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东黄花甸-苏子沟地区南辽河岩群里尔峪岩组变沉积岩碎屑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杨仲杰 邓颖 +5 位作者 赵岩 姜春宇 王晓晗 苏特 豆世勇 刘长纯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4-132,共19页
辽东黄花甸—苏子沟地区南辽河岩群里尔峪岩组主要为一套原岩以含硼火山-沉积夹陆源碎屑岩的变质岩石组成,岩石类型主要为长英质粒状岩石(浅粒岩-变粒岩组合)。前人长期在该活动带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区域构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 辽东黄花甸—苏子沟地区南辽河岩群里尔峪岩组主要为一套原岩以含硼火山-沉积夹陆源碎屑岩的变质岩石组成,岩石类型主要为长英质粒状岩石(浅粒岩-变粒岩组合)。前人长期在该活动带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区域构造、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以及构造演化等方面积累了大量资料,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但是,有关其里尔峪岩组的变质作用时代、沉积时代、源区特征以及辽河岩群乃至整个胶-辽-吉活动带的大地构造属性和形成的构造演化过程长期以来存在着裂谷开启-闭合模式、弧-陆碰撞模式和陆-陆碰撞模式的争论。笔者旨在辽东黄花甸-苏子沟等地区开展1∶5万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黄花甸—苏子沟地区里尔峪岩组的透闪斜长变粒岩、电气黑云二长变粒岩和黑云斜长变粒岩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锆石阴极发光图像特征和锆石U-Pb(LAICP-MS,下同)年代学测试,综合限定研究区里尔峪岩组变质沉积岩的物质来源、原岩形成时代及变质变形时代。测试结果显示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具核-边结构,核部具振荡环带,Th/U值较高(Th/U=0.02~2.37),表明部分锆石来源于岩浆,少部分锆石来源于后期的变质变形作用。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碎屑锆石U-Pb年龄分别得到~1 900 Ma、~2 182 Ma和~2 511 Ma三个主峰值以及~2 030 Ma、~2 076 Ma、~2 110 Ma、~1 900 Ma、~2 312 Ma、~2 452 Ma、~2 715Ma、~2 796Ma、~3 537Ma等8个次峰值。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研究区里尔峪岩组的原岩形成时代应晚于~2 030 Ma,其沉积作用应发生于2 030~1 946 Ma;峰期变质作用年龄为~1 900Ma,变质变形作用应发生于1 837~1 946Ma。该区里尔峪岩组碎屑锆石的年龄频谱特征显示,其沉积物主要来源于胶-辽-吉活动带内2 000~2 200 Ma的中酸性岩浆岩、辽吉花岗岩及辽河岩群火山岩,少部分来自北侧龙岗地块的太古宙结晶基底。胶-辽-吉活动带至少还存在一期2 000~2 100Ma的中酸性岩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尔峪岩组 碎屑锆石 LA-ICP-MS-U-Pb年代学 地质意义 辽东黄花甸苏子沟地区
下载PDF
内蒙古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振祥 周福华 +1 位作者 崔栋 李月新 《地质与资源》 CAS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北东向断裂带的构造裂隙中,矿体呈脉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属中高温热液矿床.该矿床处于大兴安岭中南部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带上,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铜... 道伦达坝铜多金属矿床主要产于北东向断裂带的构造裂隙中,矿体呈脉状,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充填交代型脉状矿床,属中高温热液矿床.该矿床处于大兴安岭中南部的锡林浩特-霍林郭勒多金属成矿带上,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铜多金属多期成矿.矿体规模为中小型,形态较复杂,厚度较稳定,组分较均匀到不均匀,围岩蚀变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多金属矿 矿床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矿床成因 道伦达坝 内蒙古
下载PDF
中国东北部陆缘贵金属有色金属区域热动力成矿模式 被引量:6
3
作者 邢树文 孙景贵 +2 位作者 李月新 赵明 殷嘉飞 《地质与资源》 CAS 2007年第4期241-251,共11页
从东北部陆缘贵金属、有色金属矿集区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入手,应用成矿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初步确立不同成矿系统的形成条件和时空演化的成矿动力学模式,即太古宙陆核演化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动力学模式,元古宙裂陷盆地... 从东北部陆缘贵金属、有色金属矿集区典型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入手,应用成矿系统的理论和方法,初步确立不同成矿系统的形成条件和时空演化的成矿动力学模式,即太古宙陆核演化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动力学模式,元古宙裂陷盆地演化与层状铅锌矿床成矿动力学模式,古生代古亚洲洋形成-封闭与块状硫化物矿床成矿动力学模式,中生代岩石圈演化与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动力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部陆缘 贵金属 有色金属 成矿模式
下载PDF
老公营子井田煤层煤质特征
4
作者 何保 李振南 +1 位作者 张莹 董洋 《洁净煤技术》 CAS 2017年第5期50-55,共6页
为合理利用老公营子井田煤,基于老公营子井田的地质概况、含煤地层的沉积旋回及煤的物化性质,对井田煤的煤质特征进行工业分析,分析煤的化学组分含量与煤层埋深的关系,确定煤的工业性能和用途。结果表明,井田煤的宏观煤岩组分以亮煤和... 为合理利用老公营子井田煤,基于老公营子井田的地质概况、含煤地层的沉积旋回及煤的物化性质,对井田煤的煤质特征进行工业分析,分析煤的化学组分含量与煤层埋深的关系,确定煤的工业性能和用途。结果表明,井田煤的宏观煤岩组分以亮煤和暗煤为主,显微煤岩组分以镜质组为主。原煤化学组分含量在煤层埋深200~350 m内变化较明显,而后随着埋深的增加,变化波动较稳定,其中水分平均6.09%~10.28%,灰分平均16.93%~25.80%,硫分平均0.78%~1.47%,挥发分平均大于37%,其他稀散元素及放射性元素含量少,属于中灰、中硫型煤。根据全区平均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恒湿无灰基高位发热量以及透光率,确定本井田煤属于中低发热量的2号褐煤。由于井田煤为中低发热量、热稳定性较差且与CO_2化学反应性好、焦油产率中等煤样,可作为动力用煤、气化用煤和炼油用煤原料,经济价值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公营子井田 煤质特征 工业分析 工艺性能 工业用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