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评价策略研究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张丽媛
车殿强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九中学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成才之路》
2018年第13期97-98,共2页
-
基金
辽宁省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课题“基于教学评价培养生物学科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XH201701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评价不是学习过程的终结,而是为了服务于学习,教师可以利用评价发现教学设计中的缺陷,改进教学方法。学生应形成自评、互评的良好习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文章从三个不同的方面举例说明教师应如何评价学生,指导学生自评、互评,从而提升学生生物核心素养。
-
关键词
高中生物
教学评价
策略
核心素养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导入的探讨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丽媛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九中学
-
出处
《成才之路》
2016年第18期50-51,共2页
-
文摘
教师能否有效地设计导入,直接关系到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文章以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5 章第1 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一课为例,简单分析不同的导入方式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
-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导入
生态系统的结构
情境
效率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三单·六步”化学课堂导学模式的构建
- 3
-
-
作者
李世勇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九中学
-
出处
《中学化学》
2016年第12期1-3,共3页
-
文摘
课改的主力是教师,核心在课堂。课堂是学校最具魅力的地方,是决定教学生产力高低的场所。只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新理念、运用新方法,才能使课改真正落到实处,让学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长。化学学科是自然科学课,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是实践性即绝大多数的结论和规律都是通过严谨的科学实验而获得的,
-
关键词
化学课堂
导学模式
课堂教学
自然科学课
化学学科
科学教育
科学实验
生产力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铜及其化合物的复习
- 4
-
-
作者
李世勇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九中学
-
出处
《高中数理化》
2017年第5期44-47,共4页
-
文摘
铜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必修1》《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和《有机化学基础》中都有涉及.在复习该部分内容时,将各模块知识整合成网,构建出与铜及其化合物关联的知识网络,可以达到提升化学学科素养的目的.1硫酸铜的制备硫酸铜用途广泛,
-
关键词
硫酸铜
化合物
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
知识网络
化学基础
物质结构
学科素养
-
分类号
G633.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浅议“5—1-2-1”课堂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 5
-
-
作者
蔡冬景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九中学
-
出处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年第32期42-43,共2页
-
文摘
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就是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转变传统的讲授法,学生成为被动地接受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为学生一生受益。本文就“5-1-2-1”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思考,阐述自己的观点,目的在于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
关键词
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教学实践
-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四环六步”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 6
-
-
作者
杨正广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九中学
-
出处
《同行》
2016年第11期256-256,共1页
-
文摘
随着社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课堂教育提出了很多有效教学模式,物理教学以实践为主,对学生的脑力锻炼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四环六步'是教学模式是指利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提升、拓展应用这四个环节实现对学生的导、思、议、展、评、检,能有效提升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下面就'四环六步'物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相关探讨。
-
关键词
四环六步
物理课堂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拓展应用
-
分类号
G633.7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农村高中大课间活动有效开展的策略研究
- 7
-
-
作者
张文革
宋德聪
沙美煜
李世松
-
机构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第九中学
-
出处
《中华辞赋》
2018年第4期124-124,共1页
-
文摘
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极少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缺少吃苦耐劳的准备和精神,不少人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看电视等相对静止的活动中不能自拔,这种生活方式和态度,导致青少年体质越来越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激发青少年参加运动的兴趣,教育部决定开展体育大课间。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为改变课间操单一的局面而推出的重要举措,是近几年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组织形式。实践证明:活动内容更丰富,音乐更欢快,组织形式更灵活,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更好。融趣味、创新、科学、艺术、实效、安全渗透为一体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中学课间活动的发展方向。
-
关键词
农村高中
体育大课间
策略研究
-
分类号
G633.9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