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儿童读经”与“儿童哲学”大不同——从伦理教育理念看儿童读经与儿童哲学 |
潘小慧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
2018 |
5
|
|
2
|
儿童哲学:让儿童成为良好的思考者--台湾辅仁大学潘小慧教授访谈 |
潘小慧
余孟孟
|
《新课程评论》
|
2021 |
2
|
|
3
|
中西四德的对观:伦理冲动的两种道德哲学形态 |
潘小慧
|
《哲学分析》
|
2016 |
0 |
|
4
|
《易经》哲学的现代意义 |
陈福滨
|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1
|
|
5
|
近五十年来台湾地区士林哲学之研究与前瞻 |
高凌霞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6
|
董仲舒的历史观与政治哲学 |
陈福滨
|
《衡水学院学报》
|
2020 |
1
|
|
7
|
明代“天→君→臣→民”之社会哲学思想 |
邬昆如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0 |
|
8
|
面向21世纪哲学应有的方向 |
黎建球
|
《东南学术》
CSSCI
|
1999 |
0 |
|
9
|
“安”可否作为儒家伦理实践的判准?——从“女安则为之”谈起 |
潘小慧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7 |
3
|
|
10
|
弘扬中华“智德”文化——以先秦孔、孟、荀儒家为据的讨论 |
潘小慧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2
|
|
11
|
王阳明“知行合一”说在道德建设中之意义 |
潘小慧
Wang Jingqiong
Joshua Mason
|
《孔学堂》
|
2016 |
3
|
|
12
|
新“孝”道:以“友爱”贯穿父子伦的新孝道建构 |
潘小慧
|
《孝感学院学报》
|
2010 |
1
|
|
13
|
儒家的伦理思考方式——以《孟子》与生命相关的例子为据的讨论 |
潘小慧
|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4
|
《经法》中“形—名”思想探源 |
郭梨华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3
|
|
15
|
马克斯·舍勒和恩斯特·卡西尔——作为文化现象学观点的知识形式和符号形式 |
恩斯特.沃尔夫冈.奥特
张存华
|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
4
|
|
16
|
卫理贤(R.Wilhelm)德译《易经》“吉凶”概念之探讨 |
邬昆如
|
《周易研究》
CSSCI
|
2000 |
4
|
|
17
|
“中国逻辑”的建构问题 |
邱建硕
|
《逻辑学研究》
CSSCI
|
2017 |
3
|
|
18
|
知物、用物、惜物——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意含 |
邬昆如
|
《中国哲学史》
CSSCI
|
2003 |
2
|
|
19
|
论阳明思想中“德行之知”的开展 |
郭梨华
|
《王学研究》
|
2018 |
1
|
|
20
|
儒、道、释三家的悦乐精神 |
陈福滨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6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