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G-1S和COX-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孙晓艳 王亚帝 +2 位作者 何东宁 李萍 哈敏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2期3840-3845,共6页
目的探讨BAG-1S和COX-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联合检测BAG-1与COX-2蛋白的表达对NSCLC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肺癌手术且术后行6-8个周期含铂方案化疗的120例N... 目的探讨BAG-1S和COX-2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联合检测BAG-1与COX-2蛋白的表达对NSCLC预后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月于辽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肺癌手术且术后行6-8个周期含铂方案化疗的120例NSCLC患者的手术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的BAG-1蛋白和COX-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BAG-1S mRNA的表达,分析BAG-1S蛋白和COX-2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通过临床随访评价联合检测BAG-1S和COX-2对NSCLC的预后意义。结果 120例NSCLC患者中BAG-1S和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8%(73例)和55.8%(67例)。不同分化程度NSCLC患者BAG-1S蛋白阳性表达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51,P=0.005);不同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患者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69、7.320,P=0.003、0.007)。BAG-1S蛋白阳性表达、BGA-1L/M阳性表达、BAG-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39.482、36.414、35.806个月,25.760、24.235、23.925个月。BAG-1S蛋白阳性表达、BAG-1L/M蛋白阳性表达、BAG-1蛋白阴性表达患者的OS、P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阳性与阴性表达患者的OS(37.671、39.007个月)、PFS(24.861、25.520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G-1S、COX-2蛋白单独阳性表达及二者同时表达患者的OS(41.516、35.948、38.330个月)、PFS(26.805、24.056、25.17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AG-1S蛋白与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180,P=0.049)。Cox回归分析显示BAG-1S蛋白、COX-2蛋白、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是NSCL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BAG-1S蛋白和COX-2蛋白在NSCLC中高表达,二者呈正相关性;BAG-1S阳性、COX-2阴性表达患者具有显著生存优势,联合检测两因子可能预测NSCLC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BAG-1S COX-2 无病生存 预后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洛铂或顺铂治疗晚期老年卵巢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40
2
作者 任立新 王亚帝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284-2286,共3页
目的评价洛铂(LBP)联合紫杉醇(PTX)与顺铂(DDP)联合PTX治疗老年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晚期老年卵巢癌患者60例,随机给予TL、TP方案,每组30例。TL组:PTX 135 mg/m2,第一日静点;LBP 50 mg/m2,第二日静点;TP组:PTX 135 mg/... 目的评价洛铂(LBP)联合紫杉醇(PTX)与顺铂(DDP)联合PTX治疗老年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晚期老年卵巢癌患者60例,随机给予TL、TP方案,每组30例。TL组:PTX 135 mg/m2,第一日静点;LBP 50 mg/m2,第二日静点;TP组:PTX 135 mg/m2,第一日静点;DDP 25 mg/m2,第1~3日静点,21 d重复。3个周期后进行疗效评价,每周评价毒性反应。结果①TL、TP组有效率(RR)同为76.7%,疾病控制率(DCR)为83.3%、86.7%,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②随访5~12个月,TL组:中位生存期(MST)为8.2个月,疾病缓解时间(DRT)为3.9个月;TP组:MST为8.4个月,DRT为3.7个月,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③TL组近期毒副反应:骨髓抑制Ⅲ~Ⅳ度占13.3%,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占40%(12/30)、47%(14/30),消化道反应27%(8/30),未发现肝肾功能损害。TP组:骨髓抑制Ⅲ~Ⅳ度占3.3%,消化道反应57%(17/30),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30%(9/30)、40%(12/30),发现轻微肝肾功能损害。两组间骨髓抑制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化道反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5.55,P=0.018)。结论 TL和TP方案均为治疗晚期老年卵巢癌的有效方案,TL方案治疗老年晚期卵巢癌消化道反应轻,因此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紫杉醇 洛铂 顺铂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许燕艳 翟凤钰 +3 位作者 王亚帝 岳莉 漆起贵 王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4-1007,1011,共5页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别给予塞来昔布60μmol/L(塞来昔布组)、多西他赛2.0μmol/L(多西他赛组)、60μmol/L塞来昔布+2.0μmol/L多西他赛(联合用... 目的探讨塞来昔布联合多西他赛抑制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分别给予塞来昔布60μmol/L(塞来昔布组)、多西他赛2.0μmol/L(多西他赛组)、60μmol/L塞来昔布+2.0μmol/L多西他赛(联合用药组)处理,培养24、48、72 h。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survivin的表达。结果塞来昔布组、多西他赛组和联合用药组不同时间MDA-MB-231细胞细胞存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9.78,P=0.03,F时间=10.45,P=0.03)。联合用药组作用于细胞24 h、48 h、72 h后相互作用系数(CDI)分别为:(0.46±0.21)、(0.23±0.14)、(0.17±0.04)。瑞氏-吉姆萨染色400倍光镜下观察到塞来昔布组和多西他赛组细胞出现双核及停滞于分裂中期,联合用药组细胞表现为染色质固缩、胞核碎裂及凋亡小体等典型的凋亡形态。药物作用于细胞48 h后,塞来昔布组细胞凋亡率为(20.14±1.22)%,多西他赛组为(54.60±1.37)%,联合用药组为(59.85±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395.96,P=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塞来昔布组、多西他赛组和联合用药组作用于细胞48 h后,bcl-2表达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89.02%、75.63%、4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P<0.05);bax表达上调至对照组的136.35%、157.24%、17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9,P<0.05);survivin表达下降至对照组的80.42%、54.28%、3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P<0.05)。结论塞来昔布可协同多西他赛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survivin及上调bax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多西他赛 乳腺肿瘤 细胞凋亡
下载PDF
RNAi沉默STAT3基因联合mTOR抑制剂rapamycin诱导BEL-7402肝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毅 张君薇 +1 位作者 谢淑丽 王广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3-908,I0003,共7页
目的:探讨PI3K/AKT/mTOR和JAK/STAT3 2条信号转导途径共同作用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BEL-740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TOR抑制剂rapamycin(Rapa)组、阴性质粒组、阴性质粒+Rapa组、STAT3-si... 目的:探讨PI3K/AKT/mTOR和JAK/STAT3 2条信号转导途径共同作用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BEL-740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mTOR抑制剂rapamycin(Rapa)组、阴性质粒组、阴性质粒+Rapa组、STAT3-siRNA质粒组和STAT3-siRNA质粒+Rapa组,应用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试剂将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转染BEL-7402细胞,同时应用rapamycin,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率和形态学的变化,JC-1荧光染色观察线粒体膜电位(ΔΨm)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STAT3-siRNA+Rapa组细胞凋亡率为60.22%±0.87%,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且细胞ΔΨm明显降低(27.28%±1.82%,P<0.05);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见STAT3-siRNA有大量细胞出现细胞核聚集、边缘化和核碎裂等典型细胞凋亡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STAT3-siRNA+Rapa组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RNAi沉默BEL-7402肝癌细胞STAT3基因联合rapamycin可促进BEL-7402肝癌细胞的凋亡,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OR蛋白 STAT3基因 RNA干扰 RAPAMYCIN 细胞凋亡 肝细胞癌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亲环素和脑利钠肽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月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52-753,共2页
目的检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亲环素A(CypA)和脑利钠肽(BNP)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9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72例体检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血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中CypA和BNP的表达,探讨... 目的检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亲环素A(CypA)和脑利钠肽(BNP)的表达,探讨二者在疾病中的意义。方法 9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作为观察组,72例体检证实为健康的老年人血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两组中CypA和BNP的表达,探讨CypA和BNP在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中表达的意义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中CypA和BNP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CypA和BNP的表达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分级密切相关,经线性相关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血清中CypA和BNP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CypA和BNP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清中高表达,二者的协同作用在疾病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CypA和BNP的联合检测可能对判断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病变程度及指导治疗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亲环素 脑利钠肽
下载PDF
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直肠急性放射性反应的临床防治效果 被引量:4
6
作者 吴月明 张东生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2期49-50,共2页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直肠急性放射性反应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将70例直肠癌、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放射治疗的同时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每天20m1,10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各疗程之间间隔3d。... 目的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直肠急性放射性反应的临床防治效果。方法将70例直肠癌、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在常规放射治疗的同时使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每天20m1,10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各疗程之间间隔3d。对照组:采用常规放射治疗。对两组患者直肠急性放射性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直肠急性放射性反应的发生时间推迟,各级直肠急性放射性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放射治疗毒性反应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对直肠急性放射性反应的防治效果足确切的,并且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苦参 直肠急性放射性反应
下载PDF
肺癌中异常增高的RAD21的临床意义及潜在功能预测
7
作者 谷学静 吴月明 高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检测肺癌组织中RAD21(S.Pombe RAD21同系物)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潜在临床意义及功能。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RAD21的表达水平;通过Oncomine(肿瘤微阵列数据库)分析RAD21 mRNA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应用K... 目的检测肺癌组织中RAD21(S.Pombe RAD21同系物)的表达水平,探讨其潜在临床意义及功能。方法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癌组织中RAD21的表达水平;通过Oncomine(肿瘤微阵列数据库)分析RAD21 mRNA在肺癌中的表达情况;应用Kaplan-Meier分析RAD2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方法预测RAD21在肺癌中的功能。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肺癌组织中RAD21蛋白的表达水平增高。Oncomine数据库结果显示,多个肺癌基因芯片中RAD21的m RNA水平明显增高(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RAD21的表达水平与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P<0.05);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RAD21主要富集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周期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结论肺癌中RAD21的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肺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RAD21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周期和凋亡参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RAD21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的表达及与HPV16/18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9
8
作者 肖莉 万义增 +1 位作者 王宝 李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4-467,471,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异常表达以及CIN、宫颈鳞癌发病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慢性宫颈炎组)、CIN组织(CINⅠ...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鳞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异常表达以及CIN、宫颈鳞癌发病与HPV16/18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原位杂交(ISH)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检测慢性宫颈炎组织(慢性宫颈炎组)、CIN组织(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鳞癌组织(宫颈癌组)中HPV16/18感染以及HDAC1的表达。结果慢性宫颈炎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和宫颈癌组中HPV16/18的感染率分别为8.33%、34.78%、48.00%、65.21%、78.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AC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13.04%、32.00%、47.82%和76.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16/18感染组的HDAC1阳性表达率高于HPV16/18未感染组(P<0.05)。HDAC1的阳性表达与宫颈癌的临床分期无关(P>0.05),而与组织分化、间质浸润深度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结论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HPV16/18感染可能是通过提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的水平抑制转录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HPV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原位杂交
下载PDF
EphA2和EphrinA 1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 被引量:2
9
作者 李黎 万义增 +2 位作者 于林楠 肖莉 陈淑贤 《北京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353-357,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Eph A2和Ephrin A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ph A2和Ephrin A1在15例宫颈慢性炎症、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7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CD 34抗体标... 目的探讨Eph A2和Ephrin A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变过程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ph A2和Ephrin A1在15例宫颈慢性炎症、3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7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采用CD 34抗体标记微血管内皮细胞,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Eph A 2和Ephrin A1的表达与MVD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7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Eph A2和Ephrin A1阳性率分别高于CIN组和宫颈慢性炎症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ph A2与Ephrin A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侵润深度有关(P<0.05);Eph A2与Ephrin A1的表达呈正相关(r=0.306,P<0.05)。Eph A2和Ephrin A1与年龄、FIGO分期及病理分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的MVD与年龄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局部侵润深度有关(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Eph A2与Ephrin A1的表达与MVD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Eph A2和Ephrin A1表达均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有助于宫颈鳞癌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可以为今后宫颈鳞癌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EPH A2 EPHRIN A1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改良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在晚期胆系肿瘤中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晓艳 王亚帝 +1 位作者 何东宁 哈敏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1997-1999,共3页
目的:观察改良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GEMOX)与传统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毒副反应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3月均经影像和病理组织学(穿刺活检)确诊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晚期胆道系统肿瘤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 目的:观察改良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GEMOX)与传统GEMOX方案治疗晚期胆系肿瘤的毒副反应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1年3月均经影像和病理组织学(穿刺活检)确诊的年龄在60岁以上的晚期胆道系统肿瘤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4例采用改良GEMOX方案,具体用药方案:吉西他滨900 mg·m-2静滴30 min,d1、d8;奥沙利铂80 mg·m-2静滴2 h,d1、d8,3周为一周期。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GEMOX方案联合化疗,具体用药方案:吉西他滨1 000 mg·m-2静滴30 min,d1、d8、d15;奥沙利铂100 mg·m-2静滴2 h,d1、d15,4周为一周期。所有患者化疗至少3个周期。结果:(1)毒副反应评价:观察组与对照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副反应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对照组有2例出现重度不良反应,不能耐受,3周期后拒绝治疗。2组肝功损伤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均可耐受。(2)疗效评价:观察组有效率RR(CR+PR)为20.59%。对照组RR为23.53%。2组RR率无显著差异(P>0.05)。远期疗效: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P>0.05;4.619个月vs4.522个月,10.999个月vs 10.761个月)。结论:对于晚期胆系肿瘤的化疗采用改良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组成的改良GEMOX与传统的GEMOX中位PFS和中位OS虽无显著差异,但改良GEMOX方案在毒副反应轻,易于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胆系肿瘤 吉西他滨 奥沙利铂
原文传递
mTOR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君薇 张毅 王广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50-1152,共3页
复习近年来相关文献,对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mTOR作为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节细胞的增殖、生长、分化、能量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异常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生、... 复习近年来相关文献,对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进行综述。mTOR作为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途径中重要的信号分子,在调节细胞的增殖、生长、分化、能量代谢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表达异常与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靶蛋白 PI3K/AKT/mTOR途径 消化系统肿瘤
原文传递
MMP-2、MMP-9和VEGF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君薇 张毅 穆长征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490-1493,共4页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乳腺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12例正常乳腺组织及38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MMP-2和...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与乳腺癌侵袭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0例乳腺纤维腺瘤和12例正常乳腺组织及38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VEGF、MMP-2和MMP-9的高表达率(63.2%,78.95%,71.1%)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纤维腺瘤组织(25.0%,30.0%,33.3%,35.0%,41.7%,45.0%,P<0.05).VEGF,MMP-2,MMP-9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ER及PR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乳腺癌组织中VEGF、MMP-2和MMP-9的高表达率[80.0%、85.0%,85.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4.4%、55.6%,55.6%,P<0.05),与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三种蛋白VEGF、MMP-2和MMP-9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s=0.541,0.511,0.502,P<0.01).结论 VEGF、MMP-2和MMP-9在乳腺癌中有协同作用,促进肿瘤血管形成、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癌细胞的侵袭转移.VEGF、MMP-2及MMP-9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判断乳腺癌侵袭和转移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2/代谢 基质金属蛋白酶9/代谢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代谢 乳腺肿瘤/代谢/病理学 肿瘤侵润 肿瘤转移
原文传递
淫羊藿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翟宏颖 于林楠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192-2195,共4页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和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组,除假手术组6只外其余每组12只。各组大鼠i... 目的:研究淫羊藿苷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组、模型(等容生理盐水)组和淫羊藿苷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组,除假手术组6只外其余每组12只。各组大鼠ig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14 d,末次给药1 h后行冠状动脉结扎术复制IR模型。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考察各组大鼠心肌梗死比例;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38和JNK磷酸化(p-p38、p-JNK)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比例、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组织中p-p38和p-JNK蛋白水平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淫羊藿苷各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其中高、中剂量组效果较低剂量组更明显(P<0.05)。结论:淫羊藿苷预处理对IR模型大鼠的心肌组织具有保护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细胞凋亡,下调p-p38和p-JNK蛋白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苷 大鼠 心肌组织 缺血再灌注损伤 凋亡 P38蛋白 C-JUN氨基末端激酶
原文传递
洛铂或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月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17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洛铂或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晚期NSCLC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56例采用洛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洛铂组),53例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顺铂组)... 目的探讨洛铂或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晚期NSCLC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56例采用洛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洛铂组),53例采用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治疗(顺铂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洛铂组总有效率为41.1%(23/56),顺铂组总有效率为45.3%(24/5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肾毒性、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洛铂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顺铂组[33.9%(19/56)比52.8%(28/53)](P〈0.05),两组均无因不良反应影响治疗的病例。结论洛铂或顺铂联合吉西他滨都是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方案,两者疗效相似,但洛铂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于顺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顺铂 洛铂 吉西他滨
原文传递
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月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4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2例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B组48例采用5.氟尿嘧啶... 目的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2例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B组48例采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4例,进展12例,总有效率为38.1%(16/42);B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15例,稳定11例,进展22例,总有效率为31.2%(15/4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疲劳、周围神经毒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增高、脱发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呕吐例数明显多于A组(32例比1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等同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但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雷替曲塞 奥沙利铂
原文传递
BAG-1蛋白在衣霉素诱导人肺癌A549细胞内质网应激及提高顺铂敏感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京松 王亚帝 +2 位作者 李岩欣 哈敏文 刘志良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9-104,共6页
目的:体外观察低剂量衣霉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 creticulum stress,ERS)的诱导作用,以及此过程中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1,BAG-1)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衣霉素作用后A549细胞对顺铂敏感... 目的:体外观察低剂量衣霉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 creticulum stress,ERS)的诱导作用,以及此过程中Bcl-2结合抗凋亡基因1(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 1,BAG-1)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衣霉素作用后A549细胞对顺铂敏感性的变化以及此过程中BAG-1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低剂量衣霉素作用A549细胞后ERS标志性蛋白GRP78及抗凋亡蛋白BAG-1的表达变化;MTT法测定衣霉素作用后顺铂对A549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half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变化;FCM法检测低剂量衣霉素作用后A549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衣霉素作用前后顺铂对A549细胞中BAG-1和procaspase-1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1.25μg/mL衣霉素作用A549细胞8h后,能诱导细胞发生ERS,即ERS标志性蛋白GRP78表达上调,同时BAG-1蛋白表达也明显上调(P均<0.05)。衣霉素诱导A549细胞ERS能增加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细胞发生ERS前,1.25、2.5和5μg/mL3个质量浓度的顺铂均上调BAG-1蛋白的表达(P均<0.05),但2.5和5μg/mL顺铂诱导BAG-1蛋白上调量均小于1.25μg/mL组(P<0.05);细胞发生ERS后,与单纯ERS未给予顺铂干预的细胞组比,1.25、2.5和5μg/mL3个质量浓度的顺铂均下调BAG-1蛋白的表达(P均<0.05),且下调量与顺铂浓度呈正比。2.5和5μg/mL顺铂能通过ERS途径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在此过程中BAG-1和procaspase-12蛋白表达均下调(P均<0.05)。结论:BAG-1蛋白可能是ERS和顺铂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之一,且ERS凋亡途径可能是顺铂诱导肺癌细胞凋亡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衣霉素 顺铂 细胞凋亡 Bcl-2相关凋亡素 内质网应激 BAG-1蛋白
原文传递
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丛雪 王亚帝 +1 位作者 哈敏文 刘维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2年第24期2226-2228,共3页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48例经免疫组化证实ER、PR、HER-2阴性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4例患者单用卡培他滨2... 目的:观察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三阴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48例经免疫组化证实ER、PR、HER-2阴性的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其中24例患者单用卡培他滨2500mg·m-2,分早晚两次口服,连服14d,21d为1个周期;24例患者接受卡培他滨+顺铂方案:顺铂30mg·m-2静脉滴注,d1~d3,卡培他滨1250mg·m-2,分两次口服,连续服用14d,21d为1个周期。观察2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卡培他滨单药组与联合化疗组完成疗程数分别为(4.2±0.9)和(4.0±0.7)个疗程。卡培他滨单药组与联合化疗组有效率分别为29.2%和33.4%。其中,卡培他滨单药组24例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个月,1年生存率为65.7%;联合化疗组24例患者中位TTP为6个月,1年生存率为67.7%。卡培他滨单药组Ⅲ度手足综合征多于联合化疗组,联合化疗组毒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白细胞降低、乏力等,经对症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卡培他滨联合顺铂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疗效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顺铂 三阴性乳腺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