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尚志宏 荆毓陶 李红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4期345-346,共2页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对50只眼局限性DME和36只眼弥漫性DME分别进行局灶光凝和格栅光凝治疗。结果局限性DME组光凝后视力提高18只眼(36%),无变化24只眼(48%),视力下降8只眼(16%),弥漫性DME组光凝后视... 目的观察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对50只眼局限性DME和36只眼弥漫性DME分别进行局灶光凝和格栅光凝治疗。结果局限性DME组光凝后视力提高18只眼(36%),无变化24只眼(48%),视力下降8只眼(16%),弥漫性DME组光凝后视力提高6只眼(17%),无变化25只眼(69%),视力下降5只眼(14%)。两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激光光凝治疗DME安全、有效,局限性DME比弥漫性DME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激光光凝
下载PDF
低能量小光斑氩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尚志宏 陈蕾 柳力敏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低能量小光斑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光凝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003年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3例(20只眼)行低能量、小光斑氩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 目的观察低能量小光斑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和光凝引起的不良反应。方法对2003年来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3例(20只眼)行低能量、小光斑氩激光光凝治疗,观察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3个月视力提高3只眼(15%),视力不变13只眼(65%),视力下降 4只眼(20%)。经FFA证实光凝有效者15只眼(75%),光凝无效者5只眼(25%)。结论低能量小光斑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既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又能减少光凝对视网膜的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量小光斑 氩激光全视网膜光凝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尚志宏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2期132-132,共1页
关键词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造影分析 FFA 筛板 视盘
下载PDF
外斜V征的手术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彬 李任达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68-269,共2页
目的探讨外斜V征的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外斜V征患者44例,依据是否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及亢进程度,行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联合常规水平直肌手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所有患者常规矫正相应的水平斜度。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斜肌功能和... 目的探讨外斜V征的特征及手术效果。方法外斜V征患者44例,依据是否伴有下斜肌功能亢进及亢进程度,行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联合常规水平直肌手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所有患者常规矫正相应的水平斜度。观察手术前后的眼位、斜肌功能和双眼视觉。结果下斜肌切断/部分切除适用于下斜肌功能亢进++以上的V征,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适用于无下斜肌功能亢进或下斜肌功能亢进+的V征。结论下斜肌功能异常是外斜V征的主要原因,应依据是否伴有斜肌功能亢进、亢进程度决定行下斜肌手术或水平直肌垂直移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斜V征 下斜肌 手术
下载PDF
B型超声在急性玻璃体后脱离的诊断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车慧欣 《临床眼科杂志》 2012年第2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B型超声在急性玻璃体后脱离(PV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诊断技术对434例(434只眼)急性PVD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根据PVD的声像图特点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PVD。结果完全性PVD 289只眼(占66.59%),而不完全性PVD 145只眼(占33... 目的探讨B型超声在急性玻璃体后脱离(PVD)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B型超声诊断技术对434例(434只眼)急性PVD患者进行检查、分析,根据PVD的声像图特点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PVD。结果完全性PVD 289只眼(占66.59%),而不完全性PVD 145只眼(占33.41%),其中有28只眼合并少量玻璃体出血,仔细寻找发现裂孔19只眼,给予裂孔周边视网膜光凝,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结论 B型超声检查可以准确地诊断急性PVD,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病程和预后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超声检查 急性玻璃体后脱离 视网膜裂孔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特发性黄斑裂孔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荆毓陶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6年第7期1234-1235,共2页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对69例75眼临床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行OCT检查,每眼作6个方向线性扫描。结果依据Gass分期的原则,将75只患眼分为4期:Ⅰ期:共14只眼;Ⅱ...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图像特征。方法对69例75眼临床诊断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患者行OCT检查,每眼作6个方向线性扫描。结果依据Gass分期的原则,将75只患眼分为4期:Ⅰ期:共14只眼;Ⅱ期:共19只眼;Ⅲ期:共25只眼;Ⅳ期:共17只眼。结论OCT能直观、形象地显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特征,准确地进行分期,在特发性黄斑裂孔的诊断、追踪观察及治疗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OCT
下载PDF
Nd:YAG激光治疗儿童后发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尚志宏 温荣娜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7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儿童后发障的时机、效果及并发症。方法用Nd:YAG激光对65例87眼儿童后发障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行者7眼,占8%;提高2行者20眼,占22.9%;提高3行及以上者54眼,占62%;术后视力未提高者6眼,占6.8%。结论Nd:...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儿童后发障的时机、效果及并发症。方法用Nd:YAG激光对65例87眼儿童后发障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术后视力提高1行者7眼,占8%;提高2行者20眼,占22.9%;提高3行及以上者54眼,占62%;术后视力未提高者6眼,占6.8%。结论Nd:YAG激光治疗儿童后发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应尽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儿童后发障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术前检查766例 被引量:3
8
作者 杨越 李海滨 +1 位作者 尚志红 李红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2期147-148,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对于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对766例(1532眼)行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后表面异常膨隆28例,眼底病变19例,角膜中央平均屈光度大于47D者13例,薄角膜10例,高眼压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对于预防和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性。方法对766例(1532眼)行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的近视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角膜后表面异常膨隆28例,眼底病变19例,角膜中央平均屈光度大于47D者13例,薄角膜10例,高眼压4例。结论完善细致的术前检查是准分子激光手术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 术前检查 视网膜变性
下载PDF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的临床分析
9
作者 张彬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5年第12期1745-1745,共1页
关键词 后天性麻痹性斜视 临床分析 眼科疾患 双眼单视 眼肌麻痹 全身疾病 全面检查 临床特征 全身情况 患者
下载PDF
红镜片法和同视机法结合诊断眼外肌不全麻痹的临床观察
10
作者 张彬 《医学信息(西安上半月)》 2005年第11期1567-1568,共2页
关键词 眼外肌麻痹 正确诊断 临床观察 不全麻痹 同视机 镜片 眼球运动障碍 临床常见 正确治疗
下载PDF
去上皮瓣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越 刘华 李海滨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2185-2186,共2页
目的:探讨去上皮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169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去上皮瓣Epi-LASIK,术后随访6mo。观察术后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 目的:探讨去上皮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169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去上皮瓣Epi-LASIK,术后随访6mo。观察术后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程度(haze)。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主诉明显疼痛,仅表现有轻中度的异物感、畏光、流泪。角膜上皮愈合时间3~4d。术后6mo,全部86例169眼术后等效球镜均在±1.00D以内,未见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3眼(13.6%)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以上。术后1mo,142眼(84.0%)角膜haze为0级,27眼(16.0%)角膜haze为0.5级;术后3mo,2例4眼不明原因出现3级haze;术后6mo,所有患者角膜haze均为0级。结论:去上皮瓣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个别患者在术后发生不明原因的迟发性haze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上皮瓣 高度近视
下载PDF
高负压原位劈核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粘连性小瞳孔并发白内障 被引量:2
12
作者 龚蕤 刘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6期148-149,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小瞳孔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髙负压原位劈核技术治疗24例粘连性小瞳孔并发白内障,观察术后疗效。结果24例患者术后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62.5%无虹膜反应,术后30d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基本上恢复术前水平。... 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小瞳孔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髙负压原位劈核技术治疗24例粘连性小瞳孔并发白内障,观察术后疗效。结果24例患者术后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62.5%无虹膜反应,术后30d角膜内皮细胞平均密度基本上恢复术前水平。结论高负压原位劈核超声乳化手术由于其高负压、低能量、角膜内皮损伤小,是治疗难度大的白内障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小瞳孔 白内障
下载PDF
应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龚蕤 刘华 崔健怡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5期101-101,103,共2页
目的应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观察。方法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对照组采用脉冲模式超声乳化,对比两组术后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等。结果两组... 目的应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观察。方法对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对照组采用脉冲模式超声乳化,对比两组术后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数量变化等。结果两组术后视力恢复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术后角膜内皮减少数量低于对照组。结论利用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透明角膜切口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微脉冲模式超声乳化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下载PDF
前房穿刺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387-2388,共2页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时机。方法:对30例3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的患者(术前眼压均≥60mmHg,1kPa=7.5mmHg)在联合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未能有效降低眼压后采用15°穿刺刀在8倍放... 目的:探讨前房穿刺放液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的疗效及时机。方法:对30例30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的患者(术前眼压均≥60mmHg,1kPa=7.5mmHg)在联合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治疗未能有效降低眼压后采用15°穿刺刀在8倍放大倍率的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前房穿刺,轻压切口后唇缓慢放出房水。结果:所有患者经前房穿刺放液后高眼压及眼痛迅速缓解,视力不同程度提高,其中12眼>0.3,10眼0.1~0.3,8眼<0.1,术后眼压平均16mmHg,其中3眼穿刺后5~8h眼压再次升高遂再次放液。结论:采用15°穿刺刀在手术显微镜下前房穿刺放液比传统的注射针头穿刺放液损伤小反应轻,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的辅助措施,可以缩短降眼压的时间以减轻患者痛苦,减轻因高眼压造成的视功能损害,避免了长时间大量应用常规降眼压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为青光眼进一步治疗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发作 眼压 前房穿刺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治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术后近视散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321-1321,共1页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是最早应用于临床治疗近视的手术方法.为数十万患者摘掉了眼镜,但手术的可预测性和术后稳定性较差,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屈光欠矫或回退.我院于2005年开始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RK术后残余...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K)是最早应用于临床治疗近视的手术方法.为数十万患者摘掉了眼镜,但手术的可预测性和术后稳定性较差,有部分患者出现了屈光欠矫或回退.我院于2005年开始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RK术后残余近视散光,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近视散光 术后残余 临床观察 矫治 手术方法 临床治疗
下载PDF
儿童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健怡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6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术后弱视治疗与术后视力康复等问题。方法对52例(67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3岁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囊膜环形撕开,均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岁采用超声乳化摘除、后囊膜环形撕囊... 目的探讨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时机、术后弱视治疗与术后视力康复等问题。方法对52例(67眼)先天性白内障进行手术治疗,<3岁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囊膜环形撕开,均行Ⅱ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岁采用超声乳化摘除、后囊膜环形撕囊或合并前段玻璃体切割联合Ⅰ期人工晶体植入。结果52例(67眼)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经弱视治疗后:矫正视力<0.05者3眼(4.48%);0.05~0.25者11眼(16.42%);0.3~0.5者25眼(37.31%);0.6~1.0者21眼(31.34%);其余7眼(10.45%)因年龄小不能配合视力表检查,但有视力改善征象,表现为明显追光或注视目标较术前有提高。术后未见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脱离及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先天性白内障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便把握手术时机,并强调随访。术后采取积极的光学矫正措施和弱视训练是恢复和巩固远期视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手术时机 弱视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非接触眼压的测量及相关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宁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487-489,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近视患者非接触眼压的测量,观察近视度数与非接触眼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门诊选取角膜厚度在450~550μm之间非青光眼性近视患者405例(405只眼),年龄18~40岁,平均(23.28±7.76)岁。测量非接触眼压及验光检查屈光... 目的通过对不同程度近视患者非接触眼压的测量,观察近视度数与非接触眼压之间的关系。方法门诊选取角膜厚度在450~550μm之间非青光眼性近视患者405例(405只眼),年龄18~40岁,平均(23.28±7.76)岁。测量非接触眼压及验光检查屈光度。按照等效球镜(spherical equivalent,SE)的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LM)(-3.00D<SE≤-0.5D,n=65只眼)、中度近视组(MM)(-6.00D<SE≤-3.00D,n=163只眼)和高度近视组(HM)(SE≤-6.00D,n=177只眼)。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眼压的差别,应用相关直线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所有近视眼近视度数与眼压及角膜厚度间的关系。结果眼压测量值低度近视组(15.92±3.27)mmHg明显低于中度近视组(16.55±3.01)mmHg和高度近视组(17.54±3.20)mmHg,两者比较均P=0.000。中度近视组眼压亦低于高度近视组(P=0.01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应用直线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所有近视患者近视度数与眼压之间的关系,所有近视患者近视度数与眼压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近视度数越深,相应眼压测量值越大。而近视患者的近视度数与角膜厚度之间无相关性。结论利用非接触眼压计测量眼压,不同程度近视眼压测量有差异性,且近视度数与眼压呈正相关,提示对近视眼眼压偏高的患者,应建立随访资料,追踪观察其眼压、视野及OCT,预防青光眼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压 近视 青光眼
下载PDF
表面麻醉在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中的应用
18
作者 龚蕤 刘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7期142-142,155,共2页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在白内障囊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采用表面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球后麻醉方法。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及术后即刻视力。结果实验组术后即刻视力达0.5以上者16只眼,对照组达0.5以上者2只眼,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在白内障囊外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实验组采用表面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球后麻醉方法。分别记录手术时间及术后即刻视力。结果实验组术后即刻视力达0.5以上者16只眼,对照组达0.5以上者2只眼,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12.35min/人,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18.02min/人,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表面麻醉在白内障手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囊外摘除术 表面麻醉 球后麻醉 视力
下载PDF
后房型人工晶体脱位的原因及处理
19
作者 崔健怡 《中国现代医生》 2009年第17期127-128,共2页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各种人工晶体脱位的原因、对视力的影响及临床处理。方法随访我院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有19例在术后1d~1.5年发生人工晶体脱位,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对不同...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各种人工晶体脱位的原因、对视力的影响及临床处理。方法随访我院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有19例在术后1d~1.5年发生人工晶体脱位,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对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晶状体脱位进行观察和处理。结果根据人工晶体不同脱位原因给予不同方法处理,所有患者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并且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晶体脱位与人工晶体的选择、患者自身条件、手术操作及术后护理等因素有关。可采取人工晶体复位、再固定、置换等方法进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小切口手术 并发症 后房型人工晶体 脱位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矫治RK术后近视散光
20
作者 杨越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6期161-162,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矫治角膜放射状切开术(RK)后残余近视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接受RK手术4~15年,近视散光稳定2年以上的患者19例(38眼)分别行PRK和LASIK手术,其中PRK...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矫治角膜放射状切开术(RK)后残余近视散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接受RK手术4~15年,近视散光稳定2年以上的患者19例(38眼)分别行PRK和LASIK手术,其中PRK组8例(16眼),术前屈光度为:球镜-1.00~-5.25D,平均-3.12±0.87D,柱镜0~-2.25D,平均-1.27±0.36D,LASIK组11例(22眼),术前屈光度:球镜-1.50~-9.50D,平均-3.54±2.79D,柱镜0~-3.0D,平均-1.58±0.69D,术后随访12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视力和屈光状态趋于稳定,术后6个月屈光度均在±0.75D以内,术后1年裸眼视力33眼(86.84)≥1.0,38眼(100%)≥0.8,未有最佳矫正视力下降。结论:LASIK和PRK矫治RK术后近视散光均安全、有效,PRK安全简便,LASIK稳定性和预测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近视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