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生成素-1对移植颗粒脂肪组织存活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马乐 张荣明 +1 位作者 李潇 陈峻江 《辽宁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42-44,96,共4页
目的本试验通过建立大鼠的脂肪移植模型,在移植体内加入血管生成素-1,利用血管生成素-1促进血管生长,加速局部血液循环重建的作用,来研究其对移植体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健康6个月的Wistar大鼠36只,雌性,平均体重(300±5)g。采用随机... 目的本试验通过建立大鼠的脂肪移植模型,在移植体内加入血管生成素-1,利用血管生成素-1促进血管生长,加速局部血液循环重建的作用,来研究其对移植体成活率的影响。方法健康6个月的Wistar大鼠36只,雌性,平均体重(300±5)g。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的。将所有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1~2组为2μg/mL浓度的Ang-1组,3~4组为0.25μg/mL浓度的Ang-1组,5~6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切取大鼠双侧腹股沟处的脂肪约1 mL,纯化后按分组要求分别经2、0.25μg/mL Ang-1和生理盐水处理后,进行自体背部皮下移植。在术后30天取出移植的脂肪组织观察,测量脂肪体积,计算成活率。结果3组取出移植的脂肪组织后计算脂肪移植成活率,经高浓度Ang-1处理的移植体成活率明显高于盐水处理组的移植成活率(P<0.01),低浓度Ang-1处理组移植体成活率也高于盐水处理组的移植成活率(P<0.01),高、低浓度Ang-1处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一定浓度的Ang-1对移植鼠颗粒脂肪组织有促进其血管增生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移植后脂肪组织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1 脂肪移植 成活率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BMP-2联合低氧诱导因子1α突变型与单基因BMP-2分别转染BMSCs后成骨效应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解元 袁虹 +3 位作者 李谌 李全营 郭威 刘丹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比较腺病毒载体Ad-BMP-2-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低氧诱导因子1α突变型(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mu,HIF-1αmu)与Ad-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BMP-2-IRES-人源化海肾绿色荧光蛋白1(h... 目的比较腺病毒载体Ad-BMP-2-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低氧诱导因子1α突变型(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mu,HIF-1αmu)与Ad-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BMP-2-IRES-人源化海肾绿色荧光蛋白1(human renilla reniformis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1,hrGFP-1)分别转染BMSCs后的成骨效应,优化成骨细胞种子来源。方法取1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骨髓分离培养BMSCs。取第3代BMSCs进行病毒液转染,根据转染病毒液不同将实验分为4组,A、B、C组分别采用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50、100、150和200的Ad-BMP-2-IRES-HIF-1αmu、Ad-CMV-BMP-2-IRES-hrGFP-1、Ad-CMV-IRES-hrGFP-1(空腺病毒载体)转染细胞,D组为未被转染的BMSCs。选择最佳MOI值进行观察。转染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MP-2表达,Western blot检测BMP-2和HIF-1α蛋白表达,ALP活性测定和钙结节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结果 A、B、C组最佳MOI值分别为200、150和100。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A、B组BMP-2染色呈阳性,C、D组呈阴性;A组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B组(P<0.05)。Western blot检测示,A、B组BMP-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C、D组(P<0.05),A组高于B组(P<0.05);A组HIF-1α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其余3组(P<0.05),其余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ALP活性明显高于C、D组(P<0.05),A组高于B组(P<0.05)。茜素红染色示,A、B组可见明显钙结节,C、D组未见钙结节形成;且A组钙结节数量多于B组(P<0.05)。结论单载体双基因Ad-BMP-2-IRES-HIF-1αmu与单载体单基因Ad-CMV-BMP-2-IRES-hrGFP-1分别转染兔BMSCs后,前者BMP-2和成骨效应表达均高于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诱导因子1α突变型 BMP-2 BMSCS 腺病毒 基因转染
原文传递
BMP-14转染脂肪来源干细胞后与软骨细胞共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袁虹 张解元 张荣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53-357,共5页
目的研究BMP-14与软骨细胞共同诱导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向软骨细胞分化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优化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取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1.5、2.0 kg)关节软骨和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 目的研究BMP-14与软骨细胞共同诱导脂肪来源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ADSCs)向软骨细胞分化是否具有协同作用,优化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来源。方法取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体重1.5、2.0 kg)关节软骨和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和ADSCs,取第3代细胞进行实验。对ADSCs行成骨(茜素红染色)、成软骨(阿利新蓝染色)和成脂(油红O染色)诱导鉴定。测定Ad-巨细胞病毒-BMP-14-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人源化海肾绿色荧光蛋白1转染的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并以其转染ADSCs。实验分为5组:A组,采用Transwell小室将BMP-14转染的ADSCs与软骨细胞共培养(1∶1);B组,采用Transwell小室将未转染的ADSCs与软骨细胞共培养(1∶1);C组,单纯BMP-14转染的ADSCs培养;D组,单纯软骨细胞培养;E组,单纯ADSCs培养。培养3周后,取细胞采用阿利新蓝法检测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GAG)含量,Western blot检测BMP-14和Ⅱ型胶原蛋白表达,RT-PCR检测Sox-9基因表达。结果培养细胞经鉴定提示为ADSCs。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示,MOI值为150时转染效果最好。A、C组GAG含量、BMP-14和Ⅱ型胶原蛋白表达以及Sox-9基因表达均明显高于其余3组,A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D组均明显高于E组(P<0.05),B、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14与软骨细胞能共同诱导并促进兔ADSCs向软骨细胞分化,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组织工程 脂肪来源干细胞 BMP-14 软骨细胞 共培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