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娇 黄润华 +1 位作者 张艳丽 宋吉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6,101,共4页
设计并合成了三种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衍生物脂肪酸型长链离子液体,考察了离子液体的油溶性、腐蚀性和抗磨减摩性,探讨了这些离子液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DBU衍生物脂肪酸型离子液体均具有良好的油... 设计并合成了三种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DBU)衍生物脂肪酸型长链离子液体,考察了离子液体的油溶性、腐蚀性和抗磨减摩性,探讨了这些离子液体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可行性。结果表明,DBU衍生物脂肪酸型离子液体均具有良好的油溶性、对铜片无腐蚀性,同时能够改善油品的抗磨减摩性能。为高品质添加剂研制和开发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添加剂 润滑油 性能测试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氢泵高效分离低氢气体 被引量:2
2
作者 崔福军 范姝艾 +3 位作者 代岩 潘东伟 吴雪梅 贺高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7,95,共8页
提出质子交换膜氢泵的低氢气体分离方法,依据H2极高的电化学选择性解离传递实现常压下的H2分离,利用质子交换膜阻隔阴阳极间的气体渗透,建立了H2的回收率、氢泵能量效率与氢泵的操作电压、H2与CO2混气组成及流量之间的实验关联.在较低... 提出质子交换膜氢泵的低氢气体分离方法,依据H2极高的电化学选择性解离传递实现常压下的H2分离,利用质子交换膜阻隔阴阳极间的气体渗透,建立了H2的回收率、氢泵能量效率与氢泵的操作电压、H2与CO2混气组成及流量之间的实验关联.在较低的H2含量范围内(进料中H2体积分数小于33.3%),H2回收率达到95%以上.混气中的H2含量越低,氢泵的能量效率越高(接近65%).进一步利用非氟质子交换膜的芳杂环主链空间位阻效应,实现了高纯度H2分离(H2纯度大于99.99%),降低了质子交换膜氢泵的制氢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氢泵 氢气分离 非氟质子交换膜 回收率 能量效率
下载PDF
有机质环境中微塑料的分离提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娇 王鑫 +3 位作者 宋吉亮 刘畅 赵博雅 韩冰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2-76,共5页
总结了各种化学消解方法在有机质环境中提取和分离微塑料的应用,阐述了不同方法对微塑料聚合物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方法的适用环境,提出了微塑料今后分离提取的研究方向及研究重点。
关键词 微塑料 有机质 分离 提取
下载PDF
对聚异丁烯苯酚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娇 宋吉亮 +2 位作者 裴尧 代新英 韩冰雁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34-736,共3页
以高活性聚异丁烯和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对聚异丁烯苯酚(PIBP),考察催化剂、溶剂、温度和时间对PIBP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化锆为催化剂,正己烷为溶剂,在100℃反应3 h,能够得到高选择性的对聚异丁烯苯酚,产物具有... 以高活性聚异丁烯和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对聚异丁烯苯酚(PIBP),考察催化剂、溶剂、温度和时间对PIBP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氯化锆为催化剂,正己烷为溶剂,在100℃反应3 h,能够得到高选择性的对聚异丁烯苯酚,产物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活性聚异丁烯 对聚异丁烯苯酚 燃油添加剂
下载PDF
化学氧化法氧化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宋吉亮 李禹辉 +1 位作者 王娇 代岩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79-484,共6页
概述了近年来化学试剂氧化多环芳烃的研究情况,对萘、蒽、菲和芘的化学氧化法进行文献调研,分类综述了过氧化叔丁醇、双氧水、氧气及高价金属盐等氧化剂氧化多环芳烃的方法工艺。分别通过介绍不同氧化剂下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溶... 概述了近年来化学试剂氧化多环芳烃的研究情况,对萘、蒽、菲和芘的化学氧化法进行文献调研,分类综述了过氧化叔丁醇、双氧水、氧气及高价金属盐等氧化剂氧化多环芳烃的方法工艺。分别通过介绍不同氧化剂下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溶剂等。目前前3种氧化剂在萘、蒽、菲的氧化均有报道,而芘的氧化报道及应用较少。通过概述目前多环芳烃氧化的发展现状,希望为芘及其他多环芳烃的氧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过氧化氢氧化 偏高碘酸钠氧化 化学氧化
下载PDF
锰催化烯烃的反马氏硼氢化实验研究
6
作者 宋吉亮 张雨来 王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2,共4页
研究了锰催化烯烃的反马氏硼氢化反应,以苯乙烯和联硼酸频那醇酯为模型反应的底物,观察了配体、催化剂、溶剂、添加剂、氢源、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溶液中氯化锰为催化剂、叔丁醇钾为添加剂、甲... 研究了锰催化烯烃的反马氏硼氢化反应,以苯乙烯和联硼酸频那醇酯为模型反应的底物,观察了配体、催化剂、溶剂、添加剂、氢源、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四氢呋喃溶液中氯化锰为催化剂、叔丁醇钾为添加剂、甲醇为氢源、联吡啶为配体时,以60℃反应10 h产率最高,得到分离收率为84.6%的反马氏硼氢化产物;产物的结构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碳谱及红外光谱分析等表征方法得以确认。此反应催化体系具有原料绿色易得、条件温和、实验操作简单等优点。同时,该反应首次以锰盐/配体的催化体系实现了烯烃反马氏硼氢化反应,得到了相应的有机硼化合物,也为合成大分子化合物及药物中间体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马氏硼氢化反应 烯烃 联硼酸频那醇酯 锰催化剂
下载PDF
柔性含醚季鏻侧链聚砜阴离子交换膜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崔福军 刘勇 +3 位作者 张扬 张帆 吴雪梅 贺高红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4,共9页
燃料电池为氢能高效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案,阴离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季鏻碱性功能基团常连接大体积供电基团提升耐碱性,但阻碍OH-传导。本文提出具有高传导和碱稳定性的柔性含醚季鏻功能侧链,季鏻阳离子与聚砜主链间的含醚脂肪... 燃料电池为氢能高效利用提供了解决方案,阴离子交换膜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季鏻碱性功能基团常连接大体积供电基团提升耐碱性,但阻碍OH-传导。本文提出具有高传导和碱稳定性的柔性含醚季鏻功能侧链,季鏻阳离子与聚砜主链间的含醚脂肪间隔基团增强了侧链柔性,促进季鏻功能基团聚集;醚氧原子比N、C原子电负性更强,可提高亲水性;季鏻连接的三(2,4,6-三甲氧基苯基)大空间位阻通过阻隔OH^(-)进攻提升膜的碱稳定性。结果表明,柔性含醚季鏻侧链型聚砜阴离子交换膜显示出极低的溶胀率(约10%),较高的氢氧根离子电导率(80℃下为79.6 mS/cm)和优异的耐碱性(80℃、1 mol/L NaOH热碱溶液浸泡168 h后,氢氧根离子电导率保持率超过90%,而拉伸强度仅下降约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阴离子交换膜 季鏻碱性基团 氢氧根离子电导率 碱稳定性
下载PDF
氮掺杂石墨烯锚定Fe_(2)O_(3)用作锂离子电池高性能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米盼盼 郭明钢 +1 位作者 代岩 张旭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8-142,147,共6页
以石墨烯为导电基底,通过调控多巴胺的添加顺序,成功地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负载Fe_(2)O_(3)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表明,平均尺寸约为20 nm的Fe_(2)O_(3)均匀分布在氮掺杂石墨烯片表面。所制备的氮掺杂石墨烯负载Fe_(2)O_... 以石墨烯为导电基底,通过调控多巴胺的添加顺序,成功地制备了氮掺杂石墨烯负载Fe_(2)O_(3)复合材料。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表征结果表明,平均尺寸约为20 nm的Fe_(2)O_(3)均匀分布在氮掺杂石墨烯片表面。所制备的氮掺杂石墨烯负载Fe_(2)O_(3)复合材料展现了良好的锂离子存储性能,在0.1 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容量可以达到1434 mA·h/g,并在2 A/g下循环480次依然保持初始容量的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氮掺杂 石墨烯 Fe_(2)O_(3)
下载PDF
石墨烯基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及其储能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米盼盼 李媛 +1 位作者 郭明钢 代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3-129,共7页
以氧化石墨烯为结构诱导试剂,以葡萄糖酸锌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制备二维氮掺杂多孔碳。氧化石墨烯可以诱导二维结构的形成,并且高温炭化得到的石墨烯可有效地改善多孔碳材料的电子传输能力,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离子可在高温下挥发继而作为造... 以氧化石墨烯为结构诱导试剂,以葡萄糖酸锌为碳源,尿素为氮源制备二维氮掺杂多孔碳。氧化石墨烯可以诱导二维结构的形成,并且高温炭化得到的石墨烯可有效地改善多孔碳材料的电子传输能力,葡萄糖酸锌中的锌离子可在高温下挥发继而作为造孔剂改善多孔碳的孔道结构,而尿素引入的氮原子可以提供赝电容改善电化学性能。通过尿素用量以及炭化温度的调控,优化二维氮掺杂多孔碳的制备条件,以其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超级电容器中,展现了优异的性能。结果表明:在0.1A/g的电流密度下,二维氮掺杂多孔碳电极展现了176.8F/g的容量,在10A/g下依旧可以保持71.9%的倍率。以二维氮掺杂多孔碳为电极制备的对称电容器在5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0次后依然可以保持初始容量的80.4%,展现了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氧化石墨烯 氮掺杂多孔碳 葡萄糖酸锌 二维结构
下载PDF
噻二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研究进展
10
作者 宋吉亮 李宬学 +1 位作者 王娇 代岩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61-863,共3页
综述了近年来噻二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含黄原酸结构的噻二唑衍生物添加剂、含二硫键结构的噻二唑衍生物添加剂、硼酸酯(盐)类噻二唑衍生物添加剂、含酰胺结构的噻二唑衍生物添加剂、噻二唑希夫碱添加剂、含酯或... 综述了近年来噻二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含黄原酸结构的噻二唑衍生物添加剂、含二硫键结构的噻二唑衍生物添加剂、硼酸酯(盐)类噻二唑衍生物添加剂、含酰胺结构的噻二唑衍生物添加剂、噻二唑希夫碱添加剂、含酯或醚结构的噻二唑衍生物添加剂等一系列单一噻二唑润滑油添加剂。此外,还介绍了纳米颗粒与噻二唑衍生物的复合润滑油添加剂,该类复合润滑油添加剂能够显著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的摩擦性能。提出了制备油酸型噻二唑衍生物润滑油添加剂、噻二唑类离子液体润滑油添加剂及噻二唑纳米微粒润滑油添加剂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二唑衍生物 润滑油添加剂 抗磨减摩 抗氧化 极压性能
下载PDF
消解液强度对微塑料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王娇 王鑫 +4 位作者 刘畅 赵博雅 代新英 韩冰雁 贺高红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809-2812,共4页
以7种常见的塑料颗粒为研究对象,探究60℃的恒温条件下消解液浓度、消解时间对塑料颗粒表面特征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5%NaOH作为消解液,60℃处理24 h,微塑料的表面特征及质量变化最小。
关键词 微塑料 预处理 消解液 质量 形态
下载PDF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催化CO_(2)环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12
作者 宋吉亮 侯健 +1 位作者 王娇 代岩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7,共7页
基于近几年用于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加成反应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的发展,从其设计思路、理化性质、催化性能以及优缺点等方面,综述了负载型COFs和本征型COFs研究进展。最后对设计、开发高效环氧化物与CO_(2)环加成反应催化剂提... 基于近几年用于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化物加成反应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的发展,从其设计思路、理化性质、催化性能以及优缺点等方面,综述了负载型COFs和本征型COFs研究进展。最后对设计、开发高效环氧化物与CO_(2)环加成反应催化剂提出设想和展望,以期为CO_(2)环加成反应的多相催化剂的合成提供一定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环氧化物 环加成反应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多相催化
下载PDF
一种电加热过滤漏斗装置的研制及应用
13
作者 宋吉亮 孟凡强 +2 位作者 张新 王娇 代岩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4期178-181,共4页
设计、制作了一种电加热的热过滤漏斗装置,该装置包括加热区、滤液接收区、加热装置、温控装置、电源开关和箱体,无需明火,只需在通电加热的条件下,就可实现易析出物质的分离提纯。该装置在进行固液分离操作时,可使固液混合物的温度保... 设计、制作了一种电加热的热过滤漏斗装置,该装置包括加热区、滤液接收区、加热装置、温控装置、电源开关和箱体,无需明火,只需在通电加热的条件下,就可实现易析出物质的分离提纯。该装置在进行固液分离操作时,可使固液混合物的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以进行有效的过滤分离,避免溶液中的溶质在温度下降时析出大量晶体而影响分离效果。该装置具有性能稳定、操作简便、温度可控、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化学、化工及环境科学专业等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过滤漏斗 电加热 设计 制作
下载PDF
海洋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与鉴定
14
作者 王娇 代新英 宋吉亮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454-3458,共5页
综述了海洋环境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以便引起人们对微塑料危害的高度重视。介绍了目前检测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为进一步准确提取和检测海洋系统中有机物提供研究方向。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微塑料... 综述了海洋环境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以便引起人们对微塑料危害的高度重视。介绍了目前检测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为进一步准确提取和检测海洋系统中有机物提供研究方向。提出了未来需要进一步分析不同环境因素对微塑料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及微塑料中有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含量、毒性、分布以及迁移等方面,为研究海洋环境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有机污染物 毒性 鉴定
下载PDF
区域科技创新的评价与分析研究——以营口地区为例
15
作者 闫志刚 《科技资讯》 2022年第1期174-180,共7页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增长极之间出现的"空心化"区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现实的问题。营口市处于五点一线的经济发展辐射带动边缘地带,经济发展陷入动能不足、环保约束大的困境,亟需寻找新的路径...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增长极之间出现的"空心化"区域发展动力严重不足,是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现实的问题。营口市处于五点一线的经济发展辐射带动边缘地带,经济发展陷入动能不足、环保约束大的困境,亟需寻找新的路径解决发展难题。为避免这些欠发达集中连片区域失去创新发展动能,陷入发展滞长陷阱,拉大区域发展差距。该文提出通过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的思路,扶持一个新的有一定辐射能力的次增长极,与主要增长极呼应驱动,增补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和新动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协调推动区域发展。通过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共三级包括20项指标),应用熵权法对营口市及周边六地级市进行定量分析,分析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同时应用定性分析,论证营口市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可行性及路径并提出对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协同发展 技术指标 次增长极 熵值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