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氯诺昔康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择期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1 mg/kg舒芬太尼+3 mg格拉司琼+100 m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氯诺昔康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择期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1 mg/kg舒芬太尼+3 mg格拉司琼+100 m L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术后自控镇痛,观察组患者予32 mg氯诺昔康+3 mg格拉司琼+1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术后自控镇痛。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 h时的镇痛评分,并对比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接受不同镇痛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镇静量表(R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痛效果满意率为97.37%,与观察组的92.11%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8%(P<0.05)。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应用氯诺昔康自控镇痛,效果与舒芬太尼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利于患者康复。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自体血小板浓缩物在重度牙周炎拔牙后位点保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因重度牙周炎需拔除并日后需要进行延期种植修复的患者54例(57颗患牙),分为CGF组18例(20颗患牙)、PRF组18例(19颗患牙)及未进行位点保存的空白...目的:评价自体血小板浓缩物在重度牙周炎拔牙后位点保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因重度牙周炎需拔除并日后需要进行延期种植修复的患者54例(57颗患牙),分为CGF组18例(20颗患牙)、PRF组18例(19颗患牙)及未进行位点保存的空白对照组18例(18颗患牙)。对各组拔牙窝拔牙术后即刻(0天)、7天、14天愈合面积差值、术前与术后6个月牙槽嵴高度差值、牙槽骨宽度差值、颊侧角化龈宽度(width of keratinized tissue,KTW)、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以及种植体负重1年后的存留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即刻各组的创口面积无统计学差异,术后7天、14天,CGF组拔牙创口愈合面积最大,空白对照组创口愈合面积最小。拔牙术后6个月,CGF组与PRF组间△H、△W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均优于空白对照组。拔牙术前的KTW、GR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拔牙术后6个月,各组KTW较术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CGF组、PRF组拔牙术后6个月的KTW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GF组和PRF组间KTW无统计学差异。CGF组、PRF组术后6个月GR值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术前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CGF组与PRF组GR值无统计学差异,且均低于对照组。种植体负重1年后,CGF组、PRF组存留率为100%,对照组存留率为94.44%;三组间存留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GF与PRF均对于重度牙周炎拔牙后的位点保存有一定的维持作用,可以减少拔牙术后的牙槽骨吸收。CGF创口愈合效果更优于PRF,但长期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氯诺昔康在口腔颌面外科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医院收治的择期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1 mg/kg舒芬太尼+3 mg格拉司琼+100 m L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术后自控镇痛,观察组患者予32 mg氯诺昔康+3 mg格拉司琼+100 m L 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术后自控镇痛。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 h时的镇痛评分,并对比患者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接受不同镇痛药物治疗后,两组患者不同时段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镇静量表(R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镇痛效果满意率为97.37%,与观察组的92.11%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68%(P<0.05)。结论口腔颌面外科术后患者应用氯诺昔康自控镇痛,效果与舒芬太尼相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更利于患者康复。
文摘目的:评价自体血小板浓缩物在重度牙周炎拔牙后位点保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口腔科因重度牙周炎需拔除并日后需要进行延期种植修复的患者54例(57颗患牙),分为CGF组18例(20颗患牙)、PRF组18例(19颗患牙)及未进行位点保存的空白对照组18例(18颗患牙)。对各组拔牙窝拔牙术后即刻(0天)、7天、14天愈合面积差值、术前与术后6个月牙槽嵴高度差值、牙槽骨宽度差值、颊侧角化龈宽度(width of keratinized tissue,KTW)、牙龈退缩(gingival recession,GR)以及种植体负重1年后的存留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即刻各组的创口面积无统计学差异,术后7天、14天,CGF组拔牙创口愈合面积最大,空白对照组创口愈合面积最小。拔牙术后6个月,CGF组与PRF组间△H、△W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均优于空白对照组。拔牙术前的KTW、GR各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拔牙术后6个月,各组KTW较术前均存在统计学差异。CGF组、PRF组拔牙术后6个月的KTW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CGF组和PRF组间KTW无统计学差异。CGF组、PRF组术后6个月GR值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与术前存在统计学差异,术后6个月CGF组与PRF组GR值无统计学差异,且均低于对照组。种植体负重1年后,CGF组、PRF组存留率为100%,对照组存留率为94.44%;三组间存留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GF与PRF均对于重度牙周炎拔牙后的位点保存有一定的维持作用,可以减少拔牙术后的牙槽骨吸收。CGF创口愈合效果更优于PRF,但长期临床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