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息肉、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I表现与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冬冬 孙宏岗 郑鹏宇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第12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Ⅰa期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Ⅰ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7例(癌变组)和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2例(息肉组)的资料,采用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加动态增强(DCE)...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Ⅰa期子宫内膜癌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与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Ⅰa期子宫内膜癌患者57例(癌变组)和子宫内膜息肉患者32例(息肉组)的资料,采用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加动态增强(DCE)扫描,分析对比两组MR平扫、DWI与DCE表现和表观扩散系数值(ADC)伪彩图与ADC值。结果息肉组肿块最大径在11~46(22.36±5.57)mm,在T1WI呈等信号,在T2WI呈稍低信号或中等信号,在DWI呈现低信号或稍高信号,ADC伪彩图大体呈绿色表现,增强扫描强化特点为持续渐进性强化;癌变组肿块最大径在18~48(25.16±5.57)mm,在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在DWI呈高信号,ADC伪彩图大体呈蓝色表现,强化特点为快进慢出型。息肉组经MR平扫为肿块内纤维核、囊变、出血、带蒂、窄基底及结合带完整的出现率显著高于癌变组(P<0.05);息肉组ADC值显著高于癌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应用于子宫内膜息肉、Ⅰa期子宫内膜癌的鉴别中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Ⅰa期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椎体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郑鹏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23期68-69,共2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在椎体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椎体隐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MRI进行检查,同时采用双班数字透视摄影机对患处节段的脊柱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经MRI检查之后,共呈现出36个骨折椎体,6个颈椎,1...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在椎体隐性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椎体隐性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MRI进行检查,同时采用双班数字透视摄影机对患处节段的脊柱进行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经MRI检查之后,共呈现出36个骨折椎体,6个颈椎,14个胸椎,16个腰椎,而骨折椎体均集中在T12~L3。结论对存在外伤史同时临床症状较为显著的椎体隐性骨折患者而言,采用MRI进行检查,从而对脊髓损伤、韧带损伤等进行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椎体隐性骨折 应用价值
下载PDF
CT与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蕊 史可可 王兰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4期385-389,共5页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疑似PCNSL(淋巴瘤组)和120例疑似脑胶质瘤患者(胶质瘤组),均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诊...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和脑胶质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间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0例疑似PCNSL(淋巴瘤组)和120例疑似脑胶质瘤患者(胶质瘤组),均行CT和MRI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技术的准确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T和MRI及两项联合的预测价值,比较两种疾病的ADC值。结果 淋巴瘤组患者病灶属于高密度,呈团块状;胶质瘤组患者存在低、等、高密度病灶,呈现斑片状和团块状。CT和MRI显现的病灶形态和病灶密度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例疑似淋巴瘤组,病理活检确诊35例,120例疑似胶质瘤组,病理活检确诊111例。CT检测PCNSL准确率为70.0%(28例),检测脑胶质瘤准确率为75.0%(90例);MRI检测PCNSL准确率为82.5%(33例),检测脑胶质瘤准确率为85.0%(102例);CT联合MRI检测PCNSL准确率为97.5%(39例),检测脑胶质瘤准确率为97.5%(117例),联合检测准确率均高于CT和MRI单方面诊断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OC曲线分析,CT、MRI及联合预测PCNSL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7、0.814、0.986;预测脑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712、0.817、0.935。淋巴瘤组患者的瘤周水肿ADC值、实质部分ADC值和rADC值均低于胶质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瘤周水肿ADC值、实质部分ADC值和rADC值早期分辨PCNSL和脑胶质瘤的AUC分别为0.996、0.972和0.892。结论 CT联合MRI在鉴别PCNSL和脑胶质瘤中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MRI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脑胶质瘤 鉴别 诊断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2.0cm以下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5
4
作者 王乐 朱杰 +1 位作者 郑鹏宇 孙达凯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5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2.0cm以下周围型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间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0例疑似SPLC患者,其中SPLC 63例,肺炎性结节(PIN)27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SC...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2.0cm以下周围型肺癌(SPL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9月间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340例疑似SPLC患者,其中SPLC 63例,肺炎性结节(PIN)27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及CT引导下活检,比较两组患者MSCT影像学征象、强化期CT值和平扫期CT值,并收集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穿刺相关不良事件及病理检查结果,采用Kappa值评价两种诊断技术的一致性。结果MSCT检出病灶部位分布,SPLC位于右肺上叶18例,右肺下叶11例,中叶3例,左肺上叶16例,左肺下叶15例,PIN位于右肺上叶62例,右肺下叶68例,中叶12例,左肺上叶73例,左肺下叶62例。MSCT征象比较,SPLC组的不均匀增强、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及空泡征上发生率均高于P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SCT定量指标比较,SPLC组和PIN组强化期CT值均高于平扫期CT值,且SPLC组强化期、平扫期CT值均显著高于PI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40例患者经穿刺活检后,32例出现穿刺相关不良事件,气胸17例,咯血11例,气体栓塞2例,纵膈积气1例,肺内血肿1例,穿刺相关不良事件总发生率9.4%。SPLC组病理类型中,腺癌39例,鳞癌16例,腺鳞癌6例,小细胞肺癌2例;PIN组中,局灶性机化性肺炎213例,肺结核64例。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MSCT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Kappa值为0.676,一致性高。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均能鉴别SPLC和PIN,但CT穿刺后存在穿刺相关不良事件,MSCT可帮助临床医师鉴别SPLC好PIN,并且MSCT与CT引导穿刺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CT 周围型肺肿瘤 肺炎性结节 活检
原文传递
X线片及螺旋CT和高分辨CT对小于3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婷婷 张莹 赵丽丽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1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X线片、螺旋CT和高分辨CT(HRCT)对<3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间辽宁营口市中心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60例直径<3cm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均采用X线片、螺旋CT与HRCT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病理... 目的探讨X线片、螺旋CT和高分辨CT(HRCT)对<3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间辽宁营口市中心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60例直径<3cm的周围型肺癌患者,均采用X线片、螺旋CT与HRCT进行影像学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查方法对<3cm周围型肺癌的检出情况、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HRCT和螺旋CT检查对毛刺征、厚壁空洞、肺门淋巴结肿大、胸水、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与支气管征和血管集束征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平片检查,且HRCT检查高于螺旋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X线片检出阳性202例,螺旋CT检出232例,HRCT检出245例。HRCT对<3cm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均高于螺旋CT和X线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X线片、螺旋CT和HRCT均可用于<3cm周围型肺癌诊断,HRCT阳性检出率和诊断灵敏度更高,可为周围型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高分辨和高显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型肺肿瘤 X线片 螺旋CT 高分辨CT 灵敏度
原文传递
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肝癌介入手术治疗效果和肿瘤活性及预后的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孙宏岗 孙达凯 王广平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22年第3期291-294,共4页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疗效、肿瘤活性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6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肝癌介入...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疗效、肿瘤活性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进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6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肝癌介入手术治疗3~5周后行CT检查,并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对肝癌介入手术患者术后疗效、肿瘤活性及预后的价值。结果 68例肝癌患者经TACE术治疗后,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22例,稳定(SD)11例,进展(PD)17例,总有效率为75.0%(51/68)。CT检查显示,碘油沉积Ⅰ型41例,Ⅱ型14例,Ⅲ型9例,Ⅳ型4例。且碘油沉积Ⅰ型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3.0%(38/41),Ⅲ型、Ⅳ型治疗总有效率较低,分别为22.2%(2/9)、25.0%(1/4)。肝癌介入手术后,DSA共检出活性病灶31例,CT检出21例,CT与DSA评估TACE术后肿瘤活性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07), CT评估的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度为67.7%、91.9%及80.9%。另肝癌介入手术后DSA共发现病灶残余或复发35例,CT检出29例,CT与DSA评估TACE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的一致性一般(Kappa=0.676), CT评估肝癌介入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的敏感性、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2.9%、84.9%及83.8%,评估价值均较高。结论 CT对肝癌介入术后疗效、肿瘤活性及肿瘤残余或复发等方面均具有重要评估价值,且其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可为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治疗效果 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和MRI表现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郑鹏宇 陆明园 +1 位作者 高畅 高大海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5年第6期40-41,共2页
目的:对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与磁共振(MRI)表现特征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3年9月接诊的23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总结该疾病CT与MRI... 目的:对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CT与磁共振(MRI)表现特征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3年9月接诊的23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患者影像学资料,分析总结该疾病CT与MRI的表现特征。结果23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中,发生在蝶窦者7例、上颌窦者10例、筛窦者6例。23例患者CT表现特征为:受累窦腔中充满软组织影,部分患者伴有斑点状钙化症状。患者窦壁骨质已被破坏,窦壁附近骨质明显增生,较为肥厚。23例患者MRI表现特征:11例患者T1WI为低信号,12例为等信号;T2WI信号强弱不一,15例患者表现为低信号,8例患者为高信号,信号增强后,患者病情明显加重。受累部位:17例患者累及眼眶,其中8例患者累及眶尖区,影像显示存在不规则软组织肿块,与附近眼外肌分界不明朗,6例包绕视神经。结论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CT与MRI表现特征主要包括:窦壁骨质受损严重伴有硬化现象,T2WI信号强弱不一,影像学表现眼眶、海绵窦等多处受累。分析总结发现,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在CT和MRI所得影像中,表现特征十分明显,联合使用能为本病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适合于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表现特征 临床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