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脑缺血神经细胞凋亡及Bcl-2、Bax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巴晓红 刘英 曹俊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观察吸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关系,探讨吸氧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TUNEL染色标记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ax,Bc... 目的观察吸氧预处理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关系,探讨吸氧预处理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TUNEL染色标记神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观察Bax,Bcl-2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吸氧预处理组半暗区的TUNEL阳性细胞数和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数明显下降,(P<0.05),Bcl-2蛋白表达细胞数明显上升(P<0.05)。结论吸氧预处理可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凋亡和减少Bax的表达,增加Bcl-2蛋白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氧预处理 脑缺血再灌注 细胞凋亡 BAX BCL-2
下载PDF
女性绝经后血清雌激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28
2
作者 李志超 宁显忠 +1 位作者 胥向红 王红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3110-3111,共2页
目的探讨女性绝经后血清雌激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后女性127例,经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中膜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按颈总动脉平均IMT分成3组。内膜正常组:13例I,MT<1.0 mm;内膜增厚组... 目的探讨女性绝经后血清雌激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选择绝经后女性127例,经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测量颈总动脉中膜厚度(intimal-medial thicknessI,MT),按颈总动脉平均IMT分成3组。内膜正常组:13例I,MT<1.0 mm;内膜增厚组:43例,1.0 mm≤IMT<1.2 mm;斑块形成组:71例I,MT≥1.2mm。检测血清雌激素、血脂等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内膜增厚组中Apo-B和高血压患病率均增高(P<0.05),CHO、TG、LDL-C明显增高,E2明显降低(P<0.01);斑块形成组CHO、TG、LDL-C及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增高,E2明显降低(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与CHO、TG、LDL-C及高血压呈正相关,而与E2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是导致血脂代谢紊乱、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女性 雌激素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老年大脑大静脉畸形1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巴晓红 刘英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20期1831-1831,共1页
关键词 颅内静脉畸形 老年人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多发假性动脉瘤并血栓形成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赵华 宁显忠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假性动脉瘤 彩色多普勒 动脉血栓
下载PDF
西洛他唑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PARP/AIF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的影响
5
作者 巴晓红 刘英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在海马CAl区的表达,探讨西洛他唑预处理能否通过PARP/AIF途径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3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 目的研究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在海马CAl区的表达,探讨西洛他唑预处理能否通过PARP/AIF途径发挥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3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洛他唑组,每组45只。采用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西洛他唑组造模前灌胃给予30mg/kg剂量西洛他唑(2次)。每组根据再灌注时间点不同(6h、24h、72h)分为3个亚组,每亚组15只。应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IF、腺苷二磷酸核糖(PAR)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RT-PCR法检测AJF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出现AIF核移位。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凋亡细胞数明显增加,AIF、PAR含量及AIFmRNA表达明显增加,24h时最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洛他唑组再灌注6h、24h、72h各亚组凋亡细胞数较模型组中各亚组明显减少,AIF、PAR含量较模型组各亚组明显降低,AIFmRNA表达亦明显减少,24h时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抗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抑制脑缺血损伤引起的PARP的过度活化及AIF的易位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凋亡诱导因子 西洛他唑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智力低下儿童手部皮纹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韩恩元 郭海燕 +1 位作者 于寒梅 吴丽荣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年第7期116-117,共2页
为了探讨智力低下儿童的皮纹特征,我们将临床确诊为智力低下的69例患儿的手部皮纹进行了采集、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智力低下儿童手部皮纹确有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总指嵴数(TFRC)、atd角、a-b嵴数、指端简单弓形纹、指端桡侧箕形纹、... 为了探讨智力低下儿童的皮纹特征,我们将临床确诊为智力低下的69例患儿的手部皮纹进行了采集、分析。进一步证实了智力低下儿童手部皮纹确有一定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总指嵴数(TFRC)、atd角、a-b嵴数、指端简单弓形纹、指端桡侧箕形纹、通贯掌褶纹的出现率增加,男性智力低下儿童大鱼际真实花纹出现率降低。结果表明,智力低下儿童手部皮纹的变化是客观存在的,它将为临床诊断智力低下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低下 皮纹 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