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Orbitrap联用技术对玉竹中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 被引量:3
1
作者 隋振宇 侯朋艺 王波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4期626-630,共5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Orbitrap)与多种数据解析方式对玉竹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为进一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aQ(2.1 mm×10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PLC-Q-Orbitrap)与多种数据解析方式对玉竹化学成分进行快速鉴定,为进一步阐明其药效物质基础和全面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Thermo Scientific Hypersil GOLD aQ(2.1 mm×100 mm,1.9μm)色谱柱在0.1%甲酸乙腈溶液(A)-0.1%甲酸水溶液(B)流动相中进行梯度洗脱;以电喷雾离子源搭配静电场轨道阱(Orbitrap)检测器正负离子模式对玉竹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检测。根据一级高分辨率质谱精确质荷比数据、二级高分辨率质谱碎片离子、Thermo Scientific中药成分数据库和mzCloud网络数据库并结合文献报道,对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从玉竹中共分析鉴定了37个化学成分,其中包括生物碱类9个,黄酮类8个,氨基酸类4个,糖苷类3个,木脂素类2个,萜类1个,有机酸类1个,其他类成分9个。结论:应用液质联用结合数据库对玉竹进行全成分分析,可为进一步研究玉竹的全面质量控制方法、体内吸收和代谢过程以及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竹 成分鉴定 液质联用 静电场轨道阱 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邹义龙 余贻汉 +5 位作者 刘尧蓓 何聪 徐波 范存愈 王波 张继先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3期1707-1712,共6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以及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临床...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将患者分为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病情程度及预后,以及不同病情程度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辅助检查结果。结果(1)128例COVID-19患者中,危重型患者45例(35.2%),重型34例(26.6%),普通型49例(38.3%);死亡25例(19.5%),均为危重症患者,危重型患者病死率为55.6%。(2)男性、年龄≥60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危重型比例更高;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危重型比例较无高血压者高(均P<0.05)。男性患者病死率高于女性患者,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病死率高于无基础疾病的患者,且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升高(均P<0.05)。(3)COVID-19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其中危重型患者胸闷喘息、食欲减退发生率高于普通型(均P<0.05)。(4)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依次升高,且危重型、重型患者IL-6水平均高于普通型患者,危重型患者IL-1β水平高于普通型(均P<0.05)。(5)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淋巴细胞总数以及CD3+T淋巴细胞、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计数均依次降低(均P<0.05);危重型患者的B淋巴细胞、NK细胞计数低于重型、普通型患者(均P<0.05)。CD4+T淋巴细胞计数≤100个/μL患者危重型比例最高,且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病死率越高(均P<0.05)。结论COVID-19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及消化道症状,大部分症状在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中无明显差异。男性、高龄、有基础疾病的COVID-19患者病情更重、预后更差,危重型病例病死率高。与普通型病例相比,重症、危重型病例炎症指标、细胞因子水平更高,免疫功能明显受损,同时可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病情程度 临床特征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预后
下载PDF
44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邹义龙 范存愈 +4 位作者 徐波 刘尧蓓 王波 张继先 余贻汉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499-502,共4页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治愈出院的临床特点,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对44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COVID-19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乏力、咳嗽、咳痰、胸闷气短、... 目的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治愈出院的临床特点,提高其救治水平。方法对44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COVID-19患者主要症状为发热、乏力、咳嗽、咳痰、胸闷气短、喘息、食欲差等,治疗后咳嗽、活动后胸闷气短、乏力症状恢复慢。COVID-19患者入院时10例(22.73%)白细胞计数、24例(54.55%)淋巴细胞绝对值、34例(77.27%)T淋巴细胞计数、38例(86.36%)CD4^+T、32例(72.73%)CD8^+T下降,28例(63.6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8例(86.36%)IL-6、30例(68.18%)IL-10、38例(86.36%)C反应蛋白、42例(95.45%)血清淀粉样蛋白A升高。入院时胸部CT示多为单发或多发磨玻璃影,部分患者可见少许实变,病灶主要沿支气管血管束及胸膜下分布。随着病情发展,病变范围可迅速增大,实变与磨玻璃影共见,出院时复查磨玻璃影部分吸收,实变范围缩小,密度减低,部分可见间质性改变。结论COVID-19患者以呼吸道症状为主,辅助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减少及典型的胸部CT影像特征,影像学吸收明显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淋巴细胞 IL-6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