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和改进检察委员会制度研究
1
作者 张成民 《科园月刊》 2010年第17期13-14,共2页
在工作实践中,检察委员会存在着办事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范围不明确、工作制度不健全等等问题,导致检察委员会的决策水平、议事质量、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如何提高检察委员会的决策水平、议事质量和工作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 在工作实践中,检察委员会存在着办事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范围不明确、工作制度不健全等等问题,导致检察委员会的决策水平、议事质量、工作效率不高,因此,如何提高检察委员会的决策水平、议事质量和工作效率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笔者试从分析提高检察委员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加强和改进检察院检察委员制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委员会 制度缺陷 改进措施
下载PDF
对渎职罪中“徇私”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范铁升 《科园月刊》 2010年第11期8-9,共2页
近年来,由于渎职类犯罪案件逐年上升,特别是徇私舞弊型渎职犯罪成为了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而这一焦点又集中在对徇私问题的探讨上。在我国现行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中有14条明确规定了“徇私”或“徇私舞弊”,其... 近年来,由于渎职类犯罪案件逐年上升,特别是徇私舞弊型渎职犯罪成为了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工作者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而这一焦点又集中在对徇私问题的探讨上。在我国现行刑法第九章渎职罪中有14条明确规定了“徇私”或“徇私舞弊”,其中除了第397条规定的“徇私”是作为加重情节来处理的以外,其他的都是作为犯罪构成要件来规定。如何理解和认定徇私,直接涉及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及一罪与数罪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法规 “徇私”的界定
下载PDF
关于监外执行立法的几点建议
3
作者 梁维忠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1-53,共3页
监外执行法律制度,从其创立至现在,走过了很长的历程,不断在丰富和发展,日趋完善。总的来看,监外执行法律制度基本上能够与我国司法实践相适应。近年来,为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轻缓刑事政策广泛适用,人民法院判处非监禁刑的人员比重日益... 监外执行法律制度,从其创立至现在,走过了很长的历程,不断在丰富和发展,日趋完善。总的来看,监外执行法律制度基本上能够与我国司法实践相适应。近年来,为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轻缓刑事政策广泛适用,人民法院判处非监禁刑的人员比重日益上升,监外执行法律工作日显突出,监外执行法律制度与现实情况略有脱节,监外执行法律亟需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外执行 立法 建议
下载PDF
论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以刑讯逼供为由翻供的原因及对策
4
作者 付宝雨 《科园月刊》 2010年第17期19-20,共2页
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以其遭受刑讯逼供为由而翻供的情形大量存在,由于审查、鉴别的难度较大,从而增加了公诉人案件审理的复杂性,如何应对,则成为摆在每个公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从分析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阶段... 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以其遭受刑讯逼供为由而翻供的情形大量存在,由于审查、鉴别的难度较大,从而增加了公诉人案件审理的复杂性,如何应对,则成为摆在每个公诉人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从分析犯罪嫌疑人在审查起诉阶段翻供的原因和特点入手,进而提出应对以刑讯逼供为理由的翻供的对策,以更好的提高公诉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讯逼供 翻供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完善
5
作者 范铁升 《今日财富》 2017年第21期124-124,共1页
检察官是参与司法活动的重要人员,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与检察官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是静止的,社会实践是动态的,法律规范的静止性与社会实践的动态性之间的断层,促成了司法自由权的存在。检察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恰... 检察官是参与司法活动的重要人员,司法公正与效率的实现与检察官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是静止的,社会实践是动态的,法律规范的静止性与社会实践的动态性之间的断层,促成了司法自由权的存在。检察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及自由裁量权的运用恰恰弥合了这种断层。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是指,检察官在行使检察权的过程中,遇到法律规定较抽象或者有弹性的情形时,为了实现更合理的目标或者达到更好的效果,可以依照法律原则或精神对具体问题作出相对自由的选择、判断与处理,它具有合法性、依附性、合理性等特征。本文将从对比分析我国与具有代表性的国外检察官自由裁量权制度的角度,提出对完善我国公诉阶段检察官自由裁量权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察官自由裁量权 公诉阶段 具体建议 自由权 公正与效率 静止性 污点证人制度 相对不起诉
原文传递
对刑事加害方为精神病患者的如何完善救助机制
6
作者 马悦 《今日财富》 2017年第21期126-126,共1页
目前我国约14亿人口中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群达到2千余万,约占人口总数的1.4%,且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精神类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占居首位,如此庞大的人群,使人触目惊心,而在此基础上具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达到3万之多,此类人群... 目前我国约14亿人口中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群达到2千余万,约占人口总数的1.4%,且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精神类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占居首位,如此庞大的人群,使人触目惊心,而在此基础上具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达到3万之多,此类人群如监管不到位,极其容易导致暴力类刑事案件的出现,也会给许多受害者造成身体上的伤害,甚至可能会威胁到生命安全。鉴于实践中存在的诸多因素,上述具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患者在实施不法侵害行为以后没能及时有效的被送到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而是仍然置留在社会中,这样就无法从根源上杜绝暴力类刑事案件的发生,从而出现再次危害社会的行为,然而完善相应的救助机制已经迫在眉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暴力倾向 救助机制 国家补偿机制 补偿金 加害方 刑事案件 法律后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