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3
1
作者 景方坤 王鹏 +1 位作者 孟大伟 李贵民 《中国民康医学》 2020年第12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神经介入治疗,比较两组血管再通率、生命质量评分、NIHSS评分和ADL评分。结果:研究组血管再通率、生命质量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基础上采用神经介入治疗可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管再通率、生命质量评分和ADL评分,以及降低NIHSS评分的效果优于单纯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神经介入治疗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重症加强治疗后综合征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邵聪 顾立学 +1 位作者 梅永霞 李明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16-720,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症加强治疗后综合征(PIC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PICS-C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辽宁省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转出并入住普通病房≥7 d、年龄≥18周岁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 探讨重症加强治疗后综合征(PIC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PICS-CI)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辽宁省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由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转出并入住普通病房≥7 d、年龄≥18周岁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学历、职业、支付方式、经济收入、吸烟、饮酒、既往史、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有无镇静、谵妄、入ICU诊断.根据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和非认知障碍组.采用单因素分析PICS-CI的危险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找出PICU-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90例PICS患者中发生认知障碍者104例,发生率为35.86%.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发生认知障碍两组患者间性别、年龄、学历、经济收入、吸烟、饮酒、既往史、机械通气、ICU住院时间、镇静、谵妄、入ICU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优势比(OR)=7.523,95%CI可信区间(95%CI)=2.572-37.851,P=0.001〕、机械通气(OR=8.773,95%CI=2.588-36.344,P〈0.001)、 镇静(OR=9.376,95%CI=2.661-42.011,P=0.002)、谵妄(OR=13.201,95%CI=2.502-41.433,P〈0.001)是PICS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ICU转出患者的关注,从不同角度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减少PICS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加强治疗后综合征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miR-124激动剂对细菌性脑膜炎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及MAP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景方坤 李鹤一 《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 CAS 2021年第4期12-16,21,共6页
【目的】探究miR-124激动剂对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处理组(miR-124激动剂处... 【目的】探究miR-124激动剂对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处理组(miR-124激动剂处理),除假手术组外,其余两组新生大鼠建立细菌性脑膜炎模型,并分别给予相应处理。对各组大鼠进行Loeffler神经学评分;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检测脑脊液中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数量;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测定大鼠脑组织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p38MAPK、JNK、ERK1/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可见神经元细胞大量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明显等损伤,血清和脑脊液中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脑脊液中WBC数量显著增加(P<0.05),脑组织中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JNK/JNK、p-ERK1/2/ERK1/2、p-p38MAPK/p38MAPK水平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相比,处理组大鼠脑组织毛细血管轻微充血,仅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和脑脊液中IL-6、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脑脊液中WBC数量减少(P<0.05),脑组织中活化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JNK/JNK、p-ERK1/2/ERK1/2、p-p38MAPK/p38MAPK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miR-124激动剂可能通过抑制MAPK通路,抑制BM新生大鼠脑组织中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炎症反应,对新生大鼠细菌性脑膜炎具有一定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脑膜炎 miRNA-124 小胶质细胞 MAPK通路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诊治中的应用
4
作者 景方坤 王鹏 +1 位作者 孟大伟 李贵民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第15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2017年6月~2019年7月90例本院收治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B组、C组,对A组患者采用常规MRI进行扫描检查,B组患者分别采用MRI和扩散张... 目的:研究分析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在脑胶质瘤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出2017年6月~2019年7月90例本院收治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将其平均分为A组、B组、C组,对A组患者采用常规MRI进行扫描检查,B组患者分别采用MRI和扩散张量纤维束(DTI)进行扫描检查,C组在B组的基础上结合氢质子共振波谱(1H-MRS)扫描检查,对比3组患者肿瘤切除情况与分析B、C组患者检查查出的不同位置平均弥散系数(MD)、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值与C组患者代谢物浓度值。结果:A组患者的肿瘤完全切除率不及B、C组,A、C组患者差距较大,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同时C组患者可以检测到A、B组患者无法检查的代谢物浓度值,B组可以检查出A组无法检查的MD、FA平均值。结论: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以提高脑胶质瘤患者的肿瘤切除率,同时不同的成像技术有不同的特点,联合使用效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 脑胶质瘤 DTI 1H-MR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