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药物应用状况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胥丽霞 孟秀君 +9 位作者 侯率 费学萍 康志伟 高素兰 徐瑞珍 孙美波 宋晓 杨岗 吴敬湘 王秀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33-1036,共4页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药物应用现状,为改进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由乡村医生对辽宁省本溪县、西丰县、阜新县、建平县、大洼县、庄河市6个县市141个乡镇的4274例... 目的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阿司匹林药物应用现状,为改进缺血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现况调查,由乡村医生对辽宁省本溪县、西丰县、阜新县、建平县、大洼县、庄河市6个县市141个乡镇的427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患者的基本信息及应用阿司匹林的状况,根据阿司匹林应用情况将患者分为规律服药组、不规律服药组和未服药组,并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二级预防知识讲座、实施规范化管理,3个月后随访比较管理前、后上述患者的阿司匹林应用状况。结果 3个组管理前、后阿司匹林的应用率分别是34.44%和60.57%(规律服药组)、55.76%和30.22%(不规律服药组)、9.80%和9.17%(未服药组);男性、年收入低、脑血管病亚型及神经功能预后(MRS评分)是影响阿司匹林应用率的重要因素。结论辽宁省农村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阿司匹林应用率低,性别、脑血管病亚型、经济水平及神经功能预后显著影响阿司匹林的应用率,在农村进行缺血性脑血病二级预防的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阿司匹林应用率,建立一套完整的脑血管病防治管理体系非常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 阿司匹林药物应用 二级预防
下载PDF
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希真 陶增珖 +7 位作者 周义新 李东力 胡玲美 陈庭才 鲁志新 李忠远 梁国政 罗维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76-118株免疫猪制备特异性转移因子(STF),对流行性出血热(EHF)62例早期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其中,STF组(STF+综合疗法)37例,对照组(综合疗法)25例,两组有可比性。经临床使用证明,STF配合综合疗法,对EHF早期...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76-118株免疫猪制备特异性转移因子(STF),对流行性出血热(EHF)62例早期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其中,STF组(STF+综合疗法)37例,对照组(综合疗法)25例,两组有可比性。经临床使用证明,STF配合综合疗法,对EHF早期病人有显著疗效。STF可以提高EHF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在退热、促进血小板复常、减少出血倾向及预防肾脏损害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在提高越期率、缩短治愈时间等方面的效果较对照组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免疫疗法 转移因子
下载PDF
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姜涛 《中国民康医学》 2014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辽宁省大洼县第一医院治疗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小骨窗微创组)56例,对照组(常规大骨瓣... 目的:观察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辽宁省大洼县第一医院治疗的1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小骨窗微创组)56例,对照组(常规大骨瓣开颅组)54例,术后观察两组患者死亡率、总有效率、并发症等情况,以优、良、中、差四个等级,以及死亡率、有效率和并发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优28例,良14例,中8例,差4例,死亡2例,死亡率3.6%,有效率7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术后再出血2例,颅内感染1例,脑疝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并发率8.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脑出血清除术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好于常规大骨瓣开颅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死亡率低等优势,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骨窗 高血压性脑出血 大骨瓣开颅
下载PDF
联合用药治疗高血压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兴忠 《辽宁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患者 联合用药治疗 临床分析 硝苯地平 阿替洛尔 联合治疗 氢氯噻嗪 平稳降压 临床疗效 应用后
下载PDF
乌司他丁抗手术侵袭丁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祝大巍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5期95-95,共1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腹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143例腹部中大型手术病人分为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78例),试验组在术前1天及术后1、2、3天分别给予乌司他丁20万单位静脉输入,而对照仅作常规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腹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143例腹部中大型手术病人分为试验组(65例)和对照组(78例),试验组在术前1天及术后1、2、3天分别给予乌司他丁20万单位静脉输入,而对照仅作常规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结果术后并发症:试验组5例(7.6%),而对照组18例(23.07%),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无死亡,对照组死亡1例。结论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机体免疫有保护作用,减少手术侵袭,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腹部手术 并发症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在基底动脉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姜涛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期66-67,共2页
目的:分析在基底动脉瘤中应用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的对象为2005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77例基底动脉瘤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血管内治疗组)39例,对照组(传统治疗组)38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基底动脉瘤患者... 目的:分析在基底动脉瘤中应用血管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实验的对象为2005年7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77例基底动脉瘤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血管内治疗组)39例,对照组(传统治疗组)38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基底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4.9%,显著高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患者比例为2.6%,显著低于对照组,计算P<0.05,差异明显。结论:与传统开颅手术比较,血管内治疗能够明显提高基底动脉瘤患者手术成功率,同时能够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治疗 基底动脉瘤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再次手术探讨(附21例报告)
7
作者 祝大巍 《中国医学工程》 2012年第6期77-77,79,共2页
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的再次手术,在原因、诊断及决定再次手术,消除首次手术后出现威胁生命的并发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近2年来共收治21例腹部手术后因近期肠梗阻而再次手术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腹部手术后 再次手术 术后近期 肠梗阻 并发症
下载PDF
经额入路与经颞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对比
8
作者 姜涛 张可帅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4期471-471,共1页
目的探索观察经额入路与经颞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经额入路组)56例,对照组(经颞入路组)54... 目的探索观察经额入路与经颞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10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经额入路组)56例,对照组(经颞入路组)54例,术后观察两组手术后拔出引流管的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引流管平均留置时间(h):67.0±4.6,平均住院时间(d):21.2±4.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额入路微创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良好,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短,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额入路 经颞入路 脑出血
下载PDF
乳腺术后出血原因及诊治方法研究
9
作者 王润柱 李春亮 +1 位作者 赵建国 王大伟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14期1666-1666,共1页
目的:总结乳腺术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月5例乳腺术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出血见于术后1-2天,主要表现局部肿胀、平缓的隆起、腋窝左右不对称、压迫膨隆部分有黏土状抵抗感或“咕... 目的:总结乳腺术后出血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8年1月5例乳腺术出血的病例资料。结果:出血见于术后1-2天,主要表现局部肿胀、平缓的隆起、腋窝左右不对称、压迫膨隆部分有黏土状抵抗感或“咕噜”样手感。如持续出血应采用清创缝合、加压包扎,保持皮瓣、防止坏死。结论:乳腺术后出血重在预防、术中止血彻底、坚持手术操作干净、解剖层次清晰、术后加压包扎可靠、减少患肢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原因 乳腺 诊治方法 术后出血 预防方法 加压包扎 临床表现 病例资料
下载PDF
咳嗽晕厥3例报告
10
作者 杨春普 《辽宁医学杂志》 1999年第1期49-50,共2页
1病例摘要例1男患,75岁。因反复咳嗽、咯痰2年,复发1周入院。既往无癫痫、高血压、糖尿病史。无烟、酒嗜好。查体:体温36.4℃,脉搏76次/分,血压16/12kPa。神志清,呼吸平稳,桶胸。听诊:双肺散在干鸣,右肺... 1病例摘要例1男患,75岁。因反复咳嗽、咯痰2年,复发1周入院。既往无癫痫、高血压、糖尿病史。无烟、酒嗜好。查体:体温36.4℃,脉搏76次/分,血压16/12kPa。神志清,呼吸平稳,桶胸。听诊:双肺散在干鸣,右肺底少许湿罗音。心音低钝,心律齐,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晕厥 脑缺血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65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桑宪良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5年第6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老年 临床特点
下载PDF
创伤性膈肌破裂18例临床分析
12
作者 王润柱 董志 +1 位作者 龙厚积 柳志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09年第12期1378-1378,共1页
创伤性隔肌破裂多见于严重复合伤。随着交通事故增多,发病率明显增加。现将我院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关键词 膈肌创伤 复合伤
下载PDF
喉癌组织恶性度与颈淋巴结转移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琰 田静 +1 位作者 任重 关超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160-162,共3页
采用五因素评点法对40例喉鳞癌进行组织学和临床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恶性度与T分期无相关性,浸润方式弥散及恶性度高(评分≥11)的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有完整肿瘤边界者及恶性度低(评分≤10)者。提示喉癌组织恶... 采用五因素评点法对40例喉鳞癌进行组织学和临床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组织恶性度与T分期无相关性,浸润方式弥散及恶性度高(评分≥11)的肿瘤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率显著高于有完整肿瘤边界者及恶性度低(评分≤10)者。提示喉癌组织恶性度在预测颈淋巴结转移上有实用价值,可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淋巴结 肿瘤转移 喉肿瘤 组织恶性度
原文传递
大肠结核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墨飞 王宇凤 +1 位作者 李鑫 张德巍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0-442,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结核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大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女性患者占多数,年龄19~76(44.5±10.5)岁,术前误诊率72.7%(16/22)。腹痛、腹部肿块和大便习惯改变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目的:探讨大肠结核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大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女性患者占多数,年龄19~76(44.5±10.5)岁,术前误诊率72.7%(16/22)。腹痛、腹部肿块和大便习惯改变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全消化道造影、结肠镜及腹腔镜病理活检有利于大肠结核的诊断,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学检查。22例患者因误诊或并发症分别行病变肠段局部切除、回盲部或右半结肠切除、肠粘连松解、脓肿清除及探查性手术,术后联合抗结核治疗6~24(8.2±5.3)个月。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20(55.8±15.5)个月,治愈19例,3例症状缓解。结论:大肠结核误诊率高,手术多因误诊或并发症而进行,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正确的手术方法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胃肠/外科学 结核 胃肠/诊断 结肠疾病
原文传递
癌化学治疗与伪膜性肠炎
15
作者 韩少良 崔向东 柳树林 《齐鲁肿瘤杂志》 1997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癌化学治疗与伪膜性肠炎韩少良崔向东*柳树林伪膜性肠炎是侵袭小肠、结肠的一种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因病损的粘膜表面有伪膜形成,故称为伪膜性肠炎。本病的发生绝大多数与近期接受抗生素的治疗有关,因此又称为抗生素相关性... 癌化学治疗与伪膜性肠炎韩少良崔向东*柳树林伪膜性肠炎是侵袭小肠、结肠的一种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因病损的粘膜表面有伪膜形成,故称为伪膜性肠炎。本病的发生绝大多数与近期接受抗生素的治疗有关,因此又称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ntibiotic-as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化学疗法 伪膜性肠炎
原文传递
微小胃癌的入射线诊断体会
16
作者 杨树彬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 1997年第2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胃癌 X线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