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1
作者 王安钰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0年第2期28-29,共2页
为了对危险废物进行科学处理,分析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监管力度和措施手段有待加强,存在一定的市场分割和区域垄断现象,上下游产业转型增加了经营风险。提出了促进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策略:强... 为了对危险废物进行科学处理,分析了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监管力度和措施手段有待加强,存在一定的市场分割和区域垄断现象,上下游产业转型增加了经营风险。提出了促进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产业发展的策略:强化市场运行机制,释放产业发展需求,严格行业监督管理,规范危险废物处理处置企业发展,完善危险废物经济政策,保证产业稳固发展,培育行业高端企业,提升产业整体水平,保证我国危险废弃物得到有效管理,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实现我国相关产业科学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废物 产业发展 市场模式
下载PDF
基于导则模型计算的污染地块挥发性有机物空气、土壤气限值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苏燕 程卫国 +5 位作者 李亚斌 孙野 王鑫 郭传正 侯海盟 王坚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121-129,共9页
我国主要采用风险评估导则模型模拟VOCs在污染地块土壤中的扩散迁移和进入室内外暴露点,系统分析模型预测扩散后的气体浓度鲜有研究。文章基于导则模型,研究了31种VOCs的空气允许浓度及对应的土壤气限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呼吸暴露产... 我国主要采用风险评估导则模型模拟VOCs在污染地块土壤中的扩散迁移和进入室内外暴露点,系统分析模型预测扩散后的气体浓度鲜有研究。文章基于导则模型,研究了31种VOCs的空气允许浓度及对应的土壤气限值。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呼吸暴露产生的人体健康风险达到可接受阈值时,VOCs室内空气允许浓度为1.6×10^(−5)~25(居住用地)和2.9×10^(−5)~60 mg/m3(工业用地),部分VOCs室内空气允许浓度远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VOCs的土壤气-室内空气衰减因子为1.9×10^(−6)~5.6×10^(−5)(居住用地)和8.4×10−7~2.4×10^(−5)(工业用地),低于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EPA)推荐值3~4个数量级;31种VOCs基于蒸气入侵的土壤气筛选值分别为1.3~5.7×10^(5)(居住用地)和5.8~3.0×10^(6) mg/m3(工业用地),较EPA土壤气筛选值高约3~4个数量级,大多数土壤气筛选值高于嗅阈值。研究结果可为VOCs污染地块土壤气筛选值的制定和使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块 挥发性有机物 风险评估 蒸气入侵 土壤气 衰减系数 嗅阈值
下载PDF
典型电镀污泥污染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侯海盟 祁国恕 +3 位作者 李宝磊 孔德勇 曾乐 陈明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7期140-142,共3页
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会产生电镀污泥,其成分复杂,重金属含量高,若不妥善处理,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调查研究区典型电镀污泥的产生情况,然后开展浸出毒性分析、资源利用性分析和工业分析,以明确其污染特性。结果表明,电镀污... 电镀废水处理过程会产生电镀污泥,其成分复杂,重金属含量高,若不妥善处理,极易造成二次污染。本文结合具体案例,调查研究区典型电镀污泥的产生情况,然后开展浸出毒性分析、资源利用性分析和工业分析,以明确其污染特性。结果表明,电镀污泥样品的重金属浸出毒性较高,部分超过相关国家标准限值,并且氟化物含量高,环境风险大;污泥中铁、铜、镍、锌、铬等金属含量较高,具有一定的资源化回收潜力;电镀污泥含水率高,热值较低,不宜进行焚烧处置,对其进行源头减量化可以进一步降低环境风险,减少处置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污泥 重金属 危险废物 污染特性
下载PDF
BDD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废乳化液 被引量:2
4
作者 侯海盟 祁国恕 +5 位作者 王坚 李宝磊 孔德勇 赵岩 陈明 曾乐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1,共6页
废乳化液是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液,属于危险废物。通过实验研究了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废乳化液的降解效果,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质种类及浓度、初始pH值和反应温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可有... 废乳化液是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液,属于危险废物。通过实验研究了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处理废乳化液的降解效果,考察了电流密度、电解质种类及浓度、初始pH值和反应温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可有效降解废乳化液中的有机物,当采用Na_(2)S_(2)O_(8)为电解质,电流密度超过60 mA/cm^(2)时,降解4 h后COD降解率达到99%以上,单位质量(1 kg)COD降解能耗最大,约25 kW·h/kg。电流密度由20 mA/cm^(2)增加至60 mA/cm^(2)时,COD去除率可提高13%左右,单位能耗也会随之增加;电流密度为60 mA/cm^(2)时,采用Na_(2)S_(2)O_(8)作为支持电解质降解2 h, COD降解率比NaCl和Na_(2)SO_(4)作为电解质高10%以上;提高反应温度和保持酸性条件均有利于增强COD降解效果。动力学分析表明:BDD电极电化学氧化降解废乳化液的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电流密度<60 mA/cm^(2)时,一级反应动力学常数κ与电流密度基本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DD电极 电化学 废乳化液 电流密度 电解质 动力学
原文传递
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工艺处理乳化液废水 被引量:3
5
作者 侯海盟 祁国恕 李宝磊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82-85,共4页
对汽车配件厂废乳化液、切削液的混合废水采用掺硼金刚石电极(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规模为12 m^(3)/d。采用BDD电极,加入过硫酸钠作为电解质,电流密度控制在50~80 mA/cm^(2),电解反应时间约3 h,对工艺进行长时间运行以... 对汽车配件厂废乳化液、切削液的混合废水采用掺硼金刚石电极(BDD电极)电化学氧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规模为12 m^(3)/d。采用BDD电极,加入过硫酸钠作为电解质,电流密度控制在50~80 mA/cm^(2),电解反应时间约3 h,对工艺进行长时间运行以考察电化学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出水COD、氨氮、石油类浓度分别低于300、30、20 mg/L,COD、石油类的去除率均大于99%,出水水质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及《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 21/1627—2008)。该工艺具有设备简单、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运行稳定等优点,可为同类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化液废水 电化学 BDD电极 危险废物
原文传递
污染地块土壤多氯联苯风险筛选值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崔勇 陈果 +3 位作者 宁禹航 李亚斌 王安钰 王坚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676-4685,共10页
污染地块土壤多氯联苯(PCBs)污染主要来自含PCBs电力设备封存点的泄漏及非故意产生源,建立土壤PCBs筛选标准是开展PCBs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和修复的基础.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统计了典型PCBs单体的占比,并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推导了... 污染地块土壤多氯联苯(PCBs)污染主要来自含PCBs电力设备封存点的泄漏及非故意产生源,建立土壤PCBs筛选标准是开展PCBs污染地块调查、评估和修复的基础.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统计了典型PCBs单体的占比,并基于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模型推导了污染地块土壤PCBs风险筛选值.结果表明,不同商用PCBs混合物中共平面PCBs总量(ΣCo⁃PCBs)占比为0.01%~16.10%,难以代表PCBs的总体风险水平.研究建立了PCBs总量、指示性PCBs总量(ΣId⁃PCBs)及ΣCo⁃PCBs等3个指标共同作为土壤PCBs筛选值体系,敏感用地和非敏感用地情景下,PCBs总量、ΣId⁃PCBs、ΣCo⁃PCBs分别为2.10、0.24、0.03mg·kg^(-1)和6.20、0.71、0.09mg·kg^(-1).通过6个含PCBs电容器地下封存点485个污染土壤样品的分析,进一步证明了仅控制ΣCo⁃PCBs将低估PCBs污染风险,采用本研究提出的3个指标进行筛选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评估PCBs污染地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地块 土壤 多氯联苯 筛选值 风险评估 毒性当量因子 修复目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