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期手术治疗左半结肠损伤在基层医院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洙德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2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损伤一期修补的可行性及其指征。方法回顾分析18例左半结肠损伤患者施行一期手术修补的治疗过程。结果术后发生结肠瘘1例,后经瘘口充分引流、伤口换药、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62 d治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例,后经...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损伤一期修补的可行性及其指征。方法回顾分析18例左半结肠损伤患者施行一期手术修补的治疗过程。结果术后发生结肠瘘1例,后经瘘口充分引流、伤口换药、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62 d治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6例,后经伤口换药20~45 d均治愈;全组无1例死亡。结论左半结肠损伤后可一期手术治疗,但仍应结合具体伤情和患者的个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半结肠 损伤 一期修补
下载PDF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情况报道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丽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CAS 2016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为临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合理建议。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出具的700份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头孢菌素类抗生... 目的分析总结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合理使用情况,为临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合理建议。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出具的700份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情况。结果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主要以口服剂型为主,占73.00%,其中主要以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为主,分别占23.00%、28.00%,针剂处方仅占27.00%,其中以第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使用最多,占18.14%。另外,此次研究应用最多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头孢西丁,其次是头孢呋辛、头孢克洛,相比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头孢他啶、舒巴坦钠、头孢他美酯)的使用情况应用较多。结论我院对于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的剂型选用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此类药物用药起点较高现象,所以应该加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药物使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菌素类 抗菌药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症状性眩晕疗效观察 被引量:9
3
作者 金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1期121-122,共2页
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在治疗症状性眩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症状性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前提下加服氟桂利嗪联合治疗... 目的观察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在治疗症状性眩晕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112例症状性眩晕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服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的前提下加服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眩晕消失时间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且眩晕消失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磺酸倍他司汀联合氟桂利嗪治疗症状性眩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治疗效率提高且并发症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磺酸倍他司汀 氟桂利嗪 症状性眩晕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比较改良根治术和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银友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13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实验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各项指标、术后乳房美容效果、... 目的观察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1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实验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各项指标、术后乳房美容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临床疗效(2年生存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51.6±10.9)min、住院时间(11.3±1.2)d均短于对照组的(90.4±11.8)min、(17.4±1.9)d,出血量(31.4±7.0)ml少于对照组的(76.8±20.5)ml,切口长度(4.3±1.1)cm短于对照组的(13.8±1.9)cm,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乳房美容优良率96.00%(4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0%(39/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62,P=0.007<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10.00%(5/50)低于对照组的36.00%(18/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543,P=0.002<0.05);实验组患者皮瓣坏死率8.00%(4/50)低于对照组的26.00%(13/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17<0.05)。两组患者术后进行2年随访,实验组2年生存率96.00%(48/50)与对照组的92.00%(46/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9,P=0.400>0.05);实验组局部复发率2.00%(1/50)与对照组的2.00%(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1>0.05);实验组远处转移率2.00%(1/50)与对照组的2.00%(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1>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手术损伤小,美容效果理想,患者术后恢复迅速,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值得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应用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5
5
作者 银友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7期59-61,共3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75例。参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时间、...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各75例。参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乳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糖类抗原(CA)125水平、术后CA153水平、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参照组的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101.37±11.04)min、术中出血量(82.53±15.78)ml、术后CA125(7.03±0.05)U/ml、术后CA153(3.46±1.42)U/ml、住院时间(7.89±1.45)d均优于参照组的(142.68±15.67)min、(256.83±23.49)ml、(11.24±0.89)U/ml、(9.24±1.35)U/ml、(13.51±1.7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67%低于参照组的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保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改良根治术,并发症发生率低,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改良根治术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对COPD并肺气肿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5期101-102,共2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气肿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COPD合并肺气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气肿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48例COPD合并肺气肿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N-乙酰半胱氨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炎性因子以及肺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白细胞介素-12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为(2.46±0.42)L、用力肺活量为(4.05±0.45)L、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为(78.46±4.8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5±0.34)L、(3.06±0.48)L、(69.27±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能够有效降低COPD合并肺气肿患者体能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情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气肿 血清炎性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关艳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27期208-209,共2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84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治疗的84例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4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收缩压(105.8±8.7)mm Hg,舒张压(69.4±7.5)mm Hg,心率(101.7±11.8)次/分钟;实验组收缩压(137.2±16.3)mm Hg,舒张压(77.6±9.2)mm Hg,心率(80.2±10.4)次/分,实验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快速型心律失常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心力衰竭 快速型心律失常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合理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丽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第1期63-63,65,共2页
目的总结临床常用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120例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使用利尿剂治疗,6例出现低血钾症,发生率为26.09%;22例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2例出现心动过缓,3... 目的总结临床常用降压药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120例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例患者使用利尿剂治疗,6例出现低血钾症,发生率为26.09%;22例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2例出现心动过缓,3例出现支气管痉挛,发生率为22.73%;23例患者使用CCB类降压药治疗,2例出现下肢水肿,发生率为8.70%;25例患者使用ACEI降压药治疗,4例出现低血压、咳嗽,发生率为16.00%;18例患者使用ARB降压药类治疗,2例出现恶心、头晕症状,发生率为11.11%,另有9例患者使用α受体阻滞剂降压治疗,1例出现低血压,发生率为11.11%。结论熟知各类降压药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心血管状态以及合并症情况,合理选择降压药,才能减少药物副反应的发生,充分达到降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翟成元 银友全 王成书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6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某医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次全切除组与腺叶切除组,每组30例。次全切除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某医院2014年2月-2015年8月收治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次全切除组与腺叶切除组,每组30例。次全切除组患者采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治疗,腺叶切除组患者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腺叶切除组患者手术持续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次全切除组,术中出血量少于次全切除组,VAS评分低于次全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叶切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次全切除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相比,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操作更简单,手术创伤更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叶切除术 甲状腺结节 手术方式 治疗效果
下载PDF
急诊应用不同溶栓药物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关艳辉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21期109-110,共2页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重组链激酶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阿替普酶组43例,重组链激酶43例。分别观察不同时间段2组患者给予不同溶栓药...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重组链激酶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阿替普酶组43例,重组链激酶43例。分别观察不同时间段2组患者给予不同溶栓药物后的血管在通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2组患者使用溶栓药物后,血管再通率均随时间增加逐渐增加。阿替普酶组的43例患者用药120分钟后,血管再通率为74.4%;重组链激酶组的43例患者用药120分钟后,血管再通率为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重组链激酶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中均有较好疗效,阿替普酶具有更好的血管再通效果,急诊应用时可优先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 阿替普酶 重组链激酶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树伟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4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14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70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骨科创伤感染患者14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70例,行常规换药治疗,观察组70例,采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对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创面感染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换药次数、Ⅱ期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抗感染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在控制骨科创伤感染、促进患者创面愈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均可发挥积极作用,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内固定 胸腰椎骨折 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下载PDF
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王利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3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影响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 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3个月后预后情况分为A组(48例,预后良好)和B组(42例,预后不良),对两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 目的探讨影响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方法 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3个月后预后情况分为A组(48例,预后良好)和B组(42例,预后不良),对两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病史进行研究,A组患者具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占有较少比例(P<0.05),在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之前,血糖偏低、血压偏低,从起病到接受急诊治疗的时间较短。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加之得到及时治疗与rt-PA静脉溶栓治疗获得良好效果存在着相关性。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患者没有糖尿病病史,且低糖和血压较低,治疗效果会更好,临床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预后
下载PDF
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治体会
13
作者 唐雷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8期369-369,共1页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共收治的14例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1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保守治疗1例,手术组患者切口感染2例,炎性肠梗阻...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断手段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共收治的14例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1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保守治疗1例,手术组患者切口感染2例,炎性肠梗阻1例,全组无死亡病例。结论对系膜破裂型肠系膜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系膜血肿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必要的辅助检查防止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肠系膜损伤 诊断 手术
下载PDF
单纯肠系膜损伤18例诊治体会
14
作者 唐雷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8期361-362,共2页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例单纯肠系膜损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15例痊愈,2例切口感染,1例炎性肠梗阻。结论对系膜破裂...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单纯肠系膜损伤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8例单纯肠系膜损伤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15例痊愈,2例切口感染,1例炎性肠梗阻。结论对系膜破裂型肠系膜损伤应早期手术治疗,系膜血肿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必要的辅助检查,防止误诊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单纯肠系膜损伤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
15
作者 费继宏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组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对...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效果。方法:将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组术后即刻胫骨平台内翻角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组术后3个月的胫骨平台内翻角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患肢膝关节HSS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能促进胫骨功能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胫骨中下段骨折 普通钢板
下载PDF
出血性脑梗死临床治疗分析
16
作者 王利哲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21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方法:选择70 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脑保护等中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对...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出血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方法:选择70 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脑保护等中性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口服治疗,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对比.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在传统中性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能显著提高出血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脑梗死 中性治疗 氯吡格雷
下载PDF
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与近端胃切除的疗效对比
17
作者 银友全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年第3期65-66,共2页
目的对比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胃上部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对照组行近端胃切除术,观察组行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 目的对比胃上部癌行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到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94例胃上部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对照组行近端胃切除术,观察组行全胃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8.09%,观察组总有效率是89.36%,组间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2.7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17.02%,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上部癌行近端胃切除与全胃切除都具有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但全胃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要明显优于近端胃切除术,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上部癌 近端胃切除 全胃切除
下载PDF
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治
18
作者 金洙德 《中国民康医学》 2015年第21期52-54,共3页
目的观察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 例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12 例患者中,1 例死亡;1 例发生肠瘘,后经瘘口充分引流、伤口换药、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61 d 治愈;1 例发生... 目的观察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 例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12 例患者中,1 例死亡;1 例发生肠瘘,后经瘘口充分引流、伤口换药、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61 d 治愈;1 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后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应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微波治疗等综合治疗22 d 治愈;4 例术后切口感染,后经伤口换药、微波治疗20-45 d 治愈;5 例痊愈.结论: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术前诊断率低,应结合辅助检查,提高术前诊断率,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肠系膜损伤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CT监测下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 被引量:16
19
作者 赵宪林 焦德生 +8 位作者 高飞 李子强 陈世伟 张蜂 刘永军 王庭忠 杜敬华 刘国军 关永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8-710,共3页
目的探讨CT监测下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处理要点和疗效。方法在CT监测下行硬通道穿刺抽吸血肿、间断用尿激酶溶解引流残余凝血块方法,治疗68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临床评价标准包括术前与术后GCS评分、血肿体积减少量、平均手... 目的探讨CT监测下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处理要点和疗效。方法在CT监测下行硬通道穿刺抽吸血肿、间断用尿激酶溶解引流残余凝血块方法,治疗68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临床评价标准包括术前与术后GCS评分、血肿体积减少量、平均手术时间、30d内死亡率。结果术前与术后GCS评分平均增加2.0分,血肿体积平均减少30%,平均手术时间23.6min,30d死亡率19.1%。结论CT监测下硬通道技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是一种简单、快捷、准确、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能降低死亡率,但是必须强调适应证和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节脑出血 微侵袭 CT
原文传递
Doranidazole对乏氧胰腺癌细胞放射增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利 李树连 纪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 研究新一代硝基咪唑衍生物 Doranidazole在低氧环境下对胰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效果。方法 在低氧和加Doranidazole环境下对人胰腺癌细胞系施行单次大剂量γ线照射 ,通过微孔板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死亡率来研究放射增敏作用。细胞... 目的 研究新一代硝基咪唑衍生物 Doranidazole在低氧环境下对胰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效果。方法 在低氧和加Doranidazole环境下对人胰腺癌细胞系施行单次大剂量γ线照射 ,通过微孔板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死亡率来研究放射增敏作用。细胞死亡的增敏效果从时间相关性及形态学方面进行评价。Doranidazole在低氧环境下的选择性增敏效果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在7种胰腺癌细胞系中 ,5种细胞实行 30Gy大剂量照射 5d后的细胞死亡率在低氧环境下因Doranidazole的添加而显著增高 ;而常规环境下却无明显的增敏作用。同时提示Doranidazole在低氧环境下的选择性增敏作用有时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ranidazole 乏氧胰腺癌细胞 放射增敏 辐射增敏药 细胞死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