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治疗中风恢复期简况 被引量:5
1
作者 郝玉芳 焦富英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4期121-123,共3页
中风急性期经抢救治疗,病情稳定,渐入恢复期,但仍有半身不遂、口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后遗症,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辨证论治,个性化拟定治疗方案,中药汤剂内服、针灸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手段、多方式施治,可... 中风急性期经抢救治疗,病情稳定,渐入恢复期,但仍有半身不遂、口歪、语言謇涩或失音等后遗症,积极治疗并加强护理,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中医药辨证论治,个性化拟定治疗方案,中药汤剂内服、针灸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多手段、多方式施治,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易于接受,但仍存在如周期较长,治疗和服药尚不十分方便,缺乏同意治疗标准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恢复期 辨证论治 针灸 补虚泻实 平衡阴阳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桑 吴晓丹 林冠宏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436-438,共3页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2组进行Portmann评分、H-B分级... 目的研究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面神经麻痹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组(治疗组)和针灸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2组进行Portmann评分、H-B分级、临床疗效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Portmann评分,H-B分级Ⅰ级、Ⅱ级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Ⅲ级、Ⅳ~Ⅵ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功能训练较单独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康复功能训练 面神经麻痹
下载PDF
针灸配合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桑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24期87-88,共2页
目的:探索分析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两组患者... 目的:探索分析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急性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30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总显效率分别为96.3%和87.2%,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ortman评分分别为(21.86±2.35)和(17.01±2.39),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舒血宁、地塞米松治疗急性面神经炎患者为有效的中西医治疗方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急性面神经炎 舒血宁 地塞米松
下载PDF
针灸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郗欧 焦富英 马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1期1568-1572,共5页
目的观察针灸(头/体针)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失语患者120例,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 目的观察针灸(头/体针)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脑卒中后失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失语患者120例,按照入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头皮针与体针,观察组患者在此次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连续治疗20 d。治疗结束后采用以下方案进行评定:采取汉语失语症检查法(ABC)评定患者的言语功能(言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理解力、书写文字能力)情况,采用失语商(AQ)评分评定患者的失语症,采用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BDAE)对其失语情况进行分级,采用功能性言语沟通能力判定法(CFCP)评估患者语言功能能力,治疗后采用北京大学汉语言失语症检查法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两组在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指数、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上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在语言功能评分、失语商指数、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评分、失语严重程度分级上均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针灸(头/体针)的基础上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是一种很好的治疗脑卒中后失语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鼠神经生长因子 脑卒中 失语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针刺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郗欧 焦富英 +3 位作者 马进 张东 姚亮 李丽丽 《河北中医》 2018年第6期913-91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后退出12例)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头皮针与体针治疗;治疗组55例(后退出8例)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后退出12例)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康复训练+头皮针与体针治疗;治疗组55例(后退出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肌肉注射。2组均连续治疗20 d,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8周分别评估肢体功能[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MA)]、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并于治疗后3、6个月统计病死率、残疾率、复发率。结果治疗后8周,2组上、下肢FMA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MMSE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SF-36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3、6个月随访时病死率、致残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能很好地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认知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偏瘫 针刺疗法 神经生长因子 中医康复
下载PDF
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5
6
作者 郭瑞 刘悦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67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针灸治疗+常规训练治疗,23例)、B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20例)、C组... 目的探讨强化肩胛带训练及早期康复治疗对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后偏瘫肩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选取67例发病2~12周的脑卒中偏瘫肩痛患者,随机分为A组(针灸治疗+常规训练治疗,23例)、B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20例)、C组(强化肩胛带训练+针灸治疗+早期康复治疗,24例),分别于入组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简化Fugl-Meyer评估(FMA)上肢功能评分和改良Bathel指数(M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8周后,3组各项指标均优于治疗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优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VAS指数、FMA指数、MBI指数优于A、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肩胛带控制训练联合早期康复治疗能很好地改善经针灸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肩痛、上肢运动能力并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肩痛 肩胛带控制训练 康复治疗 针灸
下载PDF
针刺联合活血化瘀汤对脑出血患者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刘桑 吴晓丹 林冠宏 《陕西中医》 2017年第3期394-395,400,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活血化瘀汤对脑出血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86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观察不同措施治疗后在疗效、实验室指标和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活血化瘀汤对脑出血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86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活血化瘀汤治疗。观察不同措施治疗后在疗效、实验室指标和不良反应上变化。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在CRP、IL-6、TNF-α、NSE、LPO上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2周后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1周、治疗2周后NHISS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DL均显著提高,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研究组NHISS、ADL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基本治愈率23.26%、总有效率79.07%,研究组基本治愈率41.86%、总有效率93.02%,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活血化瘀汤能减轻脑出血炎症反应和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炎/中西医结合疗法 @化瘀方 清热解毒
下载PDF
参芎胶囊治疗老年痴呆64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5年第9期68-69,共2页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它的发生与大脑中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1]。最新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大脑中 beta 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引起,而导致神经元网络损伤,并引起...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它的发生与大脑中淀粉样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1]。最新研究表明老年痴呆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大脑中 beta 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引起,而导致神经元网络损伤,并引起一些临床症状,如思维迟缓、记忆力减退、生活能力下降、性格改变、不能胜任工作、严重生活不能自理、认知能力全面下降、卧病并最终导致死亡[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痴呆症 临床症状 疗效观察 参芎胶囊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 淀粉样斑块 治疗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头皮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1
9
作者 郗欧 焦富英 +4 位作者 马进 张东 李丽丽 刘桑 姚亮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2期477-480,共4页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并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100例,按照... 目的:观察头皮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并确诊为脑卒中(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后合并轻度认知障碍的患者100例,按照入选的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皮针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与治疗过程中(2周、1个月、3个月)比较2组脑循环参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测量双侧椎动脉(VA)、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阻力指数(RI)]、血管内皮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的双侧VA、MCA、ACA的R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过程中(2周、1个月、3个月) 2组的血清NO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的血清ET-1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头皮针结合康复训练能通过改善脑卒中后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而调节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皮针 康复训练 脑卒中 恢复期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认知障碍 阻力指数
下载PDF
腹部点穴摩灸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功能性便秘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英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595-597,共3页
目的观察腹部点穴摩灸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健康指导;治疗组... 目的观察腹部点穴摩灸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气滞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气滞型"功能性便秘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四磨汤口服液联合健康指导;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腹部点穴摩灸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疗程7 d。记录2组治疗前后便秘主要症状评分、焦虑抑郁状态的SAS量表与SDS量表评分,统计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2组便秘的主要症状有效率、护理满意度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点穴摩灸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气滞型"功能性便秘优于常规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的主要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增加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点穴 按摩 功能性便秘 护理 心理干预
下载PDF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8
11
作者 高英 高晶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9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2-8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7年2-8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梗死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肢体运功功能,并检测患者的内皮因子—血管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68.57%(2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887,P=0.041)。观察组干预后的NO、CGRP分别为(68.21 ± 15.46)、(48.29 ± 9.04)mg/L,高于对照组的(56.23 ± 12.35)、(39.86 ± 10.75)mg/L,ET为(56.25 ± 9.71)mg/L,低于对照组的(68.34 ± 11.8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2、3.551、4.771,均P=0.000)。观察组干预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法评分为(8.69 ± 1.66)分,低于对照组的(12.02 ± 1.97)分,上肢及下肢肌力分别为(2.78 ± 0.61)、3.42 ± 0.63)级,好于对照组的(2.26 ± 0.45)、2.84 ± 0.62)级,Fugl-Meyer评分为(78.62 ± 10.33)分,高于对照组的(69.53 ± 8.6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2-7.647,均P=0.000)。结论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显著提高脑梗死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肢体功能和神经功能的恢复,这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康复护理 脑梗死 偏瘫 血管内皮功能 肢体功能
原文传递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桑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年第S1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10 ml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点滴,每天1次,疗程...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血塞通注射液,10 ml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点滴,每天1次,疗程为2周;观察组50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加入5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点滴,每天1次,疗程为2周。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流变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基本痊愈19例,基本痊愈率为38.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患者基本痊愈12例,基本痊愈率为24.0%,显效率为76.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流变学指标两组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其中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计纤维蛋白原含量的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的改善血液的高粘状态从而改善脑血流量,保护神经功能和脑组织,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