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辽宁省建昌县项目区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的分析
1
作者 杨翠华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0年第4期47-49,共3页
对辽宁省建昌县贺杖子乡大庙沟、黑山科乡黑山科、雷家店莲花池、牤牛营子乡窑匠沟、素珠营子乡素珠营子、药王庙镇康家沟等6条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监测人员于2018年4月初—2018年11月初多次进入现场,采取无... 对辽宁省建昌县贺杖子乡大庙沟、黑山科乡黑山科、雷家店莲花池、牤牛营子乡窑匠沟、素珠营子乡素珠营子、药王庙镇康家沟等6条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监测人员于2018年4月初—2018年11月初多次进入现场,采取无人机航拍、现场调查取样、量测、拍照等监测手段,对项目区6条小流域中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完成情况,工程完好率、保土减沙、植物成活率、土壤侵蚀等进行监测分析,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分析得到,项目区内规划的6条小流域均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状况得到改善,项目区扰动土地整治率达9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6%以上,水土流失控制比达到1.24,拦渣率达98%以上,工程植被恢复系数达到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流失
下载PDF
建昌县坡耕地水土保持措施的空间配置研究
2
作者 杨翠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20年第6期33-35,共3页
根据建昌县坡耕地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坡度对农田耕作、工程治理、水保林草等方面的影响,结合坡度对坡耕地的土壤侵蚀特征,合理配置不同坡度的水保措施。研究表明:针对坡度低于5°的浅丘地及平地,合理配置以植物篱与水平... 根据建昌县坡耕地治理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坡度对农田耕作、工程治理、水保林草等方面的影响,结合坡度对坡耕地的土壤侵蚀特征,合理配置不同坡度的水保措施。研究表明:针对坡度低于5°的浅丘地及平地,合理配置以植物篱与水平梯田为辅、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的水保措施;采取种植作物、修建水平梯田等措施治理缓、中坡坡耕地,陡坡坡耕地实行植物篱水保措施;对于坡度超过25°的坡耕地应实施植树、植草措施,禁止耕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保措施 不同坡度 坡耕地 空间配置 建昌县
下载PDF
辽宁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杨翠华 《地下水》 2020年第4期223-225,共3页
以辽宁大凌河流域为例,对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治理成果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重点对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措施效益进行评价总结,结果可知: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以耕作、生物、工程三大措施为主,从整体效益来看,工程措施效益最高,而耕作措施... 以辽宁大凌河流域为例,对流域水土流失现状、治理成果及综合效益进行分析,重点对工程治理和生物治理措施效益进行评价总结,结果可知:流域水土保持治理工程以耕作、生物、工程三大措施为主,从整体效益来看,工程措施效益最高,而耕作措施的综合效益最小,生物措施居中。一系列水土保持综合项目的大力实施大大降低了土壤流失量,促进了大凌河流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有效遏制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将土地利用率提升至58.9%以上,河流域林草覆盖率从最初的16.3%显著提升至58.9%,较治理前土壤侵蚀量明显减少,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 效益分析 大凌河
下载PDF
河道治理工程中水土保持防治措施探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翠华 《地下水》 2020年第6期229-230,240,共3页
为研究河道治理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保持分析与防治体系,以某县河道治理工程为例,在主体工程可研设计基础上对工程内容进行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对不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根据项目自身特点,结合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将工... 为研究河道治理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保持分析与防治体系,以某县河道治理工程为例,在主体工程可研设计基础上对工程内容进行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对不满足水土保持要求内容进行补充完善。根据项目自身特点,结合水土保持分析评价,将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与临时措施相结合,形成完整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综合防护体系,为此类工程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治理 水土保持 分析评价 防治体系
下载PDF
坡耕地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丛子健 李娜 杨翠华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21年第2期13-15,共3页
通过田间实验,在坡耕地采用垄沟种植的耕作方式,设置垄覆膜旋耕(X)、垄覆膜灭茬翻耕(F)、垄覆膜灭茬深松(S)3种处理方式;垄、沟比为60︰40。结果显示,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使土壤耕作层密度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0... 通过田间实验,在坡耕地采用垄沟种植的耕作方式,设置垄覆膜旋耕(X)、垄覆膜灭茬翻耕(F)、垄覆膜灭茬深松(S)3种处理方式;垄、沟比为60︰40。结果显示,不同的耕作方式对土壤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使土壤耕作层密度总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0~20 cm及20~40 cm深松耕作方式土壤密度相对较低。其中X处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壤表层的压实,S处理土壤密度的变化较大,各坡度之间差异不显著。深松耕作方式可打破犁底层,增加耕作层厚度,降低土壤密度,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对降水的保蓄能力,增强土壤微生物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耕地 耕作方式 土壤密度 蓄水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