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炔诺孕酮硅胶棒应用者子代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孙晓玲 吴健 +3 位作者 倪凤贤 庄树永 金凤玲 李明娟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 :通过对左炔诺孕酮硅胶棒 ( 6根型 )埋植剂应用者子代细胞遗传学指标的检测 ,以期对避孕埋植剂的长期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在同一地区随机选择 50名埋植 4年、取药 1年后妊娠夫妇的子代为实验组 ,选择 49名正常夫妇的子代为对照... 目的 :通过对左炔诺孕酮硅胶棒 ( 6根型 )埋植剂应用者子代细胞遗传学指标的检测 ,以期对避孕埋植剂的长期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在同一地区随机选择 50名埋植 4年、取药 1年后妊娠夫妇的子代为实验组 ,选择 49名正常夫妇的子代为对照组。静脉采血检测染色体畸变、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 SCE)、细胞微核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染色体畸变率、SCE频率、细胞微核率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 ,均无显著差异 ( P>0 .0 5)。结论 :长期使用左炔诺孕酮硅胶棒 ( 6根型 )对子代不产生潜在的细胞遗传学损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炔诺孕酮硅胶棒 子代 染色体畸变 姊妹染色单体交换 细胞微核
下载PDF
染色体变异与生殖异常的关系 被引量:19
2
作者 刘丽丽 王朝祥 +3 位作者 孙晓玲 宫立国 王翠翠 王娜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染色体变异与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856例来诊的生殖异常患者的行染色体检查,其中对D/G组染色体着丝粒区(cen)和随体区增加(ps+)、副缢痕区增加(qh+)、9号染色体的臂间倒位(inv9)、Y长臂的增加(大Y或Yqh+)和减少(小Y或Yqh-)... 目的探讨染色体变异与生殖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856例来诊的生殖异常患者的行染色体检查,其中对D/G组染色体着丝粒区(cen)和随体区增加(ps+)、副缢痕区增加(qh+)、9号染色体的臂间倒位(inv9)、Y长臂的增加(大Y或Yqh+)和减少(小Y或Yqh-)等染色体变异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56例患者检出染色体变异96例,检出率为5.2%;其中具有临床表现的共66例,占68.8%。各种类型染色体变异检出例数和检出率、具有临床表现的例数和构成比分别为:大Y32例、检出率1.7%,具有临床表现22例、构成比33.8%;小Y12例、检出率0.6%,具有临床表现10例、构成比15.4%;inv(9)17例、检出率0.92%,具有临床表现12例、构成比18.5%;ps+19例、检出率1.0%,具有临床表现13例、构成比20.0%;qh+增加16例、检出率0.9%,具有临床表现9例、构成比13.8%。结论染色体变异与生殖异常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变异 生殖异常 临床效应
下载PDF
细胞核仁形成区活性与反复自发流产相关性的探讨
3
作者 张志芬 孙素芬 +4 位作者 赵东云 姜淼 韩维田 肖淑香 王占平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03-205,214,共4页
目的 探讨细胞核仁形成区活性与反复自发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银梁NOR技术,对反复自发流产患者夫妇和有正常生育史夫妇各30对的中期染色体核仁形成区银染点(Ag-NOR)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银染联合(Ag-AA)数进行对比... 目的 探讨细胞核仁形成区活性与反复自发流产的关系。方法应用银梁NOR技术,对反复自发流产患者夫妇和有正常生育史夫妇各30对的中期染色体核仁形成区银染点(Ag-NOR)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银染联合(Ag-AA)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反复自发流产夫妇 Ag-NOR数量和女性Ag-AA次数分别为6.72,6.39和0.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7,5.86和0.31,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细胞核仁形成区活性增高是引起反复自发流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形成区 自发性流产 染色体 相关性
下载PDF
50例染色体异常核型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关长吉 倪香 +2 位作者 梁悦 韩维田 李欢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85-887,共3页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9200例不能正常生育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相应临床遗传效应的关系。方法抽取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培养,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进行G显带分析。结果在9200例中发现异常核型575例,异常率6.25%... 目的通过对本院门诊9200例不能正常生育患者的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探讨染色体异常与相应临床遗传效应的关系。方法抽取患者的外周血进行培养,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进行G显带分析。结果在9200例中发现异常核型575例,异常率6.25%,其中50例染色体异常核型尚未见报道,包括平衡易位45例,染色体倒位5例。结论染色体平衡易位是导致不孕不育、自然流产、死胎、生育异常患儿的重要原因,对不能正常生育的患者夫妇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异常核型 平衡易位 染色体复杂重排 遗传效应 自然流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