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贾迎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14期151-152,共2页
目的比较并研究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对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3例... 目的比较并研究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对粘连性肠梗阻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2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63例,对照组患者6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进行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对患者采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进行治疗,促进患者的恢复,减轻患者治疗中的痛苦,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可以促进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 传统开腹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下载PDF
探讨高频电刀对腹腔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贾迎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7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对腹腔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腹腔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中抽取14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手术刀做切口,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频电...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对腹腔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腹腔手术治疗的患者当中抽取14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手术刀做切口,观察组患者采用高频电刀做手术切口。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分析,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观察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高频电刀对简化手术流程、减少术中出血量等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在一定的情况下,它能导致手术切口愈合延迟,并引发诸多的并发症,所以临床中应尽可能不用高频电刀做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电刀 腹腔手术 切口愈合 影响
下载PDF
不同手术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孙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经乳晕弧形切口展开手术治疗。对比... 目的研究探讨不同手术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6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进行手术,观察组患者经乳晕弧形切口展开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瘢痕可接受率、切口甲级愈合率以及乳房基本对称率均要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时候,发现观察组患者优越性显示非常明显,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治疗乳腺纤维瘤的过程中,相对于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方法,经乳晕弧形切口治疗措施优越性显示的更为明显,有效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且对乳房的美观效果影响较小,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乳腺纤维瘤 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贾迎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目的本次试验将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分析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5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为... 目的本次试验将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分析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5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为了保证公平性,采用随机法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则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两组的治疗成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从手术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4%(3/29),对照组为17.24%(5/29),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并发症为感染,即切口感染和呼吸道感染,其次则为胆漏。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疼痛度的对比分析中,均以观察组的治疗成效更为优异。在手术时间的控制上,观察组为(35.21±8.82)min,对照组则为(48.33±6.54)min;观察组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为(15.32±5.13)h,对照组为(27.51±9.11)h;在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为(23.24±4.57)h和(6.31±1.17)d,对照组则为(45.20±8.78)h和(11.29±0.60)d。在疼痛度的评分中,观察组为(2.31±0.92)分,对照组则为(6.33±1.54)分。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方案更佳。结论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效果显著,有利于推动手术的顺利进行,并能够节约手术时间,在手术安全性上给予了患者更多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胆囊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5
作者 贾迎光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第32期73-73,共1页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7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 目的研究探讨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9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数均为47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开始进食时间与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胆囊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方式进行治疗,效果确切,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结石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腹腔镜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6
作者 孙轲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1期67-68,共2页
目的本次试验将对比腹腔镜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切实分析。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基... 目的本次试验将对比腹腔镜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在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切实分析。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2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措施,观察组则为腹腔镜切除术,对比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从治疗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其次,在C反应蛋白水平值上,观察组为(56.80±7.70)mg/L,对照组为(91.40±16.50)mg/L,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治疗期间的并发症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4.6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63%,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治疗方案更佳。最后,我们对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的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5.31%,对照组则为87.50%。结论采用腹腔镜切除术能够更好地为急性胆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提供治疗支持,有利于缩短治疗用时,节约手术时间,其次,在并发症上有效地避免感染、粘连问题,极大的为患者的康复治疗提供医疗服务。患者的治疗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切除术 传统开腹手术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围手术期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胃溃疡伴胃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
7
作者 孙轲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第20期52-53,共2页
目的本次试验将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两种形式对老年胃溃疡伴有胃穿孔的患者实施病情改善治疗,观察临床应用成效和患者反馈。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老年胃溃疡伴有胃穿孔,在自愿参... 目的本次试验将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两种形式对老年胃溃疡伴有胃穿孔的患者实施病情改善治疗,观察临床应用成效和患者反馈。方法本次试验选取了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前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其均诊断为老年胃溃疡伴有胃穿孔,在自愿参与试验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108例患者作为调研对象。在分组上,为了保证公平性为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n=54)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n=54)则为腹腔镜手术,并对患者的治疗围手术期进行讨论分析。结果从治疗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周的VAS评分表现有差异,在手术后1 d和手术后1 d的评分分别为(3.31±0.50)分和(0.78±0.23)分,对照组为(5.33±1.02)分和(1.69±0.41)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其手术出血量、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统计中,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数据用时短于对照组。此外,从并发症情况上看,观察组的发生率为5.56%(3/54),对照组则为11.11%(6/54),组间差异显著。结论腹腔镜手术能够更好地协助患者得到治疗,在特殊部位的穿孔、以及溃疡穿孔较大的患者的治疗上也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当然,这对手术医师的操作技术也有较高的要求。从本次试验结果中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案更具优势,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并有着良好的康复治疗效果。采用腹腔镜手术形式能够更好地为老年胃溃疡伴胃穿孔患者提供治疗,有利于缓解疼痛度,控制出血量等关键性指标,患者的康复速度更快,对治疗的认可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胃溃疡伴胃穿孔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