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于天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5期159-160,共2页
目的针对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明确科学治疗在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100例老年眩晕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用药的基础... 目的针对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明确科学治疗在神经内科老年眩晕患者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100例老年眩晕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用药的基础上融合中医推拿疗法治疗。分析老年眩晕的病因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主要包括慢性主观性头晕、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后循环缺血、心境障碍、前庭神经元炎、偏头痛等,其中慢性主观性头晕(36%)、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27%)等原因占主导。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用药的基础上融合中医推拿疗法能够帮助老年眩晕患者有效控制病情,并不断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眩晕 神经内科 中医推拿疗法 病因分析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关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5期73-74,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开展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开展依达拉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血小板粘附率、凝血酶原时间、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为(10.54±2.30)分、ADL评分为(62.60±18.60)分、血小板粘附率为(50.10±2.30)%、凝血酶原时间为(17.30±2.50)s;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为(15.90±2.10)分、ADL评分为(42.20±21.60)分、血小板粘附率为(56.40±2.10)%、凝血酶原时间为(13.20±2.10)s;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血小板粘附率、凝血酶原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4.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兼治标本,强化疗效,改善患者受损神经,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血通注射液 联合 依达拉奉 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关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9期91-92,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发病至给药时间<3 h的患者作为研究组A组(32例),发病至给药时间介于3~4.5 h的患者作为研究组B组(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阿替普... 目的分析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发病至给药时间<3 h的患者作为研究组A组(32例),发病至给药时间介于3~4.5 h的患者作为研究组B组(3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将同期发病至住院<4.5 h实施常规治疗的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参照组。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研究组A组患者中,治愈20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研究组B组患者中,治愈19例,显著进步10例,进步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参照组患者中,治愈15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1%。研究组A组及研究组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组与研究组B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4±5.4)分,研究组B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0±4.7)分,参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9.9±5.2)分。研究组A组及研究组B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组与研究组B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3 h或介于3~4.5 h期间实施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时间窗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晓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19期161-161,共1页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出138例,回顾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结... 目的探析心理护理在脑卒中患者焦虑以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出138例,回顾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护理2周后,两组的SAS、SDS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P <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降幅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心理护理的应用促进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护理 脑卒中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崔晓朋 王惠芳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1期33-34,共2页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鉴于脑卒中的发生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多有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等后遗症,所以对于脑卒中,在一级预防尚不是很完善的我国... 近年来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鉴于脑卒中的发生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很高,多有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等后遗症,所以对于脑卒中,在一级预防尚不是很完善的我国,发生后及时的救治和其后的康复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康复治疗,对于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存在很多争议的脑卒中来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康复
下载PDF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肢体瘫痪患者肢体康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马晓云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21期195-195,共1页
目的探析脑卒中肢体瘫痪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肢体瘫痪患者中选出100例,以护理方法为分组依据,分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运... 目的探析脑卒中肢体瘫痪患者临床护理服务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肢体瘫痪患者中选出100例,以护理方法为分组依据,分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8周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8周后的NIHS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在发病早期促进脑侧支循环建立,促进受损神经细胞的修复,重建运动反射,恢复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肢体瘫痪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FUGL-MEYER
下载PDF
瑞替辅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早期脑栓塞8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伟 崔晓朋 +1 位作者 齐爱华 潘龙云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4期56-57,共2页
目的观察瑞替辅酶(r-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早期脑栓塞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例急性脑栓塞患者,均应用0.9%氯化钠溶液10mL+瑞替辅酶(r-PA)18mg静推。半小时后再重复静脉给药1次。同时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比较溶栓前以... 目的观察瑞替辅酶(r-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早期脑栓塞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例急性脑栓塞患者,均应用0.9%氯化钠溶液10mL+瑞替辅酶(r-PA)18mg静推。半小时后再重复静脉给药1次。同时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30mg,每日2次。比较溶栓前以及溶栓后半小时、24h、14d神经功能评分(NIHSS)及疗效评定。24h后复查MRI,若梗死灶直径≥3cm,或梗死面积≥20cm2,加用甘露醇、甘油等脱水治疗。1个月后行改良Rankin评分。结果 8例均通过瑞替辅酶(r-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1例因口腔牙龈出血未重复用药。7例2周后NIHSS评分均明显改善,1例用药后无效。结论只需严格掌握溶栓治疗的时间窗、适应证及禁忌证,应用瑞替辅酶(r-PA)联合依达拉奉在早期脑栓塞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瑞替辅酶(r-PA) 依达拉奉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潘龙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期185-186,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9例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再出血6h以内最多见,占20.3%,再出血与血压控制不理想及抗凝药物应用等因素相关。结论:血压控制在200/110mmH...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39例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再出血6h以内最多见,占20.3%,再出血与血压控制不理想及抗凝药物应用等因素相关。结论:血压控制在200/110mmHg以下,合理应用抗凝药物等可减少再出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再出血
下载PDF
以卒中为首发症状的颅内肿瘤18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权成峰 崔晓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4681-4681,共1页
关键词 脑肿瘤/诊断 脑血管意外/诊断
下载PDF
以脑血管病为主要表现的老年人低血糖误诊18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晓朋 权成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3期4595-4595,共1页
关键词 低血糖症/诊断 误诊 脑梗塞/诊断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11
作者 吕彦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18期102-103,共2页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90例脑血栓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90例脑血栓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及住院时间、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后,两组CSS和MBI评分均优于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S评分(8.15±2.50)分低于对照组的(10.48±2.2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I评分(60.55±7.50)分高于对照组的(52.15±5.4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5.45±2.50)d短于对照组的(28.40±2.50)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571,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86.45±5.80)分高于对照组的(72.45±4.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793,P<0.05)。结论 对脑血栓患者实施积极的优质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并且护理质量提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效果非常理想,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栓 优质护理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下载PDF
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的临床效果分析
12
作者 于天照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2期46-48,共3页
目的分析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脑部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消除率、术后恢复时间、恢复率及手术前后... 目的分析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脑部血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肿消除率、术后恢复时间、恢复率及手术前后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肿消除率33.33%高于对照组的16.67%,术后恢复时间(5.32±2.20)d短于对照组的(10.35±1.4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14.89±0.46)分、神经功能评分(12.97±1.4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3.36±4.83)、(10.11±1.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介入对于脑部血肿具有良好的消除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血肿消除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改善患者术后结局,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提升整体的神经内科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介入 脑部血肿 神经内科
下载PDF
脑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13
作者 权成峰 崔晓朋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25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脑外伤导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脑外伤后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中结果成活30例,死亡6例。成活的病例经半年以上的随访,恢复良好19例,中、重残9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重... 目的探讨脑外伤导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6例脑外伤后脑梗死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6例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中结果成活30例,死亡6例。成活的病例经半年以上的随访,恢复良好19例,中、重残9例,植物生存2例。结论重型脑外伤患者容易并发脑梗死,重视脑外伤的早期救治是预防和治疗脑外伤后脑梗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脑梗死 综合治疗
下载PDF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8例临床特点分析
14
作者 童兴剑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3期165-166,共2页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OBS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相似,脑栓塞是主要的病因,栓子主要为心源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突出症状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及意识障碍,影像学特征... 目的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TOB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TOBS危险因素与脑卒中相似,脑栓塞是主要的病因,栓子主要为心源性,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突出症状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及意识障碍,影像学特征为丘脑、上位脑干、小脑上部、枕叶、颞叶内侧面多发梗死灶,双侧丘脑蝶型梗死灶具有特征性。治疗后死亡1例,恶化3例,有效2例,显效1例,治愈1例。结论 TOBS预后差,病死率及致残率高,提高认识,重视危险因素的控制,早期血管再通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分析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后合并肺栓塞7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宋维良 聂英娥 李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1期99-100,共2页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后合并肺栓塞(PT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PTE的诊断率。方法对210例急性脑卒中7例发生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PTE的发生率3.33%,死亡率28.57%,多在脑卒中发病后1-3周内出现。结论 PTE... 目的分析急性脑卒中后合并肺栓塞(PTE)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PTE的诊断率。方法对210例急性脑卒中7例发生PT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后偏瘫患者PTE的发生率3.33%,死亡率28.57%,多在脑卒中发病后1-3周内出现。结论 PTE在急性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中发生率和死亡率都较高,临床应积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卒中 肺栓塞
下载PDF
以短暂脑缺血发作为首发的脑出血11例分析
16
作者 齐爱华 《药物与人》 2015年第1期263-263,共1页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指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及体征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可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留神经功能缺损。大多急诊医生的观念认为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先兆,易导致脑梗死。但在临床中发现TIA也可以成为出血...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指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及体征一般持续10-20分钟,多在1小时内可缓解,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不留神经功能缺损。大多急诊医生的观念认为TIA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先兆,易导致脑梗死。但在临床中发现TIA也可以成为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发症状。有些脑出血以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为临床表现。如果不注意鉴别,可能导致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脑缺血发作 首发症状 脑出血 神经功能缺损 出血性脑血管病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表现 急诊医生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45例分析
17
作者 齐爱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5期2990-2991,共2页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治疗
下载PDF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杰 石强 崔晓朋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61-562,共2页
目的探讨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ICA梗死绝大多数以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首发表现。第Ⅷ对颅神经受累是其特征性表现。MRI上表现为桥脑外下侧或(和)小脑中脚区域的梗死。... 目的探讨小脑前下动脉(AICA)梗死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AICA梗死绝大多数以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为首发表现。第Ⅷ对颅神经受累是其特征性表现。MRI上表现为桥脑外下侧或(和)小脑中脚区域的梗死。AICA梗死预后较好,但有可能进展为基底动脉梗死。结论AICA梗死的诊断主要依靠MRI,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前下动脉梗死 影像学
原文传递
早老素:阿尔茨海默病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彭丹涛 许贤豪 刘伟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3-55,共3页
关键词 早老素 阿尔茨海默病 分子遗传学 老年性痴呆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腰椎穿刺放脑脊液预防脑血管痉挛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丽宏 宋仁兴 刘伟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04年第2期146-147,共2页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CVS SAH 脑脊液 预防措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