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滕云 《当代医学》 2021年第1期164-165,共2页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60例经造影技术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诊断脑血管... 目的探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本院接收的60例经造影技术确诊为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多层螺旋CT以及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方法对诊断脑血管疾病的准确率。结果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出率高于多层螺旋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核磁共振血管成像确诊的58例患者中,脑出血17例,占29.31%;颅内动脉瘤21例,占36.21%;脑梗死20例,占34.48%。20例脑梗死患者中,15例患者梗死病灶的直径<18 mm,5例患者梗死病灶直径>18 mm。58例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脑动脉狭窄情况,大脑前、中、后动脉狭窄分别为17例、22例、16例,具有颈内动脉狭窄3例。结论对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可显示患者脑部的病变情况,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多层螺旋CT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螺旋CT诊断原发性肝癌60例分析
2
作者 张景财 《中华综合医学杂志(河北)》 2003年第2期15-16,共2页
目的:螺旋CT技术的应用,对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且有价值的信息。探讨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应用螺旋CT平扫加增强60例。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其CT诊断率达97%,误诊率3%。本组2例误诊为肝内血管瘤... 目的:螺旋CT技术的应用,对肝癌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且有价值的信息。探讨原发性肝癌的CT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应用螺旋CT平扫加增强60例。结果:经手术病理证实其CT诊断率达97%,误诊率3%。本组2例误诊为肝内血管瘤。结论:CT平扫结合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门静脉癌栓的发现很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检查 诊断 原发性肝癌 临床分析 鉴别诊断 误诊
下载PDF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滕云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7期40-42,共3页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53例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同时将相关诊断结果和...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3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疑似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53例作为调查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同时将相关诊断结果和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比。结果:53例患者经过临床病理诊断确诊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50例,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诊断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47例,占88.68%;进一步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存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部分断裂患者40例,完全断裂7例,无损伤占0;对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可得出,完全韧带断裂患者会表现出不规则增粗的状况,存在韧带内部弥漫性或局限性信号增强,有一少部分患者经过矢状面、冠状面等观察无法对正常的关节前交叉韧带进行观察,断裂的韧带T2WI表现出高信号,而PDWI表现为中等信号。结论:对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进行诊断的过程中,临床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发挥良好的诊断价值,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影像学特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 临床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在鉴别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滕云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第19期23-24,共2页
目的:关于磁共振成像应用在对腰椎压缩性骨折鉴别当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疑似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6例作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均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判断磁共振成像技术和临床病... 目的:关于磁共振成像应用在对腰椎压缩性骨折鉴别当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疑似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6例作为调查对象,所有患者在进行治疗之前均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判断磁共振成像技术和临床病理诊断的符合性.结果:66例患者经过临床病理诊断确诊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3例,而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诊断,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占90.91%;对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的62例患者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所有患者腰椎当中一般存在骨质增生的征象,而且其中存在24例患者表现为椎体楔形样变,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和T2WI-FS表现为高信号,可判断为新鲜骨折.还有18例患者在进行增强扫描的时候可以发现软组织的肿块,主要表现为椎体转移瘤导致骨折.20例腰椎压缩变形,检查显示T1WI、T2WI、T2WI-FS信号和正常的具体信号表现相似,属于陈旧性的骨折.结论:磁共振成像可有效用于对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鉴别,能有效提升临床诊断的整体效果,可作为有效的辅助诊断工具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床诊断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