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闫雪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6期31-32,共2页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方法 18867例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均选择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开展微生物检验,观察检测微生物标本的阳性率。结果 2016年的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28.01%、7.00%)... 目的分析研究不同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的阳性率结果。方法 18867例临床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均选择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开展微生物检验,观察检测微生物标本的阳性率。结果 2016年的呼吸道标本、血培养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28.01%、7.00%)均显著低于2015年(33.00%、1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的大便及尿液标本、伤口分泌物及穿刺标本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6年的其他标本、总计标本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均显著低于2015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临床标本在不同时间段的微生物检验阳性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临床中应结合临床检验的实际结果来指导临床治疗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标本 微生物 检验阳性率
下载PDF
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3
2
作者 闫雪慧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196-19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血液检验标本350例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血液检验标本350例为研究组,对比加强质控管理前后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状况...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血液检验标本350例为对照组,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血液检验标本350例为研究组,对比加强质控管理前后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状况;结果:加强质控管理后血液检验标本不合格发生情况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标本治疗的影响因素较多,需要对护理人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管理,从而保证血液检验标本质量,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检验 标本 不合格 原因 护理对策
下载PDF
医院感染检测时临床微生物学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闫雪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检测时临床微生物学的临床价值。方法 4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两组患者选择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进行前瞻性控制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检测时临床微生物学的临床价值。方法 4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两组患者选择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进行前瞻性控制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和感染程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重度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轻度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感染检测时应用临床微生物学检验,不但能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同时还能显著减轻感染程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临床微生物学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闫雪慧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2期224-225,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常规检验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正常标本检验,研究组患者予以血涂片分析法检验异常标本,对比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血涂片分析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常规检验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正常标本检验,研究组患者予以血涂片分析法检验异常标本,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当中应用血涂片分析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检验效果,提高治疗效果,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涂片分析 正常标本检验 血常规检验 治疗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胶体金在临床检验诊断中的效果分析
5
作者 张延清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376-376,共1页
目的:探讨胶体金在临床检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3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产妇30例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免疫层析法以及胶体金法检测阴道液当中的ICF-BP-1以及HCG,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 目的:探讨胶体金在临床检验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胎膜早破患者3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妊娠产妇30例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免疫层析法以及胶体金法检测阴道液当中的ICF-BP-1以及HCG,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诊断结果;结果:在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方面,免疫层析法阳性的检出率是100%,胶体金法检出率是93.3%,两种诊断方法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胶体金检测阴道液诊断胎膜早破的检出率高,同时操作简便,临床上应当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 免疫分析法 胎膜早破 诊断 检出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