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年份

学科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修补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鄂毅峰 《当代医学》 2021年第3期79-81,共3页
目的比较胃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4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比... 目的比较胃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74例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6、12及24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低于对照组的1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疗效显著,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术后疼痛感较轻,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腹腔镜 修补术 开腹手术
下载PDF
雾化吸入给药的应用现状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韩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第8期19-20,共2页
雾化吸入给药治疗是呼吸系统患者主要应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内容为压力定量吸入以及雾化吸入等,由于在应用雾化吸入给药治疗时,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对治疗以及应用药物的种类都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便以雾化吸入给药作用主要的叙述内容,... 雾化吸入给药治疗是呼吸系统患者主要应用的治疗手段,主要内容为压力定量吸入以及雾化吸入等,由于在应用雾化吸入给药治疗时,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对治疗以及应用药物的种类都有着促进作用,因此本文便以雾化吸入给药作用主要的叙述内容,对治疗现状以及临床应用进展进行浅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吸入给药 应用现状 临床研究 进展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与腹腔镜经腹腹膜前补片植入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鄂毅峰 《当代医学》 2020年第34期72-74,共3页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置入与经腹腹膜前补片置入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前补片植...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患者应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置入与经腹腹膜前补片置入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前补片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情况及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腹痛消失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失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41%,低于对照组的2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1个月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股沟疝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术后疼痛较轻,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恢复,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经腹膜前补片植入 腹腔镜下全腹膜补片植入 并发症 疼痛程度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在胰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鄂毅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9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胰腺癌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64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T... 目的观察胰腺癌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64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T细胞亚群水平,手术时间、阳性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清扫总数、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指标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两组患者的CD3+、CD4^+、CD8^+、CD4^+/CD8^+指标水平均较本组术前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384.81±65.62)min长于对照组的(296.72±47.82)min,阳性淋巴结清扫数(1.63±0.47)个及淋巴结清扫总数(11.82±6.12)个均多于对照组的(1.04±0.26)、(6.23±2.47)个,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与对照组的15.6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腺癌采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效果较好,标准术式手术时间较短,而扩大术式淋巴结清扫更为彻底,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标准与扩大术式,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癌 标准术式 扩大术式 并发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