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区蒙古族的蒙语传承与民族意识养成——辽宁西部阜新地区烟台营子村的语言生活民族志
1
作者 王志清 陈曲 《西部蒙古论坛》 2011年第1期45-50,128,共9页
烟台营子村是一个青少年群体多转用汉语的蒙古族聚居村落,当下村落生活中存在蒙古族儿童学习蒙语倍感困难、青年群体自觉学习蒙语的现象,在涉及族群认同的语言态度方面,村民们集体地形成"蒙语为母语"的共识。与遭遇的蒙语传... 烟台营子村是一个青少年群体多转用汉语的蒙古族聚居村落,当下村落生活中存在蒙古族儿童学习蒙语倍感困难、青年群体自觉学习蒙语的现象,在涉及族群认同的语言态度方面,村民们集体地形成"蒙语为母语"的共识。与遭遇的蒙语传承困境对比,村民们的民族意识并未式微,在民俗生活中体现出根基论族群认同的特点,在与外界的互动关系中呈现出工具论认同的倾向。蒙语的传承与民族意识的养成过程构成了农区蒙古族村落的语言生活民族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区蒙古族 蒙语传承 民族意识 族群认同 民族志
全文增补中
论冀蒙辽交界地区的民族关系——兼评王志清《语言民俗与农区蒙古族村落的文化变迁》
2
作者 逯宏 《西部蒙古论坛》 2012年第1期76-80,127-128,共9页
冀蒙辽交界地区在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里五千多年前的红山诸文化遗址,是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共同起点,也是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同根同源的关键证据。但是,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毕竟差异很大,各民族间和谐稳定... 冀蒙辽交界地区在中国北方民族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里五千多年前的红山诸文化遗址,是草原文明与中原文明的共同起点,也是草原民族与中原民族同根同源的关键证据。但是,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传统文化毕竟差异很大,各民族间和谐稳定、包容共存的局面不会一蹴而就。王志清的《语言民俗与农区蒙古族村落的文化变迁》一书,以辽西地区一个蒙古族村落为个案,是探讨该地区的民族问题的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蒙辽交界地区 红山文化 民族关系 《语言民俗与农区蒙古族村落的文化变迁》
全文增补中
批判与眷恋 萧红笔下的人与自然 被引量:4
3
作者 金鑫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5-79,91,共6页
关键词 萧红研究 研究视角 “抗日”主题 《生死场》 《呼兰河传》
下载PDF
摇摆:作为存在状态与艺术状态——张晓风《秋千上的女子》新论
4
作者 白晶玉 黎保荣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7年第2期31-32,共2页
“摇摆”是一种存在状态,艺术亦因其摇摆才充满张力与美感。张晓风的《秋千上的女子》是“摇摆”之佳作,它突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其大气与深刻、丰富与细腻、古今生命之间的“摇摆”更新着读者的期待视野,以期作为存在和艺术状态的“... “摇摆”是一种存在状态,艺术亦因其摇摆才充满张力与美感。张晓风的《秋千上的女子》是“摇摆”之佳作,它突破了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其大气与深刻、丰富与细腻、古今生命之间的“摇摆”更新着读者的期待视野,以期作为存在和艺术状态的“摇摆”表现着深层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千上的女子》 摇摆 存在状态 艺术状态
下载PDF
升腾在大西北的生命体验——夏冠洲散文印象
5
作者 王科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40-43,共4页
本文论析了新疆作家夏冠洲的散文集《消逝的画幅》的三个艺术特征 :情感的震撼性。
关键词 夏冠洲 散文 艺术特征
下载PDF
背影——寻根
6
作者 董春华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6年第1期62-63,共2页
关键词 《背影》 传统文化精神 纪实散文 朱自清 季羡林 真精神 先生
下载PDF
时变俗移:从春节的娱乐活动看农区蒙古族的文化变迁——以烟台营子村近年来的春节娱乐活动为例
7
作者 王志清 陈曲 《西部蒙古论坛》 2011年第4期82-89,125,共9页
近年来在辽宁省西部的蒙古族聚居村落——烟台营子村的春节娱乐活动中,蒙古族传统的民间文艺逐渐式微,而在蒙古族村民进城市打工等生计方式的变更,当地蒙古语言失语现象严重、蒙古族"载歌载舞载酒"的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作用下... 近年来在辽宁省西部的蒙古族聚居村落——烟台营子村的春节娱乐活动中,蒙古族传统的民间文艺逐渐式微,而在蒙古族村民进城市打工等生计方式的变更,当地蒙古语言失语现象严重、蒙古族"载歌载舞载酒"的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作用下,大众文化在村落中强势兴起。农区蒙古族春节的娱乐活动呈现出传统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此消彼长、杂糅并存的表象。从民族学的视角审视村落当下的春节娱乐活动,剖析农区蒙古族文化变迁的特点,提出文化自觉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区蒙古族 民间文艺 大众文化 文化变迁 文化自觉
全文增补中
关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趋向的理论思考(2) 被引量:1
8
作者 皇甫晓涛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3期7-11,41,共6页
关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趋向的理论思考(2)皇甫晓涛三、渗透与融合:美的功能趋向与边缘美学的独立品格当代美学一方面向玄妙艰深的思辨范畴挺进,一方面又褪尽文饰,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蔓延。技术美学、劳动美学、环境美学、科学美学... 关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趋向的理论思考(2)皇甫晓涛三、渗透与融合:美的功能趋向与边缘美学的独立品格当代美学一方面向玄妙艰深的思辨范畴挺进,一方面又褪尽文饰,向生活的深度和广度蔓延。技术美学、劳动美学、环境美学、科学美学、演讲美学、服装美学、旅游美学、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美学 理论思考 研究趋向 美学变革 技术美学 传统美学 现实起点 美学研究 科学结构 功能结构
下载PDF
赵本山小品的语言修辞艺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徐建华 《现代语文(高中版)》 2002年第6期46-48,共3页
关键词 赵本山 小品 语言修辞艺术 '望文生义' 对立性
下载PDF
农区蒙古族聚居村落中蒙语的变迁与传承困境——烟台营子村蒙语使用状况调查
10
作者 王志清 《西部蒙古论坛》 2009年第4期68-74,128,共9页
笔者通过田野作业考察了东北地区一个农区蒙古族聚居村落——烟台营子村的蒙语使用状况。描述了蒙语使用的变迁历程,分析了村民们的语言转用现象,语言习惯的形成过程,语言态度的成因,探讨了农区蒙古族在文化变迁过程中民族语言的传承困境。
关键词 语言习惯 语言态度 民族语言传承 习俗化
全文增补中
也谈《项链》的主题
11
作者 蒋永清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1期85-86,共2页
《外国文学研究》八○年第一期刊登了董星南同志的《项链三题》一文,认为我国解放后关于《项链》主题(“讽刺小市民或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的一般看法不够正确,应该是“对小资产阶级中少数人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思想作了深刻的揭露,客观... 《外国文学研究》八○年第一期刊登了董星南同志的《项链三题》一文,认为我国解放后关于《项链》主题(“讽刺小市民或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的一般看法不够正确,应该是“对小资产阶级中少数人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思想作了深刻的揭露,客观上反映出了他们的经济地位极端脆弱不稳,在资产阶级的残酷剥削下,终究逃不脱破产的结局。”我认为这种观点仍然不够准确,不尽全面。《项链》的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普通的小资产阶级妇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资产阶级 玛蒂尔德 虚荣心 经济地位 主题 思想性格 外国文学研究 小市民 不择手段 社会环境
下载PDF
小议杜牧诗塑造人物形象之特点
12
作者 那强 《社会科学辑刊》 1982年第3期39-39,共1页
中国的古典诗歌从《诗经》开始就出现了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而《离骚》中的“导夫先路”的忠臣,曹操的“老骥伏枥”的壮士和陶渊明“戴月荷锄归”的解甲归田的农夫,都为后来诗歌的表现人物形象提供了经验。唐代诗歌发展到一个高峰,运用... 中国的古典诗歌从《诗经》开始就出现了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而《离骚》中的“导夫先路”的忠臣,曹操的“老骥伏枥”的壮士和陶渊明“戴月荷锄归”的解甲归田的农夫,都为后来诗歌的表现人物形象提供了经验。唐代诗歌发展到一个高峰,运用诗歌表现出的人物形象则更加丰满动人。宋代孙洙称杜牧《秋夕》中的形象“通身灵活”。这个评语也可用来概括他诗中的其他形象特点。杜牧诗中的形象,既鲜明生动又富于感情,塑造方法亦不单一。首先,他能在典型环境中完成形象塑造。《赠别》诗(其一)中,诗人这样描写一个袅娜优美的少女形象。“娉娉嫋嫋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种将其放在十里扬州众里夺魁的写法,同白居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议 扬州 人物形象 诗经 曹操 杜牧 古典诗歌 塑造方法 形象塑造 陶渊明
下载PDF
谈“指人呼告”和“拟人呼告”
13
作者 张德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8-29,共2页
谈“指人呼告”和“拟人呼告”张德明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把"呼告"作为一种积极修辞的手法列入了修辞格,解释说:"话中撇了对话的听者或读者,突然直呼话中的人或物来说话的,名叫呼告辞。"又说:"呼告也同比拟和示现一... 谈“指人呼告”和“拟人呼告”张德明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一书中把"呼告"作为一种积极修辞的手法列入了修辞格,解释说:"话中撇了对话的听者或读者,突然直呼话中的人或物来说话的,名叫呼告辞。"又说:"呼告也同比拟和示现一样发生在情感急剧处,而且带有比拟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感情 感情激动 表达效果 语言艺术化 感情强烈 表达对象 锦州师范学院 语义搭配 五指山 万泉河
下载PDF
广告的妙引巧连
14
作者 姚晓波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43-43,共1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告事业也日趋繁荣起来。广告不但在促进生产、搞活流通、传播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很多广告作品以其颇具匠心的新奇性、艺术性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要使广告收...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广告事业也日趋繁荣起来。广告不但在促进生产、搞活流通、传播信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了色彩,很多广告作品以其颇具匠心的新奇性、艺术性给人以很高的艺术享受。 要使广告收到较好的宣传效果,广告作品的语言必须精雕细琢,刻意求新。引用作为一种修辞手段,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广告语言之中,而且在引用方式上变化多端,异彩纷呈。 广告中的引用内容,主要是成语、惯用语等人们非常熟悉的语句,作者巧妙地把广告的主要信息内容镶嵌或连接在引用的语句上,造成独特的艺术效果,达到宣传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白兔 广告作品 引语 主要信息 宣传效果 引用方式 儿童故事 语句 成语 广告语言
下载PDF
略论晚唐五代艳情词兴盛的原因
15
作者 赵洪义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8年第6期126-127,共2页
由于被压抑已久的情爱心理适逢崇尚声色的晚唐五代,由于词体自身具备的抒写艳情的优越性,促使晚唐五代艳情词达到了全面的兴盛。这虽然有其媚俗性,但确是对陈腐呆板的封建礼教的一次猛烈的撞击,也是晚唐五代艳情词提供给读者的一种最摄... 由于被压抑已久的情爱心理适逢崇尚声色的晚唐五代,由于词体自身具备的抒写艳情的优越性,促使晚唐五代艳情词达到了全面的兴盛。这虽然有其媚俗性,但确是对陈腐呆板的封建礼教的一次猛烈的撞击,也是晚唐五代艳情词提供给读者的一种最摄人心魄和最沁人心脾的审美新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五代 艳情词 崇尚声色 压抑心理 媚俗性
下载PDF
语言潜显理论价值初探 被引量:9
16
作者 夏中华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3-18,共6页
语言潜显理论是语言学的新理论。它有助于认识语言的本质 ,建立新的语言观 ;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 ,充实语言学的理论系统 ;更新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提高语言学的研究品位 ;科学地揭示语言发展规律 ,预测语言走向。这种理论对语文工作也有... 语言潜显理论是语言学的新理论。它有助于认识语言的本质 ,建立新的语言观 ;扩大语言研究的视野 ,充实语言学的理论系统 ;更新语言学的研究方法 ,提高语言学的研究品位 ;科学地揭示语言发展规律 ,预测语言走向。这种理论对语文工作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潜显理论 价值 语言观 语言研究 研究方法 语言实践
原文传递
真应怜爱读香菱 被引量:4
17
作者 苏萍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51-262,共12页
香菱既是《红楼梦》中结构型人物,又是集女儿美为一体的女孩。她融钗黛可卿三美为一身,兼具湘云之天然,晴雯之率真,是一位具有民女乐观善良品格的大家闺秀,也是曹雪芹借女儿书写完美人性的典范。本文试图解析甄英莲完美人性的心理依据... 香菱既是《红楼梦》中结构型人物,又是集女儿美为一体的女孩。她融钗黛可卿三美为一身,兼具湘云之天然,晴雯之率真,是一位具有民女乐观善良品格的大家闺秀,也是曹雪芹借女儿书写完美人性的典范。本文试图解析甄英莲完美人性的心理依据与形象意义,以便更好地解读"红楼"真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甄英莲 完美人性
原文传递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新释
18
作者 于全有 《语文月刊》 1999年第4期33-34,共2页
一陶渊明《桃花源记》中,在叙述到进入桃花源的渔人看到的景象时,有"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语。关于这句话的释义问题,学术界习惯上往往多将其释义为"男女衣着,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关键词 桃花源记 陶渊明 释义 语境条件 学术界 叙述 义项 解释 段玉裁 原文
原文传递
“原应叹息”是《红楼梦》的一条结构线索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悦 《红楼梦学刊》 1983年第3期123-140,共18页
曹雪芹对元、迎、探、惜四春是放在一起统一构思的。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提到:“……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 曹雪芹对元、迎、探、惜四春是放在一起统一构思的。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提到:“……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现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中作女史去了。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甲戌本有脂斋夹批曰:“原也、应也、叹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结构线索 惜春 探春 大观园 曹雪芹 甲戌本 宝玉 家族 元春
原文传递
我心中的楼塔房
20
作者 朴尚佑 张玄平 《译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4-198,共15页
岁月在流逝,可那小小的一间房屋,却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永远留在我的心中.二十八岁那一年,我第一次亲眼目击了位于三层建筑物楼顶上的那间小房.我之所以说是目击,是想说明当时我受到的冲击有多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