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前列环素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秋英
刘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30-31,共2页
目的 :观察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 :90例痰瘀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氟伐他汀组30例给予氟伐他汀口服,化瘀祛痰方高、低剂量组各30例,分别给予高、低剂量的化瘀祛痰方口服,在治疗...
目的 :观察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 :90例痰瘀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氟伐他汀组30例给予氟伐他汀口服,化瘀祛痰方高、低剂量组各30例,分别给予高、低剂量的化瘀祛痰方口服,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血测定各组NO、PGI2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治疗前、后的NO及PGI2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与氟伐他汀组治疗后的NO及PGI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与化瘀祛痰方低剂量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化瘀祛痰方能升高高脂血症患者血清NO及PGI2的水平,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可预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瘀祛痰方
高脂血症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胸痹膏穴位贴敷联合中频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秋英
邹继红
《河北中医》
2018年第12期1869-1873,共5页
目的观察胸痹膏穴位贴敷联合中频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胸痹膏穴位贴敷联合中频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胸痹膏穴位贴敷联合中频脉冲穴位刺激治疗。4周后统计2组心绞痛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及血脂、Hcy、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SAQ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频率(AF)及治疗满意程度(T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 <0. 05),且治疗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Hcy、BN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胸痹膏穴位贴敷联合中频脉冲穴位刺激可调节血脂,降低Hcy、BNP水平,提高UAP的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穴位贴敷法
脉冲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胸痹膏穴位贴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
被引量:
16
3
作者
张秋英
刘影
《光明中医》
2013年第1期116-117,共2页
目的观察胸痹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对外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64例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于治疗前、后均测定外周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
目的观察胸痹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对外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64例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于治疗前、后均测定外周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胸痹膏穴位贴敷,治疗14天后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痹膏穴位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可能与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痛
胸痹膏
穴位贴敷
气滞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瘀祛痰解毒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秋英
邹继红
《河北中医》
2018年第10期1467-1471,共5页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解毒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解毒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化瘀祛痰解毒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NF-κB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60.0%,对照组总有效率56.7%,2组心电图疗效相当(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胸闷、胸痛、气短喘促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MMP-9、NF-κB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化瘀祛痰解毒方治疗UAP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缓解中医证候,降低血清MMP-9、NF-κB水平,治疗作用可能与化瘀祛痰解毒方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等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中医疗法
基质金属蛋白酶9
NF-κB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前列环素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张秋英
刘影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科
出处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30-31,共2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009B125)
文摘
目的 :观察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的影响。方法 :90例痰瘀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氟伐他汀组30例给予氟伐他汀口服,化瘀祛痰方高、低剂量组各30例,分别给予高、低剂量的化瘀祛痰方口服,在治疗前以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血测定各组NO、PGI2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治疗前、后的NO及PGI2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化瘀祛痰方高剂量组与氟伐他汀组治疗后的NO及PGI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与化瘀祛痰方低剂量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化瘀祛痰方能升高高脂血症患者血清NO及PGI2的水平,且与剂量呈正相关,可预治动脉粥样硬化及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
化瘀祛痰方
高脂血症
一氧化氮
前列环素
Keywords
Removing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Decoction
hyperlipidernia
nitric oxide
prostacyclin
分类号
R589.2 [医药卫生—内分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胸痹膏穴位贴敷联合中频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张秋英
邹继红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科
出处
《河北中医》
2018年第12期1869-1873,共5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L201727)
文摘
目的观察胸痹膏穴位贴敷联合中频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胸痹膏穴位贴敷联合中频脉冲穴位刺激治疗。4周后统计2组心绞痛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SAQ)评分及血脂、Hcy、BNP水平。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SAQ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频率(AF)及治疗满意程度(T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P <0. 05),且治疗组TC、TG、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Hcy、BN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胸痹膏穴位贴敷联合中频脉冲穴位刺激可调节血脂,降低Hcy、BNP水平,提高UAP的临床疗效并改善预后。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穴位贴敷法
脉冲疗法
Keywords
Angina pectoris,unstable type
Acupoint application method
Pulse therapy
分类号
R541.42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244.9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胸痹膏穴位贴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
被引量:
16
3
作者
张秋英
刘影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科
出处
《光明中医》
2013年第1期116-117,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胸痹膏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疗效及对外周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64例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于治疗前、后均测定外周血液流变学指标。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胸痹膏穴位贴敷,治疗14天后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胸痹膏穴位贴敷治疗气滞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可能与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关。
关键词
心痛
胸痹膏
穴位贴敷
气滞血瘀证
血液流变学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瘀祛痰解毒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张秋英
邹继红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心血管科
出处
《河北中医》
2018年第10期1467-1471,共5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编号:L201727)
文摘
目的观察化瘀祛痰解毒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影响。方法将60例U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化瘀祛痰解毒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NF-κB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治疗组心绞痛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60.0%,对照组总有效率56.7%,2组心电图疗效相当(P> 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胸闷、胸痛、气短喘促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MMP-9、NF-κB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化瘀祛痰解毒方治疗UAP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缓解中医证候,降低血清MMP-9、NF-κB水平,治疗作用可能与化瘀祛痰解毒方抑制炎症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稳定斑块等机制有关。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中医疗法
基质金属蛋白酶9
NF-κB
Keywords
Angina pectoris,unstable type
Chinese medicine metho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
NF-κB
分类号
R541.420.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289.6 [医药卫生—方剂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前列环素的影响
张秋英
刘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胸痹膏穴位贴敷联合中频脉冲穴位刺激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
张秋英
邹继红
《河北中医》
201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胸痹膏穴位贴敷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证)
张秋英
刘影
《光明中医》
2013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化瘀祛痰解毒方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核转录因子κB的影响
张秋英
邹继红
《河北中医》
2018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