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方向信息的指纹图像预处理 被引量:7
1
作者 翟波 纪玉波 聂琰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2005年第7期60-61,76,共3页
预处理是自动指纹识别技术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效果。本文从方向图、滤波、二值化和细化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的预处理过程,并具体实现了指纹图像的预处理。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留了... 预处理是自动指纹识别技术的基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指纹自动识别系统的效果。本文从方向图、滤波、二值化和细化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的预处理过程,并具体实现了指纹图像的预处理。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保留了指纹纹线的关键信息,为下一步的特征提取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方向图 滤波 二值化 细化
下载PDF
基于信息融合的柴油机故障诊断技术 被引量:6
2
作者 赵春阳 逄玉俊 柳岗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6年第7期876-877,933,共3页
针对传统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法,将模糊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通过简化网络结构提高局部诊断网络的诊断能力,并使证据理论的基本可信度分配不再完全依赖... 针对传统柴油机故障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方法,将模糊神经网络与D-S证据理论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通过简化网络结构提高局部诊断网络的诊断能力,并使证据理论的基本可信度分配不再完全依赖专家进行的主观化赋值,实现赋值的客观化;通过建立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对柴油机的故障进行识别,使不同的信息源相互补充,很好地建立故障与征兆之间的定量映射关系,获得对故障状态的最优估计和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神经网络 证据理论 信息融合 故障诊断
下载PDF
PC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中华 王子威 +1 位作者 祁春清 索迹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5年第3期302-307,共6页
针对研究生常需要数据采集而设计了一个串行通信系统.该系统上位机为PC机,下位机为MCS 51单片机.文中给出了通信协议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协议中有6种通信命令,适用于各种数据交换;硬件方面设计了时钟电路和波特率配置;软件方面完... 针对研究生常需要数据采集而设计了一个串行通信系统.该系统上位机为PC机,下位机为MCS 51单片机.文中给出了通信协议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协议中有6种通信命令,适用于各种数据交换;硬件方面设计了时钟电路和波特率配置;软件方面完成了中断子程序、数据交换子程序和上位机串行通讯程序的设计、编写和调试.下位机用汇编语言,上位机用C语言;该串行通信系统的硬件与软件已调试成功并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机 MCS-51单片机 串行通信系统 串行通讯程序 数据交换 数据采集 协议设计 软件设计 硬件设计 时钟电路 汇编语言 上位机 子程序 下位机 研究生 波特率 C语言 机用 调试 命令 中断
下载PDF
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建模与控制 被引量:17
4
作者 陶文华 岳恒 +1 位作者 柴天佑 李平 《控制工程》 CSCD 2003年第3期245-248,272,共5页
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强非线性、工况变化大的特性,长期以来难以投入自动控制,因此成为电力行业自动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详细研究和分析了球磨机制粉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对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数... 钢球磨煤机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具有多变量强耦合、强非线性、工况变化大的特性,长期以来难以投入自动控制,因此成为电力行业自动控制研究的热点问题。详细研究和分析了球磨机制粉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工作特点,对钢球磨中储式制粉系统的数学模型和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综述,对各控制方法的优缺点、适用性、控制效果等等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和比较,并指出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技术是解决该系统自动控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球磨煤机 储仓式制粉系统 建模 自动控制 锅炉
下载PDF
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4
5
作者 纪玉波 田秋红 张超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61-63,共3页
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是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SM短信服务系统相结合的一套综合的定位、监控、调度指挥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增强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提高车辆运行率和运车安全度 ,实现移动车辆与指挥监控中心之间... 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是将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GSM短信服务系统相结合的一套综合的定位、监控、调度指挥系统。这样的系统可以增强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提高车辆运行率和运车安全度 ,实现移动车辆与指挥监控中心之间的交互。安装在车辆上的移动车载台可实时通过GPS系统确定自身的位置信息 ,车辆定位信息通过GSM以短信息形式传送到监控中心 ,并显示在电子地图上 ,而GSM又可将指挥中心的命令传送到车辆上。论述了一个具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该系统具有人机界面友好 ,稳定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车辆定位监控系统 设计 实现 GIS GSM 电子地图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的预测 被引量:13
6
作者 李月英 申东日 +1 位作者 陈义俊 李素杰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6年第3期319-321,共3页
对于非线性系统的预测辨识,提出用动态节点生成构造性RBF神经网络作为预测模型,且RBF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采用一种新的全监督式学习算法,即神经网络隐层引入新节点时,通过使新节点的输出尽可能逼近残差序列的方向来获取网络参数,从而减... 对于非线性系统的预测辨识,提出用动态节点生成构造性RBF神经网络作为预测模型,且RBF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采用一种新的全监督式学习算法,即神经网络隐层引入新节点时,通过使新节点的输出尽可能逼近残差序列的方向来获取网络参数,从而减少学习误差,使网络输出能够较好的跟踪系统输出。仿真表明该学习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F神经网络 构造性网络 动态结点生成 预测控制
下载PDF
预测控制最新算法综述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书臣 徐心和 李平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314-1319,1349,共7页
随着预测控制在工业过程控制中的广泛应用,预测控制在算法和理论研究上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系统地总结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和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并对各种算法的特征进行评述,指出预测控制算法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非线性预测控制 约束 优化
下载PDF
几种可用于测控仪器的串行总线研究和应用选择原则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文超 卢可义 刘振方 《测控技术》 CSCD 2005年第2期40-45,共6页
对 UART/SCI、I2C、SPI、CAN 和 LIN 几种串行总线从通信原理、性能(如速度等)、功能和接口器件几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了有用的选择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 串行总线 UART SCI I^2C SPI CAN LIN 接口器件
下载PDF
基于遗传算法的SVM参数选取 被引量:23
9
作者 杨旭 纪玉波 田雪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54-58,共5页
 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学习机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SVM的参数选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能够自动地获得最佳参数,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SVM参数选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SV...  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学习机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SVM的参数选取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为了能够自动地获得最佳参数,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SVM参数选取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分析SVM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来确定遗传算法的搜索区间,然后在该区间内对搜索的参数进行选取。将该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5个由R tsch收集的标准模式库,实验结果表明由该方法所得参数确定的SVM具有较优的识别率和较简单的结构,即具有较佳的整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SVM 参数选取 遗传算法 统计学习理论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智能结构模型 被引量:10
10
作者 伊胜伟 刘旸 魏红芳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464-2466,2472,共4页
为了提高对拒绝服务攻击、内存溢出攻击、端口扫描攻击和网络非法入侵等发现的有效性以及对海量的安全审计数据能进行智能化处理,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威胁的、隐蔽的入侵行为及其模式。将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方法与... 为了提高对拒绝服务攻击、内存溢出攻击、端口扫描攻击和网络非法入侵等发现的有效性以及对海量的安全审计数据能进行智能化处理,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有威胁的、隐蔽的入侵行为及其模式。将数据挖掘的聚类分析方法与入侵检测系统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入侵检测系统的智能结构模型。实验表明,它能够有效地从海量的网络数据中进行聚类划分,找到相关的入侵数据,从而提高对各种攻击类型网络入侵检测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检测 数据挖掘 智能结构 聚类算法
下载PDF
一种自调节灰色预测PID控制器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银山 李平 +1 位作者 袁艺 郭颖 《控制工程》 CSCD 2005年第4期365-367,共3页
为提高传统PID控制的性能及扩大其适用范围,提出一种结合传统PID控制、灰色预测和全程快速非线性跟踪-微分器的自调节灰色预测PID控制器。利用灰色预测对系统的输出偏差和预测偏差进行合成形成一个综合偏差,用来代替传统PID控制中的实... 为提高传统PID控制的性能及扩大其适用范围,提出一种结合传统PID控制、灰色预测和全程快速非线性跟踪-微分器的自调节灰色预测PID控制器。利用灰色预测对系统的输出偏差和预测偏差进行合成形成一个综合偏差,用来代替传统PID控制中的实际偏差项。这样控制器既有预测系统未来行为的功能,又能根据预测模型精度自动调节控制器参数,能有效减小预测误差对系统的不利影响。同时用非线性跟踪-微分器代替差分法来提取微分信号,提高了微分信号的品质。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可获得更为优良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预测 非线性跟踪-微分器 PID控制 GM(1 1)模型
下载PDF
基于GPS/GSM和电子地图的车辆定位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爽 贾传荧 +1 位作者 贾银山 马文耀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82-85,共4页
介绍了一个基于电子地图和GPS/GSM的车辆定位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组成、功能、主要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系统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于一体,可实现全天候卫星定位、电... 介绍了一个基于电子地图和GPS/GSM的车辆定位系统的设计原理、系统组成、功能、主要技术特点及其应用。系统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于一体,可实现全天候卫星定位、电子地图显示和车辆实时监控、历史记录回放、发送监控命令、数据查询等功能;能够及时迅速回传车辆基本定位信息和报警信息,以图形和数据两种方式显示车辆运行状态,简便快捷发送监控命令,一车运动多方监视及自动报警等。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车辆智能监视、调度与管理,能够满足定位与导航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定位系统 电子地图 车辆定位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基于不变矩和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坤明 许忠仁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4-255,260,共3页
在交通标志实时识别过程中,由于参考图像与实测图像不是同时获取的,因此摄像机与被摄交通标志之间的位置难以保证完全相同。于是,所获取的参考交通标志图像与实测交通标志图像之间就可能产生几何失真。几何失真将对于图像识别的结果带... 在交通标志实时识别过程中,由于参考图像与实测图像不是同时获取的,因此摄像机与被摄交通标志之间的位置难以保证完全相同。于是,所获取的参考交通标志图像与实测交通标志图像之间就可能产生几何失真。几何失真将对于图像识别的结果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具有旋转和比例不变性的图像识别方法,以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变矩和神经网络的交通标志识别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识别算法具有很好的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输系统 交通标志识别 神经网络 BP算法 不变矩
下载PDF
分批重复过程迭代学习广义预测控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书臣 徐心和 李平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34-737,共4页
针对一类分批重复操作过程,提出迭代学习广义预测控制(ILGPC)算法·该算法利用以前的过程输入输出信息,在GPC结构中增加干扰预测估计的迭代学习前馈回路,通过对部分可重复干扰的估计和学习,提高了分批重复操作过程的控制品质,减小... 针对一类分批重复操作过程,提出迭代学习广义预测控制(ILGPC)算法·该算法利用以前的过程输入输出信息,在GPC结构中增加干扰预测估计的迭代学习前馈回路,通过对部分可重复干扰的估计和学习,提高了分批重复操作过程的控制品质,减小了跟踪误差·对算法的稳定性做了分析,并以间歇聚合反应过程为仿真对象,研究了算法的稳定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学习控制 广义预测控制 重复操作过程 收敛性分析 CARIMA模型
下载PDF
基于前向神经网络的多新息随机梯度辨识算法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英玉 申东日 +1 位作者 陈义俊 李蓉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83-86,共4页
为了提高动态系统的辨识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多新息随机梯度辨识算法,它通过动态调整网络权值来提高网络在线辨识性能.由于多新息随机梯度辨识算法利用了系统的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对动态辨识,特别是对具有纯时间延迟动态... 为了提高动态系统的辨识精度,提出一种基于前馈神经网络的多新息随机梯度辨识算法,它通过动态调整网络权值来提高网络在线辨识性能.由于多新息随机梯度辨识算法利用了系统的当前数据和历史数据,对动态辨识,特别是对具有纯时间延迟动态系统的辨识,较传统的BP算法在辨识精度和收敛速度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新息随机梯度辨识算法 前向神经网络 非线性时变系统
下载PDF
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16
作者 叶小涛 魏海平 +1 位作者 王福威 吕爱丽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EI CAS 2005年第3期82-86,共5页
介绍了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及MIB-Ⅱ规范,详细地描述了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的实现原理。针对现有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复杂度较高的缺点,提出了更为有效的网络拓扑实现算法,合理利用二叉排序树和判断相邻路由器IP... 介绍了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及MIB-Ⅱ规范,详细地描述了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技术的实现原理。针对现有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复杂度较高的缺点,提出了更为有效的网络拓扑实现算法,合理利用二叉排序树和判断相邻路由器IP等方法来减少重复访问路由器次数,从而使算法复杂度从可访问路由器的3次幂降为2次幂,并指出这是基于SNMP的网络拓扑发现最低可能阶次。提高了网络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对开发和改进网络管理系统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拓扑发现 SNMP MIB-Ⅱ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系统的扩展状态空间预测控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张日东 王树青 李平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807-810,共4页
针对一类具有输出反馈耦合的离散非线性系统,将过程模型表示为扩展状态空间模型,并利用反馈回路非线性函数在参考轨迹附近的局部线性表示,导出一种具有类似离散PI最优调节器结构并具有未来P步设定值前馈控制的新型预测控制器.因其目标... 针对一类具有输出反馈耦合的离散非线性系统,将过程模型表示为扩展状态空间模型,并利用反馈回路非线性函数在参考轨迹附近的局部线性表示,导出一种具有类似离散PI最优调节器结构并具有未来P步设定值前馈控制的新型预测控制器.因其目标函数中考虑了系统状态的变化,所以控制效果要优于仅考虑预测输出误差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了它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扩展状态空间模型 预测控制
下载PDF
不确定时滞系统鲁棒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詹习生 李书臣 +1 位作者 吴杰 单海鸥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2期40-44,共5页
针对一类具有时变的不确定性时滞系统提出鲁棒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求解Riccati方程方法设计鲁棒迭代学习控制器,并基于Lyapunov理论推导出不确定时滞系统收敛充要条件。该控制器具有阶次低,易于实现等特点,所提出的控制方案保... 针对一类具有时变的不确定性时滞系统提出鲁棒迭代学习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求解Riccati方程方法设计鲁棒迭代学习控制器,并基于Lyapunov理论推导出不确定时滞系统收敛充要条件。该控制器具有阶次低,易于实现等特点,所提出的控制方案保证系统跟踪在有限的迭代步骤内达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以机器人为仿真对象的仿真结果表明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迭代学习控制 鲁棒控制 不确定时滞系统 控制器
下载PDF
粗糙集与模糊神经网络集成在故障诊断中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玉宾 陈科 +2 位作者 张晓彤 孙兆林 郭颖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5年第8期755-757,共3页
考虑模糊聚类的数据离散功能,粗糙集理论对决策系统的约简能力,以及模糊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方面具有的优势,提出了粗糙集一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ANFIS)集成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案首先,应用SOM方法离散故障诊断数据中的连续属性值;然... 考虑模糊聚类的数据离散功能,粗糙集理论对决策系统的约简能力,以及模糊神经网络在模式识别方面具有的优势,提出了粗糙集一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ANFIS)集成进行故障诊断的方案首先,应用SOM方法离散故障诊断数据中的连续属性值;然后,基于粗糙集理论计算诊断决策系统的约简,按照实际需要确定诊断条件;最后,根据系统约简设计ANFIS进行故障诊断。4135柴油机的实际诊断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出集成故障诊断方案的可行性。在数据充分的条件下,该方案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机械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粗糙集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推理系统
下载PDF
基于S7-300PLC的工业循环水加药控制系统 被引量:7
20
作者 初振宇 许忠仁 佟慧艳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5年第6期555-558,共4页
工业循环水加药控制自动化引起了工业水处理行业的高度重视。针对传统控制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开发研制了工业循环水加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研华工控机、SIEMENSS7-300PLC和现场仪表组成。根据工艺过程的技术要求,从控制系统... 工业循环水加药控制自动化引起了工业水处理行业的高度重视。针对传统控制中存在的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开发研制了工业循环水加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由研华工控机、SIEMENSS7-300PLC和现场仪表组成。根据工艺过程的技术要求,从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到应用程序设计以及多种加药控制方案的实现,系统地考虑了工业循环水处理过程的实际情况。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运行可靠,人机界面直观灵活,操作简便。控制系统实现的各项功能均满足工艺要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水处理 S7-300 PLC 工业循环水加药控制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