Th1型促炎趋化因子,招募多种细胞到达炎症部位,在炎症中发挥作用。同时IP-10在包括危害人类较大的病毒性疾病如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H7N9禽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等感染所致的炎症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就IP-10与病毒感染性疾病中炎症产生的密切关系作一综述,以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诱生蛋白10(IP-10) 乙型肝炎病毒(HB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H7N9 炎症
原文传递
流感病毒感染动物疾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泽华 闵锐 +1 位作者 周乐 张评浒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269,共7页
流感主要是指由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构建差异化的感染动物模型模拟IAV的感染、发病及传播过程不仅有助于揭示流感病毒的传播机制与致病机理,而且对流感大流行的预警和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本... 流感主要是指由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 IAV)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构建差异化的感染动物模型模拟IAV的感染、发病及传播过程不仅有助于揭示流感病毒的传播机制与致病机理,而且对流感大流行的预警和防治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基于IAV跨种间传播的差异机制从不同动物模型呼吸道唾液酸受体亚型分布的表型差异及其对人流感病毒的易感性等多方面综述了流感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的优缺点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IAV致病机制研究,疫苗药物的研发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动物模型 唾液酸受体 感染机制 小鼠
原文传递
复方银花解毒颗粒抗冠状病毒药效作用及初步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志慧 王琨 +6 位作者 卫海琳 王雯蕾 吴建雄 王荣花 苏勤 李玉环 张评浒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08-1815,共8页
为了探究复方银花解毒颗粒(FFYH)体外抗冠状病毒药效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首先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ell pathogenic effect,CPE)初步评价了FFYH在Huh7、Huh7.5、H460和C3A细胞模型中的细胞毒性及其抗冠状病毒药效作用;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 为了探究复方银花解毒颗粒(FFYH)体外抗冠状病毒药效作用及机制,本研究首先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ell pathogenic effect,CPE)初步评价了FFYH在Huh7、Huh7.5、H460和C3A细胞模型中的细胞毒性及其抗冠状病毒药效作用;然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quanti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qRT-PCR)探讨了FFYH对冠状病毒RNA复制及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炎症因子mRNA的复制水平的影响;最后采用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法对FFYH抑制冠状病毒蛋白表达及其潜在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FFYH对Huh7、Huh7.5、H460和C3A细胞的半数毒性浓度(50%toxic concentration,TC_(50))分别为2035.21、5245.69、2935.28和520μg·mL^(-1);在Huh7和Huh7.5细胞上对冠状病毒HCoV-229E的半数抑制浓度(50%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_(50))分别为438.16和238.54μg·mL^(-1),治疗指数(safety index,SI)分别为4.64和21.99;在H460细胞上对冠状病毒HCoV-OC43的IC_(50)为165.13μg·mL^(-1),SI为17.78;FFYH在无毒浓度下不仅能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冠状病毒HCoV-OC43和HCoV-229E的RNA复制与蛋白表达,而且能有效抑制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表达,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及核转录因子(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的核转位有关。综上,本研究表明FFYH具有良好的体外抗冠状病毒的作用,这为其临床用于抗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银花解毒颗粒 冠状病毒 炎症因子 信号通路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抗冠状病毒药物
原文传递
3D生物打印的合成聚合物在胸外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袁磊 史宏灿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0-792,共3页
3D生物打印可以快速生产替代患者缺损的组织结构,可以使所需组织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更加精确。本综述讨论了合成聚合物在胸外科特别是肺、食管、气管的替代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显示了迄今为止有关该主题的优势和局限性,此外,还提及... 3D生物打印可以快速生产替代患者缺损的组织结构,可以使所需组织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更加精确。本综述讨论了合成聚合物在胸外科特别是肺、食管、气管的替代应用的研究进展并显示了迄今为止有关该主题的优势和局限性,此外,还提及许多依赖于3D打印的聚合物支架,这些支架可以转换为生物打印,其结果适用于未来生物打印的扩展。未来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应用研究,朝着更加实用化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