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耐药性以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葛新 周磊 +2 位作者 张驰明 李晓锋 王长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21期4177-4180,419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耐药性以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HAP患者进行病原学、药敏分析以及对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大肠埃希菌是检出率最高的致病... 目的:探讨老年医院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耐药性以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HAP患者进行病原学、药敏分析以及对预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大肠埃希菌是检出率最高的致病菌,G+球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最高;所有致病菌均对常规抗生素均有一定的耐药性,对患者的预后的Logistic分析其中合并基础疾病、年龄、外市人口、接触肺炎患者以及吸烟、饮酒是影响H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对于老年HAP中进行检测病原菌以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继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学、耐药性 LOGISTIC分析
原文传递
纤溶酶胸腔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卜德军 刘雪松 葛新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12期2297-2299,共3页
目的:探讨纤溶酶胸腔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61例患者采用穿刺引流治疗为对照组,61例患者采用穿刺引流联用纤溶酶胸腔注射治疗为... 目的:探讨纤溶酶胸腔注射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2月诊治的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12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61例患者采用穿刺引流治疗为对照组,61例患者采用穿刺引流联用纤溶酶胸腔注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临床疗效、肺功能指标改变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aCO2、PaO2、SaO2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膜厚度、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8.4%)明显高于对照组(88.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胸腔注射是治疗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明显提高患者的肺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裹性胸腔积液 胸腔注射治疗 纤溶酶 疗效观察 肺功能指标 临床疗效 穿刺引流 PACO2
下载PDF
泪点栓治疗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璐 罗萌 +2 位作者 王丽媛 王颖 刘晓波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25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泪点栓治疗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5月本院收治的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患者59例(118只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A组30例(60只眼)和观察B组29例(58只眼),观察A组采用上下泪小点... 目的:探讨泪点栓治疗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5月本院收治的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患者59例(118只眼),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A组30例(60只眼)和观察B组29例(58只眼),观察A组采用上下泪小点植入永久性泪点栓治疗,观察B组采用上泪小点植入临时性自溶性泪点栓,下泪小点植入永久性泪点栓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BUT、Schirmer-Ⅰ明显高于治疗前,FL及主观症状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的BUT、Schirmer-Ⅰ、FL及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B组(P〈0.05)。结论采用泪点栓可显著改善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上泪小点植入临时性自溶性泪点栓,下泪小点植入永久性泪点栓治疗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终端顽固性干眼症 泪点栓 主观症状
下载PDF
98例母乳性黄疸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凤玲 刘贵华 +2 位作者 赵金胜 杨梅 罗萌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9期85-86,共2页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9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暂停母乳喂养,采取以蓝光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全部治愈。其中15例... 目的:探讨母乳性黄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9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暂停母乳喂养,采取以蓝光疗法为主,药物治疗为辅,全部治愈。其中15例患儿在治疗5d后痊愈出院,23例患儿在入院5~10d后出院,其余60例患儿在住院10~15d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母乳喂养后未结合胆红素升高是母乳性黄疸的主要特点,其发病原因是多元性的,在临床治疗上主要是以暂停母乳喂养为主,再适当配合蓝光疗法,增加胆红素的排泄,减少其肝-肠循环,防止产生神经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性黄疸 临床分析 新生儿
下载PDF
药浴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27例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丽媛 赵金胜 +2 位作者 罗萌 王凤玲 杨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20期35-35,共1页
目的探讨中药药浴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70.3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疏风养血... 目的探讨中药药浴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59%,明显高于对照组(70.37%),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疏风养血、活血止痒的中药药浴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减轻和消除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药浴 皮肤瘙痒 尿毒症
下载PDF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25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刘贵华 王凤玲 +2 位作者 赵金胜 王丽媛 杨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18期77-78,共2页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最近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加蓝光照射治疗,对两组最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 目的研究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最近接收的新生儿黄疸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加蓝光照射治疗,对两组最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蓝光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28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赵金胜 罗萌 +2 位作者 王丽媛 杨梅 刘贵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20期57-57,共1页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治疗,一...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对于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内服治疗,一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7.8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起效快,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 临床分析
下载PDF
白内障术后不同人工晶状体对比敏感度的研究
8
作者 杨璐 王颖 +2 位作者 刘晓波 韩雪冬 罗萌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7期208-210,共3页
目的比较白内障术后非球面晶状体、球面晶状体对比敏感度(CS)。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球面组与非球面组,球面组植入Alcon SN60AT球面人工晶状体,非球面组植... 目的比较白内障术后非球面晶状体、球面晶状体对比敏感度(CS)。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6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球面组与非球面组,球面组植入Alcon SN60AT球面人工晶状体,非球面组植入Alcon SN60WF非球面晶状体。术后30d,用Vision Monitor视觉诱发系统分别检测两组的CS。结果非球面晶状体组较球面晶状体组CS明显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非球面晶状体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视觉质量,将成为今后白内障患者植入晶状体的首选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敏感度 人工晶状体 白内障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ST段24 h内演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5
9
作者 王小维 贾大林 齐国先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98-801,共4页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24h内心电图ST段演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25例STEMI患者,按照PCI术后1h心电图ST段抬高振幅总和(∑STE)... 目的 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24h内心电图ST段演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就诊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25例STEMI患者,按照PCI术后1h心电图ST段抬高振幅总和(∑STE)较术前下降是否≥50%分为A组(≥50%,135例)及B组(<50%,90例),分析PCI后冠状动脉TIMI血流、ST段回落和住院期间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关系.继续观察B组心电图至术后24h,按术后24 h∑STE较术前下降是否≥50%分为C组(≥50%,56例)及D组(<50%,34例),同样分析这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延迟回落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B两组间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术前Killip≥Ⅱ级B组高于A组[37.8%(34/90)比17.0%(23/135),P<0.05];C、D两组间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合并糖尿病比例D组高于C组(P<0.05),D组术前Killip≥Ⅱ级[55.9%(19/34)比26.8%(15/56),P<0.05]和多支血管病变比例[70.6%(24/34)比35.7% (20/56),P<0.05]均高于C组,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I 3级血流比例、发病至冠状动脉开通时间A、B两组及C、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住院期间总MACE发生率B组高于A组[14.4% (13/90)比3.0%(4/135),P<0.05],C、D两组术后1周LVEF、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及各个事件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心电图ST段的早期回落可能反映心肌灌注水平,协助评价早期预后,而术后24 h ST段的延迟回落无同样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心电描记术
原文传递
心肌肌钙蛋白Ⅰ测定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微小心肌损伤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小维 贾大林 齐国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4年第31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测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UAP患者(UAP组)测定血清cTnⅠ含量,以cTnⅠ≥0.1 μgL为cTnⅠ阳性组,cTnⅠ<0.1μg/L为cTnⅠ阴性组,分析其...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测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微小心肌损伤的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UAP患者(UAP组)测定血清cTnⅠ含量,以cTnⅠ≥0.1 μgL为cTnⅠ阳性组,cTnⅠ<0.1μg/L为cTnⅠ阴性组,分析其基本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心脏事件的相关性.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UAP组cTnⅠ阳性率(35.0%,21/60)明显高于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TnⅠ阳性组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和/或高度狭窄发生率(19.0%,4/21)高于cTnⅠ阴性组(5.1%,2/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0 d内心脏事件发生率cTnⅠ阳性组(33.3%,7/21)明显高于cTnⅠ阴性组(5.1%,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低水平cTnⅠ是反映微小心肌损伤的敏感和特异指标,cTnⅠ定量测定对UAP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钙蛋白 心绞痛 不稳定型 预后 微小心肌损伤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早期ST段回落程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小维 贾大林 齐国先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年第22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的回落程度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80例首次急性STEMI患者,于发病12h内接受PCI,测量并比较PCI前及PCI后1h心电图sT段抬高振幅总和(...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接受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电图sT段的回落程度与早期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80例首次急性STEMI患者,于发病12h内接受PCI,测量并比较PCI前及PCI后1h心电图sT段抬高振幅总和(∑STE),计算其下降幅度百分比,PCI后按TIMI分级记录并比较梗死相关动脉血流的恢复情况,80例患者中剔除10例术前已发生乏STE回落≥30%的患者,将其余70例患者依据PCI后心电图∑STE回落百分比分为乏STE回落I〉50%41例(A组)和∑STE回落〈50%29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严重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再次心肌梗死或再次血运重建、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死亡)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1周LVEF[(51.90±5.06)%]明显高于B组[(46.87±4.01)%],A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7.3%(3/41)]显著低于B组[24.1%(7,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EMI患者接受急诊PCI后早期sT段回落程度能更好地反映血管再通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能够间接预测心脏收缩功能和住院期间MACE发生情况,可以作为早期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放射学 介入性 心电描记术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