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
15
1
作者
赵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7期164-165,共2页
目的研究中药处方分析以及其应用于药学服务中的意义。方法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从药物的使用频率、种类等角度,对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开的1000张中药处方展开研究,对中药处方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观察中药处方中药物的...
目的研究中药处方分析以及其应用于药学服务中的意义。方法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从药物的使用频率、种类等角度,对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开的1000张中药处方展开研究,对中药处方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观察中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率、中药处方中药物名称是否正确、处方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结果由本次研究中获得的结果可知,黄芪、当归、茯苓、红花、丹参、桃仁、葛根、赤芍、人参、三七等几种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薏苡仁、川芎、葛根、大枣、枸杞、天麻、金银花、甘草、大黄、鹿茸等几种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在中药处方中,有部分药物的处方名称与法定名称存在差异,影响处方效果。部分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对中药处方进行分析是药学服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中药处方分析,可查出处方中的失误,改善药学服务的质量,因此,中药处方分析应在药学服务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处方分析
药学服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赵玲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9期257-259,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提高临床中药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整理本院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资料,抽取56例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活血化瘀药物的名...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提高临床中药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整理本院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资料,抽取56例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活血化瘀药物的名称及不良反应具体表现。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年龄越大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越高;和男性相比,女性使用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不良反应有皮肤症状、肝损害、泌尿系统、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眼损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药物热、消化系统、过敏性休克、泌尿系统、造血系统等;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以丹参、马钱子、川芎、斑螯及当归为主。结论在临床中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所致不良反应类型较多,症状表现多样,需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和不良反应处理工作,以确保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良反应
活血化瘀
中药
临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药学干预对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5期181-182,共2页
目的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中实行药学干预并观察给合理用药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未行药学干预的65例患者(对照组),再择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实行药学干预的65例患者(研究组),所有患者均以中药注射剂进行临...
目的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中实行药学干预并观察给合理用药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未行药学干预的65例患者(对照组),再择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实行药学干预的65例患者(研究组),所有患者均以中药注射剂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状况。结果对照组在用药合理性上逊于研究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中进行药学干预,可以实现药物的合理使用,并能有效避免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果观察
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经过炮制后对患者疗效的干预价值
被引量:
2
4
作者
郭丽裕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经过炮制后对患者疗效的干预价值。方法128例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采取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4例。再根据服用药物种类不同,将每组患者分为苷类药物、挥发油类药物、含鞣质类药物、含生物碱类药物患者,各16例。对...
目的探讨中药经过炮制后对患者疗效的干预价值。方法128例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采取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4例。再根据服用药物种类不同,将每组患者分为苷类药物、挥发油类药物、含鞣质类药物、含生物碱类药物患者,各16例。对照组服用未经过炮制的中药,研究组服用经过炮制的中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用药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服用含有苷类药物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用含挥发油类、含鞣质类、含生物碱类药物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9.87±1.63)分低于对照组的(15.98±2.31)分,用药满意度评分(92.43±4.32)分高于对照组的(81.34±3.7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的中药用药中,采用正确的中药炮制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存在的毒副作用,减轻药物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炮制
疗效
价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郭丽裕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1期160-161,共2页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予以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炮制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炒焦、炒炭炮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予以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炮制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炒焦、炒炭炮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体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5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38, P=0.0110<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4.05±1.25)分低于对照组的(5.68±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36, P=0.0003<0.05);随访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2.10±0.31)分低于对照组的(2.45±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92, P=0.0008<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4, P=0.0330<0.05)。结论中药饮片治疗患者应用中药炒焦、炒炭炮制方法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于现代临床医学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不同炮制方法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调剂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管理
被引量:
6
6
作者
李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3期56-57,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药调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管理办法。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开具的180例中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传统中药调剂方式下的处方为对照组,90例实施中药调剂管理后的处方为研究组。通过回访调查2组中药...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药调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管理办法。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开具的180例中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传统中药调剂方式下的处方为对照组,90例实施中药调剂管理后的处方为研究组。通过回访调查2组中药方剂患者,分析2组方剂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对照组发现26例存在问题,问题率为28.89%,研究组中发现9例存在问题,问题率为10.00%。对照组的问题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并总结中药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后,可有效提高医院中药调剂的质量,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调剂
中药处方
饮片
制剂
处方管理
药房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方法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郭丽裕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5期157-158,共2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鉴定常见中药材真伪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种常见中药材,按照随机法将20种药材每一种分为重量相同的2份,将使用传统鉴定方法进行真伪鉴定的药材作为A组,使用现代显微镜进行真伪鉴定的药材作为B组。对比两组鉴定准确率、...
目的分析和研究鉴定常见中药材真伪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种常见中药材,按照随机法将20种药材每一种分为重量相同的2份,将使用传统鉴定方法进行真伪鉴定的药材作为A组,使用现代显微镜进行真伪鉴定的药材作为B组。对比两组鉴定准确率、总鉴定时间以及平均鉴定时间。结果 B组鉴定准确率为100%,高于A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4, P=0.0350<0.05)。A组总鉴定时间为(60.89±10.97)min、平均鉴定时间为(2.56±0.72)min,均短于B组的(432.56±57.80)、(14.98±3.1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2527, 17.4528, P=0.0000, 0.0000<0.05)。结论传统鉴定方法是多年中医治疗中形成的经验,可以对大部分常见药材进行准确的真伪判定,利用现代显微镜可以达到100%的鉴定准确率,但是传统鉴定方法鉴定速度较快,两种中药材真伪鉴定方法均有优点和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见中药材
真伪鉴定
方法
分析
研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游学心得--在提高中药质量,提升中药特色服务的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7期I0002-I0003,共2页
目的促进中医院中药质量及中药特色服务能力提升,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通过参加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结合在全国各地游学经历的体会、感悟。结果将所学应用于工作实际,提高中医院的中药质量,中药服务能力。...
目的促进中医院中药质量及中药特色服务能力提升,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通过参加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结合在全国各地游学经历的体会、感悟。结果将所学应用于工作实际,提高中医院的中药质量,中药服务能力。结论促进中药特色技术的传承、融合、创新,更好地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特色技术
传承
中药质量
中药特色服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交试验优选强心颗粒提取工艺
被引量:
1
9
作者
徐勇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6期2343-2345,共3页
目的优选我院制剂强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丹酚酸B含量及干膏率为试验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强心颗粒提取工艺。结果强心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煎煮1小时,提取2次。结论该研究为...
目的优选我院制剂强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丹酚酸B含量及干膏率为试验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强心颗粒提取工艺。结果强心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煎煮1小时,提取2次。结论该研究为强心颗粒剂型改革和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强心颗粒
提取工艺
丹酚酸B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交试验优选清热润肺合剂提取工艺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勇
《光明中医》
2016年第3期348-349,共2页
目的优选我院制剂清热润肺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黄芩苷含量及出膏率为试验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清热润肺合剂提取工艺。结果清热润肺合剂最佳工艺为水煎2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5h。结论该研究为...
目的优选我院制剂清热润肺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黄芩苷含量及出膏率为试验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清热润肺合剂提取工艺。结果清热润肺合剂最佳工艺为水煎2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5h。结论该研究为清热润肺合剂剂型改革和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清热润肺合剂
提取工艺
黄芩苷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院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
4
11
作者
张冬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2期1136-1137,共2页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发生规律,为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提供帮助。方法对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主要与药物剂型、静脉给...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发生规律,为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提供帮助。方法对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主要与药物剂型、静脉给药途径等因素有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为主,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后果严重,应引起重视。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学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合理用药
原文传递
土鳖虫及其伪品的鉴别
被引量:
5
12
作者
张叶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6期529-529,539,共2页
土鳖虫为常用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蟅虫,生河东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新修本草》载:"状似鼠妇,而大者寸余,形小似鳖无甲,但有鳞也。"据上所述并参考《本草图经》附图,
关键词
土鳖虫
伪品
鉴别
原文传递
泻肝聪耳丸治疗耳胀耳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叶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75-75,共1页
目的探讨本溪市中医院研制的泻肝聪耳丸在耳胀耳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耳胀耳闭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6例,分别口服泻肝聪耳丸和龙胆泻肝丸,观察治疗情况。结果观察2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38.54%,对照组痊愈率16.6...
目的探讨本溪市中医院研制的泻肝聪耳丸在耳胀耳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耳胀耳闭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6例,分别口服泻肝聪耳丸和龙胆泻肝丸,观察治疗情况。结果观察2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38.54%,对照组痊愈率1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1%,对照组为73.9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泻肝聪耳丸治疗耳胀耳闭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泻肝聪耳丸
耳胀耳闭病
原文传递
题名
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被引量:
15
1
作者
赵玲玲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7期164-165,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中药处方分析以及其应用于药学服务中的意义。方法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从药物的使用频率、种类等角度,对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开的1000张中药处方展开研究,对中药处方在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观察中药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率、中药处方中药物名称是否正确、处方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现象。结果由本次研究中获得的结果可知,黄芪、当归、茯苓、红花、丹参、桃仁、葛根、赤芍、人参、三七等几种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薏苡仁、川芎、葛根、大枣、枸杞、天麻、金银花、甘草、大黄、鹿茸等几种药物的使用频率较高。在中药处方中,有部分药物的处方名称与法定名称存在差异,影响处方效果。部分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对中药处方进行分析是药学服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进行中药处方分析,可查出处方中的失误,改善药学服务的质量,因此,中药处方分析应在药学服务中使用。
关键词
中药
处方分析
药学服务
分类号
R282.71 [医药卫生—中药学]
R451 [医药卫生—治疗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研究
被引量:
7
2
作者
赵玲玲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9期257-259,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分析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以提高临床中药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收集整理本院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资料,抽取56例应用活血化瘀中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活血化瘀药物的名称及不良反应具体表现。结果经研究分析发现,年龄越大使用活血化瘀中药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越高;和男性相比,女性使用活血化瘀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不良反应有皮肤症状、肝损害、泌尿系统、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眼损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药物热、消化系统、过敏性休克、泌尿系统、造血系统等;引起不良反应的中药以丹参、马钱子、川芎、斑螯及当归为主。结论在临床中应用活血化瘀中药所致不良反应类型较多,症状表现多样,需引起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和不良反应处理工作,以确保治疗效果。
关键词
不良反应
活血化瘀
中药
临床
分类号
R287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药学干预对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6
3
作者
赵玲玲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5期181-182,共2页
文摘
目的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中实行药学干预并观察给合理用药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未行药学干预的65例患者(对照组),再择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实行药学干预的65例患者(研究组),所有患者均以中药注射剂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状况。结果对照组在用药合理性上逊于研究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结论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中进行药学干预,可以实现药物的合理使用,并能有效避免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
关键词
效果观察
合理用药
药学干预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分类号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经过炮制后对患者疗效的干预价值
被引量:
2
4
作者
郭丽裕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制剂室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8期159-161,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中药经过炮制后对患者疗效的干预价值。方法128例进行中药治疗的患者,采取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4例。再根据服用药物种类不同,将每组患者分为苷类药物、挥发油类药物、含鞣质类药物、含生物碱类药物患者,各16例。对照组服用未经过炮制的中药,研究组服用经过炮制的中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用药满意度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服用含有苷类药物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的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服用含挥发油类、含鞣质类、含生物碱类药物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9.87±1.63)分低于对照组的(15.98±2.31)分,用药满意度评分(92.43±4.32)分高于对照组的(81.34±3.76)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际的中药用药中,采用正确的中药炮制工艺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药物存在的毒副作用,减轻药物对患者机体造成的影响,对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中药炮制
疗效
价值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
2
5
作者
郭丽裕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制剂室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1期160-161,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48例予以中药饮片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炮制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药炒焦、炒炭炮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体征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的5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538, P=0.0110<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4.05±1.25)分低于对照组的(5.68±1.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36, P=0.0003<0.05);随访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2.10±0.31)分低于对照组的(2.45±0.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092, P=0.0008<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4, P=0.0330<0.05)。结论中药饮片治疗患者应用中药炒焦、炒炭炮制方法效果更佳,能够有效提高中药的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广泛的应用与推广于现代临床医学当中。
关键词
中药饮片
不同炮制方法
疗效观察
分类号
R283.6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调剂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管理
被引量:
6
6
作者
李兵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年第23期56-57,共2页
文摘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药调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探究管理办法。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开具的180例中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其中,90例传统中药调剂方式下的处方为对照组,90例实施中药调剂管理后的处方为研究组。通过回访调查2组中药方剂患者,分析2组方剂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对照组发现26例存在问题,问题率为28.89%,研究组中发现9例存在问题,问题率为10.00%。对照组的问题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并总结中药调剂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后,可有效提高医院中药调剂的质量,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
中药调剂
中药处方
饮片
制剂
处方管理
药房管理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dispensing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prepared drug in pieces
preparation management
pharmacy management
分类号
R288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方法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郭丽裕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制剂室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5期157-158,共2页
文摘
目的分析和研究鉴定常见中药材真伪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种常见中药材,按照随机法将20种药材每一种分为重量相同的2份,将使用传统鉴定方法进行真伪鉴定的药材作为A组,使用现代显微镜进行真伪鉴定的药材作为B组。对比两组鉴定准确率、总鉴定时间以及平均鉴定时间。结果 B组鉴定准确率为100%,高于A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444, P=0.0350<0.05)。A组总鉴定时间为(60.89±10.97)min、平均鉴定时间为(2.56±0.72)min,均短于B组的(432.56±57.80)、(14.98±3.10)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2527, 17.4528, P=0.0000, 0.0000<0.05)。结论传统鉴定方法是多年中医治疗中形成的经验,可以对大部分常见药材进行准确的真伪判定,利用现代显微镜可以达到100%的鉴定准确率,但是传统鉴定方法鉴定速度较快,两种中药材真伪鉴定方法均有优点和缺点。
关键词
常见中药材
真伪鉴定
方法
分析
研究
分类号
R282.5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游学心得--在提高中药质量,提升中药特色服务的应用
被引量:
3
8
作者
张叶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7期I0002-I0003,共2页
文摘
目的促进中医院中药质量及中药特色服务能力提升,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通过参加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结合在全国各地游学经历的体会、感悟。结果将所学应用于工作实际,提高中医院的中药质量,中药服务能力。结论促进中药特色技术的传承、融合、创新,更好地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事业。
关键词
中药特色技术
传承
中药质量
中药特色服务
Keywords
characteristic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ansmission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aracteristic servi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分类号
R288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交试验优选强心颗粒提取工艺
被引量:
1
9
作者
徐勇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6期2343-2345,共3页
文摘
目的优选我院制剂强心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丹酚酸B含量及干膏率为试验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选强心颗粒提取工艺。结果强心颗粒最佳提取工艺为8倍水,煎煮1小时,提取2次。结论该研究为强心颗粒剂型改革和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正交试验
强心颗粒
提取工艺
丹酚酸B
Keywords
Orthogonal experiment
Qiangxin granules
Extraction technology
Salvianolic acid B
分类号
R286.0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交试验优选清热润肺合剂提取工艺
被引量:
1
10
作者
徐勇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光明中医》
2016年第3期348-349,共2页
文摘
目的优选我院制剂清热润肺合剂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加水量、煎煮时间和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黄芩苷含量及出膏率为试验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清热润肺合剂提取工艺。结果清热润肺合剂最佳工艺为水煎2次,每次煎煮时间为1.5h。结论该研究为清热润肺合剂剂型改革和制剂工艺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正交试验
清热润肺合剂
提取工艺
黄芩苷
Keywords
Orthogonal experiment
Qingre Runfei mixture
Extraction technology
Baicalin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院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
4
11
作者
张冬梅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2期1136-1137,共2页
文摘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发生规律,为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提供帮助。方法对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别从给药途径、临床表现、药品种类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主要与药物剂型、静脉给药途径等因素有关。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及呼吸系统损害为主,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后果严重,应引起重视。结论加强对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和避免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临床药学的管理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
中药制剂
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合理用药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69.3 [医药卫生—药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土鳖虫及其伪品的鉴别
被引量:
5
12
作者
张叶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1年第6期529-529,539,共2页
文摘
土鳖虫为常用中药,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名医别录》载:"蟅虫,生河东川泽及沙中,人家墙壁下土中湿处。"《新修本草》载:"状似鼠妇,而大者寸余,形小似鳖无甲,但有鳞也。"据上所述并参考《本草图经》附图,
关键词
土鳖虫
伪品
鉴别
分类号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泻肝聪耳丸治疗耳胀耳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
1
13
作者
张叶
机构
辽宁省本溪市中医院药剂科
出处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期75-75,共1页
文摘
目的探讨本溪市中医院研制的泻肝聪耳丸在耳胀耳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耳胀耳闭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6例,分别口服泻肝聪耳丸和龙胆泻肝丸,观察治疗情况。结果观察2个疗程后,治疗组痊愈率38.54%,对照组痊愈率16.6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1%,对照组为73.96%;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泻肝聪耳丸治疗耳胀耳闭病疗效确切。
关键词
泻肝聪耳丸
耳胀耳闭病
分类号
R276.1 [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中药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赵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活血化瘀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研究
赵玲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药学干预对促进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的效果观察
赵玲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药经过炮制后对患者疗效的干预价值
郭丽裕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的应用效果分析
郭丽裕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中药调剂中所存在问题的分析与管理
李兵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7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方法分析与研究
郭丽裕
《中国实用医药》
202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游学心得--在提高中药质量,提升中药特色服务的应用
张叶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正交试验优选强心颗粒提取工艺
徐勇
《光明中医》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正交试验优选清热润肺合剂提取工艺
徐勇
《光明中医》
201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我院293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
张冬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0
4
原文传递
12
土鳖虫及其伪品的鉴别
张叶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1
5
原文传递
13
泻肝聪耳丸治疗耳胀耳闭临床疗效观察
张叶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