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油田矿区12岁学生龋病流行调查分析
1
作者 赵会杰 唐春梅 许刚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 2016年第17期77-78,共2页
目的了解辽河油田矿区12岁学生恒牙患龋情况,为预防龋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辽河油田矿区15所中学12588人12岁学生为调查点,进行了口腔检查抽取653人做分析。结果 653名口腔检查中,患龋率为3... 目的了解辽河油田矿区12岁学生恒牙患龋情况,为预防龋病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参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辽河油田矿区15所中学12588人12岁学生为调查点,进行了口腔检查抽取653人做分析。结果 653名口腔检查中,患龋率为33.60%和龋均0.71,显著性龋均指数为1.53。结论辽河油田矿区12岁学生恒牙患龋率33.60%,龋齿治疗充填率较低,第一恒磨牙为主要龋齿最易发牙齿,应积极预防龋齿,及时治疗龋齿,定期看牙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12岁人群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口腔卫生宣教对老年牙周炎患者龈上洁治术后口腔健康维护的作用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华 孙璐 陈燕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卫生宣教对老年牙周炎患者龈上洁治术后口腔健康维护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老年牙周炎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2例,对照组23例。洁治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士均对实验... 目的:研究口腔卫生宣教对老年牙周炎患者龈上洁治术后口腔健康维护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口腔科老年牙周炎患者45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2例,对照组23例。洁治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士均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和指导。在初诊及治疗之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牙龈出血指数(BI)和牙周探诊深度(PD)进行检测。结果:失访4例,实验组20例、对照组21例完成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初诊时的BI和PD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实验组BI和PD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口腔卫生宣教在老年患者洁治术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牙周治疗获得长期持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卫生宣教 洁治术 牙周炎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不同原发灶部位与颈部Ⅰ、Ⅱ、Ⅲ、Ⅳ、Ⅴ区转移的相关性 被引量:7
3
作者 许刚 唐春梅 赵会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不同原发灶部位与颈部Ⅰ、Ⅱ、Ⅲ、Ⅳ、Ⅴ区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530例(561侧)。所有患者行颈淋巴清扫术及原发灶切除术。记录清扫术方式及鳞状细胞癌的T分期,计算不同原发...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不同原发灶部位与颈部Ⅰ、Ⅱ、Ⅲ、Ⅳ、Ⅴ区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患者530例(561侧)。所有患者行颈淋巴清扫术及原发灶切除术。记录清扫术方式及鳞状细胞癌的T分期,计算不同原发灶部位与颈部Ⅰ、Ⅱ、Ⅲ、Ⅳ、Ⅴ区的转移率。结果有317侧颈部发生转移,总转移率为56.51%。Ⅰ、Ⅱ、Ⅲ、Ⅳ、Ⅴ区的转移率分别为20.67%、17.83%、9.80%、4.81%、3.39%。舌癌、舌根癌向II区转移的可能性较高,而口底癌、下牙龈癌、下颌骨中枢性颌骨癌、颊癌、上颌癌更偏向于Ⅰ区转移(P<0.05)。磨牙后区癌Ⅰ、Ⅱ区转移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向Ⅰ~Ⅲ区转移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鳞状细胞癌 转移区域 淋巴转移
下载PDF
牙周病致前牙移位患者行口腔正畸治疗可行性 被引量:5
4
作者 赵会杰 许刚 唐春梅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A01期155-156,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在由于牙周病所引发的前牙移位患者中分别运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以及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开展治疗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辽河油田总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牙周病引发的前牙位移患者中选取88... 目的研究分析在由于牙周病所引发的前牙移位患者中分别运用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以及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开展治疗矫正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辽河油田总医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牙周病引发的前牙位移患者中选取88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中的患者运用差动直丝弓的方法进行矫治,观察组中患者则是运用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分析两组患者在开展矫正治疗一年的矫正效果、口腔问题情况以及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水平。结果在完成矫正1年以后,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前牙覆盖、牙周袋深度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前牙间牙槽骨高度在治疗前后以及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佩戴期的口腔问题发生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在矫正由于牙周病导致的前牙移位过程中,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以及差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在维持患者的口腔健康差异不大,但传动直丝弓矫治技术具有较为良好的矫正疗效,且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正畸 前牙位移 牙周病 差动直丝弓矫治 传动直丝弓矫治
下载PDF
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赵会杰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正畸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 目的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与传统的正畸方法应用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正畸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差、磨牙移位分别为(3.5±1.5)mm、(24.0±10.3)°、(3.1±1.5)m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3±0.9)mm、(16.3±12.1)°、(5.2±1.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治疗口腔正畸患者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种植体支抗 传统正畸方法 口腔正畸
下载PDF
平阳霉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卫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4期126-127,共2页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90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平阳霉素注射联...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90例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案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平阳霉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56%(34/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4.44%(2/45),与对照组的6.67%(3/4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注射联合手术切除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非常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因而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海绵状血管瘤 平阳霉素注射 手术切除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牙周手术治疗在口腔修复前应用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第21期74-75,共2页
目的观察牙周手术治疗在口腔修复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因龋坏、牙折裂达龈下的有保留价值牙齿的患者80例(8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40颗)。实验组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牙龈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牙龈袋探... 目的观察牙周手术治疗在口腔修复前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因龋坏、牙折裂达龈下的有保留价值牙齿的患者80例(80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40颗)。实验组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牙龈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牙龈袋探诊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术后3、6个月龈袋探诊深度(3.12±0.56)、(2.12±0.10)mm均优于对照组的(3.54±0.12)、(2.91±0.22)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3、6个月的牙龈出血指数(3.92±0.98)、(2.91±0.41)、(2.01±0.12)分均低于对照组(4.43±1.14)、(3.35±1.25)、(2.98±0.45)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修复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较单纯的牙龈切除术更有利于残根残冠的保存和修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手术治疗 牙冠延长术 生物学宽度 口腔修复
下载PDF
锥形束CT在口腔疾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赵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第3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口腔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口腔疾病患者,其中根尖周炎30例、根管再治疗30例,分别采取传统X线片与锥形束CT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疾病的诊断情况。结果 30例根尖周炎患者,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未检出例数为...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口腔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0例口腔疾病患者,其中根尖周炎30例、根管再治疗30例,分别采取传统X线片与锥形束CT进行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对疾病的诊断情况。结果 30例根尖周炎患者,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未检出例数为6例、检出例数为24例,准确率为80.00%;采用锥形束CT检查未检出例数为0例、检出例数为30例,准确率为100.00%;锥形束CT检查根尖周炎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根管再治疗患者,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未检出例数为26例、检出例数为4例,准确率为13.33%;采用锥形束CT检查未检出例数为1例、检出例数为29例,准确率为96.67%;锥形束CT检查根管再治疗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口腔疾病采取锥形束CT检查方式便于将三维立体影像清晰显示出来,利于临床医师准确、直观地对病变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疾病 锥形束CT 诊断
下载PDF
口腔治疗对于老年人生存质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燕 赵靖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11期2242-2244,共3页
【目的】探讨口腔治疗对于老年人的生存质量(QOL)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口腔治疗且年龄≥65岁老年患者40例,分为干预组21例,进行口腔治疗;对照组19例,仅作最基础的洗牙护理。采用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 【目的】探讨口腔治疗对于老年人的生存质量(QOL)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口腔治疗且年龄≥65岁老年患者40例,分为干预组21例,进行口腔治疗;对照组19例,仅作最基础的洗牙护理。采用老年口腔健康评价指数(GOHAI)和功能独立自主量表(FIM)评估两组治疗前后QOL和ADL。【结果】干预组在治疗前GOHAI值与治疗8周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8周后的GOHAI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FIM评分仅“表达”项目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项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口腔治疗能够明显提高GOHAI评分和FIM评分中的表达项目,改善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和表达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疾病 治疗 生活质量
下载PDF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霞 苏立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8期934-936,共3页
目的观察口腔修复应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治的108例牙列缺损义齿修复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修复方案分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传统铸造卡环固位体修复,观察组行磁性附着体修复,比较两组修复6个月的固定力... 目的观察口腔修复应用磁性附着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医治的108例牙列缺损义齿修复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修复方案分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传统铸造卡环固位体修复,观察组行磁性附着体修复,比较两组修复6个月的固定力、咀嚼效率及牙周健康,修复1年后的牙齿松动度。结果观察组修复6个月后的固定力(4.07±0.39)N、咀嚼效率(0.84±0.26)%均比对照组大(P<0.05);观察组修复1年后Ⅰ度松动率83.33%比对照组0.00%高,Ⅱ度、Ⅲ度松动率16.67%、0.00%均比对照组81.48%、18.52%低(P<0.05)。结论口腔修复应用磁性附着体能增强牙齿固定力,提高咀嚼效率,减少牙松动,保护牙周健康,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修复 磁性附着体 铸造卡环固位体 牙周健康
下载PDF
不同种植系统口腔种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刚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328-329,共2页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种植系统进行口腔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4例需行口腔种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口腔种植系统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即甲组(ITI种植系统)、乙组(奥齿泰种植系统)、丙组(诺贝尔种植牙系统),对三组患者种... 目的分析采用不同种植系统进行口腔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14例需行口腔种植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口腔种植系统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三组,即甲组(ITI种植系统)、乙组(奥齿泰种植系统)、丙组(诺贝尔种植牙系统),对三组患者种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甲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丙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将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数据进行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ITI种植系统、奥齿泰种植系统、诺贝尔种植牙系统这三种系统口腔种植的效果研究发现,三种口腔种植系统的疗效差异不大,在临床应用时,还需根据患者口腔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口腔种植方案,以获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齿泰系统 诺贝尔种植系统 口腔种植
下载PDF
利用CBCT行双侧颞下颌关节对比测量的技术探讨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岩峰 郭晓倩 +5 位作者 陈燕 王照五 张建强 刘斌 韩卫丽 刘洪臣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4810-4813,共4页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 Dibular Joint,TMJ)的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重建技术和关节结构测量方法,筛选适合TMJ双侧对比研究的指标。方法:选取TMJ需做CBCT影像检查的123例患者,确定标志... 目的:探讨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 Dibular Joint,TMJ)的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成像重建技术和关节结构测量方法,筛选适合TMJ双侧对比研究的指标。方法:选取TMJ需做CBCT影像检查的123例患者,确定标志点,CBCT扫描后对TMJ进行三维成像和重建,观察同一患者两侧TMJ重建后横断面的髁突半径值和水平角;平行于髁突长轴的斜位的关节间隙、髁突长轴径值、髁突垂直角;垂直于髁突长轴的斜位与矢状位的关节结节斜度、关节窝深度和关节间隙,分析每个患者左右两侧TMJ是否均能获得上述各项数据用于对比研究。结果:在矢状位和垂直于髁突长轴斜位的曲面测量关节间隙,当测定经过髁突中心点的30°、150°角分线时的关节间隙,部分病例测不到数值,不适合左右两侧对比研究。其余各项数据均可用于TMJ的左右两侧对比研究。结论:CBCT成像系统可以对颞下颌关节进行多层面重建和测量,适合TMJ双侧对比研究,可为临床诊断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颞下颌关节 对比 技术
下载PDF
转基因番茄可食防龋疫苗免疫大鼠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瑜 刘建国 +5 位作者 白国辉 吴家媛 管晓燕 陈筑 白朋元 赵靖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169-3171,3175,共4页
目的用表达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P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融合蛋白的转基因番茄免疫SD大鼠,检测其免疫原性,探索研制安全、有效的可食用防龋疫苗的可能性。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18只,建立龋齿模型,随机分成3组(n=6),分别为转基因番茄组(实验组... 目的用表达变异链球菌表面蛋白PAcP和霍乱毒素B亚单位融合蛋白的转基因番茄免疫SD大鼠,检测其免疫原性,探索研制安全、有效的可食用防龋疫苗的可能性。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18只,建立龋齿模型,随机分成3组(n=6),分别为转基因番茄组(实验组)、变异链球菌灭活全菌免疫组(阳性对照组)、非转基因番茄组(阴性对照组),免疫方式为灌胃免疫,每周免疫1次,连续免疫4周。分别于首次免疫前1d和每次免疫1周后采集血液、唾液样品,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检测血清中免疫球蛋白G(IgG)、唾液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抗体水平;鼠龄70d时处死动物,并取上下颌骨进行龋齿计分。结果免疫后,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中IgG、唾液中SIgA抗体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在Dx级外的各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转基因番茄防龋疫苗具有免疫原性,能够诱导实验动物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降低龋齿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植物 基因修饰 免疫疗法 龋齿
下载PDF
老年皮肤血管瘤特征及microRNA调节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田璐鸣 辛增玺 陈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23-826,共4页
目的从microRNA水平上寻找影响血管瘤血管发生的因素,并结合其下游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血管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老年血管瘤,血管肉瘤等各种血管异常的标本,HE染色组织学观察;实时PCR分析micro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SMA和I... 目的从microRNA水平上寻找影响血管瘤血管发生的因素,并结合其下游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血管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老年血管瘤,血管肉瘤等各种血管异常的标本,HE染色组织学观察;实时PCR分析micro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α-SMA和IV型胶原;免疫荧光检测MEK-1、CYCLIN-E1同CD34共同表达的情况。原位杂交法检测microRNA-96。培养血管内皮细胞株并转染MEK-1和CYCLIN-E1 siRNAs验证蛋白表达的趋势。结果 microRNA PCR分析表明老年血管瘤组织microRNA-96水平比其他血管异常组织低。microRNA-96目的基因MEK-1和CYCLIN-E1蛋白表达较正常皮肤和其他血管异常组织增加。转染MEK-1和CYCLIN-E1的siRNA后,内皮细胞数量下降。结论老年血管瘤microRNA-96表达的减少和MEK-1、CYCLIN-E1水平的增加可以导致细胞异常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丝裂原活化激酶1 细胞周期蛋白E1 MICRORNA 血管发生
下载PDF
Er激光治疗对增生性牙龈炎患者牙科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华 陈燕 +1 位作者 贺慧霞 孙璐 《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14年第2期97-98,117,共3页
目的:评价Er激光治疗对增生性牙龈炎患者行切龈术时牙科焦虑的影响。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门诊选取增生性牙龈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实验组行Er激光切龈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术式修整牙龈形态。采用改良牙科焦... 目的:评价Er激光治疗对增生性牙龈炎患者行切龈术时牙科焦虑的影响。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门诊选取增生性牙龈炎患者1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实验组行Er激光切龈术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术式修整牙龈形态。采用改良牙科焦虑症量表(DAS)评价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焦虑程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r激光切龈术治疗前、后患者牙科焦虑表现轻(P<0.05)。结论:Er激光技术能够降低患者的牙科焦虑程度,更适用于对牙病治疗恐惧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激光 牙科焦虑 牙龈切除
下载PDF
影响慢性牙周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6
作者 刘辉 陈燕 +2 位作者 唐春梅 蒋卫东 刘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6期105-108,共4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慢性牙周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辽河油田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9例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探诊深度(PD)、菌... 目的研究并分析慢性牙周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辽河油田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109例为研究组,另取同期于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员100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的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附着丧失(AL)、出血指数(BI)。同时,采集两组血清与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与龈沟液白细胞介素(IL)-10、IL-17、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研究组PD、PLI、AL、BI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血清、龈沟液IL-17、IL-23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1)。两组血清和龈沟液IL-10、TGF-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慢性牙周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PD、PLI、AL、BI,以及血清及龈沟液中的IL-17、IL-23水平(P <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存在明显失衡,其中IL-17与IL-23为慢性牙周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值得临床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7 白细胞介素-23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知柏地黄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55例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辉 陈燕 +2 位作者 唐春梅 蒋卫东 刘森 《中国药业》 CAS 2019年第1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C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CP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治疗组患...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慢性牙周炎(C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CP患者10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4例)和治疗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治疗组患者加用知柏地黄丸,均连续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 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 78%(χ~2=6. 455,P=0. 011);两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牙周袋深度(PD)、牙周附着水平(AL)、龈沟出血指数(SBI)及菌斑指数(PL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5. 45%(3/55),对照组为7. 41%(4/54),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 173,P=0. 678)。结论知柏地黄丸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CP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改善牙周炎相关指标,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知柏地黄丸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美学牙冠延长术在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4
18
作者 蒋卫东 许刚 於丽乔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65-166,169,共3页
目的探讨美学牙冠延长术在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口腔科诊治的上颌前牙牙体缺损需行口腔美学修复的患者30例(108颗患牙),采用改良后的牙冠延长术进行修复治疗。根据患牙修复效果、临床及影... 目的探讨美学牙冠延长术在上颌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口腔科诊治的上颌前牙牙体缺损需行口腔美学修复的患者30例(108颗患牙),采用改良后的牙冠延长术进行修复治疗。根据患牙修复效果、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患者满意度等将患牙分为治疗效果优良组(n=68)和一般组(n=40)。对两组患者采用改良Ryge标准动态评价牙龈及牙周情况,Kay牙齿美学分类标准评价患牙治疗后的美观效果。评价患牙菌斑指数(PLI)、探诊深度(PD)和出血指数(BI),术后6个月测量患牙修复体边缘至嵴顶的距离(RM-BC)及修复体边缘至龈缘的距离(RM-GM)。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牙修复效果的因素。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PLI、PD、BI均明显降低(均P<0.05);术后6周和术后3个月,优良组BI、PLI均优于一般组(均P<0.05)。与一般组RM-BC和RM-GM比较,优良组术后治疗情况更好(均P<0.05)。术后1年牙龈评价结果为A的患者达到26例,评价结果为B的患者3例,优良率96.67%。本研究29例患者在实施前牙牙冠延长术治疗及修复后,牙齿美观效果均满足Kay术后分类ClassⅡ~Ⅰ或ClassⅡ~Ⅰ(化妆)标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菌斑控制不佳(OR=8.653,P=0.022)、台阶状断端(OR=4.162,P=0.013)、吸烟(OR=1.442,P=0.025)及不良卫生习惯(OR=1.626,P=0.037)的患者疗效较差。结论美学牙冠延长术用于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的口腔美学修复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术后多种因素可影响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长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冠延长术 修复 因素分析
下载PDF
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少雅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7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分析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辽河油田总医院收治的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9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根管治疗... 目的观察分析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辽河油田总医院收治的牙髓炎或根尖炎患者98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根管治疗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氧化锌碘仿丁香油糊剂进行根管填充,观察组则采用氢氧化钙糊剂填充根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治疗后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氢氧化钙糊剂联合根管治疗术治疗牙髓炎或根尖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术后的疼痛程度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钙糊剂 根管治疗术 牙髓炎 根尖炎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苏立娟 王霞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35-136,共2页
目的探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派丽奥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固位纤维牙周夹板治疗,研究组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治疗基础上加用派丽奥。记录2组重度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PLI、BI、PD、A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 目的探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派丽奥联合治疗重度牙周病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固位纤维牙周夹板治疗,研究组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治疗基础上加用派丽奥。记录2组重度牙周病患者治疗前后PLI、BI、PD、AL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PLI、BI、PD、AL等指标检测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AL、PD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PLI、BI较之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较之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应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联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可显著提高患者疗效,有利于保障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牙周病 固位纤维牙周夹板 派丽奥 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