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董红丽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10期159-159,161,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3月-2011年9月37例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共80个伤椎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术前和术后VAS疼痛评分,后凸Cobb角及椎体高...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3月-2011年9月37例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共80个伤椎应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术前和术后VAS疼痛评分,后凸Cobb角及椎体高度压缩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3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全部病例术后VAS疼痛评分、椎体高度压缩率、Cobb角度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创伤小,止痛效果良好,能较好地恢复椎体高度,矫正后凸Cobb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椎体间纤维性融合重建兔脊柱稳定性的初步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牛伟民 于德水 +1 位作者 李名武 董明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08-1112,共5页
目的:研究椎体间纤维性融合后脊柱节段的稳定性,探讨椎体间纤维性融合在治疗脊柱节段失稳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6月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摘除L4/5椎间盘髓核,A组在椎间植入环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oly L-lactic-co-glycolic-ac... 目的:研究椎体间纤维性融合后脊柱节段的稳定性,探讨椎体间纤维性融合在治疗脊柱节段失稳中的可行性。方法:将18只6月龄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两组,均摘除L4/5椎间盘髓核,A组在椎间植入环状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oly L-lactic-co-glycolic-acid,PLGA)可吸收支架;B组单纯髓核摘除。于术前、术后4周、12周行X线检查,运用Image J软件测量椎间盘高度指数(DHI)并计算其百分数(%DHI),分别于术后4周、8周、12周处死3只动物,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观察。结果:1只动物死亡,17只实验动物术后存活至预期时间,未补充实验动物。12周时,侧位X线片示两组椎间高度较术前均有下降,两组椎间高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屈伸活动度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X线片显示A组手术节段椎体无明显移位及反向成角,B组1只兔子出现前屈位腰椎后凸曲度增加,手术节段椎间隙变窄并邻近软骨终板钙化。细胞组织学观察:术后4周时A组见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生成,有少量类软骨细胞出现,未观察到PLGA支架结构;B组见较多纤维细胞生成。术后8周时,A组出现软骨细胞,纤维组织排列不规则,并见少量的胶原纤维及成纤维细胞;B组纤维组织进一步增生,形成瘢痕样组织。术后12周时,A组大量的胶原纤维、软骨组织交互长入,排列杂乱无序,此时的胶原纤维较8周时增多;B组仍为纤维细胞和瘢痕组织,且Ⅰ型胶原表达高于Ⅱ型胶原。结论:椎体间植入PLGA并利用其与椎体骨髓血的诱导成骨作用短期内可以形成椎间纤维融合;短期内观察椎间纤维融合能够维持一定的脊柱节段稳定性并保留部分生理活动功能,但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性融合 聚乳酸聚酯 脊柱节段失稳 新西兰兔
下载PDF
运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干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韩瑜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1期128-129,共2页
目的运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干预研究。方法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率比较的对照试验,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对200名老年者在要求不改变其基线水平情况下,行运动干预和营养干预。结果采用骨密度测量,对两组优良进行χ2检验。结论运动对... 目的运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的干预研究。方法完全随机设计两样本率比较的对照试验,在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对200名老年者在要求不改变其基线水平情况下,行运动干预和营养干预。结果采用骨密度测量,对两组优良进行χ2检验。结论运动对老年性骨质疏松起到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运动干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