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6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丽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2期285-286,共2页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39例溶栓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溶栓再通率提高,心力衰竭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缩短。结... 目的观察双联抗血小板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39例溶栓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给予双联抗血小板药,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溶栓再通率提高,心力衰竭并发症减少,住院天数缩短。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降低病死率,降低心力衰竭等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溶栓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黎姝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2期140-141,共2页
目的评价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的基础上,替罗非班联合急诊采取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人选标准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 目的评价在常规抗凝、抗血小板的基础上,替罗非班联合急诊采取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人选标准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替罗非班,对照组微量泵持续泵入普通肝素。所有患者均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疗程均为2~3d。观察两组心电图改变、血小板聚集率、PCI术后血流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PCI术后血流情况和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有明显好转(P<0.01);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下降(P<0.01),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标准治疗基础上能进一步减少心肌缺血事件,改善PCI术后的冠脉血流,同时又具有较好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盐酸替罗非班 介入疗效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丽杰 《辽宁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19-119,共1页
本文回顾性分析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造影资料,以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关键词 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患者 冠脉造影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朱黎姝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期213-214,共2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160mg,观察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缬沙坦80~160mg,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基础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应用缬沙坦能提高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充血性心力衰竭 疗效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5
作者 于洋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7期132-133,共2页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围术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接受盐酸替罗非班和基础... 目的观察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PCI围术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我院接收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接受盐酸替罗非班和基础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浆C反应蛋白、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和支架内血栓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C反应蛋白水平(2.2±0.6)mg/L,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275.4±24.6)ng/L,心肌肌钙蛋白(52.4±1.6)ng/L,支架内血栓2例;对照组患者血C反应蛋白水平(4.1±0.4)mg/L,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693.4±27.4)ng/L,心肌肌钙蛋白(82.4±1.3)ng/L,支架内血栓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效果显著,患者各项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依那普利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于洋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6期39-40,共2页
目的探索在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中,将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26例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基... 目的探索在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选择中,将阿托伐他汀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226例患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基本组与复合组,两组患者入院后都需要接受常规治疗,基本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服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复合组患者则需在基本组治疗方案上加入依那普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具体的指标情况。结果复合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基本组,且各项指标也要优于基本组患者,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比较后差异极为明显(P<0.05)。结论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药物治疗当中,将依那普利及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的效果较好,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依那普利 联合 阿托伐他汀 效果
下载PDF
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洋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22期105-106,共2页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分别接受缬沙坦和疗常规药物治,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血管疾病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20例,对照组120例,分别接受缬沙坦和疗常规药物治,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和心血管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舒张压(84.5±1.2)mm Hg,收缩压(148.5±1.7)mm Hg,治疗总有效率91.7%,心血管事件8例;对照组患者舒张压(89.4±1.6)mm Hg,收缩压(138.4±2.8)mm Hg,治疗总有效率81.7%,心血管事件20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血压水平更趋于正常水平,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 心血管疾病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8
作者 陈丽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1期5079-5080,共2页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2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辛伐他汀,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2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辛伐他汀,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7.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1.8%,对照组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提高疗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药物疗法 肝素 低分子量/治疗应用 斯伐他汀/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