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新训汽车驾驶员驾驶技能的形成规律 被引量:4
1
作者 何树林 《辽宁警专学报》 2005年第1期88-90,共3页
汽车驾驶教员的教学工作,必须按照教育规律,遵循教学原则,掌握学员心理,运用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汽车驾驶员。汽车驾驶教员必须懂得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应用在汽车驾驶培训教学中。
关键词 教员 教育规律 教育心理学 教学工作 培训教学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汽车驾驶员 驾驶技能 合格
下载PDF
汽车驾驶训练要根据学员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
2
作者 何树林 《辽宁警专学报》 2005年第3期93-95,共3页
在汽车驾驶操作训练中,要根据学员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因材施教,是汽车驾驶操作教学的基本原则。在训练中要注意培养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任何复杂或骤变的交通道路条件,确保行车安全。
关键词 因材施教 汽车驾驶训练 学员 个性心理特征 操作训练 操作教学 心理素质 道路条件 行车安全
下载PDF
谈汽车驾驶操作教学中的安全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袁华东 《辽宁警专学报》 2004年第6期66-67,共2页
教学安全是汽车驾驶培训操作教学中的头等大事,只有安全,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实施,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员要做安全的表率,遵章守法,克服不良行为,传技育人。
关键词 汽车驾驶 操作教学 教学安全 法纪教育 学员心理
下载PDF
谈驾驶员有效预防汽车火灾
4
作者 袁华东 《辽宁警专学报》 2010年第6期83-84,共2页
文章针对当前汽车火灾多发的形势,比较系统地分析了造成汽车火灾发生的原因和汽车火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汽车火灾的具体措施、汽车火灾的扑救措施及逃生方法,旨在加强汽车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汽车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行... 文章针对当前汽车火灾多发的形势,比较系统地分析了造成汽车火灾发生的原因和汽车火灾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汽车火灾的具体措施、汽车火灾的扑救措施及逃生方法,旨在加强汽车行业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汽车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汽车火灾 成因 特点 预防措施 扑救措施 逃生方法
下载PDF
谈汽车主动安全性的人机因素及事故回避
5
作者 何树林 《辽宁警专学报》 2003年第6期50-52,共3页
汽车驾驶员系统作为典型的人机系统,其安全性取决于人车的协调,尤其是能够防止事故发生的汽车主动安全性,更是受到人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许多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的行为能力达到极限所引起的,在开发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时,应首先掌握人车系... 汽车驾驶员系统作为典型的人机系统,其安全性取决于人车的协调,尤其是能够防止事故发生的汽车主动安全性,更是受到人机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许多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的行为能力达到极限所引起的,在开发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时,应首先掌握人车系统的特点,特别是人的生理、心理极限和行为特征,才能开发出适合人的特性的安全装置,提高汽车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安全性 人机因素 事故回避
下载PDF
谈道路交通安全立法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树林 《辽宁警专学报》 2004年第3期53-55,共3页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道路交通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道路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以法律规...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道路交通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从总体上看,道路交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严峻,城市道路拥堵问题日趋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因此,以法律规范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刻不容缓。《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颁布是中国道路交通法制建设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是中国道路交通事业全面走向法治时代的崭新开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法制建设 以人为本 道路通行效率 安全管理
下载PDF
驾驶员心理素质与行车安全谈 被引量:1
7
作者 袁华东 《辽宁警专学报》 2006年第5期73-74,共2页
在道路交通诸要素中,驾驶员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除了行人和自行车交通以外,其他客、货运输都要由驾驶员来完成。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消除消极的心理行为,使驾驶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养和熟... 在道路交通诸要素中,驾驶员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因为除了行人和自行车交通以外,其他客、货运输都要由驾驶员来完成。优化驾驶员的心理素质,消除消极的心理行为,使驾驶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养和熟练的驾驶技术,对于保证行车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驾驶员 心理变化 心理素质 行车安全
下载PDF
对交通肇事犯罪打击不力的原因及对策
8
作者 袁华东 何树林 《辽宁警专学报》 2003年第5期45-47,共3页
对交通肇事犯罪打击不力的原因包括:对道路交通肇事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受行政干预、说情风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科学办案能力较弱;交通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薄弱。对此应采取修改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的有关条款;加强领导、改... 对交通肇事犯罪打击不力的原因包括:对道路交通肇事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受行政干预、说情风及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科学办案能力较弱;交通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薄弱。对此应采取修改交通肇事罪定罪量刑的有关条款;加强领导、改变观念;强化素质,提高基础办案质量;公检法互相监督,协同办案;加强社会监督和权力监督等对策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犯罪 打击不力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