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BNP、NT-proBNP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唐晓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3期92-94,共3页
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B型脑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 目的 探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B型脑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的影响。方法 8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接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BNP、NT-proBNP)、血脂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与对照组的87.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NP、NT-proBNP水平分别为(13.27±4.36)、(299.78±51.47)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16.45±3.98)、(334.46±42.33)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G、TC、LDL-C水平分别为(1.49±0.20)、(3.97±0.29)、(2.58±0.51)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68±0.27)、(4.55±1.10)、(3.04±0.76)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19.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应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心肌损伤,改善其血脂水平,且治疗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心肌损伤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STEMI再灌注后早期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唐晓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2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后早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重... 目的探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再灌注后早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接受溶栓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两组均接受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术后24 h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术前、术后72 h心肌酶谱[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术前、术后3个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3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4 h内,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室性心动过速、窦性停搏、心室颤动发生率分别为6.98%、13.95%、2.33%、0,均低于对照组的44.19%、51.16%、16.28%、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 h,观察组CK-MB、cTnT水平分别为(37.08±10.45)ng/ml、(6.31±1.46)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42.34±11.40)ng/ml、(7.27±1.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LVEDd(44.25±3.02)mm小于对照组的(46.10±3.27)mm,LVEF(47.94±4.78)%高于对照组的(44.79±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可降低其再灌注后早期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心肌损伤,稳定心肌结构,降低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再灌注 早期心律失常 重组人脑利钠肽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效果评价
3
作者 唐晓楠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2年第19期99-101,共3页
目的 探究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胺... 目的 探究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应用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脏指数(CI)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VEDD、CI及LVE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DD、CI及LVEF均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LVEDD(43.10±6.07)mm、CI(2.95±0.57)L/(min·m2)及LVEF(50.41±7.20)%均优于对照组的(52.19±8.03)mm、(2.29±0.49)L/(min·m2)、(37.19±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可取得满意效果,可有效促进心功能恢复,保障患者治疗安全,其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心力衰竭 快速心律失常 胺碘酮 心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