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糖微环境下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赖氨酸乙酰化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韩笑 阎启昌 王欣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94-700,共7页
目的探讨高糖微环境下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赖氨酸乙酰化生物学过程和功能。方法采用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系α-TN4建立正常处理组(葡萄糖5.5 mmol/L)和高糖处理组(葡萄糖45 mmol/L)。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标记2组细胞,使用泛乙酰化... 目的探讨高糖微环境下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赖氨酸乙酰化生物学过程和功能。方法采用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系α-TN4建立正常处理组(葡萄糖5.5 mmol/L)和高糖处理组(葡萄糖45 mmol/L)。利用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标记2组细胞,使用泛乙酰化抗体富集,高分辨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和生物信息学数据挖掘。基因本体(GO)、亚细胞定位、真核直系同源组(KOG)、GO富集、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结构域富集和复合物富集分析小鼠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乙酰化生物学过程和功能。结果在高糖微环境下,晶状体上皮细胞中乙酰化分别在分子功能、细胞成分、生物学过程、KOG和亚细胞定位中存在上调或下调变化;功能富集显示乙酰化主要参与和影响物质和能量代谢以及线粒体生物学过程。结论高糖诱导的赖氨酸乙酰化参与和改变多种生物功能、通路、结构域和蛋白质复合物,进而改变众多蛋白的表达及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乙酰化 生物信息学 糖尿病性白内障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生物相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丝雨 石栋 +2 位作者 陆博 韩琳 马立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14-219,共6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表面处理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兔眼后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10只新西兰白兔(20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每只新西兰白兔随机选择左右眼分别植入不同的IOL,植入经紫外线/臭氧后表面处理、袢表面磨砂... 目的比较2种不同表面处理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IOL)植入兔眼后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取10只新西兰白兔(20眼)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每只新西兰白兔随机选择左右眼分别植入不同的IOL,植入经紫外线/臭氧后表面处理、袢表面磨砂化处理的HOYA Vivinex XY1 IOL为A组,植入经聚乙二醇全表面处理、袢表面光滑的AMO Tecnis PCB00 IOL为B组。比较术后1、7、14、28 d前房闪辉评分、晶状体后囊膜混浊评分及IOL旋转角度,术后28 d HE染色观察后囊膜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移行情况。结果术后1 d、7 d,A组平均前房闪辉评分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14 d、28 d,A组平均后囊膜混浊评分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7 d、14 d、28 d,A组IOL平均旋转角度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 HE染色显示,A组后囊膜表面仅见散在分布的单个或簇状晶状体上皮细胞,B组可见排列密集的单层或双层晶状体上皮细胞。结论经聚乙二醇全表面处理的IOL能够排斥炎症细胞的吸附,减轻术后炎症反应,葡萄膜生物相容性较好。经紫外线/臭氧后表面处理的IOL能够增加表面的黏附力,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延缓并减轻后囊膜混浊的发生,囊膜生物相容性较好。IOL袢经磨砂化处理,可以增加袢与囊袋间的摩擦力,IOL囊袋内旋转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 生物相容性 葡萄膜生物相容性 囊膜生物相容性 旋转稳定性
下载PDF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miR-138的表达及其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陆博 马立威 +5 位作者 王欣玲 冯莉 江陵峰 王春霞 张劲松 阎启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检测miR-138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iR-138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靶基因。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 CR)检测年龄相关... 目的检测miR-138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miR-138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靶基因。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 CR)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白内障组)与正常对照组中miR-138和预测靶基因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氉的表达水平。向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细胞中分别转染miR-138模拟物、模拟物阴性对照物、miR-138抑制物、抑制物阴性对照物,采用RT-qP CR检测SIRT1的mR 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IRT1的蛋白表达水平;转染72 h后细胞暴露于200μmol·L-1H2O21 h,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R-138与SIRT1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白内障组miR-138的表达(3.64±0.19)显著升高(P<0.001),SIRT1的mR NA表达(0.32±0.06)显著下降(P<0.001);相对于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138模拟物组的SIRT1的mRNA(0.42±0.05)及蛋白(0.46±0.05)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Caspase-3活性(3.24±0.17)明显升高(均为P<0.05);相对于抑制物阴性对照组,miR-138抑制物组的SIRT1的mR NA(2.95±0.13)及蛋白(1.98±0.12)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Caspase-3活性(0.42±0.05)均明显下降(均为P<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确证SIRT1为miR-138的直接作用靶点。结论 miR-138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囊膜中高表达,miR-138通过靶向性负性调控SIRT1表达,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8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凋亡 增殖
下载PDF
miR-138调控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应激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陆博 马立威 +6 位作者 王欣玲 韩笑 冯莉 姜凌峰 王春霞 张劲松 阎启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0-614,共5页
目的:探讨miR-138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T-q PCR)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正常人透明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及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氧化应激模型中miR-138的... 目的:探讨miR-138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应激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RT-q PCR)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与正常人透明晶状体前囊膜组织中及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氧化应激模型中miR-138的表达水平。利用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源性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向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分别转染miR-138 mimics,mimic controls,miR-138 inhibitors,inhibitor controls 72h后细胞暴露于400μmol/L H_2O_2 1h,采用RT-qPCR检测p53和Bax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p53和Bax的蛋白表达水平,MTS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与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中miR-138的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模型中内源性ROS的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对于对照组,miR-138 mimics组p53和Bax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miR-138 inhibitors组p53和Bax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miR-138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囊膜组织中表达上调,通过正调控下游靶基因p53和Bax,下调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抗氧化应激的能力,抑制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修复,从而参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38 P53 BAX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增殖
下载PDF
microRNA let-7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其在白内障中的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秦宇 赵江月 +6 位作者 闵晓洁 罗文婷 李晶 吴欣蔚 刘佳 阎启昌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 RNA let-7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在白内障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和正常人眼晶状体前囊膜、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和正常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let... 目的探讨micro RNA let-7a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及其在白内障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和正常人眼晶状体前囊膜、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和正常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let-7a的表达情况;利用Lipofectamine 2000瞬时转染let-7a mimic和let-7a inhibitor,分别上调和下调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let-7a的表达,并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验证转染效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let-7a mimic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let-7a inhibitor转染组let-7a的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let-7a mimic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let-7a inhibitor转染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cro RNA let-7a能够调控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在白内障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micro RNA let-7a可能成为白内障非手术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 RNA let-7a 细胞凋亡 白内障
下载PDF
三焦点衍射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临床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彭程 周星延 +1 位作者 赵江月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5-389,共5页
目的比较三焦点衍射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视觉质量及满意度。方法选取在我院植入三焦点衍射型IOL (AT LISA tri839MP,Carl ZEISS)的患者40例(50只眼)。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测试单眼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 目的比较三焦点衍射型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视力、屈光状态、视觉质量及满意度。方法选取在我院植入三焦点衍射型IOL (AT LISA tri839MP,Carl ZEISS)的患者40例(50只眼)。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测试单眼裸眼远视力(UDVA)、裸眼中距离视力(UIVA)、裸眼近距离视力(UNVA)、离焦曲线、客观散射指数(OSI)、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 cutoff)、斯特列尔比(SR)、眼内散射光、高阶像差,采用主观调查问卷统计患者整体满意度、光晕发生率及脱镜率。应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等效球镜均在目标度数±0.5 D范围内,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UDVA、UIVA、UNVA均有明显提高,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且均可到达0.3 logMAR或以上。术后3个月时,离焦曲线1.0 D~-2.5 D范围内,视力处于较高值,均>0.2 logMAR,且变化平缓。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log[s]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60,P=0.710)。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OSI值较术前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813,P <0.001),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MTF cutoff、SR值较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69,P <0.001;F=3.405,P=0.019)。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球差较术前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13,P <0.001);术后各时间点的高阶像差、慧差、三叶草差、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715 9,P=0.165;F=0.185 8,P=0.906;F=0.081,P=0.970;F=0.523,P=0.667)。术后整体满意度92%(46/50),日常生活舒适度94%(47/50),光晕发生率24%(12/25),脱镜率98%(49/50)。结论三焦点IOL可提供良好的全程视力,且患者主观满意度较高,术后视觉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点 人工晶状体 视觉质量 离焦曲线 视敏度
下载PDF
miR-181调控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秦宇 赵江月 +3 位作者 罗文婷 李晶 刘佳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759-763,共5页
目的:探讨miR-181在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和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中miR-181的表达情况;利用Lipofectamine 2 ... 目的:探讨miR-181在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检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和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中miR-181的表达情况;利用Lipofectamine 2 000瞬时转染miR-181 mimic和inhibitor调节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miR-181的表达,利用Real time q-PCR方法验证转染效率,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组和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模型组,miR-181的表达显著升高;miR-181 mimic转染组,miR-181的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miR-181 inhibitor转染组,miR-181的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iR-181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组织中呈高表达,miR-181能够促进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从而可能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miR-181可能成为白内障非手术治疗的一种新途径,但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181 细胞凋亡 白内障
下载PDF
波前像差对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诊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立威 张小霞 +3 位作者 周文凯 石栋 徐静娴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1-894,共4页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患者视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患者33例(38只眼),最佳矫正视力≥0.6,排除眼部合并有其他疾病史及i 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 目的探讨波前像差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患者视功能评价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于我院就诊的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患者33例(38只眼),最佳矫正视力≥0.6,排除眼部合并有其他疾病史及i Trace视觉功能分析仪不能准确测量的患者,行Nd:YAG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晶状体后囊膜切开直径约为5 mm)。分别于手术前后进行波前像差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与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眼压、房水荧光值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球镜度、波前像差中总像差、总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明显下降(3.0和5.0 mm瞳孔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和人工晶状体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波前像差可灵敏、客观地反映人工晶状体眼合并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视功能状态,可为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眼后囊膜混浊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像差 ND:YAG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眼 后囊膜混浊
下载PDF
3种小鼠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固定液的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于紫燕 王春霞 +2 位作者 孙琦 赵江月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比较3种固定液对小鼠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的影响,优化小鼠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固定方法。方法选取3种常用固定液(改良Davison’s固定液、传统Davison’s固定液和10%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小鼠晶状体组织,并制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在... 目的比较3种固定液对小鼠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的影响,优化小鼠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固定方法。方法选取3种常用固定液(改良Davison’s固定液、传统Davison’s固定液和10%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小鼠晶状体组织,并制成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传统Davison’s固定液固定的晶状体组织切片无碎裂,改良Davison’s固定液固定的晶状体组织中央区碎裂。改良Davison’s固定液和传统Davison’s固定液固定的小鼠眼球外形均无明显变形和收缩,未见明显的视网膜脱离,镜下视网膜组织结构完整清晰,各层细胞排列紧密,无明显裂隙,染色鲜艳。采用10%中性甲醛固定液固定的小鼠眼球壁组织发生严重皱缩,晶状体组织皱缩,空隙和空泡形成。结论传统Davison’s固定液固定的小鼠眼球晶状体组织石蜡切片质量效果优于改良Davison’s固定液和10%中性甲醛固定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眼球 石蜡切片 固定液 晶状体
下载PDF
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法检测人正常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质 被引量:3
10
作者 姚志斌 宁远 +1 位作者 赵宇 张劲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9,共4页
目的检测和分析人正常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方法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和液相色谱分离晶状体中的水溶性蛋白质,应用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仪鉴定蛋白质。运用基因本体论(geneontology,GO)对鉴定出的蛋白质的表达功能进行富集和缺... 目的检测和分析人正常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质的组成和功能。方法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和液相色谱分离晶状体中的水溶性蛋白质,应用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仪鉴定蛋白质。运用基因本体论(geneontology,GO)对鉴定出的蛋白质的表达功能进行富集和缺失分析。结果鉴定出人正常水溶性晶状体蛋白质242个,包括许多酶类等重要的功能性蛋白。鉴定出的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质参与细胞组成显示富集结果有:眼晶状体结构组成、细胞质、细胞内、细胞内部件、细胞骨架;参与分子功能显示富集结果有:催化活性、结构分子活性、氧化还原酶活性、异构酶活性;参与生物过程显示富集结果有:糖酵解、戊糖磷酸旁路、细胞大分子分解代谢过程、NADP代谢过程、烟酰胺代谢过程、吡啶核苷酸代谢过程、NADPH再生、细胞成分结构和生物合成的调节、以微管为基础的过程。运用GO分析结果表明,鉴定出蛋白质的功能与晶状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进一步证实鉴定结果的可靠性。结论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仪在晶状体水溶性蛋白质鉴定方面显示独特的优势。采用基于GO的功能分析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是对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 晶状体蛋白质类 高效液相色谱 生物质谱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人晶状体蛋白的质谱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姚志斌 曲勃 +1 位作者 赵宇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888-1891,共4页
目的:应用质谱法检测人晶状体蛋白质组成。方法:完整晶状体预分离后再通过1D SDS-PAGE凝胶分离晶状体蛋白质,依照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的结果分成条带后进行胶内酶解,酶解后的肽段通过反相液相色谱再次分离,用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仪(LTQ)对... 目的:应用质谱法检测人晶状体蛋白质组成。方法:完整晶状体预分离后再通过1D SDS-PAGE凝胶分离晶状体蛋白质,依照考马斯亮蓝染色后的结果分成条带后进行胶内酶解,酶解后的肽段通过反相液相色谱再次分离,用线性离子阱串联质谱仪(LTQ)对洗脱出的肽段进行分析。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鉴定出的蛋白质。结果:共鉴定出人晶状体蛋白质574种,许多未知蛋白和蛋白亚型被鉴定出,相似于某种蛋白有38种,不确定蛋白有56种,没有特征的蛋白有27种,已知分子质量但不知功能蛋白有42种。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实验鉴定出的晶状体蛋白质数据,获得晶状体蛋白质一些重要代谢过程的结果。结论:提供大量未知人晶状体蛋白质数据及其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蛋白质类 电泳 聚丙烯酰氨凝胶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法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AG490对高糖环境中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冯莉 张良 +3 位作者 韩笑 陆博 王欣玲 阎启昌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2122-2126,共5页
目的:研究在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的过程中JAK-STAT通路的作用及AG490对此过程的影响。方法:低糖(5.5mmol/L)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高糖(30.5mmol/L)处理细胞,按照是否加入AG490及其浓度的不... 目的:研究在高糖诱导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的过程中JAK-STAT通路的作用及AG490对此过程的影响。方法:低糖(5.5mmol/L)DMEM培养液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04。高糖(30.5mmol/L)处理细胞,按照是否加入AG490及其浓度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CCK-8试剂盒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的活性,选择实验组AG490浓度为10μmol/L和50μmol/L,处理时间分别为6,12,24和48h;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TGF-β1,FN和α-SMA的mRNA表达量变化。结果:在不同的处理时间(6,12,24,48h),高糖组(HG组)与低糖组相比,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加(P<0.05),TGF-β1,FN和α-SMA表达量增高(P<0.05);AG490组与HG组相比,细胞的迁移能力降低(P<0.05),TGF-β1,FN和α-SMA的mRNA表达量下降。结论:JAK-STAT通路通过影响TGF-β1和细胞外基质转录表达参与了高糖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向间充质转化的过程。JAK抑制剂AG490对此过程有抑制作用,且随着AG490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高糖 JAK-STAT通路 AG490 上皮向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Doxycycline诱导表达Msx2-GFP的鼠晶状体上皮Alpha-TN4细胞株的建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娇 于紫燕 赵江月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99-501,506,共4页
目的利用基因开关调节系统(Tet-on),拟建立由doxycycline调控表达的Msx2诱导细胞株,经与SWISS-2DPAGEDATA比对,发现差异蛋白点。方法向鼠晶状体上皮细胞(Alpha-TN4)中稳定转染质粒Msx2-GFP-M2和TAP-GFP-M2,转染后的细胞经过G418筛选,挑... 目的利用基因开关调节系统(Tet-on),拟建立由doxycycline调控表达的Msx2诱导细胞株,经与SWISS-2DPAGEDATA比对,发现差异蛋白点。方法向鼠晶状体上皮细胞(Alpha-TN4)中稳定转染质粒Msx2-GFP-M2和TAP-GFP-M2,转染后的细胞经过G418筛选,挑出doxycycline诱导Msx2-GFP表达且具有较低背景的诱导细胞株M8,将空载体细胞株T9作为阴性对照细胞株。并对2组细胞行二维凝胶电泳(2-DE)及基因表达微阵列进行分析。结果从二维凝胶电泳图谱上获得蛋白质斑点。对照组T9检测到5389个斑点,实验组M8检测到5460个斑点。经与SWISS-2DPAGEDATA比对,发现差异蛋白点。经基因表达微阵列分析发现,与晶状体及白内障疾病相关的差异基因为Col3α1,并在RNA水平进行了验证。结论Msx2基因过表达对Alpha-TN4蛋白质表达谱有影响,其中差异基因Col3α1与晶状体及白内障疾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x2 Col3α1 Tet-on系统 晶状体上皮细胞 诱导细胞株
下载PDF
7种不同设计的人工晶状体边缘散射光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双叶 赵江月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观察和比较7种不同设计方式的人工晶状体(IOL)光学区边缘不同部位产生散射光的差异。方法用单色激光分别对三片式组和单片式组IOL的上缘和袢与光学区结合部进行不同角度的照射。用数码相机拍摄投射到视网膜平面上的光线图像,比较图... 目的观察和比较7种不同设计方式的人工晶状体(IOL)光学区边缘不同部位产生散射光的差异。方法用单色激光分别对三片式组和单片式组IOL的上缘和袢与光学区结合部进行不同角度的照射。用数码相机拍摄投射到视网膜平面上的光线图像,比较图像差异。结果在对上缘照射时,两组IOL因边缘形态不同而产生了图像差异;在对袢与光学区结合部照射时,三片式组IOL出现不同于单片式组的线状光影或中心旁致密光斑。结论IOL的边缘形态和三片式IOL袢与光学区结合部的不规则结构可能是引起IOL眼患者术后眩光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L 结合部 散射光 术后眩光
下载PDF
Mfn2在TGF-β2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童 张劲松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6-210,共5页
目的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基因2(mitofusin 2,Mfn2)在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 目的研究线粒体融合蛋白基因2(mitofusin 2,Mfn2)在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诱导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s,HLECs)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10 ng·mL-1、50 ng·mL-1、100 ng·mL-1)TGF-β2处理HLECs 24 h后,各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0 ng·mL-1 TGF-β2)Mfn2 mRNA表达量差异。选取最佳作用浓度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的Mfn2蛋白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分别验证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量和蛋白表达变化。Mfn2基因荧光表达载体(pEGFP-Mfn2)转染后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分别验证转染组和对照组Mfn2、E-Cadherin和Vimentin mRNA表达量差异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TGF-β2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E-Cadherin mRNA表达量减少;Vimentin、Mfn2的mRNA表达量均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Mfn2的蛋白表达增加。成功转染Mfn2后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E-Cadherin mRNA表达量下调,Vimentin mRNA表达量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增加。结论HLECs在发生EMT时Mfn2表达量上调,过表达Mfn2可使HLECs发生EMT。Mfn2参与了TGF-β2诱导的HLECs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融合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2 晶状体上皮细胞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不同损伤条件下热休克蛋白27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16
作者 马立威 张雪岩 +1 位作者 许军 张劲松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95-797,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损伤条件下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在添加香烟烟雾凝聚物(CSC,25 mg/mL)或过氧化氢(H2O2,50 mmol/L)条件下培养30 min后,恢复至正常培养条件。... 目的观察不同损伤条件下热休克蛋白27(HSP27)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在添加香烟烟雾凝聚物(CSC,25 mg/mL)或过氧化氢(H2O2,50 mmol/L)条件下培养30 min后,恢复至正常培养条件。分别于处理0,2,4,6,16,24 h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RT-PCR法检测细胞中HSP27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生理和应激情况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均有HSP27的表达。应激损伤后4 h,HSP2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8 h达最高峰,24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CSC组细胞HSP27的表达较过氧化损伤组弱(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存在HSP27的表达。不同损伤应激可诱导HSP27的表达增加,HSP27可能通过对抗应激作用保护晶状体上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热休克蛋白27 晶状体上皮细胞 过氧化损伤 香烟烟雾凝聚物
下载PDF
可调控屈光度人工晶状体研究新进展
17
作者 王静 陆璐 +2 位作者 赵江月 许军 张劲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55-457,共3页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屈光度数误差是白内障手术医生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及手术满意度。可调控屈光度人工晶状体(adjustable IOL)的提出为白内障医生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屈光度数误差是白内障手术医生面临的重要临床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及手术满意度。可调控屈光度人工晶状体(adjustable IOL)的提出为白内障医生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拟从可调控屈光度IOL的概念、临床意义及几种可调控屈光度IOL的设计及研究等方面进行介绍。可调控屈光度IOL将会给白内障手术带来新的技术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可调控屈光度人工晶状体 屈光度数误差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初玲 赵江月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7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收治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4738例(5648眼),其中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的527眼的眼部情况,寻找低视力原因。结果: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者121例(22.96%),...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收治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4738例(5648眼),其中术后1个月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3的527眼的眼部情况,寻找低视力原因。结果: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者121例(22.96%),青光眼性视神经病变及其他视神经疾患者109例(20.6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114例(21.63%),老年性黄斑变性者103例(19.54%),弱视者19例(3.61%),角膜斑翳或白斑者21例(3.98%),视网膜色素变性者12例(2.28%),黄斑前膜者16例(3.03%),手术并发症者12例(2.28%),术后低视力的发生绝大多数都与其眼部的原有眼病有直接的关系。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后发生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术前存在的眼底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低视力
下载PDF
微小RNA-133b对紫外线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晓彤 秦宇 +2 位作者 赵江月 闵锐 张劲松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77-983,共7页
背景 研究证实紫外线B照射是白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机制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有关。微小RNA-133b(miR-133b)参与氧化应激诱导的LECs凋亡的调控过程,但其是否参与紫外线诱导白内障的发病过程及其机制尚未阐明。 目... 背景 研究证实紫外线B照射是白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机制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凋亡有关。微小RNA-133b(miR-133b)参与氧化应激诱导的LECs凋亡的调控过程,但其是否参与紫外线诱导白内障的发病过程及其机制尚未阐明。 目的 观察miR-133b对紫外线诱导白内障LECs凋亡的抑制作用及其调控机制。 方法 将20只8周龄SPF级C57BL/6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白内障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其中白内障模型组小鼠用波长302 nm的紫外线直接照射眼部5 min,照射强度为300 W/cm2,每天照射1次,共照射1周;正常对照组小鼠不给于任何干预。于末次照射后24 h处死各组小鼠并摘出10只眼球以制备全眼球切片。取人LECs细胞系(SRA01/04)紫外线照射25 min,并继续培养4 h作为紫外线照射组,正常对照组细胞不作任何干预。取紫外线照射模型组细胞接种于96孔板并分为miR-133b模拟物组、模拟物阴性对照组、miR-133b抑制物组和抑制物对照组,分别用lipofectamine2000联合50 nmol/L miR-133b模拟物、miR-133b模拟物对照剂、100 nmol/L miR-133b抑制物或miR-133b抑制物对照剂瞬时转染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小鼠晶状体组织和不同转染组人LECs中miR-133b mRNA及其预测靶基因BCL2L2 mRNA的表达以评估转染效率;采用TUNEL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晶状体组织中LECs和不同转染组人LECs的凋亡情况。 结果 正常对照组小鼠晶状体前囊膜LECs排列规则,未发现TUNEL染色阳性细胞,白内障模型组小鼠LECs排列稀疏,可见凋亡细胞呈红色荧光。紫外线照射组细胞凋亡率为(43.90±9.3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08±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63,P=0.015)。白内障模型组小鼠晶状体组织和紫外线照射组细胞中miR-133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低于正常对照组小鼠和正常人LE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58,P=0.042;t=-6.195,P=0.003)。白内障模型组小鼠晶状体组织和紫外线照射组细胞中BCL2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小鼠和正常人LEC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61,P=0.020;t=12.437,P=0.000)。miR-133b模拟物组人LECs中miR-133b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iR-133b模拟物对照组,而BCL2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miR-133b模拟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83、-5 927.617,均P〈0.01);miR-133b抑制物组人LECs中miR-133b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miR-133b抑制物对照组,而BCL2L2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miR-133b抑制物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606.622、17.556,均P〈0.01)。miR-133b模拟物组LECs凋亡率明显低于miR-133b模拟物对照组[(17.55±4.24)%与(43.62±9.19)%],miR-133b抑制物组LECs凋亡率为(78.23±12.42)%,明显高于miR-133b抑制物对照组的(48.01±9.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62,P=0.011;t=3.324,P=0.029)。 结论 miR-133b可防止紫外线照射所致的白内障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靶向负性调控BCL2L2基因从而调控LECs的凋亡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紫外线/不良作用 辐射损伤/病理 白内障/防控 晶状体上皮细胞 近交系 C57BL小鼠 微小RNA-133b
下载PDF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位置异常原因的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鲁元媛 杨娜 +1 位作者 李雪冬 孔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848-851,共4页
目前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一直以来眼科医生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来矫正低、中度近视,然而此种手术对于角膜偏薄、圆锥角膜以及高度近视等部分患者的治疗存在局限性。1993年,瑞士STAAR公司生产了一种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llamer ... 目前近视发病率逐年上升。一直以来眼科医生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来矫正低、中度近视,然而此种手术对于角膜偏薄、圆锥角膜以及高度近视等部分患者的治疗存在局限性。1993年,瑞士STAAR公司生产了一种可植入式接触镜(implantable collamer lens,ICL),植入到后房睫状沟中,用来矫正屈光不正。经过设计的不断改进,ICL已经逐渐成为目前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有效手术方式。虽然其安全性已被证实,但仍有文献报道,ICL植入术后人工晶状体的位置会发生偏位及旋转,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产生继发性青光眼,前囊下白内障等并发症。我们针对ICL术后位置异常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状体位置 偏移 旋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